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被动吸烟与舌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5年1月经病理确诊的舌癌新发病例190例,并选取同期686例社区健康人群作为对照。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估算仅18岁前、仅18岁后、18岁前后均被动吸烟与舌癌发病风险的调整OR(95%CI)值,并进一步对性别、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与无被动吸烟者相比,仅18岁前被动吸烟可增加舌癌的发病风险为2.813(OR=2.813,95%CI:1.581~5.005),仅18岁后被动吸烟可增加舌癌的发病风险为1.666(OR=1.666,95%CI:1.055~2.631);18岁前后均被动吸烟可增加舌癌的发病风险为2.690(OR=2.690,95%CI:1.674~4.322)。而且每日暴露时间越长、开始暴露年龄越小、被动吸烟年限越长,患舌癌的危险性就越大(均有P趋势<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被动吸烟人群中,女性或年龄≥60岁者比男性或年龄<60岁者患舌癌的风险更高。结论 被动吸烟是舌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减少被动吸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舌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海珠区肺癌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女怀非吸烟者中被动吸烟与肺癌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索非吸烟中肺癌发病原因,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对北京市SINO_MONICA则人群中的肺癌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动吸吸烟与非吸烟女性患肺癌有一定的阳性关联(OR=2.52,P〈0.05),并随被动吸烟年支的增中而上升,当达200年支以上时有显统计学意义(P〈0.05)。环境香烟烟雾(ETS)诱发肺腺癌的可能性较大(OR=2.32,P〈0.05),而与肺鳞似无关系(OR=1.04,P〈0  相似文献   

4.
吸烟与肺癌危险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全世界每年肺癌病例占恶性肿瘤病例的 2 0 2 3 % ,我国恶性肿瘤死因调查结果表明 ,肺癌死因占恶性肿瘤死因的第四位。自本世纪 40年代 ,英国人Doll与Hill首先提出吸烟与肺癌的发生有关系的假设 ,许多病例对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也基本证实了这点[1~ 2 ] ,为了解本地区吸烟对肺癌的危险程度 ,我们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为 1987年~ 1994年县人民医院等确诊的 113例肺癌病例 ,其临床表现符合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肺癌学组的诊断标准。对照组采用 1∶1配比法 ,同时收集来院就诊的无肺…  相似文献   

5.
被动吸烟与儿童哮喘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应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和分析儿童及其母亲在孕期被动吸烟情况与儿童哮喘的关系。【结果】131对对照病例,经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父亲吸烟、吸烟年限、吸烟量与子女的哮喘有关,并随着吸烟年限及吸烟量的增加,子女哮喘的危险性增加,父亲既吸烟又饮酒增加儿童哮喘的危险性。在母亲孕期父亲是否在孕妇面前吸烟,都会增加子女哮喘的危险性,且随着吸烟频度及吸烟量的增加,子女哮喘的危险性也增加。提示孕妇及儿童暴露于香烟烟雾环境,都会增加儿童哮喘的危险性。【结论】向父母宣传被动吸烟对哮喘儿童的危害性,争取家庭合作,控制被动吸烟对预防儿童哮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许小琴  蔡琳 《卫生研究》2013,42(2):211-216
目的探讨饮茶与肺癌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确诊的肺癌新发病例1225例和按频数匹配的健康对照1234例。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面访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居住环境、饮食史、吸烟史、饮酒史、饮茶史、疾病及家族史等资料。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估算饮茶与肺癌发病风险的调整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并分析饮茶与吸烟的交互作用。结果饮茶可显著降低非吸烟者肺癌的发病风险,调整OR值为0.465(95%CI 0.345~0.625);随着饮茶年数的增加,肺癌发生的危险性降低;红茶、绿茶、乌龙茶、其他类型茶的调整OR值分别为0.333(95%CI 0.154~0.720)、0.522(95%CI 0.356~0.767)、0.735(95%CI 0.424~1.274)和0.267(95%CI 0.143~0.497)。每周饮茶<3次和饮淡茶者与吸烟者肺癌有显著关联(P<0.05),调整OR值分别为0.453(95%CI 0.286~0.717)和0.518(95%CI 0.346~0.778)。结论饮茶是肺癌的保护因素,尤其可明显降低非吸烟肺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Meta-analysis方法对国内15个有关吸烟与肺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了定量综合分析。累积病例为5703例,对照为5669例。采用Peto氏和Dersimonian and Nan Laird二氏模型方法处理数据。吸烟因素合并OR(吸烟与不吸烟对比)在男性为3.01(2.63~3.46),PAR为56.84%;而在女性合并OR为2.32(2.02~2.66),PAR为33.10%、吸烟量、吸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妇女怀孕前后被动吸烟与神经管缺陷(NTDs)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1[DK]∶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0-2014年山西省“削峰工程”监测医院登记的生育NTDs患儿的妇女411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怀孕前后居住在同一个县(或区)、民族相同、末次月经与病例妇女相差3个月以内的生育健康儿童的妇女411例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妇女怀孕前后被动吸烟与NTDs的关系。结果 妇女怀孕前后被动吸烟增加生育NTDs患儿的风险(aOR=1.209,95%CI:1.043~1.401,P=0.012)。且随着被动吸烟的频次增加,生育NTDs患儿的风险增加,与未被动吸烟的妇女相比,每周被动吸烟4~6次的妇女和每周被动吸烟大于6次的妇女生育NTDs患儿的OR值分别为2.113和2.903(趋势〖XC小五号.EPS;P〗=13.381,P<0.001)。妇女被动吸烟的主要场所是家中(71.6%),且妇女被动吸烟程度与丈夫吸烟情况相关(r=0.405)。结论 妇女怀孕前后被动吸烟会增加生育NTDs患儿的风险,且随着被动吸烟频次的增加,生育NTDs患儿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9.
体质指数与非吸烟女性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分析体质指数与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关系。方法1992年2月至1993年12月,上海地区开展的一项大规模女性肺癌人群基础上的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了非吸烟女性肺癌病例504例及人群对照601例。  相似文献   

10.
妇女被动吸烟的健康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妇女的健康影响.方法于2002-2004年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妇女被动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孕妇被动吸烟与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关系进行研究.妇女被动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北京、上海和成都指定医院经病理诊断确诊的肺癌新发住院病例157例,以1(肺癌病例):2(医院对照 人群对照)配对;孕妇被动吸烟与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北京市足月分娩小于胎龄儿产妇155例,以1:1配对.结果妇女被动吸烟显著增加发生肺癌的相对危险性(OR=2.95),在24岁以前开始被动吸烟者发生肺癌的相对危险性显著增加(OR=4.12),经常吃动物内脏(OR=1.91)、职业接触有害物(OR=3.16)、职业接触粉尘(OR=3.41)、工作场所通风不良(OR=4.02)为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危险因素.常吃蔬菜(OR=0.24)、常喝牛奶(OR=0.53)、经常服用维生素(OR=0.53)为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保护因素.趋势性χ2检验显示,随着被动吸烟指数和被动吸烟年限的增加,肺癌的发生显著增加(P<0.001).多因素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被动吸烟指数≥50人·年、经常吃动物内脏、职业接触粉尘、工作场所通风不良是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常吃蔬菜、经常服用维生素是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保护性因素.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孕期体重增加少、孕期被动吸烟、工作场所通风不良、配偶身高较低和孕期进行胎教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妇和配偶文化程度高、产妇孕前体重指数高、家庭总月收入高和孕期进行胎教等可能是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保护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孕前体重低(OR=2.08)、孕期体重增加少(OR=2.83)、被动吸烟(OR=3.42)及孕期饮茶(OR=2.72)、孕期及怀孕之前3个月内进行染发、烫发或焗油(OR=5.67)、配偶身高较低(OR=2.92)等因素均使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相对危险性显著增加,是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主要危险因素;产妇孕前体重指数高使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相对危险性显著降低(OR=0.41),是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保护因素.结论被动吸烟是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孕期被动吸烟是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京、津、沪、渝四城市肺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分析肺癌危险因素,探讨监测指标。方法 利用《常见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及危险因素监测方法研究》课题第1次现场调查中京、津沪、渝四市城区病例对照调查资料,运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 在调整年龄、受教育程度、人均月收入和控制其他因素作用的基础上,吸烟(OR=3.46)、体质指数小(OR=1.18),长期精神压抑(OR=2.64)、情绪调节能力差(OR=2.71),既住呼吸系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卵巢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预防卵巢癌发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选自2000年7月~2005年4月某省级医院被确诊为卵巢癌的住院患者229名,366名对照来自同一医院确诊的外伤患者。用卵巢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对病例与对照的病历进行查询。对所得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子宫肌瘤、痛经、一级亲属肿瘤史、初潮年龄、行经期、月经周期、肿瘤史和累计结婚年数等是卵巢癌的危险因素,共妊娠数、自然流产数、人工流产数等是卵巢癌的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与卵巢癌发生关联显著的因素是共妊娠数、人工流产数、初潮年龄、行经期和月经周期。结论卵巢癌的发病是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癌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781例肺癌病例,并按性别、年龄(±3岁)进行1:1匹配,通过调查问卷获取生活饮食习惯等信息。构建决策树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OR值及其95%CI,分析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肺癌的危险因素有吸烟(轻度吸烟OR=1.67,重度吸烟OR=7.27)、被动吸烟(轻度被动吸烟OR=2.63,重度被动吸烟OR=6.25)、居住地污染(吸烟者OR=2.26,不吸烟者OR=1.72)、肺癌家族史(吸烟者OR=15.94);保护因素有常吃水果(吸烟者OR=0.69,不吸烟者OR=0.44)、锻炼(吸烟者OR=0.50)、饮茶(不吸烟者OR=0.57)。吸烟与居住地污染、肺癌家族史存在交互作用,重度吸烟与不锻炼存在交互作用。结论吸烟、被动吸烟、居住地污染、肺癌家族史可增加肺癌风险,常吃水果、锻炼、饮茶有助于预防肺癌。肺癌影响因素间的协同作用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4.
环境低浓度石棉暴露与肺癌危险性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云南省大姚县环境低浓度青石棉暴露与肺癌之间的关联以及肺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当地的肺癌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队列中获得53例肺癌病例,按1:3的比例分别匹配以性别相同、年龄相当的对照。结果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石棉环境污染、吸烟、饮酒、喝茶与肺癌有统计学关联,石棉环境污染的各种形式中,只有使用石棉炉对肺癌发生有显著性意义。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使用石棉炉和吸烟与肺癌有统计学关联,OR值分别是3.38(95%CI1.43~7.95)和2.62(95%CI1.08~6.56).其他各因素对肺癌的影响未发现有显著性意义。对吸烟与使用石棉炉的交互作用进行相乘模型的拟合,未发现两因素存在相乘模型的交互作用(P=0.310)。相加模型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和使用石棉炉对肺癌发病的影响可能存在着相加模型的交互作用。结论吸烟和使用石棉炉是当地肺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且两者存在着相加模型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人群为基础的食管癌高发区危险因素病例对照家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食管癌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一对照家系研究方法,在河南省食管痛高发区以匹配方式选择病例和对照家系各505户,家庭成员各1171名,进行以家庭为单位的问卷调查,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食管癌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食用炯熏食物[2.10%(36/1711),0.82%(14/1711);X2=9.82,P=0.00;OR=2.61,95%C/:1.40~4.85],常吃油炸食品[7.17%(66/921),3.91%(35/894);X2=9.13,P=0.00;OR=1.90,95%C/:1.24~2.89],常吃生硬食物[13.36%(123/921),8.95%(80/894);X2=8.87,P=0.03;OR=1.57,95%CI/:1.16~2.11],喜食热烫食物[20.05%(343/1711),15.20%(260/1711);X2=13.87,P=0.00;OR:1.40,95%C/:1.17~1.67],有精神刺激史[6.72%(115/1711),3.10%(53/1711);X2=24.06,P=0.00;OR=2.25,95%CI:1.62~3.14]和有E消化道不适症状[19.40%(332/1711),12.74%(218/1711);X2=28.15,P=0.00;OR=1.65,95%CI:1.37~1.99]等因素,是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进食速度较快则显示是保护因素[20.85%(192/921),25.14%(225/895);X2=4.73,P=0.03;OR=0.78,95%Cl:0.63~0.98].结论 食管癌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要从生活行为方式、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生物遗传因素等多方面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6.
温石棉与肺癌关系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单纯接触温石棉与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按照巢式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从一个追踪了30年接触温石棉的男性固定队列中,收集所有的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按1:4的配对比例在该队列中选取非癌症者作为对照组,配对因素为同性别、年龄相差〈5岁、工龄相差〈5年、吸烟情况一致。结果研究队列中收集到40例肺癌病例,发病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标化死亡比(SMR)=1.77]。肺癌发病密度由高到低的工种分别是原料工(741.5/10万人年)、梳纺工(424.3/10万人年)、编织工(365.0/10万人年)、维修工(285.5/10万人年),与接触温石棉的浓度高低一致。与低浓度接触组比较,高浓度接触组发生肺癌的相对危险度(OR)为3.7,95%可信区间为2.30~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纯温石棉接触能增加工人肺癌发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S: To compare the strength of evidence from epidemiologic studies of secondhand smoke of the US Surgeon General's 1986 conclusion that secondhand smoke caused lung cancer with the Californi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s (CalEPA) similar 2005 conclusion on breast cancer in younger, primarily premenopausal women. METHODS: We reviewed each report for criteria used to assess causality: numbers of studie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risk, and pooled summary risk estimates. RESULTS: Both the Surgeon General and CalEPA used updated Bradford Hill criteria for assessing causality and found that the evidence met those criteria. Six of 13 lung cancer studies (46%)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s (one of three cohort studies). Pooled risk estimates for lung cancer for spousal exposure were 1.53 for 10 combined case-control studies and 1.88 for seven studies with dose-response results. The CalEPA reported 10 of 14 studies (71%)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breast cancer risk (two of four cohort studies). Pooled relative risk estimates for younger, primarily premenopausal women were 1.68 (95% CI: 1.33, 2.12) for all exposed women and 2.19 (1.68, 2.84) for five studies with better exposure assessment. CONCLUSIONS: The evidence from epidemiologic studies of secondhand smoke in 2005 for breast cancer in younger, primarily premenopausal women was stronger than for lung cancer in 1986.  相似文献   

18.
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求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为乳腺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问卷调查2003年1月~2005年4月入院的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女性乳腺癌生存病例及同时段入院的外伤患者。利用SPSS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因素为:月经经期不规则、行经期长、流产史、青霉素过敏史等,月经初潮晚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结论月经经期不规则、行经期长、流产史及青霉素过敏史等是乳腺癌危险因素,而月经初潮晚对乳腺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食管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不良生活习惯及行为与食管癌发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利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食管癌现症患者232名为病例,其同性别、同居住地、年龄相差不大于2岁的健康人为对照,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急躁型情绪类型,食用酱菜和盐腌制品频次,喜食辣食情况,有喜欢吃硬食,粗粮的习惯,有癌症家庭史为食管癌关联指标;多食蛋类、蔬菜为食管癌保护因素。结论食管癌的发病与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有关,这为食管癌一级(病因学)预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