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塔里木油田库车山前克深2气田76%的气井存在井筒堵塞问题,导致油压、产气量下降,甚至关井停产。现场采用连续油管冲砂取样得到井筒堵塞呈局部井段堵塞特征,采用“微观+宏观”分析方法得出堵塞物主要为碳酸钙结垢,并且存在“井周储层+井筒”复合堵塞情况。研发的“9%盐酸+1%氢氟酸”解堵液体系,溶垢能力94.42%,溶砂能力34.17%,对13 Cr油管的腐蚀速率满足行业标准要求;基于堵塞规律认识制定出以“油套是否连通”和“有无挤液通道”为主要考虑因素的4套解堵工艺,并将“井筒解堵”升级为“井筒-井周储层”系统解堵。截至2019年底,克深2气田共实施气井解堵作业14井次,有效率86%,解堵后单井平均油压由29.7 MPa上升至44.1 MPa,单井平均无阻流量由26.8×104 m3增加至123.3×104 m3,增产3.6倍,实现躺井、异常井的高效复产,为国内外与库车山前高压气田具有相同地质及井况条件的其他油田堵塞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克深气田的开发,井筒堵塞井数增多,堵塞程度越来越严重,影响了单井的安全平稳生产,制约了气田的高效开发。为此,针对气井井筒堵塞现状,结合单井生产动态特征、现场解堵情况、井筒返出物系统分析,认为造成气井井筒堵塞的主要堵塞物为垢和砂,堵塞模式分为垢堵、砂堵和砂垢混合堵3种模式。根据堵塞模式特点及井筒完整性,结合酸化解堵、连续油管冲砂解堵和大修3种传统疏通井筒措施的优缺点,提出了4种综合治理措施:垢堵井采用酸化解堵,砂堵井采用连续油管冲砂解堵,砂垢混合堵井采用连续油管冲砂和酸化综合解堵,管柱错断井采用大修更换管柱。实际应用证明,分模式治理不但可以高效疏通井筒,同时也可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库车山前高温高压气井井筒堵塞物多为垢样,不动管柱酸化解堵作业是目前常用的解堵手段。但在高温条件下,常规酸液解堵易在井筒产生二次沉淀,同时会对13Cr不锈钢材产生严重的腐蚀。为此,研制了一种能够代替盐酸体系的新型氨基羧酸类低伤害螯合酸液体系,典型配方为6%(w)有机酸+5%(w)SA-3+2%(w)SA-701。室内评价表明,该配方具有良好的溶垢、高温缓速、抑制二次沉淀能力,其鲜、残酸在130 ℃时腐蚀速度均低于45 g/(m2·h),满足SY/T 5405-2019 缓蚀剂行业标准。模拟井筒堵塞动态驱替解堵实验表明:该配方酸液能有效疏通堵塞井筒,井径越大、温度越高、关井时间越长,解堵效果越佳;井筒温度为110 ℃时,关井4 h的溶垢率超过90%。室内实验证实,该新型解堵体系能够满足高温气井不动管柱井筒解堵作业的要求。   相似文献   

4.
2020年以来,青海油田尖北气田部分气井连续出现压力测试遇阻问题,且采取连续油管清水通洗井且反复冲洗均无法解堵,严重影响了该区块气井的生产及各项测试作业的开展。针对气井堵塞的现状,室内开展了井筒堵塞组份分析,认为是由于联苯在井筒析出沉积,包裹地层出砂导致井筒堵塞。由于该区块为裂缝性基岩储层,井温高达170 ℃,对解堵剂的研究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文章通过大量室内研究,研制出一套化学复合解堵剂配方,结合连续油管带压施工解堵工艺,成功解除 2口井井筒堵塞,解决了现场生产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5.
气井实施有机解堵可解除井筒及地层堵塞,提高气井产能。沙坪场气田天东93井等4口井在连续加注缓蚀剂多年后实施了不停产有机解堵,在未做配伍性试验的情况下直接从油套环空加注药剂,导致解堵效果不佳。深入剖析解堵工艺后,提出了有机解堵在沙坪场气田推广应用中下一步应重点开展的工作:选择合适的解堵剂;结合气井井身结构和入井液加注年限,选择合适的解堵方式和加注途径。  相似文献   

6.
安岳气田高石梯区块灯四气藏为高温中含硫气藏,钻完井及酸化施工过程中部分入井化学添加剂在地层高温高压条件下生成长链脂肪酸、饱和烷烃等有机物。气井生产过程中这些黏性物质与酸化后地层岩石的反应残余物等无机物胶结,并在井筒形成大量堵塞物,造成油管堵塞、井下绳索作业遇阻(卡)等异常情况。文章从堵塞物成分分析入手,结合气藏特征和气井生产特点,分析堵塞物成因及主控因素,选择化学解堵为主要的井下解堵工艺,并评价优选出两种高性能解堵剂。通过总结摸索,形成井筒清洗—开井排液—绳索作业一体化施工程序,解堵剂用量较以往下降3~5倍,并在高石梯区块成功实施井下解堵作业8井次,提质增效成效显著。对类似气藏开发过程中的井下堵塞和解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迪那2气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井筒堵塞问题,油压、产量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气田的有效开发。为了解决高压气井井筒堵塞问题,开展了井筒堵塞物化验分析,明确了堵塞物类型为地层砂+垢+铁屑。针对堵塞物的特点,开展了解堵液优选研究,优选出了关键的螯合剂,形成了两种解堵液体系:(1) 8%弱酸A2+3%HF+5%螯合剂CA-5;(2) 3%HF+10%螯合剂CA-5。具有溶蚀率高、解堵效果好、耐高温、耐腐蚀、配伍性好等特点。通过油管挤注解堵液成功实现了高压气井的井筒解堵,为迪那2气田井筒解堵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青绍学  朱国  陈曦 《天然气工业》2016,36(Z1):98-103
元坝气田自2014年底投产以来,气井井筒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堵塞现象,为此,通过深入调研国内外气井井筒堵塞相关文献,结合元坝高含硫气井井筒实际问题,将井筒堵塞问题分为地层原因引起、井筒积液、井筒形成水合物冰堵节流、井筒机械类堵塞、井筒物质堆积产生节流及机械物和赃物混合作用6种类型,主要分析了产生堵塞的产气量、井口油压等参数变化特征,并根据不同现象针对性提出了相应解堵措施,最后对元坝205-1井详细分析了井筒堵塞现象及原因,在优化溶硫剂及活性酸的基础上,提出了溶硫剂解堵、活性酸解堵及连续油管解堵3种具体的解堵方案,通过现场实施,成功地解决了井筒堵塞问题,为元坝气田高含硫气井完全稳定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普光气田P102-3井开井后油压下降较快,油温较低,产量无法满足正常生产要求,初步判断是地层岩屑、暂堵剂、酸压裂液以及单质硫等混合物在井壁附着,形成水合物堵塞井筒所致.采取火炬放空排液、注液氮诱喷、溶硫剂、井筒挤注热水等措施后,气井未能恢复生产,遂对该井实施连续油管解堵.在解堵作业中使用防硫化氢连续油管设备,配合喷射能力较强的冲洗工具组合利用解堵液进行冲洗,并用解堵液压井后解堵,最终使P102-3井恢复了生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普光气田的持续开采,地层压力不断降低,高含硫气井出现井筒堵塞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气井正常生产。为解除井筒堵塞,普光气田采用连续油管解堵技术进行解堵作业,但在现场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很多技术缺陷,导致解堵效果不佳。通过对井筒堵塞物进行分析,并针对前期井筒解堵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进行优化改进,有效提高了解堵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苏里格下古气田因出水引起井筒缓慢堵塞,导致部分井产量下降的问题,开展了堵塞原因分析。为了减少入井液对管柱的腐蚀、延缓检修周期,开发出一种中性清防垢剂。产品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该产品16h对堵塞物溶解率可达到95%以上,对管柱腐蚀极低;质量浓度为40mg/L时,对不同种类无机垢的阻垢率达到80%以上,可延缓井筒结垢周期。产品现场应用3井次,解除了井筒堵塞,平均单井日产气量提高了213.3%。  相似文献   

12.
振荡-酸化深部复合解堵机理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常规的物理及化学解堵方法虽然可以解除近井地带不同深度的杂质污染,但脱落的堵塞物(特别是酸化后形成的酸渣)难以返排出地层,从而影响解堵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适用于油水井的新型解堵工艺,其作业过程可分为两步:用酸液作为工作液,采用高效自振空化喷嘴,采用双振荡枪形成2组振源,在地层中的局部点叠加振动振幅,从而增强处理效果,实施深部复合解堵;下入封隔器,从环空泵入清水,清水流经地层带出杂质后再由油管排出井外,达到彻底清除地层污染的目的。该技术在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注水井上现场应用了13井次,解堵增注效果十分显著。图4表1参8  相似文献   

13.
渤中34-2/4油田水驱开发生产后出现井筒结垢、储层污染、供液不足等问题造成产量大幅度下滑。普通酸化解堵对钡锶垢效果差,酸化后的残酸对海上平台油气水处理流程影响大,严重制约了常规酸化解堵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此研发了螯合酸解堵工艺技术,有效解除钙、镁、铁、钡、锶等多种无机垢的伤害,具有强烈抑制金属离子二次沉淀、反应时间长、处理半径大、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一系列优点。极大丰富了油井解堵的技术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第四代解堵技术,为“渤海油田3 000万再稳产十年”宏伟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渤中34-2/4油田沙河街组不仅有效复产了躺井11口,油井利用率提高了61%,日增油690 m3,同时还创造了低产低效井治理措施有效率100%的佳绩。  相似文献   

14.
受海水低温环境的影响,气水同产井井筒中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非平衡生成问题突出,增加了井筒堵塞等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为此,基于前人建立的甲烷水合物相平衡模型、水合物生成与分解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含水天然气采出过程中井筒温度和压力分布模型、海洋气水同产井水合物非平衡生成与分解理论模型;然后基于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海洋气水同产井生产过程中水合物非平衡生成风险预测方法(以下简称水合物生成风险预测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某陆上产气井LN-X的数据对该预测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进而研究了不同参数影响下海洋气水同产井井筒中水合物的非平衡生成与分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日产气量增大或含水率升高,井筒中生成水合物的区域范围减小,同时水合物物质的量也减小,井筒越不易被堵塞,对海洋气水同产井的安全生产越有利;②井口油压越大,井筒中生成水合物的区域范围越大,同时水合物物质的量也越大,越容易堵塞井筒,对海洋气水同产井的安全生产越不利;③不同海面温度下水合物生成区域的范围一致,并且水合物分解区域的范围也一致,水合物物质的量仅在井口位置附近有差异,海面温度越高,水合物物质的量越低。结论认为,所形成的水合物生成风险预测方法可靠,可以为海上气藏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陕北某气田井筒存在腐蚀和结垢,导致井筒堵塞严重.选取22口典型堵塞井为研究对象,通过堵塞因素与日均减产量之间的灰关联分析井筒堵塞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基于主成分分析对气井影响因素进行降维处理,并研究与井筒堵塞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引起陕北某气田井筒堵塞的原因主要有井筒腐蚀、CaCO3结垢和气井出砂;引起气井堵塞的主要原因排...  相似文献   

16.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碳酸盐岩气藏的储集层条件起好,不论直井还是水平井均可获高产工业气流,投产前的解堵酸化均可实现大幅度增产。在分析介绍该地区气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全面剖析了影响产能的主要因素,并对多功能深部酸化技术方案和稠化酸加砂压裂技术方案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7.
顺北油气田主干断裂带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发育,钻井过程中井壁易垮塌掉块,超深水平井中岩屑难以返出,且部分井钻井液漏失量大,造成储层堵塞严重,常规酸化技术无法解除污染,稳产难度大。为此,通过优选解堵酸及优化施工参数等攻关研究,形成了“近井解堵+远井疏通”的主干断裂带深穿透酸化技术,其基本原理为:近井地带采用低黏度、反应速度快的酸液,快速扩散形成各向蚓孔,穿透污染带;远井地带大排量、较大规模地注入高黏酸液,对远井通道进行疏通,建立高导流渗流通道。该酸化技术在顺北油气田应用6井次,酸化效果显著,同时解决了近井和远井供液通道堵塞的问题,累计增产油量16.06×104 t。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酸化技术可以解决顺北油气田主干断裂带碳酸盐岩储层的堵塞问题,对国内外类似储层酸化解堵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普光气田属于特高含硫化氢、中含二氧化碳的特大型海相气田,为了确保气井的长期安全,论证采用带井下安全阀和永久封隔器的酸压生产一体化生产管柱。气田投入生产后,生产测井证实大部分气井生产剖面不完善,井控储量动用程度差异大,气井产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开展3口井的过油管屏蔽暂堵酸化、酸压等储层改造施工,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基于近井地带钻井污染深度和投产作业井筒污染情况评价成果,论证优选能达到"投产用114 mm有枪身射孔枪系统"穿深效果的过油管深穿透射孔技术,开展现场先导试验,射孔成功率100%,射孔有效率75%,相同油压条件下单井日增产超过10×10~4 m^3。过油管深穿透射孔技术在普光气田的成功有效实施,拓宽了高含硫气井增储增产措施的思路,希望为中国高含硫气井论证实施有效的过油管完善生产剖面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