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量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水量平衡法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对推理公式作进一步概化与推理 ,导出以下理论计算公式。1 .1 设计洪峰流量Qm=0 .2 78Kn1 n ( 1 - n) 1-n Spτp F ( 1 )式中 :K——峰均比 ,也称洪水过程线形状系数 ,三角形 K=2 ,梯形 1 相似文献   

2.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进行沟壑土坝设计,其洪水演算,多采用积浅图解法或概化过程线法,因手续较烦,往往在设计过程中,耗费很多的劳动力和时间,影响工作效率。陕北沟壑土坝施工,曾由原西北黄河工程局作过一些标准设计。对于放流滞洪的演算,是采取用实际洪水过程线所推求之概化过程线,来推算没有观测资料时的实际洪水过程线,以确定最大泄洪量滞洪库容,以简化计算手续。但因划过程线和其他曲线图的步骤不能省略,仍较费事。推求概化过程线  相似文献   

3.
1962年“水利水电技术”5~6期介绍的概化多峰三角形设计洪水过程线,方法简便,较受欢迎。但在实际应用中,某些具体问题,尚待进一步解决。笔者通过工作,对其中几个问题,获得了初步认识,兹分别介绍如下: 一、如何确定单峰流量过程线特征系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小流域的特点,避开繁杂的数值计算,首先应用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在此基础上推求概化过程线,进而利用简化三角形法进行施工期的调洪演算,最后经有关水力计算确定上、下游围堰堰顶高程。由于无过多的数学、力学理论,故特别适合县、乡从事有关工作的同志参考,也适合无中长期水文资料的小型流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泛河张家楼子站1995年7月29日洪水为例,利用五点概化过程线法原理计算洪水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  相似文献   

6.
桩群数值模拟中的概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建立数值水槽,将小尺度桩墩作为陆域边界直接模拟,利用有限单元法和三角形加密网格计算桩群影响下的二维流场.提出利用等效阻力法对桩群进行概化的研究思路,即将较为密集的原桩群概化为形式更加简单的其它形式桩群,并保证概化前后的桩群绕流阻力相等.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概化方式可以有效逼近原桩群引起的水位、流速变化,且对上下游大范围流场的影响与原桩群比较处在可以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此外文中也对等效阻力法和等阻水面积法概化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等效阻力法较等阻水面积法更优,具有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設計洪水是未來洪水的预測,它的来水过程线,一般是通过我們对洪水的分析和計算而拟定的,因此它在颇大的程度上是带有假定性的。从設計洪水这个問题被提出以來,对于如何推求设计洪水的过程线,曾有过许許多多的假定和数理公式如三角形、梯形、索科洛夫斯基計算公式、奥捷耶夫斯基和阿列克謝也夫概化过程綫计算公式等等,这些都是每个做水文工作的同志所熟悉的。  相似文献   

8.
用分层马斯京根法作河道洪水演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式河道中用马斯京根法作洪水演算时,常出现洪水参数K、x值难以概化,整个过程线高、低水段很难拟合的情况,根据马斯京根法的基本原理.结合复式河道中漫滩部分水体的影响,提出了把整个入流过程按河槽形态的变化进行分层处理的分层马斯京根洪水演算方法。该法经在渭河临潼至华阴河段实际运用,其精度较传统马斯京根法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有蓄涝容积的排涝站设计排涝流量的简化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蓄涝容积的排涝站的设计排涝流量主要取决于排涝区域内的蓄涝容积和洪水过程,本评说针人流过程简化为三角形和五点概化形2种洪水过程线,并据此对设计排涝流量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  相似文献   

10.
排涝模数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排涝模数法在中国产生的背景、排涝模数公式M=KRmFn-1的由来和公式中峰量指数m、面积指数n和综合系数K的确定方法。对流量过程线,着重介绍了概化过程线法的含意及制作方法。强调排涝模数的特点是充分考虑了平原河流调节作用对最大流量Qm的影响,故它只适用于平原河流的农田排涝计算,而不适用山丘地区的设计洪水计算和城市市区的排洪计算。  相似文献   

11.
《治淮》2021,(3)
正一、流域概况八里庄湖位于泉河流域,湖区所在位置为淮北平原的泉河洼地,属临泉县城规划城区范围内,用地类型主要为公园绿地,汇水河道为张台大沟。来水流域面积7.1km~2,湖区水面0.55km~2,总库容288.6万m~3。二、设计洪水由于缺少实测径流资料,且本区为小流域,设计拟采用实测暴雨资料,设计暴雨日程、时程分配参照《安徽省水文手册》(1975年)中最大24h暴雨时程分配分析成果,以此计算设计暴雨;采用推理公式,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概化三角形过程线)。  相似文献   

12.
关于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拟定,现在通行的有两种方法:即同频率放大法和同倍比放大法(两法参阅中国水利1957年2月号31页)。此二法各有优劣,因之意见不一,兹据笔者水平,提出如下的初步意见,另外对黄万里教授所提“用相关分析法确定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方法试作讨论,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请读者校正。学者们根据水动力学的理论,创订了一些拟具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方法,这些方法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单位线法,概化线法以及等流时线法等,关于这些方法的理论是否贯彻得更加充实,姑不讨论,就其拟具过程线的方法来说,笔者认为是属于上述“同倍比放大法”的范畴的,它们都是同设计的洪(峰)量按照所  相似文献   

13.
中小型水库调洪计算,如果设计洪水过程线为概化五边形模型,则防洪库容和相应的最大下泄流量可通过解析计算求得.推导中先假设洪水来临前库中水位为溢洪堰顶齐平并无闸门控制,为自由溢流,泄流过程线近似为直线.将洪水过程分为三个区,用解析方法建立各区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推理公式采用了五点折腰多边形过程线进行洪水过程概化,使得洪水的时间坐标与暴雨的时间相互独立,当需进行地区洪水组成计算时,由于各分区洪水的时间坐标各自独立,各分区洪水不能直接叠加,必须先统一时间坐标.本文根据推理公式法的雨洪关系,提出了一种根据洪峰产生时间将洪水时间坐标统一至暴雨时间坐标的简便方法,可供水文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宜昌水文站传统流量整编方法要求实测流量多且有足够控制,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难以把握测验时机、定线控制不够、实测流量涨水面偏多以及测验河段上下游水量不平衡等问题。为提高宜昌水文站测验及整编精度,采用落差指数法、连实测流量过程线法(H-ADCP流量)、连实测流量过程线法(葛洲坝出库流量)与连时序法进行流量整编,比较分析了4种方法推算的径流量误差及原因,明确了宜昌站不同流量整编方法的适用情况。3种新方法与连时序法相比流量过程一致,流量特征值误差较小,可作为现有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试验单位N用传统的和试验单位s用沈珠江概化Hardlin模型整理出的坝料动参数的差别的原因,这是由于试验单位S测试的动应变γd的范围相对较窄(5×10-5~5×10-3),最大动剪模Gdmux非实测而是推求所得.虽然概化模型不能精确反映动剪模Gd、阻尼比λ与动应变γd的动本构关系,但在试验单位s的γd测试范围(5×10-5~5×10-3)仍能较好地反映动本构关系.经理论和计算证明,该段的本构关系对地震反应如加速度反应的计算结果起决定作用,所以认为沈珠江概化Hardin土动模型仍是较为实用的.  相似文献   

17.
系统地介绍了一维水动力学(运动波)与水文学方法相结合的数学模型的算法原理。利用已知任意雨型的净雨时程分配,可以随之求出洪水流量过程线。文中将一场洪水计算分为坡面流计算及河槽洪水演算两部分,用57次野外实测洪水进行了验证。结果说明:一个概化的一维模式一旦与水文学方法相结合,可以得到与实测过程线相当接近的成果。模型参数比较稳定;有利于工程的安全和经济;可以电算,也可以手算;便于编程接入各地水情信息自动化系统,服务于防灾、减灾。本篇属论述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系统地介绍了一维水动力学(运动波)与水文学方法相结合的数学模型的算法原理。利用已知任意雨型的净雨时程分配,可以随之求出洪水流量过程线。文中将一场洪水计算分为坡面流计算及河槽洪水演算两部分,用57次野外实测洪水进行了验证。结果说明:一个概化的一维模式一旦与水文学方法相结合,可以得到与实测过程线相当接近的成果。模型参数比较稳定;有利于工程的安全和经济;可以电算,也可以手算;便于编程接入各地水情信息自动化系统,服务于防灾、减灾。本篇属论述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19.
根据合阳县河沟众多,山洪频发的特征,研究如何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需对暴雨量级、汇流时间和洪水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合阳县基本概况,以路井镇岱堡、百良镇三河村、新池镇北沟村3个典型村为评价对象,采用常规标准历时暴雨计算法,对防灾对象所在小流域以及上游集水区的山洪灾害防治区暴雨量级、汇流时间等特性进行深入探讨,并根据暴雨量采用同倍比放大法和五点概化法汇制洪水过程线,得出合阳县小流域暴雨、洪水特性成果,为全县山洪灾害预警机制确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前常用的同频率放大典型洪水推求洪水过程线的方法存在一些不足:过程线不连续,需要人工修匀,以及原典型洪水模式易遭到破坏。通过结合相似离度法建立设计洪水放大模型,并采用先进的COSPSO群集智能算法优化求解,可弥补常用方法的不足。该文以湾头水利枢纽为例,选取76年一次洪水过程线作为典型,利用COSPSO优化算法计算各频率的设计洪水过程线,其计算快速、实用、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