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6月收治的18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将2016年7~12月收治的180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差错、不良风险事件、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不良风险事件、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及风险管理意识,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的发生,并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妇科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方法:择取2015年3~10月医院安全隐患防范对策实施前妇科病房收治的6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取2016年3~10月医院采取安全隐患防范对策护理的7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隐患管理在妇科患者护理中应用,能显著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通过为患者提供前瞻性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规避安全隐患风险,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构建稳定和谐的医护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巡回护理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2017年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障碍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7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疾病常规治疗和基本入院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巡回护理。以护理工作质量、精神科患者意外突发事件发生率和纠纷事件发生率为标准,对巡回护理在精神科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进行评价。结果:开展巡回护理工作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意外突发事件发生率和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积极推进实施巡回护理工作,强化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层级管理在心内科住院患者辅助检查的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25日在浙江省龙游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89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下行辅助检查护理;实验组在分层护理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患者合理有序进行辅助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情况。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0.31%,低于对照组的1.61%,未发生护患纠纷事件(χ2=8.441、4.129,P0.05);实验组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t=-78.483、-112.060,P0.01)。结论:在心内科住院患者辅助检查护理工作中采取层级管理模式,可显著降低辅助检查相关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利于护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精神科封闭式管理病房实施关怀性护理管理制度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于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关怀性护理管理。以两组就医过程中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护患矛盾发生率为评价指标,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不良护理事件及护患矛盾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关怀性护理管理用于精神科患者的护理,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就医时的焦虑、急躁等不良心理状态,而且能有效减少护患之间的矛盾,使患者更加信任医疗服务,降低因护患沟通不到位引起的不良护理事件,对提高精神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心内科护理安全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和2013年3月~2014年3月的住院患者各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控制评分和综合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控制评分和综合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内科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医院老年科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274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37例。对照组实施日常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记录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纠纷情况,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安全管理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德清医院手术室2013~2016年收治的70例患者临床诊治及护理情况,根据其护理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日常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记录两组护理期间发生的护患纠纷及不良事件,采用问卷调查表调查于干预后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有利于改变患者护理人员的看法,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破窗理论"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质量。方法: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引入"破窗理论",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安全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患者满意率等情况。结果:与"破窗理论"实施前比较,实施后重症监护病房在基础护理、感染控制、抗生素使用及患者的心理护理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实施后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率均显著升高,且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破窗理论"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发生率,保证患者住院安全,还能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综合病房老年患者中的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综合病房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在老年综合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非常重要,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防控能力,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中医院普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医院普外科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7月起实施护理安全管理,2019年1~6月为实施前,2019年7~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有患者59例。实施前予普外科常规护理管理,实施后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投诉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风险防控知识和应急预案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各维度护理质量评分和整体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投诉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风险防控知识、应急预案操作考核成绩、各维度护理质量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应用在中医院普外科病区管理中,能显著降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投诉和护患纠纷,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控知识水平和风险应急处置能力,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医院普外病区收治的患者3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36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护理质控评分情况、生存率。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质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加强普外科护理风险管理,规范护理行为,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产房助产士护理风险因素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84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防范措施,对比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和对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仅为2.31%,对护理总满意度高达83.33%同对照组产妇的19.05%和57.14%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防范措施在产房助产士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可显著降低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提高产妇对护理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精神科病房的应用价值,为老年精神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作用。方法:选择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顺序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比较护理结果。对照组主要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而观察组则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在护理结束之后,对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50%,护理满意率为100%,而对照组的分别为20.00%和72.50%(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降低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事故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管理对基层医院护患纠纷与护理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已开展细节护理管理)我院收治的25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未开展细节护理管理)收治的24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护患纠纷、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20%、护理风险发生率为0.79%,低于对照组的0.57%、1.63%(P0.05)。结论:细节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基层医院护患纠纷与护理风险的发生概率,强化护理服务质量,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精神科老年病房的护理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2月医院老年精神科病房收治的200例患者,通过临床的相关症状评估等确诊,剖析并总结存在的护理安全风险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护理安全事件5例,发生率为2.50%,跌倒3例,意外损伤2例,用药不良反应2例。结论:精神科老年病房存在较多护理风险,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护理风险监控,重视护理人员培训,强化医院安全管理,以降低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老年精神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和效果。方法: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自2014年6月将优质护理服务用于老年精神科病房,从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45例作为对照组,从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降低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临床整体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老年患者安全用药的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43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安全用药管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安全用药管理,比较两组的服药依从性、意外发生率、护患纠纷率、自我管理能力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意外发生率和护患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老年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安全用药管理能够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用药意外发生率和护患纠纷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2年11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98名患者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5月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98名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优质护理实施前后护患纠纷数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在护理投诉数、护理差错数和护患纠纷数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16%,观察组为2.0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出院当天和出院两周后的护理服务满意得分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内科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和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在骨关节科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防跌倒警示卡的价值,保护患者安全。方法:将16例骨关节科护人员及200例骨关节病房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防跌倒警示卡),考察两组护理人员风险应对能力,记录护理风险事件,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跌倒、坠床率及风险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各项分值均明显提升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中各项分值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跌倒警示卡用于骨关节科病房中能减少跌倒、坠床等风险事件,提高护理人员应对风险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