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冬梅  刘静 《山东医药》2007,47(35):67-68
将56例特大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休克期削痂联合微粒皮或小皮片移植术及保痂后期植皮术处理创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创面侵袭性感染、脓毒症及脏器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平均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且愈后创面外观平整,瘢痕增生挛缩轻,关节动度影响小,局部耐摩擦。认为对于特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采用休克期削痂联合自体微粒皮或小皮片移植术处理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改善愈合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治疗老年深Ⅱ度烧伤病人创面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深Ⅱ度烧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多粘菌素B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多粘菌素B联合EGF治疗。比较2组老年病人的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瘢痕发生率、创面细菌清除率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7、14、21 d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瘢痕发生率、瘢痕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创面细菌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7、14、21 d 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多粘菌素B与EGF联合治疗老年深Ⅱ度烧伤病人,具有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创面感染风险、减少疼痛的优势,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削痂治疗老年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加深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老年深Ⅱ度烧伤患者按照削痂治疗时间不同分为两组,烧伤后24 h之内行削痂治疗的62例患者为早期削痂组,烧伤后4~6 d行削痂治疗的38例患者为晚期削痂组,比较两组患者伤后3 d内的补液量、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伤后1、3 d时平衡液补液量、血浆补液量及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3 d,晚期削痂组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早期削痂组,IL-10低于早期削痂组(P<0.05);早期削痂组一次性植皮成活率93.55%,创面愈合时间(26.76±6.83)d,住院时间(38.49±12.48)d,并发症发生率12.90%;晚期削痂组一次性植皮成活率76.32%,创面愈合时间(33.92±8.39)d,住院时间(49.88±15.17)d,并发症发生率31.5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深Ⅱ度烧伤患者早期削痂治疗能有效防止创面早期加深,减轻局部组织炎症反应损害,一次性植皮成功率高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4.
陈松  刘琦  熊大芾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311-3312
由于感染、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诸多原因,深Ⅱ°及Ⅲ°烧伤创面在修复后期极易出现残余创面〔1〕,处理困难,经久不愈,而且愈合后瘢痕挛缩也较为明显。对于较大残余创面,植皮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小面积的残余烧伤创面,考虑  相似文献   

5.
王忠新  张武臣 《山东医药》2009,49(32):80-81
目的观察托敷馨—生物皮应用于深Ⅱ度烧伤磨痂后创面和厚中厚供皮区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患者的深Ⅱ度烧伤磨痂后创面和32例厚中厚供皮区创面,创面的1/2外用托敷馨—生物皮,另1/2覆盖凡士林油纱布作同体对照,观察比较创面愈合过程、愈合时间及瘢痕成熟情况。结果深Ⅱ度烧伤磨痂后和厚中厚供皮区创面外用托敷馨—生物皮与覆盖凡士林油纱布相比,创面局部无感染、疼痛减轻,创面愈合时间缩短4—5d,随访6—12个月瘢痕成熟度高。结论托敷馨—生物皮应用于深Ⅱ度烧伤磨痂后和厚中厚供皮区创面,能有效保护创面、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德莫林联合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对老年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Ⅱ度烧伤创面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创面清创后创面喷涂德莫林,覆盖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无菌敷料包扎;对照组创面清创后覆盖0.5%碘伏油纱布,无菌敷料包扎,对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细菌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浅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愈合时间为(8.6±1.3)d,对照组为(12.8±2.4)d;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为(14.1 ±2.2)d,对照组为(21.8±3.3)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菌效果明显.结论 德莫林联合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能够有效抑制或杀灭烧伤创面病原菌,明显缩短烧伤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局部氧疗在老年深Ⅱ度烧伤病人创面愈合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老年烧伤病人(共92个创面)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26例,负压封闭引流组(B组)26例,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局部氧疗组(C组)27例,3组深Ⅱ度烧伤创面分别为32、30、30个。A组每日创面清创消毒后行包扎换药治疗,B组创面清创后给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C组在负压封闭引流基础上给予创面局部氧疗,3周为一疗程,治疗3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包括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疼痛评分、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以及瘢痕情况。结果治疗3周后,B组及C组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均大于A组﹙P均0.05﹚,疼痛评分及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低于A组﹙P均0.05﹚。B组及C组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及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P均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局部氧疗可以促进老年病人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速度与质量,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李林 《山东医药》2014,(45):75-76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haFGF)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7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普通治疗组、强化治疗组。对照组将含2%磺胺嘧啶银乳膏的纱布覆盖于创面,普通治疗组用1 IU/mL普通胰岛素均匀喷于创面,强化治疗组用1 IU/mL普通胰岛素、2500 U/mL rhaFGF均匀喷于创面,均用无菌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时间,18、21、24 d愈合率及创面愈合后的瘢痕增生情况。结果强化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普通治疗组、对照组( P<0.05或<0.01),且普通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强化治疗组18、21、24 d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普通治疗组、对照组(P<0.05或<0.01),且普通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三组术后3、6个月瘢痕增生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均未出现过敏反应及严重创面感染情况。结论胰岛素联合rhaFGF可有效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及修复,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深度烧伤行负压引流对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深度烧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负压引流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换药治疗,负压引流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负压引流组和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和术后白细胞值情况、首次植皮存活率和平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负压引流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术后白细胞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的首次植皮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术后平均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但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引流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老年深度烧伤可以降低细菌感染率和术后白细胞值,提高首次植皮存活率,降低愈合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疼痛,促进深度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住院费用虽有所增加,但和传统换药治疗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黄国宝  张磊  吴秋合  张科验  周玲 《山东医药》2011,51(38):112-112
目的观察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转移术治疗小儿手部瘢痕的疗效。方法 30例(36只手)手部深度烧伤后严重瘢痕挛缩畸形小儿患者,均采用瘢痕切除、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转移术治疗。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14个月,根据手部关节活动度评定疗效,本组优25只手,良11只手。结论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转移术治疗小儿手部烧伤后严重瘢痕挛缩畸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纳米银敷料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总体细菌培养阳性率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 84例深Ⅱ度烧伤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磺胺嘧啶银软膏换药治疗,观察组予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对比两组用药后7、14 d细菌培养阳性率,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用药后7、14 d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3、4周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米银敷料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治疗深Ⅱ度烧伤,能提高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细菌培养阳性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观察整形手术配合系统康复锻炼应用于手部烧伤患者瘢痕挛缩畸形中的疗效。方法 将该院2012-01~2016-08收治的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整形手术配合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系统康复锻炼,统计比较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值)、日常生活能力积分和手功能优良率。结果 (1)两组治疗后TAM值均发生显著变化,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大(P<0.01)。(2)3个月后,观察组洗脸、穿衣、吃饭和剪指甲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除了洗脸外(P<0.05),其余各项目治疗前后积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随访6个月,观察组手功能优良率(88.1%)显著高于对照组(65.8%)(P<0.05)。结论 整形手术配合系统康复锻炼对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能明显提高手的活动度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联合复方紫草油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给予复方紫草油治疗,观察组65例则给予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联合复方紫草油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用药后疼痛情况以及创面愈合率、创面细菌培养情况等,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无论是浅Ⅱ度还是深Ⅱ度烧伤创面患者,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创面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较轻(P0.01);观察组的创面细菌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创面愈合率则较高(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联合复方紫草油治疗烧伤创面能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创面感染率,缓解患者疼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早期磨削痂后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合并烧伤患者深Ⅱ度创面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将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84例早期磨削痂后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合并烧伤患者深二度创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2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使用早期磨削痂+常规换药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愈合率为92.86%,对照组的愈合率为76.1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磨削痂后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患者愈合快,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的病程,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烧伤深Ⅱ度创面的处理仍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国内外一般采用磺胺嘧啶银(SD-Ag)保痂治疗或早期削痂或削痂植皮手术。SD-Ag虽有保痂作用,能预防创面细菌感染,但不能最终防止感染和防止创面加深坏死,以致影响创面愈合。削痂疗法虽祛除了坏死组织,减少了毒素吸收,但使组织再次损伤,且对深Ⅱ度烧伤创面削痂的深度难以掌握,常导致创面加深而延长创面愈合时间,甚至加重了瘢痕形成。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吸引术(VSD)在老年肢体皮肤大面积撕脱伤原位植皮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皮肤撕裂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比两组术后14 d的皮片存活率、住院期间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二次手术的比例及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皮片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感染人数和需行二次手术人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在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原位植皮的治疗中采用VSD能提高临床疗效和降低感染、再次手术比例,可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17.
早期磨痂术治疗深Ⅱ度烧伤的实验观察及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早期磨痂术治疗深Ⅱ度烧伤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选择家猪8只制成深Ⅱ度烧伤模型,随机分为磨痂组、削痴组和外用磺胺嘧啶银(SD-Ag)组。于烧伤早期分别实施磨痂、削痂及SD-Ag治疗,于治疗后不同时相取创面组织,分别检测其中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S期细胞百分比(SPE)、细胞角蛋白(CK)、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并观察创面坏死组织范围。结果显示,与削痂组、SD-Ag组相比,磨痂组创面IL-8含量峰值出现早,但下降快,SPF明显增高(P<0.05),CK、EGFR表达强,上皮化快,表皮厚,有较多的淤滞带向良性转归。提示磨痂术能加速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其机制是减轻创面过度炎症反应,改善创面微循环障碍等。  相似文献   

18.
整形     
542419 一种新型夹板—热塑夹板试制成功/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供稿//上海医学.-1985,8(10).-616 介绍用异戊二烯在多种催化剂作用下聚合制成一种新型热塑夹板。主要用于烧伤病人矫正关节畸变。临床试用创面已修复的Ⅲ°烧伤病人的19个关节部位,结果有14个部位功能障碍基本恢复,5个部位功能改善。此外试用于植皮皮片挛缩致关节畸形23例,一般固定1~2月,能有效防止皮片挛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切痂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急诊四肢烧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诊四肢烧伤患者6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行切痂植皮术,于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换药、包扎措施,实验组予以,VSD、技术。对比两组植皮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第1.3、7天疼痛程度、创面细菌计数,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术后第1、3、7天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7天创面细菌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植皮、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植皮后14d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四肢烧伤患者联合采用切痂植皮、VSD技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植皮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创面细菌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创面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论证皮瓣搭桥术+高压氧辅助治疗为肢体远端烧伤感染创面暴露肌腱部位处置的最优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武警8650部队医院2001年8月—2010年8月所接收的手、足背及指、趾局部烧伤后创面感染患者137例,分别实施皮瓣搭桥术、点状植皮术和自然愈合,观察疗效。同时将100例接受皮瓣搭桥术后的患者根据不同手术部位及是否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分成4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采取皮瓣搭桥术+高压氧治疗者,术后创面愈合快,瘢痕不明显,愈后关节活动度大,远期效果好。采取点状植皮术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慢,部分肌腱与新生皮下组织粘连,愈后留有明显网状瘢痕,关节功能受限。自然愈合组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延迟,且皮下组织与肌腱严重粘连,瘢痕面积大,关节功能完全丧失。结论对于肢体远端烧伤感染创面暴露肌腱,感染消除后应及早实施皮瓣搭桥术,同时最好在24h内配合高压氧治疗。这样有利于创面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瘢痕生成,增大关节部位活动度,从而提高烧伤患者治愈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