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无创性评价方法测试使用保湿护肤品后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皮肤油脂含量、皮肤纹理参数,结合消费者测试,分析探讨市场上保湿护肤品的保湿性和皮肤纹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皮肤纹理参数和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及皮肤油脂含量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增加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和皮肤油脂含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皮肤纹理;消费者能感受到的产品保湿性和仪...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与保湿相关的皮肤生理学理论,包括皮肤各个层面的含水量及皮肤各层对保湿起关键作用的结构和组成。同时提出了针对不同皮肤保湿途径的解决方案,包括通过外源性补充角质层屏障的成分、结构或功能的快速保湿及针对角质屏障形成过程的靶点保湿机理。  相似文献   

3.
制备一种美白精华乳,并对其美白和保湿功效进行研究。选择24名女性志愿者,按要求在前臂内侧持续使用美白精华乳8周,测试皮肤相应位置的MI值、L*值、ITA°值、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使用化妆品8周后,皮肤的MI值、L*值、ITA°值和水分含量与初始值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产品具有一定的美白和保湿功效。  相似文献   

4.
皮肤的保湿护理是一个基础而又系统的工程,做好皮肤的保湿工作可有效延缓皮肤衰老。目前对皮肤保湿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角质层和真皮层上,缺少对表皮、真皮连接部位基底膜的重视与研究。综述了皮肤与基底膜的基本结构,以及基底膜功能与皮肤保湿护理之间的关系,并对保湿护肤产品开发和消费者产品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人体功效测试,基于专家评估、仪器测量及受试者自我评估三个维度,研究了一款含四重屏障修护功效成分的粉底液对油性敏感性受试者皮肤的保湿、修护、舒缓、控油、持妆功效。结果显示:(1)受试者使用产品28天后,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提升35.67%、经皮水分流失降低30.57%、乳酸刺痛试验评分降低6.9%,以上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产品具有保湿、修护、舒缓功效;(2)受试者使用产品12 h,测试样品区皮肤表面皮脂量变化差值显著低于空白区,说明产品具有控油功效;(3)受试者使用产品24 h,受试者面部皮肤亮度(L*值)变化率为0.21%,皮肤黄度(b*值)变化率为2.34%,个体类型角(ITA°值)变化率为1.67%,变化率均小于5%,说明产品24 h持妆效果佳;(4)专家评估受试者在使用样品28天后均无不良反应,皮肤科医生评估结果显示30名受试者使用样品28天后未发现产品有致粉刺的不良反应,说明产品温和无刺激且无致粉刺风险。所以该粉底液在具有优异持妆性能的前提下,同时兼具修护舒缓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对一款针对熬夜型皮肤所设计的护肤精华开展人体功效研究,从仪器探头测量、图像采集、医生评估及受试者自评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筛选日常有熬夜习惯(经常每晚12点后睡觉)的受试者,分别对其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皮肤经表皮失水率(TEWL)、皮肤血红素含量、皮肤颜色(红-绿)值a*值、皮肤油脂含量以及痤疮体积等进行分析,结合皮肤科医生评估及受试者自我评估对该精华进行功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熬夜受试者连续使用该护肤精华7天后皮肤的出油情况及痤疮体积得到了显著改善;连续使用28天后,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TEWL值、血红素含量、皮肤颜色皆有改善,与使用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证明该护肤精华具有保湿、修护、舒缓、控油和祛痘多重功效,可高效解决熬夜人群皮肤干燥敏感等问题;医生评估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且整个测试过程中无受试者感到不适,表明该产品温和无刺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适合熬夜人群脆弱肌肤使用。  相似文献   

7.
通为评价化妆品的舒缓功效,为化妆品功效宣称提供科学依据,采用LPS诱导巨噬细胞模型、SDS刺激斑马鱼胚胎模型和人体功效评价等测试方法对2款精华水进行比对测试,结果显示,采用LPS诱导巨噬细胞方法,2款精华水对NO释放的抑制率分别为85.87%和84.57%,对IL-6的下调率分别为44.18%和38.76%,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采用SDS刺激斑马鱼胚胎模型,2款精华水组的斑马鱼胚胎平均翻滚次数分别下降51.85%和76.54%,与刺激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人体功效评价结果显示,连续使用测试样品28天,2款精华水对受试者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提升分别为55.56%和39.61%,泛红均值分别下降4.75%和6.68%,且与使用前相比具有显著性(p<0.01)。研究表明LPS诱导巨噬细胞模型、SDS刺激斑马鱼胚胎模型和人体功效评价等测试方法是可行的,均可作为化妆品舒缓功效评价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广东化工》2021,48(2)
对一款面膜产品进行功效评价。选择32名志愿者,按要求持续使用面膜4周,测试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经皮水分流失量、皮肤弹性、皮肤白度、皮肤明亮度以及皮肤敏感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使用产品四周后,皮肤各项测试指标与初始值均具有显著性改善(P0.05)。此款面膜具有保湿、修复皮肤屏障、增加皮肤弹性、提亮肤色和舒敏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保湿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皮肤护理话题,皮肤保湿性好,看上去就会水润、细腻和透亮。皮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演化出一整套自身的保湿系统。真皮层是这一系统的水源,基底膜是水渠,角质层是水坝,它们共同组成了皮肤保湿系统。保湿护肤品设计要尊重这一保湿系统的作用机理,以维护、强化皮肤自身保湿系统为切入点,才能开发出适合皮肤需要的护肤品。  相似文献   

10.
对一款眼部精华产品进行人体功效评价。通过自我评估和乳酸刺痛试验,选择敏感性皮肤的受试者入组;经由无创仪器测试和面部图像拍摄,分析对比受试者使用测试品前后的眼周皮肤参数。结果表明28天后,上眼睑红斑面积、眼角鱼尾纹面积、下眼睑细纹面积、下眼睑含水量均与初始值有显著性差异。结合受试者自评和医生评估,受试者对产品的耐受性为100%,测试品的使用安全性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11.
通过使用德国CK MPA580皮肤测试仪等仪器,采用双盲测试,测量4种不同膏霜样品A、B、C和D使用前后皮肤水分和弹性状况的变化,评价样品的保湿和弹性功效(采用产品间对照和自身对照设计)。结果显示,58名有效志愿者持续使用样品A、样品B、样品C和样品D 28天后,皮肤含水量和弹性都有所改善。研究表明,4种产品都具有提高皮肤水分含量和改善皮肤弹性的效果,试验结果显示上述4种膏霜化妆品在提供保湿的同时可以相应提高皮肤的弹性。  相似文献   

12.
选择14例健康受试者对墨藻胶的保湿性能进行评价,发现连续使用墨藻胶7 d即可显著提升皮肤水分含量(CM),降低经皮水分散失(TEWL)。用墨藻胶处理角质细胞24 h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与表皮水合及屏障相关的6个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墨藻胶可显著上调内披蛋白(INV)、转谷酰胺酶-1(TG-1)、丝聚蛋白(FLG)和半胱天冬酶-14(CASP-14)的mRNA表达水平。墨藻胶通过调节与表皮角化细胞套膜形成相关的基因表达,促进FLG降解成天然保湿因子,增强皮肤水合活性,改善皮肤屏障。  相似文献   

13.
保湿和防晒是人们护肤的基础,以空白对照组、0%、2%、4%、6%不同含量聚乙二醇-8验证在防晒配方中的保湿效果。随机筛选符合条件的6名测试者(18~60女性,皮肤干燥,手臂含水量<40C.U.测试者无肌肤疾病和肌肤过敏史)测试其保湿效果。测试者洗净手臂后后涂抹目标样品并按摩至吸收,分别在0 h,2 h,4 h后测量表皮角质层水分含量及其表皮角质层水分散失量TEWL,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评价其保湿功效。结果显示加入2%、4%、6%聚乙二醇-8对人体肌肤的角质层水分含量有提高趋势,对降低皮肤角质层水分散失具有比较明显的帮助,表明聚乙二醇-8能提高防晒产品的保湿效果,期望给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太空育种方法,培育得到新型的钝顶螺旋藻诱变株H11,超声法提取水溶性胞内多糖,使用斑马鱼胚胎尾鳍检测其皮肤修护能力,使用3D表皮模型检测其对天然保湿因子分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野生株和诱变株螺旋藻多糖得率分别为4.88%和20.32%(干重);野生株和诱变株螺旋藻多糖在0.1 mg/mL浓度下,斑马鱼胚胎尾鳍再生生长率分别提高1.44%和13.12%;在1%浓度下3D表皮模型反式尿刊酸的生成分别增加了16.50%和156.43%。结果表明,螺旋藻诱变株多糖含量远远高于野生株,并且表现出优于野生株螺旋藻的皮肤修护和保湿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主要评价外用蒽菲优生骨胶原驻颜活肤Q10美白菁华原液产品对皮肤美白保湿效果的影响,采用CallegariS.P.A.SOFT5.5检测皮肤的pH、皮肤油脂含量、皮肤含水量及黑色素值,用问卷量表方式比较治疗前、后受试者与皮肤干燥相关的症状以及前后疗效评价等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竹叶发酵液(FBL)的护肤功效,选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和黑色素瘤细胞(B16)作为细胞模型,利用细胞计数试剂(CCK-8)评估竹叶发酵液的细胞毒性;并通过检测黑色素含量、十二烷基硫酸钠(SLS)损伤模型下丝聚蛋白和炎症因子的基因表达,分别考察FBL的美白、增强皮肤屏障和抗炎的护肤功效。结果表明,FBL对上述细胞均没有毒性,同时能够显著降低B16细胞内黑色素的含量(显著性p<0.001),并能促进丝聚蛋白的基因表达(p<0.001)、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基因表达(p<0.001,p<0.01)。因此,FBL具有潜在的护肤功效。  相似文献   

17.
以卡瓦胡椒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洋甘菊提取物、糖鞘脂类和苦参根提取物作为抗敏舒缓功效组合物,研究其舒缓修护功效。通过皮肤角质层水分、皮肤泛红情况以及斑马鱼中性粒细胞聚集情况进行测评。结果显示,使用含舒缓组合物的乳液皮肤角质层水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6 h时依然具有较好的保湿效果;使用含舒缓组合物的面膜后皮肤泛红评分改善率为10.68%,也高于对照组,表明其具有较好的舒缓作用。使用含舒缓活性组合物样品后,中性粒细胞在斑马鱼伤口聚集的数量减少,组合物在0.5%质量分数时舒缓效果达到61%,表明具有舒缓功效。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油膏、水剂以及膏霜三种不同剂型的化妆品,评估其保湿效果。参考QB/T 4256-2011《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指南》,选择25名21~59岁中国健康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前臂内侧使用样品后,2 h、4 h和8 h分别测试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和经皮失水值,评估不同产品的保湿效果。结果显示,膏霜剂型在2 h、4 h和8 h的保湿效果优于油膏和水剂体系;油膏体系在4 h后皮肤含水量和经皮失水基本保持平衡,水剂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化妆品行业通常采用测定角质层水分含量和经表皮失水率来综合评估化妆品改善皮肤屏障的功效,但此法所得数据易受环境等因素影响。研究通过增加角质层NMF(天然保湿因子)的测定从而对传统的评估方法进行补充。选取哈尔滨市面部肌肤干燥的女性志愿者,连续使用保湿产品4周。测试结果表明天气变化对传统皮肤屏障的评估数据会产生影响。角质层NMF中吡咯烷酮羧酸、乳酸、尿素的含量显著性增加(P0.05),氨基酸类含量略有增加。NMF短期内比较稳定,该方法可以对传统的屏障评估方法起到补充,也可以用于研究化妆品对NMF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小鼠皮肤较薄的特点,研究市售敏感性皮肤适用润肤剂的温和性。收集10款宣称敏感性皮肤适用的润肤剂,先利用家兔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以及重组人表皮模型评价受试产品潜在的皮肤刺激性。再进行C57小鼠涂抹试验,每天2次连续7天,然后检测经皮水分丢失(TEWL)、皮肤表面pH值以及角质层含水量等屏障功能参数。结果表明所有受试产品在家兔和重组人表皮模型上均未显示明显的皮肤刺激性,但是其中5款产品可在小鼠模型中诱导表皮功能异常,显著降低了小鼠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或明显增加TEWL。建议在敏感性皮肤适用产品的研发阶段增加小鼠经皮暴露试验帮助筛选温和的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