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肝调脂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6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疏肝调脂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汤剂治疗。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TG、TC较前下降,HDL-C较前上升,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ALT、GGT治疗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治疗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彩超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疏肝调脂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型)患者的脂质代谢,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降酶护肝方治疗脂肪肝所致转氨酶升高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降酶护肝方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LT、AST、TG改变情况。结果:ALT、AST、TG水平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酶护肝方治疗脂肪肝效果确切,可降低转氨酶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肝郁脾虚型NAFLD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疏肝健脾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血清天冬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06% (33/34),对照组为82.35%(28/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ST、ALT、TC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5.88%(2/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型NAFLD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理气护肝丸进行处方优化后对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降脂保肝疗效,并考察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42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理气护肝水蜜丸,5 g/次,3次/d;给予治疗组口服处方优化后的理气护肝浓缩丸,3g/次,3次/d,均连续治疗12周后,停药观察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脏彩色B超评分,并检测血清ALT、AST和SOD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3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5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ALT、AST均明显降低,血清SOD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肝脏彩超显示肝组织学病变程度有一定改善,临床症状积分和肝脏彩超积分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理气护肝丸处方优化后治疗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肝仍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且安全性和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芪芩汤佐治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7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兼湿热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耐药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以及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HBV-DNA转阴率为77.78%(28/36),高于对照组的55.56%(20/36),耐药率为11.11%(4/36),低于对照组的33.33%(12/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后,血清ALT、AST水平,以及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芩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兼湿热型)可促进HBV-DNA转阴,降低ALT、AST水平以及耐药率,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壮药制剂棒柄花叶清肝胶囊治疗肝胆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肝胆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辛伐他丁片和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壮药棒柄花叶清肝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等各项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ST、ALT、TG、TC、LDL-C、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肝功能方面,治疗组疗效更明显(P0.05)。结论:壮药制剂棒柄花叶清肝胶囊联合西药可提高肝胆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0例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疏肝健脾法联合中药外敷,对照组采用谷胱甘肽片治疗。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当飞利肝宁胶囊加中药茶饮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当飞利肝宁胶囊加疏肝健脾饮中药茶饮,对照组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日10 mg,每日1次,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血脂[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 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治疗后判定临床证候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为72.7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LT、AST、TBi L、TG、TC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ALT、AST、TBi L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加疏肝健脾饮中药茶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证患者有较好临床疗效,能改善肝功能,有降脂作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疗肝3号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110例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例,使用口服疗肝3号胶囊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对照组52例,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治疗.均以3个月为基本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肝功能、血脂、B超影像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对症状体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丙氨酸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在降低ALT,AST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在降低TG,TC优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后肝脏B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疗肝3号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两者联合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1剂/日,对照组患者予以易善复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两组患者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ALT、AST,TC、TG、HDL-C及LDL-C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ALT、AST,TC、TG及LDL-C方面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DL-C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在ALT、AST、TG及HDL-C方面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间TC和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结束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8.1%,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口服,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进行护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治疗后2组ALT、AST、TBIL水平均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 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 33%(P 0. 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且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降脂护肝方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5 m L/次,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口服自拟降脂护肝方,每日1剂;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彩超评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中Bcl-2、Bax与Caspase-3蛋白水平等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后肝脏彩超评分、血清SOD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提高的程度较为明显(P0.05);(2)两组治疗后血清ALT、AST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血浆中Bcl-2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提高的程度较为明显(P0.05);血浆中Bax、Caspase-3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表达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降脂护肝方具有明显的保肝降酶疗效,还可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脏组织脂肪变性、炎症及纤维化的程度,这可能与调控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张辉凯  孟祥林  李海雷 《光明中医》2016,(14):1993-1994
目的分析脾虚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采用枳实消痞丸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110例脾虚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用方案分组,对照组50例行脂必妥片治疗,研究组60例行枳实消痞丸治疗,对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TC、TG、ALT指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44.00%,两组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虚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采用枳实消痞丸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棒柄花方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例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9例予西药护肝治疗,治疗组10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棒柄花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 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变化,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6.7%,治疗组为91.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Bi L、ALT、AST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Tbi L、ALT、AST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棒柄花方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胆红素,退黄疗效明显,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二陈汤加味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各25例。对比两组肝功能和血脂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治疗前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TC和TG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ALT、AST、TC和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陈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肝消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兼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兼痰瘀互结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复肝消脂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纯予西医常规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5%,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降低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TC、TG、HDL-C、腹部B超显像水平均有较好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肝消脂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兼痰瘀互结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解酒保肝汤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6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解酒保肝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肝功(ALT、AST、GGT)以及血脂(TC、TG)情况。结果:经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患者的肝功和血清血脂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ALT、AST、GGT、TC、TG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联合中药汤剂解酒保肝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相关症状和肝功能情况,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肝化浊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患者9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护肝化浊方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辛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TC、TG、LDL-C、ALT、AST、GGT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HDL-C均有所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肝化浊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保和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硫普罗宁治疗,治疗组给予加味保和丸联合硫普罗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指标(AST、ALT)、血脂(TC、TG)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ST、ALT及TC、TG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保和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戒酒烟、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对照组口服水飞蓟素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TBi L、CHO、TG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脂肪肝定量值,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