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杨 《康复》2013,(12):45-45
一年中最冷的腊月即将来临,这也是最适合饮用药酒的季节,既可以暖身,又能收到保健的功效。不过,药酒可不是单纯的“药”加“酒”这么简单,在制作和饮用上都有着一定的讲究。  相似文献   

2.
药酒治疗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古老、独特、有效的治疗保健方法。相传始于商汤,也是医食同源最好的见证。现存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已有药酒的记述,酒本身是药,《汉书·食货志》有“酒,百药之长,嘉为之好”的说法。古人酒类饮品多为白酒和黄酒。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把白酒和黄酒区分功效,如烧酒(白酒)有消冷寒气、燥痰湿、开郁结、止水泄功效,黄酒具有健脾开胃、舒筋、活血、利湿、散瘀、健身强心、补血养颜、延年益寿等功效。药酒是药与酒作用的结合,酒的成分比较固定,作用明确,而药的作用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3.
中医一般把药酒分为4类:●滋补类药酒:用于气血双亏、脾气虚弱、肝肾阴虚、神经衰弱者,主要由黄芪、人参、鹿茸等制成。著名的药方有五味子酒、八珍酒、十全大补酒、人参酒、枸杞酒等。长期服用某些药酒还能预防疾病,如重阳节饮用菊花酒,  相似文献   

4.
中医一般把药酒分为4类:●滋补类药酒:用于气血双亏、脾气虚弱、肝肾阴虚、神经衰弱者,主要由黄芪、人参、鹿茸等制成。著名的药方有五味子酒、八珍酒、十全大补酒、人参酒、枸杞酒等。长期服用某些药酒还能预防疾病,如重阳节饮用菊花酒,可抗  相似文献   

5.
药酒     
药酒,又称"酒剂",是指将中药材放入酒内浸泡提制成的制剂,属传统中药剂型。酒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药酒用酒作溶媒,能有效地浸制出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并借助酒的辛温行散和引经之性,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能更好发挥药性药效,具有易于吸收、秦效迅速、服用简单、便于贮藏等特点。最初的药酒药味较少,多是一酒一药,后来药料逐渐增多,形成一定的配方或"秘方"。早期酒药用于防瘟疫、祛病邪,如习俗中春节前饮用屠苏酒,重阳节饮用菊花酒;酒有通经活血、舒筋活络作用,对风湿病、筋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药物学导源很早,远在原始社会,人们在采集和渔猎的过程中便逐渐发现了植物药和动物药。《淮南予·修务训》中有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七十毒”的记载,《书经·说命篇》亦有“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的论述(即服药后如无反应,病是不会好的),表明古人在尝试和探索药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中毒性的反应。到了夏商时代,奴隶们就发明了酿酒,而“醫”字从“酉”(酉就是酒,其字象酒坛之形),说明古代的药物与酒是分不开的,后世的酊剂与酒精消毒便是它的必然发展。梁代医药学家陶弘景曾经正确地指出,“藕皮止血,起自庖人;牵牛逐水,近出野老”,意即藕皮的止血作用是厨师的发现,而牵牛子的逐水利尿功能则是老农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醫”字解     
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121年),"醫"是一个会意兼形声,从殹(yī)、从酉( yǒu)."殹",治病时的扣击声;"酉",用以医疗的酒."醫"本义是治病的人,即"治病工也.殹,恶姿也.医之性得酒而使."  相似文献   

8.
《新医学》1975,(12)
本文介绍以“长宁风湿酒”[当归、生地各4两,威灵仙、土茯苓各3两,防风已、广防、红花各2两,木瓜1两,浸于60°高梁酒3斤中,3周后取滤液。药渣加水煮后取药汁。另用蝮蛇、眼镜蛇、火赤练蛇各1斤(均用活蛇),分别浸酒3斤,3周后滤出,等量混合为三蛇酒。将上述药酒、药汁、三蛇酒  相似文献   

9.
酒之入药由来已久 ,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关于美酒、淳酒、白酒、药酒等记载。酒由五谷精微酿制而成 ,以酒为媒浸泡药物 ,能更好地发挥助阳气、润五脏、调六腑、和血脉、壮腰膝的作用。但是 ,有些人却错误地将其视为包治百病的良药 ,滥用、误用现象屡有发生。在此病案中 ,程某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数年 ,虽经降糖、降脂、降压中西药物治疗 ,症状基本控制 ,但仍头晕、耳鸣、乏力之症时作。近一月来因事所扰 ,心情郁闷 ,饮酒后出现阳痿、尿赤涩、失眠、烦躁及头晕耳鸣加重。自服补肾药剂并自泡补肾助阳药酒服用。饮药酒之后 ,非但旧…  相似文献   

10.
乾隆当了60年的皇帝,活到89岁,这在中国历史上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这与他注重养生是分不开的,而饮用各种长寿药酒则是他养生的主要方法之一。据《乾隆医案》记载,乾隆帝最爱喝的养生药酒为龟龄酒和松龄太平春酒,前者可祛病、壮阳补肾、益气、健身,而后者则是活血行气健脾  相似文献   

11.
刘丹 《中国临床护理》2011,3(5):400-401
藏药酒联合中药热奄包湿热敷能通过热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不但可加强藏药酒的渗透吸收,又可通过热蒸气促使奄包内中药内离子渗透到患者病痛所在。湿热敷前、湿热敷时及湿热敷后的精心护理是提高藏药酒和热奄包湿热敷疗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乾隆当了60年的皇帝,活到89岁,这在中国历史上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这与他注重养生是分不开的,而饮用各种长寿药酒则是他养生的主要方法之一。据《乾隆医案》记载,乾隆帝最爱喝的养生药酒为龟龄酒和松龄太平春酒,前者可祛病、壮阳补肾、益气、健身,而后者则是活血行气健脾安神的良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抗类风湿药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96例,治疗组给予抗类风湿药酒治疗,对照组给予健脾壮腰酒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活动障碍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实验指标(ESR、RF、CRP)明显改善(P0.05),3个月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类风湿药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健脾壮腰酒相比,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复发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胡杨 《康复》2013,(12):46-46
按照中医传统的习惯,煎煮中药一般选用砂锅,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一些金属器皿如铁、铜、锡之类的,煎煮药物时容易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器皿本身和药物及酒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性的正常发挥。所以配制药酒要用一些非金属的容器,诸如砂锅、瓦坛、瓷瓮、玻璃器皿等。当然,一些药酒的制作有其特殊要求,那就另当别论了。  相似文献   

15.
《新医学》1971,(5)
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光辉照耀下,我院革命医务人员遵照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和“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伟大教导,从1968年以来,大搞使用中草药的群众运动。我们从贫下中农献出有关治疗毒蛇咬伤的草药土方验方中,通过反复临床实践和筛选,配制成贵县蛇伤药酒。此药酒疗效高,见效快,深受广大工农兵  相似文献   

16.
据称酒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我国是酒的故乡之一,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合欢成礼,祭祀宴宾,皆所必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唐朝“酒仙”李白的“斗酒诗白篇”更成为酒的佳话。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70岁。因“误服药酒后胸闷、心慌、呕吐一小时”于2002年10月11日8pm入院。患者于当天7:30pm左右误服“风湿药酒”50ml。5min后出现胸闷.心慌。呕吐,口周四肢麻木等症状.急送至我院急诊科。急诊科给予利尿,催吐等治疗后,以“(1)药酒中毒;(2)心律失常”转入我科。既往有“高血压,肝炎”病史。入院查体:P72次/min。  相似文献   

18.
吴婷  石梅 《当代护士》2018,(9):168-169
正乌头属毛衰科多年生野生植物,包括川乌、草乌等,其主要成分是乌头碱,为剧毒的双醋型生物碱,乌头的块根有祛风除湿、祛寒、止痛功效,但毒性很大,酒浸或用酒冲服可增强其毒性,用药不当、误服或自服极易中毒[1]。本院于2017年4月收治1名服自制草乌药酒中毒而致心搏骤停的患者,经过积极救治与精心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50岁,因服用药酒(成分有草乌)100 ml后出现腹  相似文献   

19.
谈自制中药药酒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10007)曹元强主题词药酒/生产和制备药酒/治疗应用药酒疗法是中医治病的一种独特方法,不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而且简单易行,疗效卓著,日益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采用自制中药药酒既能节约成本,又能因人而易调配药...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1987年4月至1997年3月收治内服乌头碱类植物中毒病人128例,其中发生心律失常68例,治愈124例,死亡4例。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男67例,女61例,年龄23~76岁。均因内服乌头碱类植物及其泡制的药酒、水煎剂而中毒,其中服用雪上一枝蒿药酒39例,草乌药酒42例,复合药酒23例.附片水煎剂ZI例,生草乌或雪上一枝蒿l~Zg3例,全部病例均于服药出现症状后30~180min就诊。1.2临床表现问)一般表现:全部病例不同程度出现四周及舌头发麻、出汗、流涎、恶心、呕吐;68例出现头昏、心悸、胸闷;21例出现皮肤湿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