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玫 《电器》2007,(10):38-40
火爆的欧洲空调市场、成熟的日本市场、不断成长的中国公司以及美国地产市场的下滑,都对今年的全球空调市场带来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2.
燃气空调——缓解电荒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颖 《电器》2005,(4):42-43
近两年,电力的紧张使得原本平淡的燃气空调市场渐渐升温。部分从未涉及过空调领域的企业也想借机试水燃气空调市场,万家乐、万和、上海林内等企业相继传出要进军燃气空调市场的消息,这使人们不禁对燃气空调行业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对于空调企业来讲,2014冷冻年度(以下简称冷年)的市场令人兴奋:其一,2014冷年空调市场稳步增长,零售量规模达到4315万台,同比增长13.2%,零售额规模达到1486亿元,同比增长14.0%;其二,空调行业发生了巨变,空调企业进入新一轮洗牌期,一些品牌抓住机遇完成了自身的提高和飞跃。  相似文献   

4.
英雄期盼天下动乱,品牌期盼行业变革。对于空调企业来讲,2014年1-5月的空调市场足够令人兴奋:其一,2014年1-5月空调市场稳步增长,零售量规模达到2039万台,同比增长11.2%,零售额规模达到709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二,空调行业发生了巨变,空调企业进入新一轮洗牌期,一些品牌抓住机遇完成了自身的提高和飞跃。  相似文献   

5.
胡坎 《家电科技》2006,(6):82-83
涨价成为了2006年空调行业最热闹的关键词,几乎所有的空调制造企业都纷纷在空调旺季到来之前,对自己的产品实施涨价,平均涨幅在10%左右,涨价品牌包括了格力、美的、海尔、科龙、海信、长虹、志高等10多个主流品牌,这些企业在陆续向苏宁、国美等大型家电零售商发出了调价通知单的同时,空调市场也因此出现了一些变化。2006年度,空调售价总体上涨已成事实。  相似文献   

6.
《电器评介》2014,(15):84-85
英雄期盼天下动乱,品牌期盼行业变革。对于空调企业来讲,2014年1一5月的空凋市场足够令人兴奋:其,2014年1一5月空调市场稳步增长,零售量规模达到2039万台,同比增长11.2%,零售额规模达到709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二,空调行业发生了巨变,空调企业进入新一轮洗牌期,一些品牌抓住机遇完成了自身的提高和飞跃。  相似文献   

7.
标准信息     
《日用电器》2007,(6):5-8
能效准入标准将有变化空调市场酝酿新变局国家标准委、发改委正在就2009年将中国空调市场的能效准入标准由现在的五级提高到二级征求企业的意见。目前市场上能效四至五级的产品占总销量的95%。此外,能效标识并没有充分激起消费者对节能的认知,由此,国家标准部门希望借出台新的能效标准、通过提高门槛来促进节能空调的发展。据悉,监管部门已召集空调行业主要企业研讨在2009年实行新的空调能效标准,并准备将现有三、四、五级产品强制淘汰出市场。  相似文献   

8.
重庆商用集中空调市场形成了电空调与燃气空调的竞争格局。燃气空调的快速发展,使电力市场面临很大的用电量流失风险。分析了重庆市商用集中空调市场中电空调和燃气空调的市场占有情况、品牌集中程度以及未来的增长趋势。对3种典型的空调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经济技术比较,并对电力在集中空调市场的竞争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秦丽 《电器》2008,(10):28-31
2008冷冻年度,空调市场起伏跌宕,格力们却并未因此而迷失方向,空调产品依旧琳琅满目,彰显着空调企业的雄心壮志。  相似文献   

10.
胡晓红 《电器》2006,(10):28-29
2006,一个引发中国年轻一代结婚高潮的吉祥之年。然而对于空调行业来说,已经结束的2006冷冻年度却显得十分凄凉。当往年酷热难当的7月,全国各地却“雨水纷纷”,当每吨电解铜的价格超过8万元,当欧盟市场两年前那种需求大增的情况不再出现时,中国空调行业遭遇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冷年”。于是,空调企业开始自救。提升市场均价、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技术创新、增加出口比重……生死存亡的危难之下,空调企业频频出招集体救市,成为2006冷冻年度的一道风景。谁也无法预料接下来的2007年会发生什么,或许通过对2006年多角度的审视,能为空调行业发现一些线索和希望。  相似文献   

11.
《电器评介》2008,(17):62-62
闷热的7月没能挽回今年空调企业惨淡收官的局面。据空调厂家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空调内销市场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20%以上,空调行业近8成厂商没有完成既定任务指标。从6月开始,包括国内空调巨头均或多或少的实施了减产计划。  相似文献   

12.
刘尹康 《电器》2007,(3):64-66
对于正在努力寻求全球新兴空调市场的企业而言,地处欧亚非中心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下简称阿联酋)是空调产品的优质市场.自2001年以来,市场的年均增长量保持在10%左右,2005年的市场规模大约为3.8亿美元,2006年有望突破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闷热的7月没能挽回今年空调企业惨淡收官的局面。据空调厂家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空调内销市场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20%以上,空调行业近8成厂商没有完成既定任务指标。从6月开始,包括国内空调巨头均或多或少的实施了减产计划。  相似文献   

14.
施婷 《电器》2009,(10):32-33
2009年9月,空调销售旺季已然结束,空调行业进入盘整阶段,与冷清的2008年相比,2009年的空调市场显得相当热闹?  相似文献   

15.
林萍兰 《电器》2009,(3):72-72
2008年对于空调市场来说可谓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经过一番洗礼的空调市场格局在2009年将趋于稳定,市场需求有望逐渐回暖,生产企业或将迎来新的转机.  相似文献   

16.
许玫 《电器》2013,(4):76-78
2012年,全球空调市场的表现黯淡无光,增长率降到3%。其主要影响因素来自一些新崛起的市场由于经济衰退而大幅下滑,尤其是中国。中国空调市场同比下滑8%,印度空调市场的增幅仅达到预测的一半。在巴西,即将到来的奥运会和世界杯  相似文献   

17.
常靓  王欣 《电器》2006,(10):40-41
2006,一个引发中国年轻一代结婚高潮的吉祥之年。然而对于空调行业来说,已经结束的2006冷冻年度却显得十分凄凉。当往年酷热难当的7月,全国各地却“雨水纷纷”,当每吨电解铜的价格超过8万元,当欧盟市场两年前那种需求大增的情况不再出现时,中国空调行业遭遇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冷年”。于是,空调企业开始自救。提升市场均价、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技术创新、增加出口比重……生死存亡的危难之下,空调企业频频出招集体救市,成为2006冷冻年度的一道风景。谁也无法预料接下来的2007年会发生什么,或许通过对2006年多角度的审视,能为空调行业发现一些线索和希望。  相似文献   

18.
于昊 《电器》2009,(5):48-49
2009年4月24日上午,全国各大空调厂商云集北京美泉宫饭店,参加空调产品"家电下乡"全国招标.相比第一轮招标,此次空调产品的下乡范围扩大至全国所有省份,产品也增加了最高限价为4000元的柜机.没有任何一家空调企业对"家电下乡"漠然置之,在2009冷冻年度,"家电下乡"似乎成为了撬动空调内销市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09冷冻年度伊始,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市场出口下滑,房地产市场疲软,中国空调的销售压力呈现前所未有的负担。而国家也积极推出节能惠民,以旧换新等利好空调市场的政策。同时,  相似文献   

20.
祖颖婷 《电器》2007,(10):24-26
今年全国的高温天气及2006冷冻年压抑的空调需求的释放,都促进了空调市场的繁荣。"节能"、"健康"仍是今年空调新品的主要卖点,而"舒适"、"外观"等性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空调企业所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