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该研究采用应付方式问卷[1]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2]对石家庄市的179名普通高中生和217名职业高中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被测高中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达17.17%;普通高中学生与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差异,普通高中较职业高中要差;不同性别、城乡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存在差异;退避、幻想和自责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是负性的,而解决问题的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程度则越高。结论高中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与困惑,不同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该研究采用应付方式问卷[1]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石家庄市的179名普通高中生和217名职业高中生进行了测查。结果 被测高中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达17.17%;普通高中学生与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差异,普通高中较职业高中要差;不同性别、城乡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存在差异;退避、幻想和自责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是负性的,而解决问题的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程度则越高。结论 高中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与困惑,不同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中生的焦虑状况,为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焦虑测验)对某校高一、高二年级的47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总焦虑倾向异常检出率为13.9%,8个分量表中,恐怖倾向的异常检出率最高,占17.5%;高一学生在学习焦虑倾向、对人焦虑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和总焦虑倾向上的得分高于高二学生(P0.05或P0.01);女生在学习焦虑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以及总焦虑倾向上得分高于男生(P0.01)。结论高中生的焦虑状况不容乐观,高一学生焦虑水平高于高二学生,女生焦虑水平高于男生。学校应该加强对高一新生学习、人际、情绪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女生的心理健康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焦虑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高中生的焦虑状况,为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焦虑测验)对某校高一、高二年级的47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总焦虑倾向异常检出率为13.9%,8个分量表中,恐怖倾向的异常检出率最高,占17.5%;高一学生在学习焦虑倾向、对人焦虑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和总焦虑倾向上的得分高于高二学生(P<0.05或P<0.01);女生在学习焦虑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以及总焦虑倾向上得分高于男生(P<0.01)。结论高中生的焦虑状况不容乐观,高一学生焦虑水平高于高二学生,女生焦虑水平高于男生。学校应该加强对高一新生学习、人际、情绪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女生的心理健康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职业高中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对328我职业高中学生和312名普通高中学生进行了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检测,以进行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照研究。结果 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普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职业高中高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一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男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女生心理健康水平高;经多变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婚姻、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学生性别、职业、年龄对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结论 应有针对性地对职业高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高中生性观念、性态度及性行为的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市区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及职业高中各4所共12所2979名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0%的高中学生对恋爱持认同态度,约21%的高中生有恋爱经历,74%的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包容态度;超过80%学生认为爱情是性的前提,性行为发生比例趋于升高(5.1%);在发生性行为的学生中,近半数学生在性行为时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在采取措施的学生中,2种以上(含2种)措施混用最多(26.3%).职业高中学生性观念、性态度较重点和普通高中学生开放,早恋和性行为发生率也高于重点和普通高中学生.结论 重点高中、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学生性观念、性态度及性行为均有显著性差异,要对不同学校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在高中学生中加强性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团体心理辅导实验效果,以制定适合中国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查量表。方法采用自编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测查表(MHRS-HS),对全国10所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2016名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在4所高中学校对935名高中生进行短程团体辅导实验研究。结果MHRS-HS具有可以接受的信度和效度;高中生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在性别、年级、重点高中和职业高中、地区等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2个月的团体辅导实验,高中生在学习动力、人际沟通、自我意识、生活调适4个方面都有显著改善(P值均<0.05)。结论目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即处在即将完成普通教育进入高等教育,或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课题和严峻的心理挑战。因此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学者汇集近年来国内各地心理专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大约有20%左右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研究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3种不同性质学校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吉林地区中小学班主任职业枯竭及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枯竭问卷和90项症状自陈量表,对占林地区19所中小学校共1 192名教师进行调查,随机抽取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的班主任32人,无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的班主任30人;对2组班主任所教的3 346名学生,采用中小学生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小学生.班主任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导致男生孤独倾向和女生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小学生学习焦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和中学生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教师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状况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银川市示范性高中与非示范性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银川市直属示范性高中和非示范性高中1 19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43.8%,其中轻度、中度和严重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37.4%,6.0%和0.4%.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各项指标中,非示范性高中较示范性高中生得分低,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低于女生.示范性高中3个年级学生在敌对、抑郁、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平衡性症状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非示范性高中3个年级学生在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偏执、焦虑、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症状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示范性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高于非示范性高中,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女生,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其他年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高中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城市高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情况和效果,为进一步制定高中生艾滋病预防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中国18个省、市、自治区109 754名城市高中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问卷111 670份,其中有效问卷109 754份(男生51 409份,女生58 345份),有效率为98.3%;河北省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生报告曾在学校接受过艾滋病教育的报告率分别为31.5%(430人)、32.6%(503人)、30.0%(418人),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8.1%(21 737人)、54.0%(19 212人)5、3.8%(18 569人)(χ2重点高中=380.849χ,2普通高中=270.842χ,2职业高中=305.048,P<0.01);中国重点高中预防艾滋病教育情况好于普通高中,普通高中好于职业高中;不同性别、年级、学校类型、所在地区和社会经济水平的学生比较,曾在学校接受过艾滋病知识教育的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和反歧视艾滋病的态度均明显好于未在学校接受过艾滋病知识教育的学生(P<0.01)。结论中国不同学校类型间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状况不平衡,应加强对职业高中学生艾滋病宣传和健康教育力度,强化艾滋病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东城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东城区4所中学的高中一、二、三年级各2个班,共1118名学生,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进行测评。结果1.7%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心理问题以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躯体症状为多见,其检出率分别为50.8%、19.1%和18.7%。女生MHT全量表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重点学校学生显著高于非重点学校学生(P〈0.05),高一、高三学生显著高于高二学生(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身体健康状况、母亲教养方式、自我期望程度、学习压力程度、学习能力自我评价、同学关系、自尊水平、主观幸福感水平是MHT全量表分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应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疆高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28所中学的9138高中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有67.28%学生从学校接受过有关艾滋病健康教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8.01%,有53.73%的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持不歧视态度,不同类型学校学生持不歧视态度有统计学差异(χ^2=7.45,P〈0.05),有4.80%的学生发生过性行为。其中职业高中达到8.68%,高于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性行为发生率都有随年级升高而逐步上升的趋势(χ^2=25.79,P〈0.01)。结论高中生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与性行为的发生成反比,应该在对该人群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相关态度与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山东省中学生吸烟状况及相关因素,为有效开展中学生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4-5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经济较发达、中等发达和欠发达城市各1座作为监测城市,每座监测城市随机抽取初中、高中、职业高中(职高)各3所,使用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9272名中学生进行自填匿名问卷集体调查。结果山东省中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为34.85%,现在吸烟率为12.97%,被动吸烟率为52.47%。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男生、职高学生、所在城市较发达、自感学习成绩较差、母亲文化水平低和其他家庭类型是吸烟的危险因素。结论山东省中学生吸烟问题较为严重,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社区初级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不同性别、年级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为开展初中学生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某社区3所初级中学所有学生,以调查问卷形式完成SCL-90(90项症状清单)量表。结果初中学生除了在人际关系因子中与普通人群无明显差异外,其余总分、总均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均与一般人群不同(P均〈0.01),且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一般人群;初中女生在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中与男生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不如男生健康;初中各年级学生在多项因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存在差异(P总均分、躯体化、强迫、抑郁、偏执、精神病性P〈0.01、焦虑和敌对P〈0.05),且各因子状况随年级增加有不同程度恶化,尤其是毕业年级在所有因子中均有明显恶化现象(P均〈0.01)。外来务工子女与城镇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初级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是心理健康干预的重点人群。初中女生、毕业年级和初二年级是初中学生心理弱势群体,需根据其不同心理困扰特点,采取早期综合性干预措施。相对外来务工子女而言城镇学生的心理适应优势并不明显,同时城镇子女可能存在生活与心理独立方面弱势。  相似文献   

16.
郭欣  刘亨辉  符筠  肖征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8):907-910,913
目的 了解2010年北京市中学生烟草使用相关行为和二手烟暴露现状以及对烟草的认知和态度,为积极开展学校控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4-5月对北京市共计33所学校中11242名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208份.结果 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4.70%,现在吸烟率为9.11%,吸烟率为5.06%;不吸烟中学生的二手烟暴露率为38.47%.男生、住宿生的烟草使用率均显著高于女生和非住宿生;郊区、非重点校、职业中学的烟草使用率分别高于城区、重点校和普通中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现在吸烟率和吸烟率较2008年均略有下降,二手烟暴露率有了明显下降.结论 中学生尝试吸烟率居高不下,对于烟草危害及有关态度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建议继续加强对中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引导和教育中学生坚决“拒吸第一支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包头市重点高中与私立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包头市重点高中与私立高中的1 617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优于私立高中学生(P<0.001);重点高中与私立高中心理卫生问题(因子分≥2)的检出率分别为12.9%和19.4%,私立高中生在敌对和偏执2因子方面表现得较严重(P<0.05),而重点高中生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等方面较严重(P<0.01)。结论私立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重点高中生,私立与重点高中学校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的表现有所不同,应引起学校和家长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中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在中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相关健康教育,为制定性教育计划和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根据概率比例规模抽样原则,采用典型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中心某城区5所初中、7所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学校的22个班共61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35.9%的中学生对同性恋定义、外表特征和行为特征均能正确认知,不同性别之间对同性恋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49.1%的中学生可以接受身边有同性恋存在,42.2%的中学生认为应该保护同性恋的权益,不同学校类别、不同性别中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存有显著差异。33.8%的学生表示身边有同性恋存在,其中有6.5%的学生表示这种现象会对自己产生影响。结论中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程度不高,态度较为宽容,在目前中学校园存在同性恋现象的客观情况下,应加强中学生性知识健康教育,建议有关部门和学校要在中学生中有针对性的开展性教育,宣传同性恋相关知识,同时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教,引导中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性爱观,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