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年6月30日,从一妇女血液中检出一株蜡样芽胞杆菌,报告如下:病冽摘要患者女,38岁,因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微感风寒,全身酸痛,伴轻度咳嗽来院门诊。体温40℃白细胞计数7.O×109/L,中性粒细胞占0.76,淋巴细胞0.24。入院后血液培养检出蜡样芽胞杆菌。经丁胶卡那霉素、洁霉素治疗,一周后痊愈出院,随访无复发。细菌学鉴定取血样接种营养肉汤(1:10)。35℃24h呈均匀混浊生长,管底有散在沉淀,血球部分溶解,有茵膜形成。转种血平板35℃培养24h,菌落呈灰白色,表面粗糙,似毛玻璃状,有错样光泽,呈扩散生长,初为α溶血…  相似文献   

2.
11株奥斯陆莫拉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斯陆莫拉氏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临床上原发性和继发性感染。我室先后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11株奥斯陆莫拉氏菌。报道如下:1.菌株来源11株细菌均从我院病人送检的标本中检出,其中从服分泌物检出5株,痰液2株,胶液2株,胆汁1株、血液1株。2.试验材料培养基及药敏纸片均购自上海医化所.3.细菌分离与鉴定血液标本经葡萄糖肉汤增苗后转种血平板,其它标本直接划线于血平板,37C孵育24h。血平板上菌落较小,直径约2~22mm,灰白色,不溶血.SS及麦康凯平板上均不生长,徐片染色为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无芽胞、无荚股、无始毛。生化反…  相似文献   

3.
97株蜡样芽胞杆菌的生物学鉴定及药敏试验朱江孔繁林储从家罗次节张艳蜡样芽胞杆菌(baciluscerus)从临床标本中检出,其病原性日渐引起重视。现把我院近年来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97株蜡样芽胞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药敏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标本来源:全部...  相似文献   

4.
10292份儿童血培养标本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荣  彭焰 《江西医学检验》1999,17(4):253-254
血液细菌培养是败血症、菌血症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为了解儿童血培养中致病菌的种类,我们对1997年1月-1999年3月我院住院患儿10292份血培养标本进行了检测,分离出致病菌1531株,阳性率为14.9%,细菌种类66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10292份血液培养标本均来自1997年1月-1999年3月我院各科住院病人。1.2标本采集与培养无菌采取静脉血3ml接种于血液增菌液瓶,置35℃培养,每天观察一次或两次,发现可疑菌增长即转种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和中国兰平板,置35℃培养18-24小时,有菌落生长即进行分离鉴定。1.3鉴定方…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一起急性胃肠炎暴发事件的实验室检测,分析暴发相关病原特征。  方法  对患者粪便、呕吐物标本以及可疑污染食品样本进行相关病原及毒力基因的实时荧光PCR筛查以及阳性菌的培养检测,对分离菌株进一步进行毒力基因分布分析和脉冲肠凝胶电泳分型分析。  结果  25例患者的粪便标本诺如病毒荧光PCR阳性,检出率为71.43%(25/35),均为GⅠ型;5例患者的6份标本中蜡样芽胞杆菌荧光PCR和病原培养均为阳性,1名厨师粪便标本蜡样芽胞杆菌荧光PCR和培养结果均为阳性。 7件可疑食品样本中4件检出蜡样芽胞杆菌,其中5份食品样本ces基因阳性。 19株蜡样芽胞杆菌分离株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为14种带型,5例患者分离株中有2株PFGE带型相同且与厨师来源菌株分型一致,相同食品来源分离株的PFGE带型不完全一致。 19株分离株均不携带ces基因。  结论  诺如病毒和蜡样芽胞杆菌可能是导致本次急性胃肠炎暴发事件重要病原,以多病原快速筛查为指导的实验室检测对于病原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蜡样芽胞杆菌致败血症死亡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蜡样芽胞杆菌致败血症死亡一例河北省峰峰矿务局通二矿医院检验科(056202)李振堂,孙风英我们从一例败血症患者的痰及血中同时培养出一株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cereus)。患者,男,46岁,农民,因发热,咳嗽,胸痛,咽疼一周入院,T39℃,咽...  相似文献   

7.
产碱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近年临床细菌鉴定表明已成为人类感染不可忽视的机会致病菌。它可引起败血症、泌尿系统感染、脓肿、心内膜炎等人体多部位不同程度的病变。1994年1月~1996年6月我们先后从临床各科送检标本中分离出17株产碱假单胞菌,现报告其分离鉴定和药敏结果.材料和方法一、试剂生化鉴定管、麦康凯琼脂、药敏纸片购自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二、培养鉴定血液、脑脊液标本接种葡萄糖由汤增茵液,置35℃培养24~48h,出现混浊生长转种于羊血琼脂平板。痰液、脓液等分泌物直接接种羊血琼脂平板。根据在班平板上…  相似文献   

8.
从新生儿败血症脐分泌物和血中同时检出蜡样芽胞杆菌孙荣庆(新疆博乐州医院检验科,新疆博乐州833400)1994年3月7日,我们由一例新生儿败血症脐分泌物和血中两次培养出一株蜡样芽胞杆菌。现将菌种鉴定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男,22天,新法接生,...  相似文献   

9.
临检标本中洋葱假单胞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葱假单胞菌作为条件致病菌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现将我院分离到的7株洋葱假单胞菌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临检标本均来自住院患者,包括儿童及成年人. 1.2 培养基 除血培养瓶为自制外,其余培养基均为浙江省军区卫生防疫检验所生产. 1.3 方法 将患者标本接种于中国兰平板和血平板上,经35℃18小时培养后分别进行细菌学鉴定. 1.4 鉴定 根据细菌的菌落特征,经革兰氏染色,氧化酶试验等及双糖铁培养基生长情况,如疑为非发酵菌群者,进一步按Roche《非发酵菌及其编码鉴定手册》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进行. 1.5 洋葱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0.
蜡样芽胞杆菌败血症死亡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蜡样芽胞杆菌败血症死亡二例李洪春黄家兴我院从4例家庭自制甜白酒食物中毒患者血液中分离出蜡样芽胞杆菌2株,报告如下。病历摘要:4例患者分别是男,30岁(死亡);女,32岁;女,7岁(死亡);女,3岁。因食物中毒入我院。潜伏期90~110分钟,进食量50...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4年1月至1995年1月,从粪便以外的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出32株阴沟肠杆菌(同一患者二次或以上仅作一株计),现报告其生物学特性及药敏分析.材料和方法一、菌株来源从本院患者送检的粪便以外的各种临床标本,其中从痰中分离12株,咽拭子10株、导管液3株、分泌物3株、血2株、尿和脓各1株。二、试验方法按文献[1]进行,培养基部分购置上海市医学化验所,部分自制、并用标准菌株作质控检验合格后使用。实验结果一、分离标本接种麦康凯和血琼脂平板,35℃孵育18~24h,血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大、圆、凸起、湿润、灰白色、不溶血。在麦康凯…  相似文献   

12.
我们从一肺炎病人的痰培养中分离出一株植生克雷伯氏菌,现报道如下.一、生物学特性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及中国蓝琼脂培养基,经35℃24h 培养,在血平板上长成的菌落大,圆形,直径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离鉴定炭疽可疑污染土壤样本的芽胞杆菌,评价消毒效果和了解监测地区土壤中的芽胞杆菌分布情况。 方法 采集炭疽监测点土壤样本60份,对炭疽芽胞杆菌和其他芽胞杆菌进行分离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鉴定。 结果 在可疑污染土壤样本中未分离到炭疽芽胞杆菌;从分离到的48个单克隆菌落中扩增到33个目的片段,经测序和blast比对,确定得到地衣芽胞杆菌13株,枯草芽胞杆菌8株,短小芽胞杆菌扩增11株,蜡样芽胞杆菌扩增到1株,巨大芽胞杆菌引物和环状芽胞杆菌引物特异性不好。 结论 本研究提示该监测点炭疽疫情消毒效果可信,但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几种芽胞杆菌在土壤中广泛存在,在炭疽监测工作中进行病原体分离时需要加以鉴别,可通过特异基因扩增来辅助检验。  相似文献   

14.
我们从一败血症患者血培养中分离出产单核李斯特菌。患者男,50岁,1997年3月因发热入院。取静脉血接种于葡萄糖肉场,经35℃24h,肉汤变混浊;转种于血平板,35℃24h后,见灰白色菌落,呈圆形、光滑、直径1~2mm、有狭窄的卜溶血。涂片染色为革兰氏阳性短小杆菌,成双排列。生  相似文献   

15.
2005年4月10日从血气胸患者胸水中分离出1株河弧菌(V.fluvialis),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53岁,汉族,农民。因摔伤致右7、8肋骨折,右胸疼痛伴气促3 d于2005年4月4日入院。体温37.9℃,血象WBC 13.4×109/L,N:0.82,L:0.18,X线检查右7、8肋骨折,血气胸。行手术(右胸腔闭式引流),术中取胸水培养,分离到河弧菌(V.fluvialis)。2细菌鉴定胸水标本经增菌肉汤增菌24 h后,接种血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35℃培养24 h。血平板上形成灰白色、圆形、温润、扁平、不透明、无溶血环、中等大小纯培养菌落。麦康凯平板上菌落较小。涂片染色为短小、弯曲成  相似文献   

16.
G2群棒状杆菌(CDC暂名),为罕见的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人类心内膜炎等。国内有关报道极少。1996年6月,我们自1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液中连续2次获得纯培养。病例患儿,女1岁。因鼻塞、咳嗽4天,高热1天(38.9℃)以“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住院。入院第2、3天分别采血培养,均有G2群棒收杆菌生长。临床给予本首敏感的头孢氨噻肟钠静脉滴注,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明显减轻.血培养转阴后治愈出院。细菌分离与鉴定静脉血5ml种于葡萄糖肉汤,35℃24h,呈暗红色混浊,表面形成白色薄菌膜。转种血琼脂平板生成菌落灰绿色不透明、边…  相似文献   

17.
我院于 1998~ 2 0 0 2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 18株马红球菌 ,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 :自 1998年以来临床各科送检的痰液、创面分泌物、尿液、胸腔积液、血液和前列腺液等标本。2 .试剂来源 :细菌鉴定用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CORYNE系统 ;培养基购自英国Oxoid公司。3.细菌培养及鉴定 :细菌培养按常规法进行 ,获纯种后用APICORYNE鉴定 ,补充触酶试验。二、结果1.菌种鉴定 :各种标本接种于血平板 35℃培养 18~ 2 4h后 ,其中生长出 18株细菌生物学特性 :直径 0 5mm左右、不透明、淡黄色菌落 ,4 8~ 72h后菌落大至 1~ 2mm …  相似文献   

18.
我室自1987年1~12月从住院病人血、尿液标本中分离出荧光假单胞菌12株,现将分离鉴定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培养基硫酸镁肉汤、绵羊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微量糖管等.2.方法常规抽取病人静脉血3~5ml、接种硫酸镁肉汤中35℃进行增菌培养、有菌生长者转种血及  相似文献   

19.
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者较多见,引起咽部感染者报道较少.1999年11月我们从患者一咽试子中分离出一株蜡样芽胞杆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院从二例患儿血培养二次检出蜡样芽胞杆菌,现报告如下。一、菌株鉴定: (一) 培养及形态学:该菌在肉汤中均匀混浊,有菌膜形成。血液琼脂上的菌落呈灰色,扁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