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现有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方案优化目标单一,难以兼顾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经济性和对配电网可靠性性的影响。本文提出了计及供电可靠性的多目标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方法,基于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孤岛的划分,采用对偶抽样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计算配电网可靠性指标。结合分布式电源运行成本和配电网网损等经济性指标,建立了多目标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与非支配遗传排序协同进化算法(CPSO-NSGA)进行模型求解。给出了在IEEE33节点标准系统中的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电网的电压水平和降低线路损耗,在分布式电源选址与定容的基础上,加入了无功优化。根据分布式电源出力情况,将计及无功优化的分布式电源选址与定容问题分解成分布式电源并网和切除两种模式,即DG满出力时配电网网损、电压偏移及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综合目标最优和DG零出力时电压合格为约束条件下的配电网网损最小,通过加权法将多目标转换成单目标。运用免疫算法对含分布式电源的33节点的配电系统进行算例分析,证明了计及无功优化的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的优越性。通过无功优化和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的优化分析,得出了当同时考虑两者时,优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配电网电压稳定受到间歇性分布式电源接入节点位置与并网容量的影响,定容选址的不合理可能造成配电网电压失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计及电压稳定性评估的间歇性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定容选址决策方法.本文以配电网电压稳定、有功网损以及电流裕度指标建立多目标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TOPSIS法的间歇性分布式电源的最优接入位置与容量选取方案,并在Matlab仿真软件上对所提方案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根据本文所提方法选取的最佳接入方案与传统TOPSIS法选取的最佳接入方案相比,本文所提方法更能有效提高配电网电压稳定性,对间歇性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选址定容工作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发电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会给配电网的运行、控制带来巨大挑战。针对分布式电源接入东北地区实际配电网后电压及网损的变化情况进行仿真计算,确定分布式电源的容量选择原则。通过分析不同出力、不同位置情况下电压及网损的变化情况,对实际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定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选址定容问题,在考虑到网损、静态电压稳定和线路热稳定3个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选址定容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对一种新的智能优化算法-天牛须搜索算法(Beetle Antennae Search-BAS)进行改进,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并应用于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问题求解。通过与粒子群算法在IEEE-33标准节点算例的仿真对比实验,验证了改进天牛须搜索算法(Improved Antennae Search-IBAS)在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问题求解中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时,其接入位置和容量会对电网的运行和规划产生很大影响。在分布式电源个数、位置和单个容量等影响因数下,以配电网网损、电压偏移及静态电压稳定裕度为目标,借鉴遗传算法中采用并行机制避免收敛于局部最优解的思想,建立了多种群免疫算法。并对配电网33节点接入2个DG进行选址和定容优化,结果说明了DG并网使各目标都得到优化。与普通免疫算法相比较,多种群免疫算法具有更好的寻优能力。采用该方法对DG选址定容进行研究,对配电网的经济、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于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选址定容问题,本文以有功网损、配电网节点电压偏移总和、系统建设与运行总费用和环境成本这四个指标作为优化目标。通过加权归一化为单目标函数,建立了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以IEEE33节点配电网为算例,对分布式电源的安装位置与容量进行优化配置。结果分析表明,配电网的网损减少,电压水平提高,总成本降低,验证了本文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因其良好的环境效益受到关注,但分布式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出力具有波动性和不确定性,这类分布式电源配置在网络中的节点位置和容量对于网络优化运行至关重要。由于配网中三相负荷经常不平衡,并且不同相之间的互阻抗也不平衡,这给分布式电源在配网中的选址定容带来了难度。考虑到三相不平衡潮流的影响,利用速度高、精度好为特点的考虑负荷模型和负荷接入类型的线性三相不平衡潮流法进行潮流计算。针对出力不确定的分布式电源在三相不平衡配网中的选址定容展开研究,建立了以减小网损、降低电压不平衡度、防止电压跌落的分布式电源多目标选址定容模型。针对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后的运行维护情况,提出了成本效益分析,来考虑中长期选址定容的合理性。为了求解文中的多目标模型,提出了改进磷虾群搜索算法,保留最优个体,提高收敛速度。利用IEEE37节点系统进行算例验证,分析了网损、电压不平衡度、每相电压在分布式电源接入后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多目标优化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分布式电源(DG)选址优化多目标计算模型,从投资费用、网损、电压指标3个主要角度独立分析DG接入配电网的优化计算问题。提出基于熵和距离的多目标粒子群(DEMPSO)算法和模糊多权重(FMW)技术,通过DEMPSO算法找到DG接入配电网的多个可行方案,通过FMW决策确定最优方案,基于此进行DG优化选址与定容。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选址与定容问题,以分布式电源的渗透率最高、配电网的网损改善率最大及电压质量改善率最大三个目标构成目标函数,利用判断矩阵确定权重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果蝇优化算法对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和接入容量进行优化,IEEE 33节点配电网络的仿真结果表明:与遗传算法和基本果蝇优化算法相比,改进的果蝇优化算法在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两个方面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验证了上述优化配置模型及改进算法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配电网故障的特点,重点分析配电网故障给用户造成的损失;针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现状,提出了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的看法;简述了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南宁市城区中压电网在适应高压电网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结构不合理一大量放射形10kV线路;(2)一回10kV线供一个用户一造成出线走廊紧张,可靠性低;(3)中压用户大量使用断路器一造成变电站结构复杂;(4)城区出现大量架空线。建议采用环网供电、绝缘导线、负荷开关、高速熔丝、电缆等先进技术改造中压网。  相似文献   

13.
智能配电在智能电网的发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2013年度国内外配电自动化、主动配电网的技术进展进行了评述,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在配电自动化的试点规模进一步扩大,并逐步向常态化建设和运维方向发展;南方电网公司在主动配电网技术研究取得进展,并在稳步推进示范工程建设。对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上海)研发中心在智能配电网领域2013年度的技术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4.
广州“十二五”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华 《黑龙江电力》2010,32(4):310-313
介绍了广州"十二五"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的目的和过程。根据广州规划定位及发展需求,以广州现状配电网为基础,提出了合理规划方案,并对广州配电网进行了网络优化,及对规化方案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5.
我国配电自动化和用电信息采集的应用程度不高,主要原因是落后的配电网通信制约其发展.低性能、低可靠性的通信系统限制了配电网功能的发展.智能电网下的配用电业务极大增加,大部分业务需求高速实时可靠的通信作为支撑.文章通过对配电通信业务的研究,对以往配电通信网架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用于智能配电网的新型通信网架构.  相似文献   

16.
徐雄文 《江西电力》2011,35(2):49-52
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开始逐步实施,电网的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建设大容量的光纤通信网是目前最适合配电通信发展的通信方式.针对瑞昌配电系统业务的需求和现状,通过分析无源光网络技术和特点,探讨了无源光网络技术在农网配用电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中低压配电网光纤通信网络的发展,指导配电网通信光缆网络建设,文章从配电网通信网络架构分析出发,提出配电网光缆先期平面方式建设,兼顾后期分层式光缆扩展。光缆在各开关房、开闭所等成端的建设方案;配电网光缆的建设应遵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考虑现有业务及未来5年业务发展的通信需求,配电网光缆建设宜遵循“电缆线路选择管道光缆、架空线路选择普通光缆或ADSS光缆”、“A、B类供电区域及其他重点区域的管道电缆、配电网通信光缆应随配电网新建电缆同步敷设光缆”等原则。  相似文献   

18.
回顾近30年来我国配电网建设的情况,指出在考虑配电网的建设模式时要注意到我国幅员辽阔、配电网区域性差别较大的特点,将智能配电网建设视为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根据需求演变和技术发展水平,制定系统性、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方案。此外,分析了我国当前配电网建设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未来影响可能较大的部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配电不停电作业技术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已不断受到国内供电企业重视.其中的旁路作业技术作为不停电解决配电网大型检修和改造工程的有效方式,一直被业内归类为配电不停电作业技术中最复杂的作业项目.按照传统作业方式,旁路作业的开展将依托柔性电缆和旁路开关等设备形成较为复杂的旁路系统,以实现负荷转移,作业过程牵涉多班组和多...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智能配电网业务及通信需求分析出发,结合配电网通信技术特性,提出配网通信技术应用原则,为配电网通信网络规划、建设等提供参考。根据智能配电网业务的通信特性将配电网业务分为保护类业务、控制类业务、信息监测类业务和视频类业务;分析配电网常用的光纤通信、中压载波、无线公网、无线专网等通信技术的通信时延、通信带宽、通信安全性、通信可靠性等特性,最后给出配网通信技术的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