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肌肉注射一般选择肌肉较厚 ,离大血管大神经较远的部位。其中以臀大肌为最多见 ,其次为臀中肌及臀小肌上臂三角肌及股外侧肌。由于新生儿和婴幼儿时期臀大肌不发达 ,易损伤坐骨神经 ,近年来常用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其中新生儿臀部注射易受尿布的污染而发生感染 ,因此常选用三角肌注射。如果注射深度适宜 ,药物迅速达到治疗作用 ,如果注射过浅 ,药物在脂肪层内 ,尤其是油剂类药物不但药物吸收差 ,还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 1999年 5月我科发生因肌肉注射鲁米那过浅致新生儿局部脂肪液化 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新生儿 ,男 ,生后 19h …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臀部外上方1/4处肌肉注射和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两种方法接种后观察注射后的副反应的比较,以探索白百破疫苗的最佳注射部位。  相似文献   

3.
上臂背侧与三角肌下缘皮下注射胰岛素疼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瑞洁 《天津护理》2010,18(2):102-102
目的:比较不同部位皮下注射胰岛素对减轻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10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选择上臂背侧与上臂三角肌下缘两部位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两部位的注射痛及患者的空腹血糖。结果:选择上臂背侧注射胰岛素疼痛程度显著低于上臂三角肌下缘。结论:采用上臂背侧注射胰岛素可减轻患者注射痛,且不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4.
杨晓春 《护理研究》2008,22(8):723-724
[目的]探讨三角肌的安全肌肉注射部位及不同部位注射对病人痛感的影响.[方法]根据三角肌的形态特点及深部血管、神经的行及分支、分布特点,评估三角肌的安全肌肉注射部位,将300例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注射的健康人随机分成3组,每组100例,分别选择三角肌上、中、下进行肌肉注射,比较3组不同注射部位的疼痛情况.[结果]三角肌上部没有大血管、神经通过,中部临近腋神经和桡神经,有损伤之虑,下部后方有腋神经、桡神经及血管通过.在三角肌上部行肌肉注射,疼痛反应明显低于中、下部.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角肌上部是安全、方便、可行的注射部位,疼痛反应轻;下部是危险的注射部位,疼痛反应重,避免在此注射.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给病人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时 ,经常遇到拔出针头后 ,针眼部位有出血现象 ,常采用棉棒按压数分钟后方可止血。笔者在三角肌肌肉注射时 ,采用注射后向左转动针头 90度后拔出。此法简便易行 ,拔针后针眼不会出血 ;既减少了拔针后棉棒按压时间 ,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特别适用于  相似文献   

6.
三角肌注射部位的选择和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晓春 《护理研究》2008,22(3):723-724
[目的]探讨三角肌的安全肌肉注射部位及不同部位注射对病人痛感的影响。[方法]根据三角肌的形态特点及深部血管、神经的走行及分支、分布特点,评估三角肌的安全肌肉注射部位,将300例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注射的健康人随机分成3组,每组100例,分别选择三角肌上、中、下进行肌肉注射,比较3组不同注射部位的疼痛情况。[结果]三角肌上部没有大血管、神经通过,中部临近腋神经和桡神经,有损伤之虑,下部后方有腋神经、桡神经及血管通过。在三角肌上部行肌肉注射,疼痛反应明显低于中、下部,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角肌上部是安全、方便、可行的注射部位,疼痛反应轻;下部是危险的注射部位,疼痛反应重,避免在此注射。  相似文献   

7.
儿科肌注并非只有一个最佳选择部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关于儿科肌肉注射安全部位的选择尚有争议,美国Beecroft和Redick 2名护理研究人员引证了20余种出版物中有关如何确定婴儿及儿童肌肉注射部位的观点,总结出4个被推荐的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后臀部、侧臀部、股部(股前部股四头肌),而仅侧臀部注射未见损伤报道,她们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首选侧臀部作肌注部位。 在对美国儿童医院593名护理工作者的调查发现,为青少年肌注常选后臀部,而对其他年龄组(婴  相似文献   

8.
肌肉注射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以往采用臀大肌注射。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对较胖的患者采用上臂三角肌与臀中肌交替注射。取得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自1994年1月到1996年1月,我们对648名患者分为二组,进行上臂三角肌、臀中肌交替注射和臀大肌注射的比较观察。年龄在一个月~70岁之间。 2 对照结果 结果见附表 3 典型病例 例1 患者男,13岁,诊断,支气管炎。患者体质较胖。给与青霉素80万,日2次肌注。四天后右侧臀大肌注射部位出现硬结,局部疼痛,后改为上臂三角肌与臀中肌交替注射10天,无硬结发生,有轻微疼痛感。 例2 患者女,40岁,风湿性关节炎。青霉素80万单位,日2次肌注。开始臀大肌注射5天,出现硬结。后改为臀中肌与上臂三角肌交替注射16天,无硬结形成。 4 护理要点 4.1 对患者应做好解释鼓励工作,以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取得合作。 4.2 掌握好注射部位 臀中肌注射部位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aemophilus type b conjugate vaccine,Act-Hib)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将500例预防接种Act-Hib的2~8月龄婴幼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0例,分别于大腿前外侧肌和上臂三角肌进行疫苗接种。比较两组婴幼儿接种后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婴幼儿局部反应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预防接种Act-Hib,在大腿前外侧肌注射接种局部反应程度明显轻于在上臂三角肌注射。  相似文献   

10.
徐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4):5838-5839
肌内注射用药是临床上防治疾病的主要给药方法之一。长期以来,肌内注射部位多采用臀大肌及三角肌,并已在临床形成常规,在治疗疾病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在临床应用中,人们逐步观察到2岁以下的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在臀大肌处进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即使选用臀中肌、臀小肌处注射,因注射部位邻近坐骨神经,亦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并且注射部位定位不易掌握。因此臀部肌内注射在儿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因三角肌肉分布较少,易形成硬结,不适多次注射。已有人建议对婴儿和瘦弱儿童可改用股外侧肌内注射,以免损伤神经[1]我们采用…  相似文献   

11.
叉腰注射法     
上臂三角肌是临床肌内和皮下注射常选部位,按护理教材上臂三角肌注射时,患者上臂靠近身旁屈肘,使该部肌肉暴露并放松.  相似文献   

12.
关喜华 《护理研究》2004,18(3):479-479
临床上给病人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时,经常遇到拔出针头后,针眼部位有出血现象,常采用棉棒按压数分钟后方可止血。  相似文献   

13.
余勤  邵梅 《华西医学》2010,(11):2079-2080
目的比较上臂三角肌下缘及腹部脐周皮下注射药物的疼痛程度以及两种注射部位药物注射后局部不良反应。方法将2009年9月-2010年5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室执行皮下注射的患者200例。采用自身对照,分别在三角肌下缘与腹部脐周行皮下注射,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所有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估,将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部脐周皮下注射较上臂三角肌下缘注射疼痛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2,P〈0.005),两组注射局部均无不良反应。结论腹部脐周皮下注射疼痛程度较上臂三角肌下缘皮下注射疼痛程度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接种部位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对婴幼儿生理、行为能力的影响,选择合理的接种方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两个免疫门诊2个月~18个月的婴幼儿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1 599例,采用上臂三角肌中部和大腿前外侧(中1/3段)为接种部位,接种24h后进行电话回访,对影响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受种部位婴幼儿生理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接种部位反应的因素主要为局部反应、活动受限。[结论]采用上臂三角肌中部为接种部位,有效地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接种部位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对婴幼儿生理、行为能力的影响,选择合理的接种方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两个免疫门诊2个月~18个月的婴幼儿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1599例,采用上臂三角肌中部和大腿前外侧(中1/3段)为接种部位,接种24h后进行电话回访,对影响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受种部位婴幼儿生理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影响接种部位反应的因素主要为局部反应、活动受限。[结论]采用上臂三角肌中部为接种部位,有效地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临床应用一种改进的针尖移动倾斜注射法,针刺入肌肉组织后,调整针尖方向,避开神经,达到肌肉注射过程中及注射后无痛感。此法并不局限于臀部肌肉注射,还可用于三角肌、臀中肌、臀小肌等肌肉注射部位,适宜任何肌肉注射体位。  相似文献   

17.
<正>皮下注射~([1])是指将药液注入皮下组织。常用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下缘~([2-3])、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及大腿外侧方,其中以上臂三角肌下缘为主要注射部位。在血液科病房,皮下注射是一项常见的护理操作,如化疗患者每12 h皮下注射阿糖胞苷(Ara-c)针,化疗后骨髓抑制~([4])患者皮下注射升白细胞、促红细胞、升血小板~([5])等药物。临床上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时,会碰到患者袖子不易卷上去,导致注射部位偏差,且存在前臂皮肤暴露不保暖的情况。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与婴幼儿接种疫苗部位的选择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4月于我院进行疫苗接种的婴幼儿300例,随机等分为3组,A组选择股外侧肌部位接种,B组选择上臂三角肌部位接种,C组选择臀肌部位接种。对婴幼儿接种疫苗不同部位的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3组婴幼儿疫苗接种后30 min内局部反应率、72 h内异常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股外侧肌、上臂三角肌或者臀肌部位对婴幼儿进行疫苗接种均比较安全的,但基于临床的应用率和综合因素考虑,针对2岁以下婴幼儿优先选择理想的股外侧肌作为疫苗接种部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腹部和上臂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的疼痛观察,采用疼痛较轻的腹部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减轻病人的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方法将33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的病毒性肝炎病人均应用腹部注射和上臂注射两种不同的皮下注射方法,交替进行,腹部注射法采用腹部垂直皮下注射干扰素,每人观察注射6次,共198次。上臂注射法采用上臂三角肌下缘以30°~40°角皮下注射干扰素,每人观察注射6次,共198次。观察腹部和上臂注射干扰素的疼痛程度、局部皮下红肿出血、皮下硬结的情况。结果腹部和上臂注射的疼痛程度有明显差异,腹部垂直皮下注射的疼痛感、皮下红肿出血、皮下硬结明显低于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 P〈0.01)。结论应用腹部垂直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的方法使病人的疼痛感明显减轻,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和病人的依从性,方便病人自行注射,易于被病人接受。  相似文献   

20.
不同部位注射胰岛素疼痛程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丹玲 《护理学报》2009,16(7):61-62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部位注射胰岛素疼痛的程度,以选择疼痛较轻的注射部位注射胰岛素,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选择2008年3-8月确诊为2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患者50例,按病区责任护理组分组,责任1组24例进行上臂外侧注射150例次作为上臂外侧注射组,在三角肌下缘以30°-40°角皮下注射胰岛索;责任2组26例进行腹部注射150例次作为腹部注射组,采用垂直注射或45°角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两组不同部位注射疼痛程度.结果 两种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经秩和检验,U=34.0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部注射胰岛素疼痛程度较上臂外侧轻.结论 采用腹部垂直皮下注射或45°角皮下注射胰岛素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