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火电厂汽轮机末级动叶片在停机检修时发现端部进汽侧背弧面上存在一段裂纹,运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断口扫描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汽轮机叶片的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汽轮机末级动叶片上的裂纹形成于进汽侧背弧面上的水蚀坑处,动叶片承受的拉应力以及氯离子腐蚀的工作环境,导致叶片发生了晶间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2.
某热电厂汽轮机组扩容检修时发现末级叶片出现早期断裂的质量问题。采用断口分析、金相检验、化学成分分析、表面硬化层工艺分析等方法,对汽轮机叶片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汽轮机叶片的失效机理为疲劳断裂,叶片表面硬化层存在裂纹、气孔、局部未硬化等缺陷,降低了叶片的耐冲蚀能力,是叶片发生早期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多种表面强化工艺对汽轮机叶片的适用性,采用层次分析(AHP)法,以表面质量、表面性能和经济适用性为准则层,以14种重要评价指标为指标层,建立汽轮机叶片表面强化工艺评价体系,依次对准则层和指标层各参数进行赋权.以热喷涂工艺为基准,运用普氏矩阵(Pugh Matrix)方法,对多种表面强化工艺和传统叶片防水蚀技术进...  相似文献   

4.
在高温、高压、旋转的工况条件下,汽轮机叶片作为汽轮机能量转换的关键部件,其结构设计、表面粗糙度、安装间隙及运转工况、振动强度、表面结垢等因素都可以影响到叶片的频率特性,从而影响叶片的安全使用寿命和汽轮机的工作效率,对机组的安全可靠性也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汽轮机带鳍状结构叶片组动力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中  秦飞 《工程力学》1997,14(4):68-75
本文在对汽轮机叶片组进行动力分析时,针对结构旋转周期性的特点,采用复约束法有效地减缩了系统自由度;在考虑离心力对旋转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时,引入了非线性的几何关系,并用有限元的方法计算了结构的动频;对于带鳍状结构的叶片,本文给出了对叶片间特殊约束的处理方法,并计算了额定转速下叶片间约束对叶片扭转角及叶片组动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汽轮机调节级叶片缺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导致调节级叶片缺损的原因是固体异物卡在调节级动叶与下一级静叶之间发生反复多次的挤压摩擦所致。  相似文献   

7.
H356汽轮机叶片在装机时发现有大量锈蚀情况.通过宏观和微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以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对锈蚀叶片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该叶片进行了不同环境及条件下的锈蚀试验,从而对叶片锈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片锈蚀为点腐蚀,叶片材料中铬含量偏低,叶片表面大面积地接触到氧化剂和活性离子(Cl-),并长期储存于湿度高于6...  相似文献   

8.
2Cr13不锈钢长叶片叉形叶根加工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汽轮机动叶片在加工时产生的变形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变形系叶根的残余应力过大所致。提出了降低叉形叶根残余应力的有关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站汽轮机大容量化,叶片的安全可靠性和保持高效率显得尤其重要。叶片是汽轮机的关键零件之一。它在极苛刻的条件下承受高温、高压、巨大的离心力、蒸汽力、蒸汽激振力、腐蚀和振动以及湿蒸汽区水滴冲蚀的共同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及时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叶片尤其是末级和调节级叶片发生的各种损伤原因及防止发生损伤的各种措施。本文着重研究分析汽轮机低压末级叶片腐蚀原因及其表面防护处理。  相似文献   

10.
某汽轮机组低压次末级叶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开裂,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和金相检验等方法对叶片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开裂性质为疲劳开裂,裂纹萌生于叶根最大受力面的应力集中处;叶片型线过渡区的尖角和缺口是形成疲劳裂纹源的主要原因,叶片近表面的夹杂物对裂纹萌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鲍玉萍  何书文 《安装》2008,(7):32-32
汽轮机是一种较为精密的重型机械。汽轮机转子除了要转换能量、传递扭矩外,还要承受动叶片、叶轮和主轴上各零件质量所产生的离心力等,转子与定子要保持较小的相对间隙,要求制造精密,装配正确。  相似文献   

12.
某电厂汽轮机在检修过程中发现多处叶片断裂,采用宏观分析、金相检验、断口微观分析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汽轮机叶片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蒸汽和Cl-,S2-,Na+等与汽轮机叶片发生反应,在叶片上产生局部点腐蚀,形成腐蚀疲劳源;同时因叶片上存在离心力和蒸汽压力等复杂的周期性交变应力,最终造成汽轮机叶片发生腐蚀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3.
汽轮机叶片动频的转子调频非接触测量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片的共振断裂是叶片损伤的主要形式,为了避免叶片共振,如何准确地测得叶片的动频是保证叶片安全工作的关键。本文提出采用转子调频非接触测量法测量汽轮机叶片的动频。采用该方法只需要在叶片顶部固定支架上安装两只光学传感器及在转子的适当位置安装一只转子旋转同步传感器,就可以测量工作轮上所有叶片的动步,从而克服了传统接触应变片法仅能测量某几个叶片动频、应变片寿命短等缺点,同时也避免了安装多只传感器工艺复杂、费用较高等问题。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汽轮发电机组是在高速下工作的精密配合的机械设备,汽轮机作为原动机,具有强大的动力矩,在运行中调节系统一旦失灵。就可能使汽轮机转速急剧升高,转子零件的应力将达到不允许的数值,可能使叶片甩脱、轴承损坏、转子断裂,甚至整个机组报废。日常工作中要严格监控汽轮机的运行。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投入运行的汽轮机在2013年3月突然发生异常振动,检查发现汽轮机末级叶片发生了断裂。对叶片断口、材料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及夹杂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片的断裂属于腐蚀疲劳断裂。针对叶片失效情况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电厂机组启停和运行参数变化时,汽轮机低压转子末级叶片易受到交变应力作用而发生开裂,影响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对某汽轮机发生开裂的叶片进行了金相检验、硬度测试、断口分析和能谱分析,以确定叶片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该开裂叶片材质状态正常,叶片开裂的原因为腐蚀疲劳,是由腐蚀环境和交变应力的共同作用导致的。  相似文献   

17.
汽轮机叶片振动特性是影响汽轮机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某型叶片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叶片有限元模型,在考虑叶片预应力条件下,分别讨论叶轮及工作转速对叶片振动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的对比分析。通过叶片振动频率变化,分析工作转速及叶轮对叶片振动影响的主要阶次范围,为叶片有限元分析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对汽轮机末级叶片断裂事故进行了分析.通过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断口形貌和材料的金相组织进行了观察,确定了失效的模式,找到了汽轮机叶片失效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分析舰用汽轮机汽缸在断裂动叶片撞击下的可靠性的数值计算模型。取断裂叶片初始撞击速度、质量、屈服强度、弹性模量以及汽缸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作为随机变量,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得到一定数量的样本采用对较小的样本数量进行拟合的方法,用产生随机数程序得到50组随机变量的初始值,建立断裂叶片撞击汽缸的数值计算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叶片撞击下汽缸的最大等效应力值。利用强度极限准则,采用W检验得到了汽缸最大应力分布模型及功能函数,得到汽缸的破坏概率,研究汽缸在断裂叶片撞击下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研究和分析轴流压缩机动叶片断裂的原因.动叶片裂纹萌生主要在材料的缺陷处(夹杂物),断裂是由于工作中存在较大的交变应力,这可能来源于动叶片的某种振动.动叶片服役过程中曾受到过短时过载现象.叶片表面存在腐蚀现象,但腐蚀坑和坑内细心的裂纹不是引起疲劳裂纹萌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