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巍  秦仲君  刘燕  赵勇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8):103-104
医学机能设计性实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的一门学科。通过对近几年医学机能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总结,从医学机能设计性实验的实践过程、实验的体会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医学机能实验学形成性考核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以强化实验技能为重点,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在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考核体系的改革是医学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华大学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从形成性考核的考核内容、构成体系及评价指标等几个方面入手对考核体系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3.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是目前医学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我校开设的机能学设计性实验课程通过对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实验课的整合、重组 ,建立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机能学科教学体系 ,对加强医学生实践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医学机能学实验主干课程中设计性实验模块已成为培养本科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首都医科大学在本科临床与基础医学专业的机能实验教学中开展了课堂设计实验、命题式设计性实验与开放式设计实验等方式,通过上述实验增强了本科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今后机能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医学机能实验是一门与机能相关学科理论教学统筹协调的独立实验课程,同时也是基础实验与临床前沿结合的桥梁课程.教学课堂不仅需要传统的教与学的教学模式,更需要通过反馈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引起学生的课堂兴趣,改善教学气氛,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保障.文章针对反馈教学模式在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设计性实验又称探索性实验,是机能实验学中主要实施内容之一。通过近几年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教学,该文详细地提出了机能设计性实验的实践过程,实践的体会和存在的问题,突出机能学科为医学服务的特点,尽快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7.
应当前基层医疗单位的迫切需求,医学高等职业教育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增强,因此对医学生教学要求必须针对职业、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来进行系统设计,积极探索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体系。结合实际我校机能实验室开展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开放式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进行了设计性实验教学初探,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应用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医学机能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利用开放实验室和网络化教学平台,对实验进行自主设计、改进与创新,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写出实验报告和论文.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和严谨的科研作风的培养,促进教师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做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9.
机能学实验是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三门学科的实验部分进行有机融合而成。机能学实验作为独立的实验课程,打破了传统的实验教学辅助于理论教学的体系,使学科交叉渗透,有利于训练和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综合分析的能力。本校于1999年开始组建机能实验室,并2000年开始开设机能实验课。经过几年的不断改进,于2006年下半年形成目前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医学机能学实验涵盖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学科,是一门与机能相关学科理论教学统筹协调的独立实验课程,同时也是基础实验与临床前沿结合的桥梁课程。提高医学机能学实验的教学质量,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更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在医学生的成才过程中起着推动、引导、定向、调节等作用,教师作为医学机能实验的指导者应关注并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如何进行考试与评估,关系到“医学机能实验学”的教学目的、教学思想、教学效果及发展方向,是影响实验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为此,结合医学机能实验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课程的特点,对形成性考核体系在医学机能实验学考核中的应用进行大胆探索与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和成绩分析的形式对考核体系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2.
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一门新兴实验课程.我校在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和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中开展了生理学设计性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而且促进了实验技术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医学院校,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独立操作的能力、动眼细致观察的能力和动脑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院自2003年开始对“三理”(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实验进行整改,成立了人体机能实验室,开设《机能学实验》课程,构建了包括基础性实验模块、提高性和综合性实验模块、设计性实验模块、职业岗位模拟性训练模块等“四类别四模块”的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针对福建医科大学学生开展机能设计性实验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设计性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达到教学目的。但为了保障学生科研兴趣,仍需要师生转换观念、学校多加扶持,建立合理评价体系使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人才培养主要是以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旨在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创新潜能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实验教学在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面向基层的社会实用性人才教学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机能学实验又是医学生的重要医学实践课程。为了做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以培养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岗位需求,学校基础医学教学团队学习了国内部分本专科院校的改革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了开放式模块化高职高专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和探索,将原有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3门相关学科的实验课程整合,统筹、规划和设计,探索构建了集“基础知识培训-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综合实验教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科研创新训练”的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医学高职专业机能学课程课时少和与生理、药理及病理生理实验重复开设的弊病,直接制约着各医学机能学科理论和实验的完整性教学。故适时配备生物机能实验操作系统,建立生物机能实验室,革新和开设机能实验课程是现实命题。它可以促进革新、设计实验手段和实现生物机能实验课程的程序化管理,提高实验实效;提高责任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综合学习能力;节省学时和实验材料;带动其它课程设置的革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能实验学是一门将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实验学科,其中设计性实验阶段作为机能实验的最后阶段也是最高阶段,是对以往所学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一次综合性的考核,而且还能学会一些从没有接触过的科研知识与方法。由于机能实验学是一门新兴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刚起步,势必存在许多不足,每所医学院校均在实践中不断地寻找适合自身的教学方法。以下是我校近年来开展设计性实验总结出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医学本科机能学设计性实验的教学组织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箐  刘爱东  田琳  任伟 《医学教育探索》2008,7(10):1037-1039
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对设计性实验的组织实施以及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机能实验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机能学实验是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实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形成一门独立、系统、完整的实验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并通过引进BL-410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应用计算机技术采集、显示和处理实验结果.机能实验力求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使结果具备科学先进和新颖的特色,并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实验教学,力图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机能实验教学改革效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培养的医学人才必须是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要有熟练的实验技能和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的宗旨。我校于2001年将原分别属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课程的3个实验室合并组合建立了机能实验室,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3门课程的实验课有机的融合成为一门新型独立的机能实验课程;将原有的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确立了机能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制定了教学大纲,编写了《机能实验学》教材以及与之配套的实验教学录象片,并建立了完整的考核体系,实验考试分实验技能试卷(技能操作考试)和实验理论试卷。为了解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每轮运行后,都对开展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效果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