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高低温熔体混合处理工艺研究了熔体混合温度和混合后的保温时间对Al-20%Si过共晶铝硅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熔体混合处理过程中,高温低硅熔体倒入低温高硅熔体进行混合。研究结果表明,熔体混合处理后,Al-20%Si过共晶铝硅合金具有过共晶和亚共晶铝硅合金的组织特点,而初晶硅和α(Al)固溶体同时得到细化。  相似文献   

2.
利用金相和机械性能检测等手段,通过加入Fe、Mn、P,研究了Mn/Fe=1对变质和未变质过共晶Al—Si(15%)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考察过共晶Al—Si合金的力学性能、铁相等的变化,为高铁过共晶铝硅合金的回用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不同成分铝硅合金熔体混合对初生硅相细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叶春生  宋俊杰  张新平  潘冶 《铸造》2002,51(3):145-147
研究了高温过共晶Al Si合金熔体和低温亚共晶Al Si合金熔体混合后对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 :熔体混合并迅速搅拌后的初晶硅大大细化 ,在 2min内浇注 ,可以获得分布均匀且尺寸小于 2 5 μm的初晶硅 ;随着熔体保持时间的延长 ,初晶硅的尺寸有增大的趋势。探讨了对硅相的细化机理。  相似文献   

4.
《铸造技术》2017,(4):758-761
过共晶铝硅合金具有密度和线膨胀系数小,铸造性能好,可获得高的耐磨性和热稳定性,是发动机活塞等轻质耐磨件的理想材料。本文对近年来过共晶铝硅合金的研究,主要在合金中硅相细化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采用磷变质细化过共晶铝硅合金中的初晶硅相,并对工业熔体中存在的多种粒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共晶铝硅合金中存在多种异质粒子(如Al P和Si O2)及复合异质粒子[如Al P/Si O2和Al P/(Al2O3+Si O2)]等多种形核中心,这些粒子都能为初晶硅相形核提供固相衬底。在工业合金熔铸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多种粒子的异质形核作用。  相似文献   

6.
吴鹤  刘茜珂 《铸造》2005,54(12):1207-1209
观察和分析了钛硅共晶系合金的共晶结晶过程以及微观组织中Ti5Si3相的典型形貌.结果表明,亚共晶与共晶钛硅合金中Ti5Si3相在共晶析出时均生长成棒状甚至颗粒状.更细致的观察发现,Ti5Si3相的截面形貌为六角形,具有光滑的120°夹角界面,而且中心部位嵌有非共格的球形α-Ti颗粒.同时,Miedema理论计算结果表明,Ti5Si3相比β-Ti相具有更负的生成热,是钛硅共晶系合金中两相共晶时的领先相.  相似文献   

7.
过共晶铝硅合金中初晶硅的变质机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过共晶铝硅合金中的初晶硅由于晶粒粗大并且有尖锐的棱角,严重的削弱了合金的机械性能,通常我们采用变质处理工艺来改善这一现象。目前很多研究表明硅元素变质的机理主要是孪晶凹谷机制。但是研究的对象都集中于亚共晶铝硅合金中的共晶硅。而对于含硅量高的过共晶铝硅合金.目前的研究内容是过共晶铝硅合金中的共晶硅或磷元素变质中的初晶硅的变质机理。对于钠盐变质的过共晶组织中初晶硅的变质机理未见报道.而恰恰初晶硅对过共晶组织性能的影响最深刻。因此实验研究对象锁定为钠盐变质的初晶硅变质机理。并且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通过标定透射衍射斑点研究硅相的变质机理。结果证明:变质元素的富集和择优吸附对共晶硅和初晶硅都是有效的,但实际上变质元素对两种硅相的变质效果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固溶处理对快速凝固过共晶铝硅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单辊旋转甩带法制备快速凝固铝硅合金薄带,并对其进行固溶处理,研究了不同固溶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快速凝固使Si相的形核和析出受到抑制,α相领先析出;与铸态组织相比,过共晶成分的铝硅合金经快速凝固后得到微纳米级亚共晶组织,且在随后的固溶处理过程中,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Si元素从基体中脱溶析出并逐渐聚集长大,形成细小的Si颗粒均匀分布于基体之上.在480℃下保温100 min并水淬,经自然时效96 h后,Si相颗粒细小且圆整度高,合金硬度(HV)达到最高值241.67.  相似文献   

9.
过共晶铝硅合金细化变质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赵恒先  陈润辉 《轻金属》1992,(2):61-64,60
根据Al-Si二元系相图分析了过共晶铝硅合金的主要性质。叙述了过共晶铝硅合金的细化变质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过共晶铝硅合金是一种软基体上分布着硬质点的理想轻质耐磨结构材料.研究表明影响其耐磨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微观结构和工况条件,其中硅相的含量、形态、分布有非常大的影响.本文总结了过共晶铝硅合金的磨损机理和提高耐磨性能的工艺方法,并对其以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硬质合金的粘结相及其相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寿荣 《硬质合金》1998,15(4):200-207
对WC基硬质合金的Co粘结相、非Co粘结相和TiC基金属陶瓷合金的Ni—Mo粘结相的形态、成分、结构和相变及其同合金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影响因素和相关机理。对不同作者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熔制了14个不同成分的Al-Zn-Cu合金,并进行了组织均匀化和平衡冷却至室温的处理.通过显微组织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测定了这14个合金的相组成及成分,还通过晶格常数变化和溶质浓度关系的分析,对α与CuZn4相的成分进行了计算,并绘制出了Al-Zn-Cu系低Cu侧的室温相图.结果表明:在室温下Al-Zn-Cu系中存在稳定的化合物T’相,实际确定的室温三相区是:T’ α β,T’ α Al2Cu,T’ CuZn4 β,T’ AlCu Al2Cu.明确了CuZn4中的最高Al含量远远小于原来认知的数值(18%),应该小于7%.  相似文献   

13.
14.
影响硬质合金粘结相结构变化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研究了Co及WC-Co硬质合金粘结相的相变行为。结果表明,在纯Co和Co粘结相从fcc向hcp结构的转变过程中,机械应变和由多次热循环效应引起的热应力、应变是重要的诱发因素。但添加稀土元素能够抑制RE-Co和RE-Co粘结相向hcp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15.
谢希文 《物理测试》2000,8(5):45-48
杠杆安律可以用来计算处于两相平衡的二元合金中每个相的质量分数,它也可以用来估算二元合金在接近平衡状态下,不同组织组成物的质量分数,从而使它具有实用价值。应用杠杆定律时,必须遵循相图的基本规律并使用标准术语。  相似文献   

16.
Co-Cr-W三元系相平衡的热力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ALPHAD方法评估了Co-Cr-W三元系,计算了1000,1200和1350℃的相平衡。采用亚正规溶体模型描述了液相,fcc相,bcc相和hcp相。σ相,μ相,R相分别用模型(Co,W)8(Cr,W)4(Co,Cr,W)18,(Co,Cr,W)7W2(Co,Cr,W)4和(Co,W)27(Cr,W)14(Co,Cr,W)12来表示;得到了自洽的热力学相互作用参数。计算的1000,1200和1350℃的相图与实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17.
以纳米晶单相SmCo7合金块体为初始原料,通过系列退火系统研究了随着晶粒长大其物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纳米晶SmCo7相从室温至600℃都能保持很好的相稳定性(晶粒长大十分缓慢)。而且研究发现纳米晶SmCo7相的失稳分解和晶粒的突发长大会同时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分解形成的Sm2Co17相大部分是以显微孪晶的形式存在,而SmCo5相则是呈圆形均匀分布于合金中。另外通过对具有不同晶粒尺寸和物相组成的纳米晶SmCo7合金的室温磁性能细致表征,发现单相SmCo7合金都具有非常优异的磁性能。而其中平均晶粒尺寸为33nm的单相SmCo7合金具有最高矫顽力,达到1164.54kA/m;平均晶粒尺寸为29nm的单相SmCo7合金具有最高的磁能积,达到95.65kJ/m3。  相似文献   

18.
相组成对Cr-Nb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机械活金化 热压烧结法制备5种不同相组成的Cr-Nb合金,研究相组成对Cr-Nb合金在950~1200℃空气中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r相能显著增加NbCr2合金950℃的抗氧化性能;而Nb相不利于合金高温抗氧化性的提高,甚至发生灾难性氧化。SEM和XRD分析显示,单相Cr-2.5Nb合金发生了Cr的外氧化,只形成单一的Cr2O3膜;而双相Cr-18.5Nb合金和单相Laves相NbCr2合金均发生Cr的外氧化和内氧化,形成两层结构的氧化膜。但随着氧化温度增加到1200℃,由于Cr2O3的挥发,导致Cr-Nb合金高温抗氧化性变差。因此,为满足实际高温应用要求,对富软第二相Cr或Nb的NbCr2基合金实施相应的表面防护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9.
冯水富  周继程 《金属学报》1990,26(2):102-105
用改进的半导体材料生长中的液相外延设备测定了GaAs在Bi中溶解度。根据测定结果,获得了富Bi侧的Bi-GaAs二元平衡图。同时发现,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相同的溶解时间内的溶解量与饱和溶解量之比与温度的关系也各不相同。这一现象似可认为是某些金属间溶解过程中的普遍特性。  相似文献   

20.
PREPARATIONANDPROPERTIESOFTHEMICROPOWDERPHASEANDANEWPHASEOFAMMONIUMTETRAMOLYBDATES①YinZhoulan,ChenQiyuan,ZhangHengzhong,Zho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