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眩晕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甚则昏倒等症状。导师胡志强教授从事神经内科多年,临床经验丰富,于眩晕一病,多用化痰通络饮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2.
吴宏赟  姜玉辉 《光明中医》2014,29(2):230-232
目的 探讨胡志强教授治疗紧张型头痛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胡志强教授门诊紧张型头痛处方,对所用药物进行去噪预处理和转换后进行聚类分析,获得临床常用药对及聚类方.结果 共收集处方158首,用药116味,聚类分析得到药对14对,分别是杜仲-桑寄生、桃仁-红花、党参-黄芪、丹参-赤芍、百合-酸枣仁、防风-细辛、莲子心-桑椹、黄连-紫苏、栀子-淡豆豉、白芍-炙甘草、玫瑰花-浙贝母、金银花-连翘、半夏-竹茹、葛根-木瓜;聚类方6首,涉及平肝熄风、益气养血、清热化痰、化痰通络、柔筋缓急、祛风止痛、调理气血等诸多治法.基本符合胡志强教授对紧张型头痛的诊疗特点.结论 胡志强教授治疗紧张型头痛用药灵活多变,契合病机;聚类分析适合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3.
介绍胡志强教授运用牵正散加减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经验。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脉络,气血痹阻,使面部肌肉失于濡养,肌肉弛缓不收而致。胡志强教授临床多采用牵正散加减治之,并附病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浦家祚教授治疗眩晕的临证经验.方法收集浦家祚教授经治的428例眩晕病例,对其症状进行频数、因子、聚类分析,总结临证规律.结果从症状分析可以看出,眩晕的病机涉及虚、痰、瘀、风四个方面,四者之间相互影响.结论明确了浦家祚教授治疗眩晕的诊治特色,核心病机为本虚标实,风、痰、瘀、虚相兼为病.  相似文献   

5.
全伟  胡志强 《吉林中医药》2010,30(11):932-933
胡志强教授认为,素体虚弱、阴血亏虚为紧张性头痛的发病根本,气血失调,筋脉失养为其根本病机,柔筋缓急,调整气血为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6.
胡志强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强调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目的。本文以医案为载体,补中益气汤治疗口渴案、苓桂术甘汤合加味肾气丸治疗脑积水案直用原方,认证准确;温病名方清暑益气汤治疗脑梗死案、平肝名方天麻钩藤饮治疗胸痹心痛案为不拘定法,灵活用方;舒天宁方治疗偏头痛案、石膏细辛汤治疗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案则是继承创新,自拟新方。从三个层次概括了胡志强教授师于古而不拘泥于古,立足于"继承",着力于"创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辩证思维特点。  相似文献   

7.
卢尚岭论治眩晕要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元庆 《山东中医杂志》1997,16(12):562-564
卢尚岭论治眩晕要诀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丁元庆关键词眩晕辨证论治卢尚岭老中医经验我校卢尚岭教授临证论治眩晕注重调畅气机,具体证治则以治肝胆、化痰饮、补脾肾为要诀,兹介绍如下。1治肝胆肝藏血,以气为用,其脉连目系,与督脉会于巅。肝病而眩晕者临证...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眩晕源流、眩晕主症、辨治要领、个人重要经验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熊继柏教授辨治眩晕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经验。熊教授认为:眩晕一证,历代医家论述较详,临床病机比较复杂,就临床常见,主要在于因风、因痰、因虚3个方面。概而论之,不外虚实两端。虚者,脾虚、肾虚为病之本;实者,风邪、痰浊为病之标。眩晕辨治大法,当审其症状特点,视其标本缓急,补虚泻实,标本兼施之。熊教授个人独到经验有3点:1辨治眩晕,先审证候虚实;2虚证眩晕,详察脏腑病位;3眩晕兼肢麻者,需警惕中风发生。  相似文献   

9.
面神经炎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病机多为热毒壅盛,风痰阻络,胡志强教授擅长运用牵正散加减治疗面神经炎,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面神经炎是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导师胡志强教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多年,常用牵正散加减方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显著。本文就牵正散加减方的病因病机、组成,临床验案浅谈自己体会。  相似文献   

11.
介绍胡志强教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经验。胡教授认为三叉神经痛多属风邪外袭,或挟寒挟热,火邪上扰,病久则在血,不外"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治疗当以疏风止痛为原则,自创舒风宁方并随症加减治疗,获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丁锷教授辨治眩晕性颈椎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正 《中医正骨》2003,15(8):25-25
眩晕性颈椎病临床发病率高 ,病情迁延难愈 ,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和烦恼。国家级名老中医、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丁锷教授从医专究骨伤科疾病 4 0余年 ,学验俱丰 ,擅治骨伤科疑难病症 ,尤对颈椎病的辨治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余有幸拜从丁老读研 ,侍诊左右 ,对导师辨治眩晕性颈椎病的经验略有心得 ,今简介如下 ,以飨同道。丁锷教授认为眩晕性颈椎病的发生属虚者居多 ,或虚实夹杂 ,但总以虚为本。临床上丁老将眩晕性颈椎病辨证为两型。  中气不足型 丁老认为此型多是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脾胃虚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浦家祚教授辨治眩晕的用药规律。方法:从浦家祚教授治疗眩晕的临证用药入手,对浦家祚教授经治的428例眩晕病例进行频数、因子、聚类分析,总结其用药规律及特点。结果:浦家祚教授辨治眩晕高频药物前6位为天麻、菊花、泽泻、白芍、白术、山萸肉,按分类以补气、补血、补阴药居前三位,高频药物因子分析显示用药以滋补肝肾为主,配合平肝熄风、活血化瘀、健脾利水、行气化痰等药物。结论:浦家祚教授辨治眩晕以平肝熄风、滋阴益肾、健脾渗湿为主,但注重标本兼治、药物之间的配伍。  相似文献   

14.
梳理古今医家对眩晕的认识,介绍赵敏教授在眩晕辨证和治疗中以疾病为主要对象的理论观点,并举成功案例验证赵敏教授临床辨治眩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李鲤教授认为,眩晕多由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病性多虚中夹实,以虚者居多,病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李鲤教授治疗眩晕时常分为肝阳上亢、阴虚风动、清阳不升、脾肾不足、气血亏虚、痰湿上犯清窍证进行辨证论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历代医家大多认为风、火、痰、瘀、虚为眩晕的致病因素。石冠卿教授认为眩晕的发病与肝、脾、肾相关,其中与肝关系最为密切,强调风、痰、虚在眩晕发病中的作用,并从肝论治。笔者研读石冠卿教授医案,从中精选两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眩晕一证,临床极为常见,其病因病机亦较为复杂.黄家诏教授治疗眩晕病症以补虚泄实,调整阴阳为主要治疗原则,活用经方与时方治疗各种眩晕,临床疗效显著.现将黄家诏教授治疗眩晕的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8.
此文以辨证论治为原则总结了崔应麟教授治疗眩晕病的独特临床经验。崔应麟教授认为眩晕病机可从风、痰、瘀、虚4个方面考虑论治,临床应坚持因人而异,标本兼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向雄  方铁根 《光明中医》2016,(6):781-783
目的观察天麻葛根定眩汤治疗眩晕的的疗效。方法通过对眩晕病因病机的探讨,明确其致病的原因,结合魏发善教授的临床治疗验案,将用天麻葛根定眩汤治疗的病例加以收集、总结,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运用天麻葛根定眩汤加减治疗眩晕病例中,疗效明显,眩晕的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天麻葛根定眩汤作为基本方对于治疗各种类型眩晕的病证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供临床医学者加减运用。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210-1211
通过跟随马智教授师承学习,收集眩晕病例,总结马智教授治疗眩晕的临床经验。马智教授临床治疗眩晕,创立了息风化痰,降浊止眩的眩得康,并根据风、痰、虚和肝脾肾失调的病变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