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开放手术、微创小切口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为手术方案选择积累更多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回顾性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小儿腹股沟疝患儿共1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设为A组,68例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设为B组,6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设为C组;比较3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复发率。结果 B、C组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A组(P 0.05);C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A、B组(P 0.05);C组总治疗费用显著多于A、B组(P 0.05);C组患者术后阴囊水肿、切口疼痛及鞘膜积液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B组(P 0.05);C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 0.05);同时3组随访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微创、操作用时短、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发生风险低等优势,对有腹腔镜操作条件医院应将其作为临床首选;而无条件医院应尽量选择微创小切口手术,而初学者则建议采用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阑尾炎患儿43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组患儿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患儿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较短,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发现,组间差异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无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小儿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抗生素使用少等优越性,今后可将其作为小儿阑尾炎治疗的首选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腹腔镜微创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整群选取的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30例阑尾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5例患儿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65例患儿以腹腔镜微创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儿的手术成功率为100%,两组患儿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腹腔镜微创术治疗小儿阑尾炎具有创伤小、切口污染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等优点,可有效缓解患儿痛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将微创腹腔镜术式应用于早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时的临床效果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漯河市中心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样本,采用随机且自愿原则及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66例。对照组予传统的开腹切除术,观察组予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术后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淋巴结清除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总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术后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临床效果佳,远期预后较好,且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王胜义  陈勇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315-1316
目的:观察腹腔镜微创技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阑尾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进行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患儿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1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33例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45例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较。结果:33例均在腹腔镜手术下完成,与传统开放手术患儿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早,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开放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嵌顿性斜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阑尾炎患儿43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组患儿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患儿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较短,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发现,组间差异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无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小儿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抗生素使用少等优越性,今后可将其作为小儿阑尾炎治疗的首选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4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给予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改良Soave术,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经肛门改良Soave术,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3个月自主大便率为81.82%(18/22),略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5.00%(15/20)(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5%(1/22),略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5.00%(3/20)(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腔镜微创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小儿阑尾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n=54),微创组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开放组实施传统开放手术,分析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手术成功率及手术时间与开放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7%显著少于开放组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小儿阑尾炎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可作为治疗小儿阑尾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确诊收治的130例儿童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疼痛持续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疼痛持续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两组对比差异x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儿疼痛,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采用腹横纹横形小切口并皮肤拉拢法在小儿鞘膜积液、隐睾症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与传统手术切口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小儿鞘膜积液和隐睾症患儿120例,随机均分为2组(n=60)。改进组选取采用腹横纹横形小切口并皮肤拉拢法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和隐睾症,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股沟斜切口进行治疗,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切口外观等。结果改进组患儿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组术后切口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横纹横形小切口并皮肤拉拢法治疗小儿鞘膜积液、隐睾症具有切口小、易操作、切口美观无明显瘢痕、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婴幼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疗效。方法对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婴幼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儿分为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组(腹腔镜组,n=40)和传统开放手术组(传统组,n=40)两组,对两组患儿的术中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6/40)、12.5%(5/4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婴幼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较传统开放手术更能有效减少患儿术中出血量,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且不会在极大程度上提升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是其具有较长的手术时间、较小的操作间隙、较难的操作难度等,临床应该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合适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疝气实施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舞钢市武功乡卫生院实施治疗的小儿疝气患儿8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分析经鼻内镜小儿腺样体切除在小儿鼾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4年7月该科共收治82例住院治疗的鼾症儿童,根据腺样体切除的不同手术方式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实施扁桃体剥离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照组同样方法剥离扁桃体后利用传统手术方式刮除腺样体。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鼾症的手术治疗中,扁桃体剥离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具有明显优势,既有效缩短了手术和住院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也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拟行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常规组及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微创组,每组40例。对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方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接受手术治疗时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同时微创组接受手术治疗后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且腹腔引流量同样少于常规组(P<0.05)。此外,微创组在住院期间所发生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同样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可有效提高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小儿外科收治的疝气患儿13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是的不同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手术方式,观察组患儿采用微创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4.18±4.23)min,术中出血量(5.16±0.24)ml,住院时间(2.39±1.37)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21.87±5.61)min,术中出血量(8.15±2.34)ml,住院时间(5.17±1.23)d;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显著,时间短,创面小,减少患儿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比较小儿上消化道异物行静脉麻醉胃镜及普通胃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40例上消化道异物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其中观察组患儿开放静脉通道后,采用芬太尼(剂量:0.5~1.0 mg/kg)、丙泊酚(剂量:2.0~3.0 mg/kg)进行静脉复合麻醉,待患儿睫毛反射及吞咽反射消失、全身肌肉松弛或待患儿进入睡眠状态后行胃镜下异物取出术;对照组患儿行常规胃镜下异物取出术。比较两组患儿围手术期平均动脉压(MAP)、心律(HR)、血氧饱和度(SPO_2)变化,患儿异物取出花费时间,异物取出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异物取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异物取出时间平均为(5.86±10.28)min,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14.31±13.46)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MAP、HR、SPO_2值出现波动,但治疗后均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对小儿上消化道异物采用静脉麻醉胃镜下进行手术治疗,较常规胃镜操作安全性更高,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能够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手术的68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Duhamel根治术进行手术;观察组采用Ⅰ期肛门改良Soave术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差异;观察两组患儿术后7 d内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术后第7天排便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7 d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第7天排便情况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期肛门改良Soave术总体疗效优于Duhamel根治术,患儿术后各项功能恢复快,安全性更好,且无需术后附加手术,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9.
王建平  房小平 《吉林医学》2014,(5):1006-1007
目的:对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儿科患有疝气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儿采用微创手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30例患儿给予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儿在并发症的比较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手术时间短,平均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小儿非腹腔型隐睾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小儿非腹腔型隐睾患儿9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分别采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等。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儿切口感染及睾丸回缩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P〈0.05);同时两组患儿治疗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但腹腔镜手术组患儿治疗后提高程度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非腹腔型隐睾相较于开放手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创伤及炎症反应,促进术后康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