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栋  柏彦奇  孙晓 《价值工程》2011,30(15):164-166
针对装备保障分队机动行为建模中存在的智能性研究不足的问题,将风险型决策方法引入执行层建模,提出了适合装备保障分队的机动行为建模方法,对解决装备保障分队机动行为模型的逼真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梓  谢汶姝  贾丽 《价值工程》2019,38(15):8-10
本文回顾总结了传统的保障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划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两类。由于传统的评价指标难以适应复杂装备体系的性能降级和平滑恢复过程,本文提出采用系统弹性这一新型指标评价装备体系的保障效能。  相似文献   

3.
贺冀  张世忠  周乐荣  周军 《价值工程》2010,29(35):295-296
从现代战争实际情况及装备保障特点出发,将战损装备抢修任务按紧急程度进行分类,建立紧急度不同的抢修任务指派模型,验证了该方法操作简单、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3,(4):299-300
装备保障模式转型是装备保障的发展要求和历史必然,装备保障转型的顺利展开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在总结装备保障转型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构成,进而从支撑层、内容层和实施层三个层面提出了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途径,对于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顺利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用装备保障物流体系,是各装备专业物资保障一体化运行体系,兼顾各装备专业物资保障的特殊情况。通用装备保障物流,是以通用装备器材、弹药等装备物资为保障对象,对其进行计划、筹措、包装、储存、运输、维护、使用、回收等保障活动,是对通用装备各专业物资实施综合一体的保障活动。通用装备保障物流体系,是通用装备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事物流体系的分支,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为实现通用装备保障目标而构建的相互作用、相互依  相似文献   

6.
张华才  于洪敏  孙琰 《物流科技》2008,31(4):101-102
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方式,对装备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需求,科学地组织快速、适时、精确高效的装备保障,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论文初步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网络中心化装备保障模式的构想,对装备保障模式构想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说明,对构建适合未来作战需求的装备保障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刚  刘铁林  张成 《价值工程》2012,31(19):299-300
装备保障创新是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的根本途径。分析了装备保障创新的时代背景及基于活动本质的装备保障创新的内涵,借助活动理论,从明确目的、分析需求、区分层次、理清要素、分析环境、探索发展、划分子系统七个方面探索了基于活动本质的装备保障创新方法,为系统推进我军装备保障创新发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与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8,(15):85-86
根据装备保障工作特点,运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构建出装备保障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装备保障有效性判断矩阵。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装备保障有效性进行评价,该评价方法对于建制单位改进装备保障工作方法、工作思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大型装备保障服务模式的知识共享需求,讨论了适应装备保障服务特点的装备保障服务跨组织运行模型框架,给出了基于知识共享的装备保障服务解决方案形成模式。  相似文献   

10.
装备保障信息化课程是装备保障指挥专业的专业课,其教学效果对日后所从事的装备保障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装备保障信息化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郭峰  张素琴 《价值工程》2020,39(4):26-27
远海防卫作战将是我军未来联合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装备保障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本文在分析装备保障模式现状及需求的基础上,介绍了美俄军民融合发展经验,对远海防卫装备保障模式及力量运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2.
袁野  古平  曾巍 《物流技术》2005,(12):70-72
针对信息化战争对通用装备物流保障提出的新要求,从模式角度研究入手,对信息化战争通用装备物流保障模式的概念、模式构想等问题提出新的思路,并以研究信息化战争通用装备物流保障模式的体系结构与运行方式两方面为基础,深化了对信息化战争通用装备物流保障模式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经济适用房保障方式纷繁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调控机制的经济适用房保障模式分类,及各类模式的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定量分析了全国35个重点城市的建议性保障模式。最后,将建议性模式与现行模式进行对比,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5,(24):206-208
针对装备保障人才个体,对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人才能力素质的通用模型进行了描述,划分了六大类变量,即动机类变量、知识类变量、信息类变量、技能类变量、身心类变量和角色类变量;针对装备保障核心人才,建立了能力素质结构模型,分析了装备保障人才与关键岗位的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新军事变革形势下,要求对装备保障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整改,在此之前,需要对现有装备保障业务流程进行评价。首先建立了装备保障业务流程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指标之间的联系,采用ANP方法对指标进行处理,提出基于ANP的装备保障业务流程评价方法。最后,运用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陈立江  李文元  张勇军 《物流科技》2010,33(12):116-118
传统的保障模式难以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的要求,制约着通信装备保障能力的发挥。作者就如何引入供应链理论,建立精确、及时、高效的通信装备供应保障模式进行了探讨。在分析我军通信装备供应保障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供应链理论与方法,对我军通信装备供应链的体系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和设计,为我军通信装备供应保障的改革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部队车辆装备保障人才培养缺乏全过程分析、培养各环节缺乏连贯性等问题,利用软系统方法论的方法对部队车辆装备保障人才培养的结构要素、过程要素进行了分析,最终构建了部队车辆装备保障人才链培养模式,为部队车辆装备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刘畅  单志伟  刘福胜 《价值工程》2015,(22):130-134
文章力求对外军装甲装备保障模式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外军装甲装备保障模式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科学归纳、系统分析,对其现状、特点、趋势加以论述和判断。通过对美、俄、德等国军队的装甲装备保障模式的保障思想、保障原则、保障体制、保障方式、保障手段以及保障装备等要素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总结其发展需求、思路及特点,为我军装备保障模式建设提供借鉴和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油料装备保障性能的特点,探讨了在多个评价指标条件下,采用基于属性重要性的聚类分析法,对油料装备的保障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给出油料装备保障性能综合评价的实例。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军港码头抢修装备和敏捷供应链的特点.在军港码头抢修装备保障中应用敏捷供应链.设计了军港码头抢修装备敏捷供应链保障模式,确定了供应链设计内容和运行流程,并进行了供应链绩效评估分析。该模式充分运用敏捷供应链资源整合、业务协同能力强的优点.有效提高了军港码头抢修装备保障的快速反应能力.对于提高军港码头抢修装备保障能力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