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00例外伤性脾破裂分别作切脾和保脾治疗,结果保脾疗效明显优于切脾。保脾者未发现术后有并发症及死亡。对切脾与保脾的选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外伤性脾破裂术后感染情况,以确认保脾手术方法的可行性.方法:近10年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30例,根据患者脾损伤程度采取保脾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全部患者经过治疗后,除2例患者伤情过重死亡,其余均止血成功并治愈,治愈率93.3% (28/30).对患者出院后进行6~24个月的随访,均未发现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出现,没有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结论:根据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脾损伤程度采取不同的保脾术进行治疗,治愈率高,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脾全切手术和保脾手术方案对外伤性脾破裂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观察组患者为2017年10月-2019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保脾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为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另外3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脾全切手术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3.75%(30/32),对照组为96.88%(31/3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8%(3/32),对照组为6.25%(2/32),P>0.05;对2组患者的总输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2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治疗时脾全切手术和保脾手术方案存在着各自的优点,均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而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治疗的时候应考虑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脾破裂16例非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2002年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的16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均痊愈出院,非手术治疗成功14例(87.5%),中转手术治愈2例,住院时间10-20日,平均15日。结论 严格掌握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安全可行,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及切脾后的一系列并发症,对非手术治疗期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或发生延迟性出血者应及时中转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临床体会。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9年6月该院接受非手术治疗的6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中63例非手术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2.65%,2例患者中转行开腹脾切除术(含1例联合小肠修补术),3例为中转腹腔镜脾切除术,6例输血治疗后非手术治疗成功。68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63例非手术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均未出现延迟性脾破裂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对具有非手术治疗适应证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在严密监测病情的前提下应积极实施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外伤性脾破裂的诊疗水平。方法:时2001年7月-2009年1月收治的54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行非手术治疗3例,手术治疗51例;手术治疗患者中保脾治疗11例,脾切除术40例。除1例患者死于脾破裂合并脑干损伤并脑疝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周~6个月,无继发性出血及暴发性感染发生,临床疗效满意。结论:早期诊断、准确评估脾破裂状况、选择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改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预后的关键。严格掌握适应证,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保脾治疗安全、可行;脾破裂患者非手术治疗一定要谨慎,无良好的监护设备、充足的医疗技术人员和技术条件绝不可贸然行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2例老年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治疗方法,并分析疗效.结果:非手术治疗5例,其中1例治愈,4例转手术,无死亡病例.手术治疗21例,包括转手术4例;保脾4例、死亡1例,切脾17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老年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倾向于手术切脾治疗,术后应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79例真性脾破裂行手术治疗,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97.8%(77/79),漏诊2例;5例包膜下血肿、8例脾中央型破裂行保守治疗,超声诊断均正确,符合率100%.结论 外伤性脾破裂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超声检查对外伤性脾破裂能够提供较可靠的诊断依据,对临床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金霞 《当代医学》2012,18(20):127-128
目的对经临床手术确诊的外伤性脾破裂超声图像进行分析,以便更及时正确地对外伤性脾破裂做出明确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1年经手术确诊的11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超声图像。结果真性脾破裂94例,约占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84%,中央型脾破裂8例,约占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7%,脾包膜下脾破裂10例,约占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9%。对112例经临床手术确诊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结论超声检查对于怀疑脾外伤的患者,可早期诊断脾破裂,对抢救病人的生命至关重要,为临床采取治疗措施,为即刻手术或密切随访观察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表现及诊断思路。方法:对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市中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治的3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分析其超声特点和临床演变过程,探讨超声检查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总纳入病例30例:其中28例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1例超声提示脾周及腹腔内少量积液,后经剖腹探查证实为真性脾破裂,破裂口位于脾门区附近;1例提示脾脏及腹腔内未见明显异常,3天后证实为迟发性脾破裂,破裂口位于脾上极。结论:超声具有实时性、无创性、移动方便、检查时间短、可重复性等优点,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有助于临床及时明确诊断,并可根据超声声像判断脾破裂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保守治疗的动态观察随访具有重要价值,应作为外伤性脾破裂及随访观察的首选检查项目,并可指导临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对外伤性脾破裂的止血效果及栓塞后脾组织再生过程。方法 对20只外伤性脾破裂实验兔模型成功施行PSE并对其脾组织再生进行观察。对2例Gall和Scheele分类Ⅱ级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行PSE并随访。结果 实验提示PSE止血效果好(平均止血时间128.3s),术后16周左右脾组织可通过再生恢复到术前水平;临床观察显示PSE对2例患者均有效止血,操作简单,创伤小,无明显并发症。结论PSE能达到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脾组织,是一种较好的保脾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杨海芳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0):114-115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非手术治疗14例(38.9%),手术治疗22例(61.1%),其中脾部分切除13例(36.1%),脾切除9例(25%)。结论:I-Ⅱ级外伤性脾破裂在严密观察下行非手术治疗,Ⅱ-Ⅲ级外伤性脾破裂行脾部分切除术,Ⅳ级外伤性脾破裂、高龄、多发伤病情严重者行全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表现及诊断思路。方法:对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市中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治的3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分析其超声特点和临床演变过程,探讨超声检查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总纳入病例30例:其中28例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1例超声提示脾周及腹腔内少量积液,后经剖腹探查证实为真性脾破裂,破裂口位于脾门区附近;1例提示脾脏及腹腔内未见明显异常,3天后证实为迟发性脾破裂,破裂口位于脾上极。结论:超声具有实时性、无创性、移动方便、检查时间短、可重复性等优点,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有助于临床及时明确诊断,并可根据超声声像判断脾破裂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保守治疗的动态观察随访具有重要价值,应作为外伤性脾破裂及随访观察的首选检查项目,并可指导临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脾部分切除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3月~2010年3月行脾部分切除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患者2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术后切口Ⅰ/甲愈合,经B型超声检查患者保留脾组织大小及结构与出院前无明显变化,免疫5项(IgA、IgG、IgM、NK细胞活性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检查结果与正常人群无差异.结论:脾部分切除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保留了脾脏的正常生理功能,避免了切脾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结果46例结合临床及辅助检查均明确诊断。3例经非手术治疗,5例行脾修补,3例行脾部分切除,29例行脾全切加自体脾移植术,6例行单纯脾切除术。治愈45例(97.83%),死亡1例(2.17%)。结论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反复多次腹腔穿刺及B超检查等均能提高脾破裂诊断率;外科手术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主要治疗方法,而行脾全切加自体脾组织移植术是基层医院选择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18例,均给予保脾手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及术后再出血脾切除;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2例(发热1例、肠梗阻1例),积极治疗后恢复;住院时间为14-28d;术后2周给予CT检查显示残脾边界清晰,无液化征象;术后随访6个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不仅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还能很好地维持脾脏功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脾破裂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30例闭合性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表现,以及行保守、修补和全脾切除术3种治疗方法,并对闭合性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原则及手术治疗保脾与切脾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上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1月至今,我院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120例,搜集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0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患者全部痊愈,住院平均时间为20天.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同时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主张“保命第一,保脾第二”的原则,不轻易切脾,特别是小儿,但也不能盲目保脾.  相似文献   

19.
分析30例闭合性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表现,以及行保守、修补和全脾切除术3种治疗方法,并对闭合性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原则及手术治疗保脾与切脾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科学依据,制定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指征,研究综合指标体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猪脾破裂出血实验模型自然愈合过程的组织学观察,临床对194例外作性脾破裂行非手术治疗及随访。结果 动物实验揭示伤后12周脾创面疤痕纤维与正常猪脾包膜纤维相同。188例手术治疗成功后3月经B超检查,43例经核素锝扫描未发现脾脏愈合不良。结论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纯性脾破裂经非手术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