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RFA)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对22例不能手术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经皮穿刺RFA及FOLFOX4化疗。[结果]22例57个病灶,完全坏死率81.82%,对坏死的判断,CT优于超声,中位无局部复发时间为232 d,中位生存期27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91.2%及74.8%。[结论]RFA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我科诊治的结肠癌肝转移接受结肠癌根治术和肝内肿瘤灶切除治疗的17例和结肠癌根治术后对肝内肿瘤行射频消融(RFA)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单纯手术治疗的17例患者均于术后20个月内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13.412±0.912)月,而手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12例患者随访6~28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18.496±2.139)月(P<0.05);RFA治疗后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胸闷、右上腹痛、发热,血清ALT和AST轻度升高。结论 手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结肠癌肝转移是一种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方法,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影像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射频消融(RFA)技术在治疗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癌方面因靶向精准、创伤小、副作用小、治疗可重复、病灶毁损完全等优点,在肝脏转移癌治疗中的地位越发重要[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5年来因发现不可切除的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癌在影像学引导下行RFA治疗后疗效、并发症及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客观疗效和生存受益。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51位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按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单纯化疗)32例和试验组(射频联合化疗)19例:对照组采用FOLFOX或FOLFIRI方案,试验组采用化疗-射频消融-化疗的夹心疗法,化疗方案同对照组。研究终点包括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中位肿瘤进展时间(mTTP)、中位生存期(MST)和临床受益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36.8%(7/19)和25.0%(8/32)(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4.7%(18/19)和68.8%(22/32)(P〈0.05);mTTP分别为285d和191d(P〈0.01),MST分别为693d和387d(P〈0.01);临床受益反应分别为89.5%(17/19)和65.6%(21/32)(P〉0.05)。结论射频消融结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可明显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联合射频消融和125I粒子治疗肝转移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并联合应用射频消融和^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2例术前经CT或MR确诊肝脏有转移灶的患者,行腹腔镜下肝转移瘤切除或射频消融,最后将^125粒子植入肝脏肿瘤部位。结果术中超声发现新病灶17个,所有患者均顺利行腹腔镜切除或射频消融及^125粒子植入。2例术后出现肝脓肿,1例术后发生腹腔少量出血,余无严重并发症。^125个转移病灶位于肝脏右后内叶或巨大仅行腹腔镜下射频消融及^125粒子植入,22例患者的38个边缘转移病灶行离体切除。随访12~25个月(平均22.3个月),有12例转移癌未见液化,行腹腔镜下二次射频及^125粒子植入。1年生存率为74.2%(46/62),2年生存率为59.7%(37/62)。结论腹腔镜切除并联合应用射频消融和^125粒子植入治疗肝转移癌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激光消融(LA)与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微小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微小(<2 cm)肝癌患者被分为LA组和RFA组,每组27例。比较两组疗效、肿瘤局部控制(LC)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 LA组近期有效率(RR)为81.5%,与RFA组的77.8%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A组一年LC为77.8%,显著高于LA组的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RFA组PFS为(12.5±6.6)个月,显著长于LA组的(8.7±5.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局部疼痛、腹腔出血、胆道出血和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相差(P>0.05)。结论 与LA治疗比,RFA可提高治疗微小HCC患者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并延长患者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临床总结,评价超声造影(CEUS)在射频消融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肝转移癌中应用的优点。方法采用超声造影辅助诊断定位经皮穿刺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2~12月肝转移癌灶12例,癌灶直径12 mm~45 mm,每个病灶通过超声造影诊断定位进行RFA 1~2次,术后通过超声造影及增强CT评价疗效。结果11例病灶术后1月后复查,示全部消融,1例较大病灶治疗后有部分残余,行再次射频,1月后复查病灶坏死。结论超声造影应用于RFA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肝转移癌发现早,诊断早,定位准确,效果好,操作简便易行,微创无严重并发症,进一步提高了超声引导下RFA的准确率和疗效。  相似文献   

8.
刘驰  万春  曾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553-3554
大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肝脏,且肝转移为本病的重要致死因素。初诊病例中有20%~25%已发生肝转移,原发灶切除后仍有20%~25%发生肝转移〔1〕。本文对我院2004年1月1日至2011年8月1日收治的31例大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同时进行射频消融(RFA)及门静脉化疗泵植入,观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肝脏是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的最常见器官,报道近23%51%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现时即伴有肝转移〔1〕。手术切除是肝转移瘤唯一的根治性治疗手段,而80%51%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现时即伴有肝转移〔1〕。手术切除是肝转移瘤唯一的根治性治疗手段,而80%90%的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手术治疗〔2〕,肝脏介入治疗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灌注提高肝脏局部血药浓度,同时阻断肿瘤供血,达到姑息性治疗甚至治愈肝脏肿瘤〔3〕。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有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为结直肠癌、两项影像学检查证实肝转移癌、无法外科手术切除、同期未进行化疗且根据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50分、预计  相似文献   

10.
倪敏  丁炯  仇金荣 《实用老年医学》2009,23(4):313-314,319
目的 探讨CapeOX方案对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老年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老年病人,应用CapeOX方案化疗,每2周期评估一次化疗效果.如化疗后可行手术切除则考虑手术,术后继续CapeOX方案化疗.结果 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共收治符合标准的病人16例,化疗后8例缓解(缓解率50%),其中3例行根治性切除,5例化疗后肿瘤稳定或缓解但未能行肝切除的病人中位生存期为23.2月;4例化疗后稳定;4例化疗无效的病人中位生存期为6.25月.结论 CapeOX方案结合肝切除术可使部分病人获得治愈,同时CapeOX化疗方案可以使部分病人肿瘤症状缓解,延长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早期泡型肝包虫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10月我院诊治的早期泡型肝包虫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5例)和观察组(n=25例)。在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在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术后随访1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术后1 w,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16.7±1.6)μmol/L,与对照组【(14.2±1.4)μmol/L,P>0.05】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为(140.8±52.4)U/L,显著低于对照组【(194.7±63.2)U/L,P<0.05】,血清GGT水平为(95.1±10.2)U/L,显著低于对照组【(102.4±11.3)U/L,P<0.05】,而血清ALB水平为(35.7±3.4)g/L,显著高于对照组【(32.9±3.5)g/L,P<0.05】;在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0%(P<0.05)。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早期泡型肝包虫病患者可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PURPOS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efficacy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elvic recurrent rectal cancer. METHODS: Computed tomography-guided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was performed by placing a LeVeen needle electrode into the tumo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was performed on three lesions in two patients with pelvic recurrent rectal cancer, where the tumors were unresectable and associated with poorly controllable pain despite local treatment consisting of chemoradiotherapy. RESULTS: There were no major complications during the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procedure, although one patient complained of a sensation of warmth in the pelvic region, which was reasonably tolerated.Case 1: Each of two lesions of pelvic recurrence, 3 or 4 cm in diameter, was treated once by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with placement of a needle electrode into the tumor mass. After the procedur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nfirmed nearly complete necrosis of the tumors, and there was a sufficient relief of pain enabling discontinuation of an opioid. Serum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returned to normal and there was no evidence of relapse six 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Case 2: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was performed by placing a needle electrode at two sites of a recurrent tumor 6 cm in diameter. Post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maging showed viable tissue remnants along the tumor margin, but the treatment produced relief of pain. The procedure was effective in opioid dosage reduction and pain control within a limited time span. CONCLUSION: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s a relatively readily maneuverable and safe local treatment for pelvic recurrence in rectal cancer and is considered a procedure worth applying with further accumulation of experience in clinical cases.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Japan Surgical Society, Sendai, Japan, April 11 to 13, 2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实时超声造影和融合影像导航技术下微波消融与手术治疗小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1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实时超声造影和融合影像导航下微波消融治疗,给予对照组实施外科手术切除治疗。采用酶速率法测定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结果 在术后3个月,观察组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3.8%,对照组完全切除率达100.0%(P>0.05);两组血清AFP、AFU和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肺部感染、胆漏、皮肤切口感染、腹腔或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3%(P<0.05);随访3~36个月(中位随访18个月),观察组累积生存率为73.2%(52/71),对照组为71.8%(51/7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值=0.086,P=0.763)。结论 在实时超声造影联合融合影像导航技术支持下行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患者,疗效与手术切除相当,但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积极开展和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7月我科诊治的136例PLC患者,68例接受TACE治疗,另68例则在TACE治疗后给予RFA治疗。结果 在治疗后3 m,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2%和8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清AF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发热、上腹部疼痛、胃肠道反应和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相差(P> 0.05);观察组患者1 a和2 a生存率分别为73.5%(50/68)和55.9%(40/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3%(41/68)和41.2%(28/68,P< 0.05)。结论 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RFA治疗PLC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都比单纯进行TACE治疗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作者单位: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 陕西核工业215医院影像科(吴进锋);肿瘤科(白国栋);超声科(程荣)第一作者:吴进锋,男,40岁,大学本科,主治医师。E-mail:wujinfeng_197705@163.com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肝癌(PLC)后应用胸腺素α1维持治疗的意义。方法 在75例单发小于5 cm的PLC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RFA治疗,术后部分患者继续应用胸腺素α1 治疗3个月。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随访36个月,观察无复发生存率(RFS)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35例联合组一次性治疗达到完全应答率为80.0%,40例RFA治疗组为82.5%,经补救治疗,两组均达到100.0%完全应答;在术后3月末,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但联合治疗组血清IL-2和IFN-γ水平分别为34.5(26.7,39.6)ng/L和77.2(74.4,82.7)ng/L,显著高于RFA治疗组【分别为26.8(22.3,28.4)ng/L和64.6(59.7,75.9)ng/L,P<0.05】;联合组中位RFS为26个月,RFA治疗组为2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1 a、2 a和3 a RFS分别为62.9%、28.6%和5.7%,而单行RFA治疗组分别为55.0%、17.5%(P<0.05)和0.0%,提示在RFA术后应用胸腺素α1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应用胸腺素α1治疗、病灶大于3 cm、特殊部位的病灶和治疗后是否获得CR等影响RFA治疗后患者的预后。结论 在RFA治疗PLC患者后应用胸腺素α1维持治疗可能能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可能与提高了机体抗肿瘤细胞免疫功能有关,值得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TACE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其中54例在TACE治疗的基础上联合RFA治疗。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和生存率。结果 联合组有效率为77.8%,疾病控制率为87.0%,显著高于TACE组的50.0%和70.4%(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总胆红素和甲胎蛋白水平分别为(24.0±6.7)μmol/L和(135.7±15.6)μg/L,显著低于TACE治疗组【分别为(28.3±8.2)μmol/L和(226.5±18.2)μg/L,P<0.05);在治疗期间,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2%,与TACE组的51.9%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1 a生存率为75.0%(39/52),显著高于TACE组的47.2%(2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42,P=0.003)。结论 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PLC患者安全有效,可提高近期生存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比较血液抽吸联合射频消融(RFA)与肝动脉插管栓塞(TAE)治疗肝血管瘤(HCH)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科收治的102例HCH患者,其中56例接受TAE治疗,另46例接受血液抽吸联合RFA治疗。随访3个月。结果 TAE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日分别为(49.2±14.6)min、(13.4±3.7)mL和(3.4±1.6)d,而血液抽吸联合RFA治疗组分别为(57.5±18.9)min、(7.5±1.9)mL和(1.5±0.5)d,差异显著(P<0.05);在术后即刻和术后3个月,TAE治疗组瘤体容积分别为(49.2±22.5)mL和(31.4±15.7)mL,与RFA治疗的(49.1±22.3)mL和(31.2±15.5)mL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瘤体缩小率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TAE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9%,显著高于血液抽吸联合RFA治疗组的6.5%(P<0.05)。结论 采用血液抽吸联合RFA治疗HCH患者能够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两组方法治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经皮穿刺门静脉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直径>3 cm的肝恶性肿瘤患者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93例【肝细胞癌(HCC)78例,肝转移性癌15例】,分为联合组54例和射频消融组39例;联合组患者接受经皮穿刺门静脉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组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并随访3年肝脏局部残留复发率及无瘤生存率。结果 联合组术后肝周积血4例(7.41%)、胸腔积液2例(3.70%)、远端胆管扩张1例(1.85%),并发症发生率为12.96%(7/54);射频消融组术后肝周积血2例(5.13%)、胸腔积液1例(2.56%)、远端胆管扩张2例(5.13%),并发症发生率为12.82%(5/39),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x2=0.000,P=0.984);联合组术后1 a、2 a和3 a 局部肿瘤残留复发率分别为0.00%、3.70%和11.11%,射频消融组分别为7.69%、20.51%和35.90%,联合组局部残留复发率显著低于射频消融组(x2=4.292、6.667、8.242,P=0.038、0.010、0.004);联合组术后1 a、2 a和3 a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2.22%、61.11%和55.56%,射频消融组分别为53.85%、43.60%和38.46%,但两组生存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3.340、2.797、2.650,P=0.068、0.094、0.104)。结论 相比较于单纯射频消融,经皮穿刺门静脉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直径>3 cm肝恶性肿瘤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下,显著降低了3年内局部肿瘤残留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视频消融(RFA)治疗后给予益脾养肝方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临床获益情况。方法 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诊治的PLC患者60例,均接受RFA治疗,其后,30例患者接受益脾养肝方治疗3个月。应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常规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和糖抗原(CA)19-9水平。结果 在随访时,观察组获得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的比率分别为6.7%、46.7%和26.7%,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7%、26.7%和26.7,P<0.05);血清AFP和CA19-9水平分别为(75.8±16.6)ng/ml和(54.1±8.7)U/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8.6±20.3)ng/ml和(63.5±9.0)U/L,P<0.05】。结论 在RFA治疗后应用中药益脾养肝方治疗PLC患者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供近期疗效,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