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综合需求响应(IDR)是能源互联网下的一种多能源智能管理模式与系统,是用户深度参与能源市场及系统调控的重要切入点,但由于实施效果的不明确性,影响了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及IDR的实施与推广.对此,从经济、环境、技术、社会等维度分析了IDR的实施效果,结合已有研究得到初选评价指标,进一步采用DEMATEL方法厘清指标的重要程度并确定指标权重,从各指标的中心度、原因度看,多能源智能管理技术、能源市场稳定性、能源间可替代度是对IDR实施效果影响较大的指标,实施中应优先考虑;最后,以某园区IDR项目效果的评价验证该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建立需求激励机制、完善多能源市场运营模式、加强综合需求响应技术体系构建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措施更为丰富,可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归纳福建省需求侧管理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能源互联网在需求侧管理的应用措施。结合福建电网"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研究能源互联网技术对福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改善效果,并分析能源互联网产生的社会效益,提出推动能源互联网在需求侧管理方面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兴起,传统的需求响应逐渐转变为综合需求响应(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IDR)。如何在综合能源系统中建立涉及综合能源用户与负荷聚合商(Load Aggregator,LA)的多方利益主体运行机制和价格策略,是将负荷聚合商引入综合能源市场的首要问题。文章考虑两类需求响应类型,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负荷聚合商和用户三者之间的运行优化机制和交易策略模型,并将其表达为双层主从博弈模型;提出了分布式组合求解算法,在三者不断交互的博弈过程中,实现三者利益均衡。考虑负荷聚合商是否实施电力辅助服务及综合需求响应,建立了3种情景,比较不同情景下综合需求响应策略、能源定价策略及能源交互策略。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负荷聚合商参与综合需求响应的运行机制有效地发挥了需求响应资源的作用,双层主从博弈模型的引入保证了该机制长久运行,为未来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计及多类型能源市场价格传导机制的综合需求侧响应策略能够解决传统工业园区能源利用效率低、电能紧缺等问题。文章以园区多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计及电力市场和碳交易市场价格传导机制,基于园区多能源系统模型,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设计了园区多能源系统综合需求侧响应策略,对深圳某园区进行了实例分析,并运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策略能够提高多能源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5.
周渝慧 《中国能源》2004,26(7):21-24
本文经过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研究了我国电力供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首次在我国提出组合电力需求、组合电价、尖峰电价和可中断电价等电能价格动态组合的观点,力求通过对我国电价机制的创新设计,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提供相关的理论研究思路和可操作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统、"互联网+"智慧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储能能够为电网运行提供调峰、调频、备用、黑启动、需求响应支撑等多种服务,是提升传统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储能能够显著提高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支撑分布式电力及微网,是推动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关键技术;储能能够促进能源生产消费开放共享和灵活交易、实现多能协同,是构建能源互联网,推动电力体制改革和促进能源新业态发展  相似文献   

7.
依托泛在电力物联网及大云物移智等互联网技术,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向用户提供经济高效的综合能源服务是未来电网公司适应市场环境、实现能源互联网企业转型的重要途径。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纳、配电网运营、负荷预测和需求响应等方面梳理了泛在电力物联网下未来能源互联网的整体架构;从综合能源供给与综合服务两方面构建电力市场改革和能源转型背景下区域电网公司的综合能源服务体系;总结了未来电网公司的功能形态、演化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和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8.
在以能源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能源体系中,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特点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给传统"发电跟随负荷变"的调度运行方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利用可调度的需求侧资源实现"负荷跟随发电变"的需求调度,是对传统发电调度方式的补充。在明确需求调度的定义与特征的基础上,构想了需求调度与发电调度的运行模式及其协调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发电侧资源与需求侧资源被双向调度,以实现电力实时平衡控制;需求侧资源可以与发电侧资源一样,参与各类市场。总结了国内外需求调度实践,分析了我国实施需求调度的技术及市场与经济挑战,提出了需求调度与发电调度的总体技术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   随着清洁能源转型和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南方区域电力储能的政策机制和市场环境不断向好。   方法   研究了南方区域储能相关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和需求响应市场规则,从辅助服务交易品种、用户侧需求响应、新能源配储能和独立储能站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南方区域储能市场发展趋势,并以用户侧储能投资运营经济性评估为例进行量化分析。   结果   研究表明:电力营销市场竞争条件下,越是在调频、调峰需求量大、灵活性调节资源缺乏的地区,储能参与辅助服务或需求响应对系统做出的贡献越大越显著,所带来的综合效益越多。   结论   可为电力储能商业模式创新和应用推广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文中简要介绍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中需求响应的概念、机制、方案制定和实施等步骤,并通过对某一纺织企业电力需求响应潜力、执行效果等做出定性分析,从该分析可以得出,该法可操作性较强,对指导企业电力需求响应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可再生能源电力费用分摊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时璟丽 《中国能源》2010,32(2):15-18,21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支持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电价和费用分摊政策框架,有效地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的蓬勃发展。本文从资金来源、使用范围、筹措支付等角度,对国内外费用分摊政策及实施进行对比分析,对我国现有政策实施面临的资金严重不足、税收、财务、效率等诸多问题进行剖析,并测算了近三年可再生能源电力补贴资金需求。在吸纳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基金管理方式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费用分摊,利用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国家财政资金等多条渠道支持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泛在电力物联网从架构上可分成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4个层次,感知层是构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重要基础。通过研究泛在电力物联网业务需求,分析了业务流到数据流的映射机制,并从横向、纵向2个维度提出与泛在电力物联网应用层协同规划的感知层总体架构,提出感知层的技术原则和建设模式。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研究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为下一步示范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区块链技术作为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将引发新一轮的技术发展与产业变革,助力现代城市智慧能源系统建设。从发展历史、基本原理与应用特性三个角度介绍了区块链技术,指出了区块链技术与电力物联网的契合点;总结了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外电力物联网中应用的现状,指出电力物联网环境下的区块链应用,将主要聚焦于产业重构和用户重定义两个方向;在此基础上,以电网运维辅助管理、区域电力市场交易与需求响应业务管理3个场景为例展望区块链技术在电力物联网中应用的前景;对电力物联网中区块链技术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有助于构建互利共赢的电力物联网生态,更好地发挥电网在能源供应体系中的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可再生能源的持续规模化发展是实现我国能源供应转型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国家能源转型要求和电力体制改革形势,对近期已经实施或可能实施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引导、全额保障性收购、绿色电力认购及交易、光伏发电招标、电力定价、推进供热应用等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机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加快或细化政策机制实施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能源转型与低碳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支持。研究能源发展与转型规划、城市绿色与低碳发展、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应用是支撑区域落实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性研究工作。本文梳理了中国能源战略工作的部分重点内容与发展方向、气候变化风险下城市低碳发展模式、体制机制创新需求和热点问题,并简介本课题组从事的一些区域能源转型与低碳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研究和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提出在全新技术革命时代,能源战略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都存在创新需求;规划方法学和模型工具的开发、大数据挖掘和应用、变革性技术的预见和评估、跨学科和领域的协同战略规划等都是今后能源软科学研究亟待深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的发展,为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管理、规划及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建立一个考虑全过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管理评估指标体系非常必要。在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要求的背景下,从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全过程管理流程及要素出发,结合全过程理论,分析了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管理组织体系、规划决策、启动实施、检测验收阶段的管理评估内容,提出了考虑全过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并以某公司电力系统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进行了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全过程管理评估。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可再生能源消纳挑战的深层次根源是没有形成适应新能源特点的灵活电力系统和市场机制。本文总结了电力市场促进系统灵活性的国际经验,分析提出了新一轮电力市场改革促进系统灵活性的机遇、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和关键市场机制的建议,展望了可再生能源和火电机制角色转型、全社会参与需求响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黄浦区发改委组织开展黄浦区建筑楼宇电力需求响应试点。该项目为上海市首批电力建筑楼宇需求响应试点,共有企业天地、创兴金融中心等25幢楼宇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用电高峰期需求响应三次,累计削减负荷10 MW,有效缓解高峰用电负荷,为全区打造智慧能源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下一步全区将进一步扩大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机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现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机制面临的问题。在价格形成机制和扩大市场需求方面,对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机制提出合理化建议;在与其他政策协调衔接方面,为完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合理有效的价格机制是新型储能发展的关键。针对独立新型储能电站的价格机制开展研究,总结了国外典型国家的实践和经验,分析了我国储能电站价格机制的相关探索,储能电站管制定价模式与独立参与电力市场均难以支撑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在各相关方责权利对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传递因子的储能电站价格形成机制及成本疏导优化方法,最后通过案例进行说明。结果显示,传递因子可有效分配储能容量收益和电力市场收益,保障了各利益相关方的效益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