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碳含量和控冷工艺对盘条ER70S-6性能及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3炉不同碳含量的焊接用钢盘条ER70S-6控冷工艺进行了研究,发现提高吐丝温度虽可以降低盘条的强度,但盘条中易出现混晶组织,碳含量小于0.08%可以使盘条的强度控制在较低水平。盘条拉拨试验结果表明,马氏体组织是引起脆断的重要原因,对盘条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的控制是生产具有优良加工性能焊接用钢盘条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风冷是高速线材控制相变的关键环节,然而盘条在风冷线运动中搭接位置和搭接状态不固定,导致测温困难,冷却控制不精准。为此,本文研发了风冷线测温系统,利用热像仪测量盘条温度分布,通过点温仪校准,该系统可评价盘条搭接处的冷却不对称。以■8 mm HRB400E盘条为例,上下搭接处本应相近的温度其温差达35℃,反映了冷却不对称程度。此外,该系统具有评价每根盘条温度质量的功能,如统计了异常盘条相邻10根盘条温度,70%盘条的搭接温度波动在±10℃以内的部分占比为50.98%~62.76%,其余盘条低至5.42%~29.03%,这表明搭接温度波动较大,温度质量可能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新钢,下同)为满足φ5.5 mm规格深拉钢丝用70钢盘条抗拉强度≥1 050 MPa的要求,优化设计了盘条成分,通过控制C元素含量,适当提高Si、Mn元素含量,降低S、P有害元素含量以增强盘条性能;优化了盘条生产过程中的控冷工艺,对比不同试验方案,得出较优控冷工艺参数为吐丝温度880~900℃,风机风量1#—4#设定为40 Hz,5#—8#设定为15 Hz,其余关闭,保温罩全开。生产的70-SL盘条抗拉强度平均值为1 100.5 MPa,均满足抗拉强度≥1 050 MPa的性能要求。通过盘条成分优化与工艺优化相结合的方法,成功研制出了抗拉强度满足要求的盘条产品,为开发其他系列高碳钢盘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天钢原150mm小方坯连铸工艺生产出的盘条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对SWRH82B高碳钢盘条的生产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创新。采用复吹转炉冶炼、LF、VD炉外精炼、Ф150mm小圆坯连铸生产高速线材的短流程工艺,并对钢水洁净度、铸坯中心偏析、盘条的组织改善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经生产实践验证,该工艺生产出的SWRH82B盘条性能稳定,盘条整体水平提高,达到钢绞线用盘条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张朝晖 《江苏冶金》2001,29(1):15-16
对Q235钢盘条进行了非金属夹物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钢中夹要物对盘条拉拔性能影响明显,是引起盘条拉拔断裂的主要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6.
张建国 《天津冶金》2005,(6):44-45,52
通过对80C盘条生产过程的跟踪,提出对生产钢绞线原料的要求是提高盘条强度,对盘条头尾存在的脆断组织缺陷,要求控制盘条头尾质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SWRH77B高碳盘条的试制情况,对采用连铸坯二次开坯生产的SWRH77B高碳盘条进行了检验,给出试制结果,分析试制中出现的问题,综合评价了公司现工艺条件下试生产SWRH77B高碳盘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自攻螺钉用盘条市场前景,分析了马钢生产自攻螺钉用盘条的质量不稳定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徐光  陈常勇  姜周华 《炼钢》2022,(3):73-84
钢帘线和光伏产业用超细切割钢丝被誉为钢丝产品“皇冠上的明珠”,其对纯净度、组织均匀性要求都极为严苛,目前国产盘条与进口盘条相比在质量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对国内外3组不同的切割丝用盘条的组织差异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新日铁盘条与神户制钢的盘条组织差异很小,而国产盘条与这两组相比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氧含量更高;2)盘条中夹杂物的数量最多,平均直径更大,且大尺寸的夹杂物数量比例更高;3)SiO2-MnO-Al2O3系夹杂物成分主要集中在1 300℃的低熔点区,但神户和新日铁盘条中此类夹杂物的成分分布较散乱,甚至有一部分高SiO2含量的夹杂物存在;4)三组盘条的显微组织差异很小;5)新日铁和国产盘条的硬度、强度、塑性均很接近,而神户制钢盘条的硬度、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热轧盘条和连铸坯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以及化学成分检验,研究了高碳热轧盘条组织与连铸坯凝固偏析的关系。结果表明:碳、锰严重偏析是导致高强度预应力盘条中偏析带形成的主要原因。偏析带组织为非索氏体,其强度高,塑性差,在轧制过程中易产生微裂纹和孔洞;连铸坯的偏析会直接遗传给热轧盘条,严重影响热轧盘条的组织和性能。因此,针对连铸坯偏析的遗传性,制定了改进措施,经生产证明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马靳江  周民  陈莹卷 《中国冶金》2018,28(10):62-66
分析了高速线材及减定径技术现状,对减定径工艺装备相关的孔型设计、微张力控制、控制冷却模型、速比配置及换挡技术、模态分析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开发了先进的SRSCD线材减定径机组及水冷控温模型系统,可实现750 ℃低温轧制和40%~45%大压下,产品精度达到±0.1 mm,并在某不锈钢线材生产线上进行了定径机的高精度轧制验证,其产品精度达到研发目标,开发的SRSCD机组为线材生产技术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在开发一种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线材时,热拔线材表面出现了大量的裂纹。通过金相、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和能谱检测,对其开裂原因进行研究。发现线材的表面裂纹基本垂直于拉拔方向,裂纹在表面产生,之后向线材内部发展。线材表层存在着大量的富Cr和N的氮化物析出,沿晶析出的析出相,会导致孔洞形成,这些孔洞相连,形成微裂纹,最终导致沿晶开裂。通过加长加热区、提高拉拔速率保证了线材表面温度,避免了表面裂纹的产生,获得了质量满足要求的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线材,并最终给出了建议的热拔工艺。  相似文献   

13.
针对首钢水钢二轧钢车间高线在巾6.5mm70#硬线系列盘条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采取多项有效的技术改进措施,全面提高硬线钢盘条的综合质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某高线工程的自动化系统配置,重点描述了其中微张力控制在高速线材生产线中的应用。微张力控制的有效投入,避免了线材轧制过程中出现的堆钢和拉钢现象。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先进的延迟冷却工艺在高速线材生产线上开发出550MPa级低硫、高韧性气保焊接用WER80S-G盘条,盘条ω(S)不高于0.005%。焊丝富Ar熔敷金属冲击功-30℃KV2平均达到170J以上,远高于设计要求。对比分析2种不同微量元素总量的盘条(焊丝)熔敷金属韧性以及2种不同保温罩状态设置轧制工艺时盘条金相组织的差异,据此优化WER80S-G盘条(焊丝)化学成分及轧制工艺条件,盘条具有F+B组织,避免了淬硬组织,拉拔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6.
刘莹  田庆荣  陈国庆  张慈 《天津冶金》2011,(4):61-63,70
利用扫描电镜、高温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不同断裂形态的SWRH82B盘条和过程线的断口进行形貌观察和金相组织检测。经过分析,造成82B盘条和过程线在拉拔过程中发生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盘条中的不良组织和表面缺陷。  相似文献   

17.
High-carbon wire rod made of steel microalloyed with vanadiu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Moldavian Metallurgical Combine has mastered the production of quality vanadium-bearing high-carbon wire rod 5.5–12.0 mm in diameter. Strengthening of the grain boundaries of the steel and its dispersion-hardening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strength properties of wire rod made of steel that has been microalloyed with vanadium, while the ductility of the product also remains high. Tests in which vanadium-bearing high-carbon wire rod 5.5–12.0 mm in diameter was drawn into 3–7-mm-diam. wire were conducted at hardware plants and showed that the wire rod is well-sui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wire used in the reinforcement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8.
Mastering the production of high-carbon wire rod — especially cord-grade wire rod — on a mini-complex originally built at the Moldavian Metallurgical Plant to make ordinary wire rod was a daunting problem that has been solved by a collaboration with the Ukrainian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Metallurgy. Researchers developed an integrated technology for making the steel, continuous-cast semifinished products, and wire rod needed to make metal cord of ordinary, high, and ultrahigh strength. The wire rod is characterized by a good-quality surface (defect depth no greater than 0.15 mm, with 95% being no deeper than 0.10 mm), good deformability, and the ease with which it can be converted into wire, strands, and cord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9.
轿车悬架簧用线材的市场需求与质量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轿车发展趋势,分析了国内轿车工业对悬架弹簧线材的市场需求,预测悬架簧用线材今后15年的需求量.介绍轿车悬架用弹簧的冶炼、轧制和制簧深加工方面的制造工艺过程及其对线材原料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力学性能、金相组织、脱碳等实物质量要求.研究表明,发展轿车用悬架簧线材具有广阔市场前景;高质量的线材是生产优质轿车悬架簧的基础,线材制造厂应不断提高我国轿车用弹簧钢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原料供应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