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业政策法规。不仅要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产业,还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内容为王,是文化产业的一个突出特点。完善文化内容管理政策法规包括文艺管理和媒体管理政策法规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张美君 《社科纵横》2013,(3):126-130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大众传播的审美转换以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使得文化产业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路径。文化产业的发展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为充分利用机遇,迎接挑战,必须积极探索文化产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举措:挖掘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资源;分类指导文化投资的资本来源;引导文化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规范文化企业的营销道德;注重实行文化产品消费的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3.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培育发展文化产业的物质基础。有效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积极培育民俗文化产业,不仅具有维护国家民族文化安全的政治和文化价值,而且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独具特色的经济价值。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进程中,依托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四川民俗文化资源,培育和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四川文化产业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范玉刚 《学习与探索》2012,(12):102-105
当今世界,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在中国,文化越来越从边缘走向国家政策的中心,文化产业大发展也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文化产业的发达程度正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文化产业后发国家,一定要基于全球视野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依托顶层设计发展思路,建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文化产业发展,以社会合力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温朝霞 《探求》2003,(5):69-74,58
建设文化大省,是广东省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一个重大举措。广东要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增强发展后劲,保持领先地位,必须加快文化建设的步伐,以进一步开拓文化产业作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突破口。广东文化产业得改革开放的风气之先,发育与成长较早。广东作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产业大省,文化产业整体呈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应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正视现存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开拓广东文化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欧金焕 《创新》2009,3(2):89-93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文化产业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发展南宁文化产业,应转变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构建投融资平台、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优化发展软环境、加强产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7.
对黑龙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作为文化大省,提出了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确定一个发展目标,实施五大战略,发展十项产业,构建三大格局。黑龙江在发展文化产业中还存在观念落后,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文化产业还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资源市场有待挖掘和资源整合,缺乏富有实力的现代文化企业。应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注意协调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晓华 《唐都学刊》2005,21(5):122-124
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有着商品和精神产品的二重属性。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为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条件;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亦可资借鉴;应采取主动出击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积极开拓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9.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与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睿 《学术交流》2012,(1):130-134
我国具有较好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人力资源、融资市场和技术的国内外环境,但从现状看,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的精神需求,文化软实力也滞后于我国的综合国力。改变这一现状,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在建立宽领域的文化产业市场机制的前提下,政府应发挥主导、调控的作用;树立文化人才是发展文化产业第一资源的观念,提高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新文化业态;保证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连续性,努力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充分利用文化自身的传播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加快国际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加快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态势下,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提高文化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在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和人才资源上,具有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起步晚、起点低、规模小,尤其是在理论上、观念上、体制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总体上处于探索培育的发展阶段。鉴于此,应以节日文化为载体、以特色文化为依据、以舞台艺术为主导、以报业为龙头,积极开发经贸、旅游、娱乐和传媒文化产业。具体对策为: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快创新步伐,构建新的产业格局和市场格局;完善并落实政策,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加快文化企业的战略重组,构建大型综合性文化企业集团;拓展投资融资渠道,调整并优化所有制结构;造就专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文化企业家队伍;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迅速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加入WTO ,不仅对我国经济基础产生深远影响 ,对意识形态也将产生重要影响。既有积极的影响 ,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积极的一面表现为 :有利于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提高防范意识 ;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及其管理方式转变 ;有利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等。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 :我国加入WTO后西方 (尤其是敌对势力 )将更便于利用种种手段推行其价值观念 ,实行文化霸权主义。具体地 ,直接对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地位 ,我国传统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以及文化产业直接形成冲击。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深远性和长期性。我们应未雨绸缪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12.
查贵勇 《创新》2014,(2):35-41
国际投资理论普遍认为FDI流入对带动东道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效应,但文章通过理论和中日实证分析得出:FDI流入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存在不同的产业效应,并认为产业发展水平和政府政策导向是重要原因,由此建议作为发展中东道国的中国应积极调整FDI政策,即引导和鼓励FDI流入服务业,以促进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和东盟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和文化正日益成为区域竞争的重要工具之一。在中国和东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文化产业的推动力作用。文化产业的合作,可以从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争取主动,鼓励商业和文化共同体紧密互动,加强东盟各国和中国的区域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4.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着诸如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产业的规模化程度低、现代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度低等方面的挑战。鉴于此,各级领导者和从业人员都应尽快更新发展文化产业的观念;实施“走出去”战略,培育优质文化企业集团;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促进文化法制建设。根据已经具备的优势、自身特点和区域中的地位,上海应优先发展旅游业、传媒业、视觉产业、新闻出版与版权产业、会议展览业、创意产业等文化产业,培育文化支柱产业并整体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杨琳  饶金涛 《唐都学刊》2023,(4):42-50+2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文化是灵魂。在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同时,更能促使经济社会发展得以扎根传统、厚植文化根基。数字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新业态、新领域,是建设数字乡村、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针对乡村数字文化产业在数字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中的价值维度和发展困境,探寻数字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向选择。在文化认同和数字素养层面,应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使其得以数字化传承与保护,不断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使村民真切享受到信息时代的“数字红利”,促进乡村文化认同度与村民数字素养的提升。在数字技术应用层面,应增进数字技术理性与时代价值需求的呼应,通过强化乡村配套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一代数字技术成果在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应用,使数字技术与乡土文化在良性互动、交织互补中共同发展。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层面,应深化数字时代的多维融合与商业模式创新,以城乡融合为起点,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加强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加速文化数据资源的有效融合并推进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6.
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既有利于提高广东省经济竞争力,增强广东省经济发展后劲,推动经济向质量效益型发展,也有利于推动文化摆脱封闭运行、自我循环、低水平发展的状态,在经济平台上获得更大发展。广东要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增强发展后劲,保持领先地位,必须加快文化建设的步伐,以进一步开拓文化产业作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突破口。在发展战略上,凡是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无论是国有的还是民营的,都应给予支持。只有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核心,从广东的实际出发,有选择地精心培育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才能带动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从工业化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文化消费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因而在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和现代文化产业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以及城乡文化的差异,挖掘不同区域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与生态文化资源,发展区域性传统民族民间工艺、民族演艺、民俗文化、文化旅游产业,这应是未来十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应该成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满足不同区域、城乡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国家工程。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化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两者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两者融合发展可以加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区域民族地区的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健全相关政策和法规,充分挖掘市场价值潜力,并且合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发展的路径主要有文化品牌培育、文化产业资源开发、集聚发展和国际化发展。融合发展在政策体制上要加强政策引导,深化体制改革。融资需要广辟融资渠道,确保资金投入。在产业发展上要打造优质品牌,扩大产业规模。在文化保护上要加强保护工作,丰富保护形式,实现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推动区域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全球化不仅带来经济安全问题,而且也带来文化安全问题。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西方强势文化和“文化霸权主义”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构成的威胁和挑战,必须克筑国家文化安全体系: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确立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的文化产业战略;二、建立积极的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实行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适度准入原则;三、推进中国文化产业的民营化战略,主动出击另际文化市场;四、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0.
张弓 《学习与探索》2012,(7):134-138
美学的实践转向所导致的文化转向使得审美活动和艺术生产的主要方式——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大众化、消费化、休闲化以审美方式和艺术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实践转向的文化转向应该处理好文化产业的"生产劳动性"与"非生产劳动性"的关系;处理好意识形态方向与文化艺术规律的关系,以先进文化引领发展方向,以新颖创意引导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