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用电导滴定法和红外光谱分析法对三种羧基丁苯胶乳的羧基分布进行了研究,并且根据所得结果对胶乳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羧基丁苯胶乳的稳定性分析和大量的试验,选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羧基丁苯胶乳的稳定剂,在常温常压稠化仪和高温高压稠化仪中进行了试验,确定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TB-1和STB-4的加量对羧基丁苯胶乳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TB-1和STB-4且加量为羧基丁苯胶乳JR-1加量的10%时,在高温高压下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而且水泥浆的稠化曲线为直角稠化。流变性试验也表明羧基丁苯胶乳水泥浆的流变性很好。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羧基丁苯胶乳(X-SBR)发展概况及合成工艺,并探讨了影响羧基丁苯胶乳的聚合反应速率及羧基分布的诸因素。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聚酯工艺端羧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在PTA直缩法聚酯工艺中,端羧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反应不完全、剩余羧基进入最终产品。结合生产实际分析认为高端羧基聚酯对提高直纺长丝可纺性、实现聚酯高负荷生产有利。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 丁腈胶乳是我国六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品种,其应用日益广泛,工艺技术不断改进,品种日趋系列化。在丁腈胶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羧基丁腈胶乳是丁二烯、丙烯腈和羧酸共聚物的水分散休系。羧基丁腈胶乳因分子链上有羧基,性能优于普通丁腈胶乳,具有可以自交联等优点。所制得的胶乳具有优异的耐油、耐化学和耐磨性能,流动性好,抗张强度高并且具有独特的粘着力。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后添加乳化剂种类与用量、醇类、pH值、固含量对胶乳冻融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羧基丁苯胶乳的防冻剂配方(0.7份防冻剂Ⅰ和0.3份防冻剂Ⅱ)。采用本研究确定的防冻剂,羧基丁苯胶乳在-25~-20℃环境下冻结,在20~25℃融化后物性指标和应用性能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油田常用聚合物驱油剂用量高、耐盐性能差、与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易发生色谱分离现象等问题,选取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羧基纳米纤维带为原料,制备了疏水改性羧基纳米纤维带(CCNF-n)和两性-疏水改性羧基纳米纤维带(ACCNF-n)单组分稠油驱油剂,评价了疏水改性程度和两性-疏水改性对羧基纳米纤维带界面活性、乳化能力及驱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水改性程度的增加使得羧基纳米纤维带界面活性先提升后降低,而阳离子基团的引入增强了羧基纳米纤维带与水的相互作用,使得具有相同疏水改性程度的两性-疏水改性羧基纳米纤维带界面活性相应减小。在温度为70 °C,矿化度为50 000 mg/L,质量分数为0.2%的条件下,疏水改性程度越大,纳米纤维带黏度越高,5 种疏水改性羧基纳米纤维带黏度为1.54~3.85 mPa·s,而两性-疏水改性羧基纳米纤维带在相同条件下黏度为18.46~27.31 mPa·s,耐盐性能较强。岩心驱替结果表明,两性-疏水改性羧基纳米纤维带体系能够显著提高采收率(为18.91%)。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合成α-羧基酸酯的一种新方法,发现格氏试剂的和三乙氧基乙腈作用得到α-羧基酸酯,而有机金属锂试剂和三乙氧基乙腈作用得到羧酯酯。  相似文献   

9.
GC法分析对羧基苯甲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建军  钱玉萍 《石油化工》2001,30(8):638-640
利用GC法建立了对羧基苯甲醛 ( 4CBA)的分析方法。试验发现 ,选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为内标物 ,乙醇为溶剂 ,4CBA色谱峰面积与内标物色谱峰面积之比A( 4CBA) /A(内标物 )与 4CBA含量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得出了计算方程 ,相关系数达到 0 9982。同时 ,对反应体系中的 4CBA进行在线取样分析和回收试验 ,结果令人满意。并且对 4CBA的化学不稳定性用IR和GC方法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中石化中原油田年产1万吨高稳定性羧基丁苯胶乳产品投放市场后,填补了中原地区胶乳生产的空白。该产品不仅能满足当地及周边地区高档造纸工艺需求.而且将为中原油田今后进一步拉深天然气化工产业链条.摆脱全部依赖上游资源优势,完全利用国内通用化工基础原料进行深加工,生产市场适销对路产品.探索出一条新路。高稳定性羧基丁苯胶乳是合成丁苯橡胶的主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地毯、造纸.建筑水泥.橡胶连线.  相似文献   

11.
采用稀硝酸氧化法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表面修饰。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以及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样品的形貌与结构,采用Boehm滴定法测定了MWNTs表面的羧基含量。结果表明,经稀硝酸表面修饰后,MWNTs的晶体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并没有影响其石墨结构,在MWNTs的表面引入了—COOH基团。  相似文献   

12.
以羧甲基淀粉(CMS)、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在自制高效复合引发剂的作用下,合成了高分子接枝共聚物。产物经过胺化反应,制得强阳弱阴型羧甲基淀粉高分子聚合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最佳工艺条件为:m(AM+DMDAAC):m(CMS)=1.5:1,m(AM):m (DMDAAC)=7:3,羧甲基淀粉与单体总质量分数为10%,引发剂用量0.15%,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50℃。此时,单体的转化率达99.85%,接枝率为148.22%,接枝效率98.96%。产物经mannich反应后,胺化度为15.8%,特性粘数为1.098 L/g,平均分子量可达1.54×10~7。  相似文献   

13.
建立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异辛酸镍中镍含量的方法。试样经加热分解后用盐酸溶解,在pH值为9~10时,以紫脲酸铵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镍量。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6%,回收率为99.3%~101.0%,操作简便快捷,分析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异辛酸镍中镍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沈娟 《润滑油》2012,27(3):33-37
文章利用石油醚、无水乙醇和少量水作为混合溶剂,将矿物型润滑剂完全溶解,再加热至50~55℃且搅拌均匀成均相体系,再以0.05mgKOH/g乙醇溶液作为标准溶液,然后参照GB/T 7304的方法利用电位滴定仪对其进行测定,从而得到润滑油的总酸值。该方法克服了原GB/T 7304中甲苯毒性大、刺激性较强、对分析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影响的不利因素。实验表明,用新方法平行数据能满足GB/T 7304重复性要求,新旧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经统计检验具有一致性、准确性,新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至少小于2.80%。  相似文献   

15.
以乙酸-丙酸混合物(二者体积比为1∶3)为高氯酸滴定剂溶剂,石油醚-乙酸混合物(二者体积比为1∶1)为样品溶剂,同时采用两步溶解方式,运用等量电位滴定法测定油品中的碱性氮化物含量。结果表明,新溶剂配方的0.02 mol/L高氯酸滴定液,在凝固点下降同时,标定终点清晰,稳定性良好;以原油为基体,蜡油为标准物,通过回收率实验进行了方法准确度测定,回收率为98.6%~103.0%,表明该方法的准确度高;无论是浅色油品还是深色油品,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1.83%,实际样品的5次测定结果的最大差值仅为允许差值(SH/T 0162标准规定的重复性指标)的25%~100%。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测定石油磺酸盐中活性组分的新型方法——自动光度滴定法。采用该分析方法,当磺酸盐中活性组分的质量浓度为0.03~0.5 mg/mL时,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标准溶液的滴定体积与磺酸盐中活性组分的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8),回收率达98.63%~101.5%,相对标准偏差为0.016 45%。此方法具有快速、不需要加入有毒溶剂、可避免人为误差、准确度和可靠性高等特点,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乙二醛容量测定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国家标准 G B63245 - 86 的基础上,对羰基化合物乙二醛的容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p H 滴定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家标准比较,p H 滴定法具有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等优点,可以满足容量法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Experimental data on the degradation of carboxyl radicals RCO 2 . → R. + CO2 (where R is an alkyl or aryl) and formyl radicals ROC.O → R. + CO2 (where R is an alkyl or aryl) in the liquid phase were analyzed in terms of the method of crossing parabolas. The kinetic parameters that characterize this decomposition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the transition state was calculated for the reaction of methyl radical addition to CO2 at the C and O atoms. A semiempirical algorithm was develope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the transition state for decomposition reactions of carboxyl and formyl radicals and the reverse addition reactions of R. with CO2. The kinetic (activation energies and rate constants) and geometric (interatomic distances in the transition state) reaction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for 37 degradation reactions of various formyl and carboxyl radicals. The activation energies and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the transition state were calculated for the alternative addition reactions of R. to CO2:R. + CO2 → RCO 2 . (where R is an alkyl or aryl) and R. + CO2 → ROC.O (where R is an alkyl or aryl). A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atomic distance r #(C...C) (or r #(C...O)) in the transition state and the reaction enthalpy ΔH e was found for the degradation reactions of carboxyl and formyl radicals (at br e = const). The enthalpies, activation energies, and interatomic distances in the transition state for the degradation of carboxyl and formyl radicals and their formation were compared.  相似文献   

19.
一种膨润土改性淀粉抗高温降滤失剂的研制及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羧甲基淀粉钠盐(CMS-Na)和膨润土为原料,合成了一种膨润土改性羧甲基淀粉抗高温降滤失剂(BCMS),并用XRD和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膨润土层状结构被拆散,同时有C-O-Si键生成;BCMS的热分解温度为290℃.BCMS的钻井液性能结果显示,在150℃加热炉中高温滚动16h后,BCMS的滤...  相似文献   

20.
以多聚甲醛为催化指示剂,对喷气燃料在密闭温度滴定装置中进行条件参数优化及微量酸值测定,通过标准酸验证其方法准确性并将滴定结果与标准方法对比。结果表明:当油样质量选取10,15,20,25,30g时,在滴定剂浓度为0.01mol/L、滴定速率为1.0mL/min、搅拌速率为中的条件下,滴定结果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准确性,拟合曲线线性判定系数R2为0.994 9;采用苯甲酸作为标准酸并稀释至0.010 5mgKOH/g,对方法进行准确性验证,所测结果为0.011 5mgKOH/g,与实际酸值较为一致;通过与标准方法对比,温度催化滴定结果与其所测值基本一致。表明温度催化滴定法作为一种新的酸值测定方法,通过优化测试条件,可以准确测定酸值不大于0.015mgKOH/g的油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