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葛东阳 《电工技术》2022,(13):132-134
现场安全管控是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环节。随着智慧变电站的发展,现场安全管控由人工分析监控视频方式逐渐向智能管控方式转变。为此提出了一种人体姿态识别技术,通过OpenPose建立多人姿态识别模型,结合传统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人员状态的全面感知,对作业人员着装、安全帽佩戴、安全带使用、作业中的危险及不规范行为进行实时管控及预警,减轻运检人员压力,提升变电站安全管控智慧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陈新  王林  曾厉 《电工技术》2020,(22):153-155
为了准确识别水电站安全生产活动中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有效管控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综合应用 UWB定位、视频智能分析、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对作业人员位置信息和行为信息进行采集和安全风险分析,文章提出作业人员全过程闭环管控机制,研发了水电站作业人员管控和风险预控系统.该系统在鲁地拉水电站的成功应用,对同类发电企业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力系统中现场作业数据可反复修改、部分数据为现场作业完成后的补录和缺乏现场操作监控的问题,文章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数据存证电力现场作业风险管控技术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和作业现场数据流转,系统分为应用层、平台层、网络层和感知层。为保证电力现场作业时作业数据不可修改,利用区块链技术对数据进行存储。描述了企业区块链的原理,为满足数据吞吐量需求,将区块链和数据库系统结合。利用人工智能视频分析技术,通过对现场作业视频监控区域建立虚拟设防,对视频内容进行目标检测和行为分析,建立了风险识别人工智能训练模型。对作业风险管控系统进行可视化展示,实践应用表明,所述系统有助于电力系统中现场人员进行作业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4.
李浩 《云南电业》2012,(4):43-44
针对供电企业大修技改项目中的作业风险管控进行了系统研究,以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系统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实现作业风险的全方位管控,推进作业风险管控的规范化和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5.
以胜利油田为例,对油田电网现场作业视频安全管控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油田电网现场作业视频安全管控原理,分析测试了现场作业人员人脸识别技术和行为预测技术,给出了三种常用的电子边界生成方法。通过油田电网现场作业视频安全管控平台,可以实现现场作业人员的身份识别,及时发现现场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提高现场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大众用电》2021,36(7):54-56
正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日益成熟,电力物联成为未来电力信息化阶跃式发展的趋势与挑战。传统形式的供电现场作业仅依靠人工勘测、计划、组织、监督,其作为保障电力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存在着现场作业风险高、安全管控难度大、人员行为不规范、无法实时预警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智能机器人的供电现场作业安全管控技术进行了应用研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供电现场作业安全管控的智能机器人,将其运用于变电站,达到了良好的安全管控实际应用效果,为电力现场作业无人化、智能化、高效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厂油罐区非标准化作业检测系统,阐述了系统各个组成模块及非标准化作业检测的具体流程,通过人工智能图像分析和高精度定位手段实现对现场人员的位置、行为的定位和分析,以及现场作业和违章管控的智能化,大幅度提升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效率,提升了电厂安全风险管控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电力作业现场安全监督过度依赖于人工、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从智能安全监督的监督内容、方法以及监督算法上展开研究,并基于深度感知摄像头、图像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了对作业现场人员安全生产行为的实时监视和智能预警,能大幅提高作业现场安全管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以及对作业现场行为违章的威慑力,其研究成果在多个变电站、换流站以及实验室等典型作业场景下得到成功应用,显著提升了作业现场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9.
采用系统原因的分析方法,建立风险控制模型,对某电厂旋转吊运起重作业事件进研究,从工具选择、工艺风险和材质缺陷方面总结旋转吊运起重作业风险管控措施,为起重作业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从电力工程现场作业安全管理需求出发,借助深度学习算法、图像识别等多种技术构建了智能化现场作业管控平台,对施工作业现场的人员、设备以及环境进行一体化智能管控,为电力工程的现场作业提供完善的智能化管控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目标体系、感知体系、作业体系为研究对象,以此搭建了清晰的信息时代城市照明大数据核心模型体系,构建了从观测数据、分析数据,到运用数据输出管控结果,开展作业模式创新迭代,作用于城市照明品质升级的科学路径。并为照明专业承载智慧城市设施终端管理,提供了理论模型、管控技术和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12.
曾厉  张志伟 《电工技术》2020,(7):101-103
针对水电站安全生产活动中人因事故多发,作业人员缺乏有效管控手段的问题,系统分析作业人员管控的需求,引入无线定位、三维建模、智能视频分析等关键技术,与水电站具体生产业务相融合,设计和开发了水电站作业人员管控系统。该系统以作业人员为管控对象,以作业全过程管控为目标,实现作业人员实时定位、作业风险智能预警、作业过程可视化监管。  相似文献   

13.
蔡必波 《电工技术》2022,(16):171-173
介绍了一种车辆段停送电安全管控解决方案.该方案适用于车辆段内发车作业、收车作业、停送电作业过程中,对隔离刀闸或接地刀闸进行分合操作全过程的防误安全管控和作业流程的安全管控.建立了一个集信息监控、 人员防护于一体的自动化小型安全管控系统,解决了人工管控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运维效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室内施工作业点多面广、作业环境复杂多样无法收到GPS信号从而不能对施工人员精准定位,容易引发现场工作人员误入危险点的情况,设计了作业风险管控终端设备,包括智能头盔和室内定位系统。将定位标签集成在智能头盔上,在需要作业的现场安装基站,基于UWB定位技术实现对室内作业人员的定位。 同时,智能头盔还具备通讯、行为识别等功能,室内定位系统具备电子围栏与预警功能。当发现人员越界时,通过蜂鸣器或者其他音频设备进行预警,并同时将位置信息传送到平台,加强了安全管控,降低了作业风险。实现室内精准定位功能、电子围栏和安全预警功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发电厂运维作业过程安全风险监视和管控能力不足导致安全事故的问题,提出完善的电力行业风险较大运维作业可移动式监视和管控解决方案,实现作业风险的在线可视化监视和智能预警,提高风险较大作业的抗风险能力。结果表明,通过智能安全帽、单兵记录仪、布控球、气体粉尘检测仪等智能化设备和技术手段对作业过程风险进行智能化监测和可视化管控,能及时消除隐患、有效管控安全风险,保障作业过程安全风险的可控、能控、在控和信息化闭环管理,充分体现"电力安全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风险分级管控思想。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变电站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管控效率低、缺乏整体评价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变电站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管控及评价方法。设计了相应的安全管控及评价系统。描述了该系统分层式的结构,分析了人员安全管控的技术内容。提出了以人员面部信息为索引的人员安全管控信息存储和管理方法,以及变电站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管控指标的量化方法、人员安全评价方法。从人员基本信息符合度、安全培训完成度、安全测试达标度、身体机能指标良好度、施工作业过程规范度五个方面对人员安全管控进行量化和综合评价,提高了人员安全管控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增强了变电站施工作业的整体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曲靖供电局通过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精益化管理推动创先,全员参与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建设,为此,带来的不仅仅是员工作业行为的转变,更是思维模式的转变,规范的行为与安全的保证相伴,安全则与幸福相伴,每位员工感受到了提升生命价值,追求幸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变电站数量及设备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巡维中心运行人员不足与设备维护、现场作业管控任务的矛盾日渐凸显。通过综合分析变电运维作业管控现有模式与当前智能技术,找出一种协助运行人员进行远方作业管控的方法,为变电运行的智能化作业管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县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以及县域电网的快速发展,江西省电力公司以管控作业流程和规范现场作业人员行为为立足点,大力推行农电生产标准化作业支持平台系统(即SPMIS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在全省县级公司全面深化应用。通过反复实践和不断优化完善,建立了“四环节三结合二提高一确保”(即通过计划管理、现场操作、评价考核、改进完善四个环节的管控,紧密结合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农电安全管理提升、二十四节气表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努力提高开票率和两票合格率,确保农电生产人身安全)的长效机制,有效管控农电作业安全风险,防范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使作业现场的安全始终处在可控、能控、在控状态。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浙江省电力公司开展作业项目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目的,阐述了实施作业项目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关键点,分析了现阶段作业项目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改善措施以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