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构型乳酸对乳酸-羟基乙酸直接熔融共聚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以外消旋乳酸 (D ,L LA)和左旋乳酸 (L LA)为原料 ,与乙醇酸 (GA)直接熔融共聚 ,以 0 .5 %氯化亚锡为催化剂 ,在 16 5℃、70Pa下反应 10h ,合成了不同配比的系列生物降解高分子乳酸 乙醇酸共聚物 (PLGA)。用GPC、FTIR、1 HNMR、DSC、X 射线衍射等进行表征 ,发现原料乳酸 (LA)的构型对聚合物的Mw、Tg、结晶性、组成等产生影响。单体投料摩尔比LA GA =5 0 5 0时 ,D ,L PLGA的 [η]和Mw比L 型大。以D ,L LA为原料时 ,共聚物结构相对简单 ,共聚物性质易受GA链段控制。投料摩尔百分比LA(或GA)≥ 90 %时 ,共聚物易于结晶 ,以L LA为原料时更为明显。利用1 HNMR数据计算共聚物组成 ,发现GA组分含量高于其投料值 ,且D ,L PLGA中GA的组成高于L 型产物。根据上述实验事实 ,提出D ,L LA、L LA分别与GA共聚时 ,由于GA在共聚中反应速率比LA高 ,并且D ,L LA与L LA存在反应速率差异 ,故有不同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不同CdSe-ZnS量子点(Quantum dots QDs)含量的QDs/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复合材料薄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光致发光光谱仪(PL)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等对薄膜的微观结构与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不同降解时间后降解液的pH值、薄膜的发光情况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了测试。PL及UV-Vis结果显示,QDs/PLGA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光性能良好,吸光度随QDs含量增加而增大;TEM结果显示,QDs在基体中分散良好;在体外降解过程中,凝胶渗透色谱和缓冲液p H值测试结果说明,量子点催化了PLGA的降解;复合材料的荧光效应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以上结果说明,采用简单的溶液浇铸法制备的CdSe-ZnS QDs/PLGA复合材料发光性能稳定优异,且可以通过检测荧光效应变化以实现动态监测QDs/PLGA复合材料的降解进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pH值测量、特性粘度、失重、DSC和电子探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PLGA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性能和生物矿化性能。研究发现随着在SBF中浸泡时间的增长,PLGA支架材料的分子量不断下降;浸泡在SBF中的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重量由沉积进程和降解进程共同决定;DSC测试显示,浸泡在SBF中的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羟基乙酸单元(GA)相对于乳酸单元(LA)更易降解;电子探针测试显示,浸泡在SBF中的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表面有磷酸盐沉积物产生。  相似文献   

4.
酪氨酸改性聚乳酸共聚物的合成及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乳酸(D,L-LA)和L-酪氨酸(Tyr)为原料[n(D,L-LA)/n(Tyr)=95/5],氯化亚锡(Sn(cl)2)为催化剂,采用梯度升温法,通过直接熔融缩聚合成聚(乳酸-酪氨酸)共聚物(PLA-co-Tyr).用特性粘度测试、FT-IR、1 H-NMR、GPC、DSC、XRD、TG等对其进行表征,通过SEM、XRD等方法研究了降解前后材料的表面形态、结晶度及失重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系列共聚物中的重均相对分子量Mw最大可达2900,与聚乳酸相比具有较小的Tg和结晶度,分解温度高于180℃,具有良好热稳定性且降解性能优于聚乳酸.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红外漫反射仪、DSC测试,并通过对PLGA组织工程支架在生理盐水中的失重率、分子量以及生理盐水pH值变化的研究,发现:孔径在200-300微米的PLGA组织工程支架,在37℃,振荡速度为160r/min的生理盐水中,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分子量不断减小;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支架重量有升有降,但长期呈下降的趋势;DSC测试显示,支架材料中的GA链相对于LA链更易降解;FTIR图谱显示,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降解主要是酯键水解。  相似文献   

6.
以L-乳酸为原料,通过L-丙交酯(LLA)开环聚合制备了聚L-乳酸(PLLA)。采用FT-IR、1 H-NMR对丙交酯及聚乳酸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聚合时间对聚乳酸相对分子量的影响,通过TGA、拉力试验机和失重率对聚乳酸薄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聚乳酸薄膜在茶碱为模型药物中的控制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当m(LLA)/m(辛酸亚锡)=10000、聚合温度为l40℃,常压聚合20h可制得粘均分子量为8.14×l04的聚乳酸,其薄膜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聚乳酸薄膜在人工胃液中的降解速率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茶碱在聚乳酸薄膜中缓释机理为第二类输送机理(近似零级释放机理)。  相似文献   

7.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乙二醇(PE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采用预聚—扩链—中和—分散法制备PLGA改性聚氨酯水溶液,然后采用钙离子(Ca~(2+))的交联作用凝聚成PLGA改性聚氨酯微球。优化了合成条件,并对PLGA改性聚氨酯微球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研究了PLGA含量和pH对微球降解性能的影响,以盐酸四环素(TH)为模型药物研究微球体外释药情况。结果表明,在降解反应初期微球的降解速率较大,而后趋于平稳,微球在碱性环境降解性能优于酸性环境,载药微球的载药量为0.83%,包封率为59.17%,载药PLGA改性聚氨酯微球的累积释药率可达74%。  相似文献   

8.
以丁二酸、1,4-丁二醇、1,3-丙二醇和尿素为原料,采用熔融缩聚法制备低分子量的聚酯酰胺预聚体,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为扩链剂对聚酯酰胺预聚体进行扩链,得到了一系列Mw为1.0×105~1.7×105的新型可降解丁二酸-1,4-丁二醇-1,3丙二醇-尿素共聚物(聚酯酰胺),并采用流延法制备了聚酯酰胺薄膜。考察了尿素含量对聚酯酰胺热性能、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1H NMR、GPC、TG、DSC和XRD等对聚酯酰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尿素含量的增加,聚酯酰胺的熔点和热稳定性下降。尿素的加入未改变聚酯酰胺中聚酯相的晶型,但破坏了聚酯链段的规整性,使其结晶度降低。随着尿素的加入,聚酯酰胺薄膜的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程艳玲  龚平 《功能材料》2007,38(A05):1935-1937
以乳酸(LA)、乙醇酸(GA)为单体,通过直接熔融共聚法合成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乙醇酸(PLGA)共聚物.研究了聚合时间、催化剂种类、搅拌速度、单体配比等因素对聚合物特性粘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LA/乙醇酸GA为1:1,反应时间10h,氯化亚锡为催化剂,搅拌速度为200f/min时聚合物特性粘数最大。同时对共聚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2,4-甲苯二异氰酸酯在四氢呋喃中对外消旋乳酸直接熔融聚合的低分子量聚外消旋乳酸进行扩链,用(-M)η、FT-IR、1H-NMR、DSC、XRD等对扩链产物进行表征.SnCl2催化、NCO/OH为2时,66 ℃回流反应60 min,可得(-M)η为扩链前3.04倍的可溶性聚乳酸类生物降解材料.扩链产物中NH和苯环的引入使Tg、Tm和结晶度等相应提高.但时间过长、NCO/OH过大时,易生成可溶性差的交联副产物,较多副产物的混杂会导致Tg和熔融热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