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5.
6.
7.
对医院病房综合楼用电总能耗和各分项能耗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得出了月、周、日各能耗变化规律,发现了该楼宇用能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节能建议.  相似文献   

8.
9.
10.
百级洁净病房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系统,是卫生学与工程学、建筑平面设计与净化空调系统的有机结合,它满足了空气洁净技术、卫生学无菌技术、医疗管理科学和建筑设计学科的综合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论述高层住院病房应急照明系统的种类、使用特点,提出高层建筑应急照明设置要点及其供电与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12.
阳秀春  莫伟  向华  谢鑫  龙林 《工业加热》2019,(3):296-299
【摘要】 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沟通模式)在介入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介入专科病房实施SBAR沟通模式,经过医师护士共同讨论,修订专科疾病常见症状SBAR沟通模板,对全体护士实施培训、考核、运用和评价。对比科室因医护沟通不良所致的医疗不良事件、患者对医护团队专业能力的认可度和医师对护士的满意度,与实施标准化沟通模式前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患者对医护团队专业能力的认可度、医师对护士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室因医护沟通不良所致的医疗不良事件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介入科病房实施SBAR沟通模式,能显著提高患者对医护团队专业能力的认可度和医师对护士的满意度,降低医护沟通不良所致医疗不良事件,保障了患者的安全,促进了医护和谐团队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立介入病房对介入放射学学科发展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东北地区三级甲等医院2005年介入放射学现状进行调查,并对从事介入诊疗医师数量、开展介入技术种类、介入诊疗例数等按有无介入病房分为2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52所三甲医院开展介入治疗,有病房组29所,占55.8%,无病房组23所,占44.2%。有病房组与无病房组对比:医师数平均为(4.8±1.7)名:(2.8±1.5)名(P<0.01),2组平均每所医院完成介入手术例数为481∶150(P<0.01),开展介入手术种类为8∶5(P<0.01)。结论成立介入病房有利于介入放射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由于介入诊疗工作的特殊性,其应用范围广,涉及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的诊治,给介入病房护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我院成立介入科护理单元2年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紧抓介入科临床护理特殊性的管理,通过积极培训介入病房护理人员,加强与本科医师的沟通,抓住重点环节等管理,及时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防微杜渐,持续改进我科的临床护理质量,使介入科临床护理在自身的发展中与介入治疗医学密切结合。为广大介入治疗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在介入“河南模式”下开展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1月—2014年4月,通过护理岗位层级设置和明确岗位职责,优化各班次流程,划分医护责任小组,强化医护培训,实施医护协同服务模式,与实施前半年即2013年5-10月的传统服务模式进行对比。结果 实施前后的医疗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医护彼此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或P<0.05) 。结论 介入病房在多学科联合诊治的基础上,配合医护协同服务模式,能够充分调动护理人员主动性,提高医护配合默契度,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丰富护理工作内涵,促进护理专业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比较电化学疗法与射频治疗对大鼠种植型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制作大鼠肝癌动物模型,分别应用电化学疗法与射频疗法进行治疗,1周后影像学、病理光镜观察肿瘤大小、坏死、凋亡变化,与荷瘤对照组比较,并观察生存期的长短.结果治疗前,所有大鼠肝肿瘤平均体积为(100±6)mm3,治疗后1周,电化学治疗组大鼠肝肿瘤平均体积为(125±10)mm3,射频治疗组大鼠肝肿瘤平均体积为(143±12)mm3,而荷瘤对照组肝肿瘤平均体积为(190±11)mm3;两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局部动脉灌注治疗雷诺病的疗效。方法   自2005年3月至2010年1月应用局部动脉灌注方法治疗37例内科治疗无效的雷诺病患者。患者病史6个月 ~ 5年,平均(38.3 ± 2.7)个月;均以双手发病为主。应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将导管置入肱动脉远端或桡动脉,每侧各推注罂粟碱30 mg、尿激酶10万u、利血平0.5 mg、前列地尔10 μg。结果   所有37例患者都成功置管和灌注,灌注后双手动脉供血情况立即明显改善。其中18例患者术后完全缓解,随访9个月 ~ 4年未复发;6例患者1个月 ~ 2年后复发,行第2次动脉灌注治疗,随访1 ~ 3年未复发。2例患者效果不明显,经2次动脉灌注治疗,都在治疗数天后原来症状复发。11例患者随访3 ~ 6个月后失随访,随访期间没有复发。37例患者平均随访(16.6 ± 4.6)个月,所有病例均未出现穿刺部位和肢体并发症。结论   局部动脉灌注治疗内科治疗无效的雷诺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前瞻性评估肝细胞癌(HCC)经导管化疗栓塞(TACE)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2)表达变化与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对62例HCC患者分别于TACE术前、术后4周测血清IGF-2值,术后6个月评估远处转移发生情况.结果 62例HCC患者术前血清IGF-2值为(6.74±0.04)pg/ml,术后血清IGF-2值较术前增高(P<0.05).在碘油分布不均匀及门静脉癌栓组中,血清IGF-2值增高.血清IGF-2升高者中,半年内有20例发生远处转移,而血清IGF-2值下降组仅2例.结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