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黄金坪水电站坝址区边坡多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松动破碎岩体高边坡,在建设过程中总体较为稳定,产生变形破坏迹象较大的只有引水隧洞及泄洪洞进口区边坡。根据引水隧洞及泄洪洞进口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变形监测资料,分析边坡开挖后应力变化规律,对岩体破坏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龙滩水电站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龙滩水电站坝址区进行了大量的地质勘探工作,对坝址岩体力学特性、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建筑物高边坡稳定性、左岸倾倒蠕变岩体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关键性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枢纽区工程地质情况、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及高边坡地质条件和工程处理措施。继而,还提出了关于坝轴线布置、坝基开挖、洞室围岩稳定及支护、边坡开挖等方面的看法。龙滩工程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3.
钟斌强 《水利天地》2008,(10):39-40
在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水工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碰到岩质高边坡的治理问题.如水库溢洪道开挖后的边坡、大坝岸坡开挖后的边坡及水电站前池、明渠、隧洞口开挖后的边坡等均存在高边坡的加固与整治问题。高边坡加固与整治措施多种多样,技术复杂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但目的均是为了防止边坡的滑动,提高岩体稳定性,保证边坡的稳定,从而保障高边坡下的水工建筑能够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其技术与经济运行能力。  相似文献   

4.
大岗山水电站坝址区地震烈度高,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岩体风化卸荷强烈,坝肩边坡开挖高度超过500 m,边坡开挖安全稳定问题较为突出。通过边坡综合治理、快速施工技术和发挥监测作用等工程措施,有效解决了高边坡开挖施工安全稳定、快速施工和环保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在徐村水电站工程建设中遇到复杂地质条件下泄洪洞施工、溢洪道高边坡和进水口洞脸岩石边坡稳定等问题。介绍了泄洪(导流)洞的施工方法和措施,以及引水隧洞洞脸的开挖和溢洪道边坡开挖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及施工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分析紫坪铺水利枢纽2^#导流隧洞进口段的地质及具体的工程条件,对导流隧洞进口高边坡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做了阐述;对施工过程中边坡产生的变形,通过综合分析,找出边坡变形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有针对性的采取了工程处理措施。通过加固措施,控制边坡的变形,从而保证边坡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7.
黄金坪水电站引水隧洞及泄洪洞进口区边坡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松动破碎岩体高边坡,根据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变形监测资料,分析边坡开挖后边坡应力变形规律,研究岩体破坏模式,且随时间变化的长期稳定性。岩体变形大小与变化过程、地质条件、施工爆破、锚固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龙滩水电站进水口高边坡是典型的反倾向层状结构岩质边坡。边坡最大组合坡高达420m,上游与倾倒蠕变岩体自然边坡连成一体,坡脚布置有9条开挖大直径引水隧洞,其下与导流洞进口开挖区连成一片,形成轮廓复杂的高边坡。蠕变岩体边坡与进水口开挖边坡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电站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行.其稳定处理措施是龙滩工程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通过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边坡综合治理措施。目前边坡施工已经完成,监测资料表明边坡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洞室开挖支护技术,以滇中引水工程三大主体工程之一的石鼓水源工程为例,针对该工程冲江河右岸进水隧洞与进水箱涵连接段地质条件较差,主要存在浅埋覆盖层与破碎岩体的变形与稳定问题,介绍了进水隧洞采取的开挖支护措施。在石鼓水源工程一期进水箱涵和右岸进水隧洞开挖时,对箱涵边坡采用竖向钢管桩支护措施,隧洞洞口采用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钢拱架锚喷支护、超前堵水灌浆多项支护措施,并对隧洞进行了混凝土衬砌施工。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类支护方案能有效控制边坡变形和隧洞洞口收敛,适用于稳定性极差的Ⅴ类围岩进洞段开挖支护。  相似文献   

10.
龙滩水电站进水口高边坡是典型的反倾向层状结构岩质边坡。边坡最大组合坡高达420m,上游与倾倒蠕变岩体自然边坡连成一体,坡脚布置有9条大直径引水隧洞,其下与导流洞进口开挖区连成一片,形成轮廓复杂的高边坡。蠕变岩体边坡与进水口开挖边坡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电站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行,其稳定处理措施是龙滩工程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通过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边坡综合治理措施。目前边坡施工已经完成,监测资料表明,边坡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1.
引子渡水电站大坝与溢洪道之间的预留岩锚墙,由于其底部岩体中存在软弱夹层,遇水极易软化,抗剪指标低,且施工时又为顺向坡切脚开挖,致使开挖过程中该部位岩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开挖减载、钢筋桩与锚索锚固等综合处理措施,保证了施工期和运行期的边坡稳定。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大风江调水工程中的东场挡潮闸工程的基础及工程地质情况,分析了闸址地层岩性,提出了采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形成较大直径桩基,提高挡潮闸两岸岸墙砂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并详细论述了高喷桩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朱建业 《水力发电》2004,30(12):81-86
概述中国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发展过程。对中国水电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区域构造稳定、高坝坝基工程地质、工程高边坡稳定、地下工程围岩稳定和岩溶渗漏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现状、内容、方法和评价原则,作了总结经验性的介绍。具体包括:活断层研究、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建基面与岩(土)力学参数选择和深厚覆盖层勘察;工程高边坡地质结构、失稳条件和稳定分析、边坡处理与监测;水电工程围岩分类与围岩稳定分析以及河谷岩溶渗漏理论、岩溶地区坝址选择与岩溶渗漏处理原则等。并对上述工程地质问题今后勘察研究方向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在同等地质参数下隧洞开挖初期采用不同的支护类型对隧洞稳定性的影响,结合夏特水电站工程实例,通过现场原位试验取得围岩参数,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通过有限元模拟软件定量分析了Ⅲ类、Ⅳ类、V类围岩在开挖初期裸洞、混凝土喷护、系统锚杆等支护方式时隧洞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加锚杆支护相较于无支护的开挖方式,隧洞的安...  相似文献   

15.
某滑坡治理工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的地质作用使得天然形成的地表和地形,一般都处于稳定状态和具有相应的应力状态,并且都有一定的强度.介绍了滑坡工程的地质特征,并对原始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根据地层特征及城市周边现有环境,提出采用预应力锚索和钢筋混凝土梁相结合的防护方案.再用数值模拟校核滑坡支护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公伯峡水电站坝区第三系红层下广泛埋藏有古全风化岩,这些古全风化岩在电站的各个工程边坡、洞室及局部基础均有出露。古全风化岩是独特地质环境条件下岩石再次压密、结构再生的一种岩体,与现代全风化岩有着明显的区别。分析、研究古全风化岩工程地质特性,优化防护措施,对保证各建筑物的稳定性及工程的长期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国内外水电工程在大范围全面揭示古全风化岩工程地质特性的事例很少,因此古全风化岩工程地质特性的研究,既是工程实际需要,又是一项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乌江在贵州省境内的流域面积为66849km^2、河长802km、落差1973.6m,流域内碳酸盐类可溶岩占流域总面积的70%以上,岩溶十分发育,已开发、正在开发和拟定开发的梯级水电站的岩溶渗漏、岩溶涌水、岩溶地基及边坡与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等问题均非常突出.笔者根据乌江流域各梯级水电站全过程的工程地质勘察实践,对已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岩溶工程地质特征理论及方法与处理手段作了概略的归纳.  相似文献   

18.
文中通过对广西威后水电站高拱坝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和初步研究,针对影响工程实施的几个关键工程地质问题,如地基出露砂泥岩组合、坝肩岩体结构、岩体试验参数选取、地质结构面与拱端推力相互作用、拱座稳定等,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参数和解决办法,从而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前常用的水工隧洞围岩分类方法主要是在浅埋隧洞和钻爆法施工的基础上建立的,在隧道掘进机(TBM)施工的深埋水工长隧洞应用中存在不足。在对国内外常用的围岩分级和分类方法进行统计的基础上,结合深埋水工长隧洞的特点以及TBM施工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地质问题进行分析,选取了围岩稳定性、高地应力风险、地下水风险和TBM施工围岩可掘性等作为评价隧洞围岩性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既能描述隧洞围岩稳定性,又能描述地质风险类型及等级的TBM施工深埋水工长隧洞围岩综合分类方案。该方法已在新疆某输水工程中进行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研究成果可为深埋水工隧洞开挖和支护设计提供技术支撑,为TBM选型及施工中可能遭遇的地质风险采取处理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软土地基双排钢板桩围堰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laxis软件对软土地基双排钢板桩进行数值分析,验证了双排钢板桩两侧设置踢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证围堰填筑及降水速率等因素对工程安全的影响并进行微观模拟量化研究。结果表明:为更好地提高工程围堰的安全稳定性,普通软土区域的钢板桩插入深度最好为基坑开挖深度的1倍以上;踢脚应依据软土分布及深度情况合理进行设置;钢板桩围堰的施工期应控制合理的进度。研究成果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