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综合防灾规划是一种新兴的规划类型,其中灾害风险评估作为关键环节应体现"综合"内涵,即考虑多灾种、全过程及多手段的防灾需求。灾害风险评估需要有明确的评估目标、全面的评估对象、清晰的评估要素、完善的评估流程以及综合的评估方法。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体系的构建应是:首先明确灾害风险评估的作用与目标;确立由单灾种分析向多灾种复合的评估流程;建立多灾种风险辨识机制;落实单灾种风险分析与区划;整合多灾种综合风险。  相似文献   

2.
以纽约市防灾规划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聚焦于"综合"的编制经验,通过对核心内容识别与分析,总结归纳出纽约市防灾规划的典型特征。首先,规划的"综合"内涵主要体现在操作模式与规划内容上,灾害风险评估与减灾战略是整个规划的关键环节;其次,规划在灾种辨识与描述、脆弱性评估、防灾目标设定、防灾行动确定等问题上具有高度的连贯性,并表现出在规划技术、部门协作以及实施操作等方面的优势;最后,规划仍面临一定的局限,其在区域协调、防灾整体空间布局等方面具有完善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李军  吕庆海 《室内设计》2018,(4):107-114
我国村镇地区灾害频发,防灾减 灾规划不足导致受灾严重,而国内针对村镇 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理论基础研究相对有 限。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从防灾规 划前期村镇灾害分析与评估、村镇综合防灾 规划、村镇综合防灾规划评价三个层面建立 整体的村镇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体系。并以木 鱼镇镇域为例,进行了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尝 试,通过镇域基础条件分析、灾害概括与特 征分析、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评估、镇域灾害 风险评估、镇域防灾规划编制和镇域综合防 灾规划评价予以说明佐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深圳城市快速扩张的过程与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指出现阶段旧工业地段更新规划编制要关注综合的价值导向、开放的编制过程、导控性的规划框架等内容,进一步提出在深圳市旧工业区更新规划中的准确识别更新条件、综合建构更新目标、务实设定更新导控的规划编制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避难行为特征及灾后重建安置要求,提出完善的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工作体系包括功能评估、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3大子系统,认为功能评估是规划工作的前提与基础,编制体系是规划的主体与核心,实施管理是规划得以实现的后续保证。在功能评估体系中,筛选出了6大评估因子,构建了功能评估模型;围绕场所和通道2大实体要素,给出了规划编制体系的主要内容;指出实施管理体系应包括健全法律和法规,制定规范和标准,加强政府引导及监督,开展宣传与演习。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障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的综合防灾安全,探讨了我国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体系与相应层面重点解决的内容。通过对国内外综合防灾规划实践的调研与分析,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与编制体系现状,将综合防灾规划分为防灾战略研究、总体规划中综合防灾规划、综合防灾专项规划以及单灾种防灾规划4个过程,并重点针对总体规划中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的编制背景、编制过程、编制特点的分析.总结了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有别于通常规划的特征.并对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的特点作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灾害的频繁发生,各地对编制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相关研究和实践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基于此,研究试图从规划编制的实践角度出发,在回顾国内外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概况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范畴与类型,阐述了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体系及各层次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内容,指出应加强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实践,对各类防灾规划进行整合,探索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出路,并抓紧出台综合防灾管理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全国统一的灾害防救对策与实施工作的基本法,建立统一的城市综合防灾管理机构,力求构建一套相对完整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体系。  相似文献   

9.
麦贤敏 《规划师》2007,23(5):50-53
建构清晰的项目影响理论、项目过程理论体系,对于弥补项目理论评估中的缺陷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建设规划编制方法的理论评估包括影响理论评估、过程理论评估、比较研究评估.应慎重确定主要编制内容,改进研究方法,以为近期建设规划编制过程中的组织和实施机制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或地区对灾害的防治与减轻所表现的行为能力,已成为评价其进步程度、社会保障力的重要标志。对于一个现代化城市而言,不仅要有优美的环境,城市生态平衡,城市交通无障碍、高效率,还要有城市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及防灾、抗灾、救灾综合能力,克服现代城市发展的障碍及潜在危害性。火灾是现代城市中发生频率较高、危害最大的一种灾害。从国内外已发生的城市大火原因分析,火灾从酝酿致灾造成危害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我们已掌握的科学技术能力来看,是可以预防的。城市消防规划就是从根本上消除和减少城市大火发生的一种措施。因此,编制好城市的消防规划,按规划建设好城市消防基础设施,消除城市火险隐患已成为各级政府、各级公安消防部门的当务之急。本文想就如何编制好城市消防规划,编制城市消防规划所采取的步骤,规划应涵盖的内容,规划应达到的深度,提出几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李军  叶勇 《室内设计》2016,(4):73-78
近年来我国村镇地区灾害频发、 损失严重,编制综合防灾规划的意义重大, 但具体编制工作仍举步维艰。本研究认为 村镇综合防灾规划具有独特性,不能完全 照搬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村镇综合防灾规 划的困境在于指导性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编 制体系不够完善、管理实施困难。本文借鉴 了美国和日本地方综合防灾规划的经验,指 出我国村镇综合防灾规划对策在于完善规 划法律体系、完善规划编制体系、突出规划 的实施性、重视防灾避难空间建设、探索规 划实施的新机制等,并以神农架松柏镇为例 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综合防灾与一般的城市防灾相比,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多灾种、多手段和全过程。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依编制主体不同,可分为城市规划体系外和城市规划体系内的两种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城市灾害特点的差异和灾害防救体系的不同都将影响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本文从城市灾害特点、灾害防救体系、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三方面介绍美国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并以洛杉矶的规划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防灾工程设施规划中,安全防灾规划仍以各部门制定的防灾专业规划和根据灾害事故种类制定的应急处置预案为主导,对城市防灾工程的综合规划、设施布局等缺乏有效的系统资源整合这一问题,以AHP方法为基础建立一种新的评估方法,对城市防灾工程设施的布局进行综合评价,以为解决防灾设施规划问题找到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闫水玉  刘鸣 《室内设计》2013,28(6):57-63
山地环境脆弱性导致的地质灾害风险是山地城市规划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以石棉县总体规划为例,探索了基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山地城市规划应对策略,提出了以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镇体系适应性布局、中心城区空间规划灾害应对(选址,密度分区,防灾空间建设)、建设用地灾害点安全治理为主线的系统性规划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城市供水系统抗震防灾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传统理论,结合城市防灾规划的思想研究城市的供水系统防灾规划措施,对城市大震后用水量的估算进行了分析,就如何确定城市供水系统防灾管网作了探讨,提出了加固整修供水设施和制订应急方案应遵循的三个原则,以确保震后做好应急供水工作。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可以衡量一个城市在面临灾害时的抗御能力及恢复能力,并且是辅助城市安全减灾决策的重要依据。首先从城市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和承灾能力三个方面建立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等级值;其次基于概率论原理,利用实用概率方法进行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评价,从而较为客观、快速的给出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水平;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近年来我国各类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显得尤为紧迫。但是,由于综合防灾法规和统一的灾害管理机构的缺失,给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实施带来很大的困扰。本文从面向实施的视角,系统分析了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应重点处理的三大关键问题,即灾害风险与防灾能力的匹配度、相关规划的协调性以及规划对策的可操作性;进而针对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建设的六大板块提出了对策框架,并提出基于"三结合"的实施策略,即与法定规划相结合、平灾结合、部门分工合作。  相似文献   

18.
金忠民 《规划师》2011,27(8):10-13,25
特大城市灾害具有放大效应、综合性、隐蔽性等特征.为应对灾害的综合特性,特大城市应采用安全城市概念,探索安全城市的规划理念,并基于此提出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技术框架,包括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基本准则、总体要求、规划阶段、主要专题框架等,以求突破传统防灾规划的模式,为防灾规划的转型提供一种思路,也为特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