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黄国权  任燕华  张聪 《江西医药》2021,56(10):1774-1776
目的 对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失败的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方法 在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选取156例采用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将其治疗的成功与否,分为观察组(77例,成功患者)和对照组(79例,失败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和总结出影响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失败的原因.结果 两组患者APACHEII评分≥15分、低蛋白血症、长期使用抗生素和既往有脑血管病史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II评分≥15分、低蛋白血症、长期使用抗生素和既往有脑血管意外病史作为影响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94、95%C11.897~3.987,OR=1.413、95%C11.201~2.432,OR=1.951、95%C11.686~3.475,0R=1.772、95%C1.1.425~3.003,均P<0.05).结论 在众多影响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失败的原因当中,以APACHEII评分≥15分、低蛋白血症、长期使用抗生素和既往有脑血管意外病史最常见和典型,在治疗此类患者中应当注意APACHEII评分≥15分、既往有脑血管病史及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对于低蛋白血症也应当积极纠正.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治疗肺结节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术后1个月内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836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结节患者分为发生组(60例)和未发生组(776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计算一致性指数,并借助R软件基于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列线图.结果 836例中,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7.18%.术后肺部并发症前3位分别为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和气胸.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用力1秒呼气量<60%、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白蛋白<35 g/L、手术时间≥3 h和术中失血量≥150 mL是肺结节患者单孔胸腔镜治疗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Nomogram模型内部验证结果表明,肺结节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一致性指数为0.739[95%CI(0.629~0.858)].结论 临床上需要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尽量减少单孔胸腔镜治疗肺结节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老年医院住院第一诊断为老年2型糖尿病的215例患者,对72例并发医院感染(试验组)与143例未并发医院感染(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15 d[比值比(OR)=2.023,95%置信区间(CI)为1.214~3.371]、合并慢性肺部基础疾病(OR=59.355,95% CI为2.034 ~3.023)、Hb <90 g/L(OR=3.895,95% CI为1.198~6.004)、>2种抗感染药物联合使用(OR=21.803,95%CI为1.443 ~3.294)、糖尿病病程(≥10年)(OR=1.338,95% CI为1.024 ~ 1.748)、糖化血红蛋白≥7.0%(OR=3.330,95%CI为1.097~10.112)与并发医院感染具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较多,应加强监控,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刘海燕  李维勤 《中国基层医药》2013,(23):3521-3523,I0001
目的通过胃肠功能评分来评价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并研究原发疾病及腹腔感染与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收治入外科ICU的≥18岁成年人危重症患者胃肠道功能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患者入科后即进行性别、年龄、原发病等信息采集,根据原发病分为两组:非腹部外科疾病组(A组)和腹部外科疾病组(B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腹部体征的连续观察,人科24h内记录影响胃肠道功能的危险因素,记录APACHEII评分,ICU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B组胃肠功能评分比A组高[(6.8±3.8)分与(2.6±2.6)分,t=9.1,P〈0.01];腹部外科疾病是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1.999—15.509,P〈0.01)。在B组中,合并腹腔感染患者胃肠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其他患者[(9.6±3.0)分与(5.4±5.4)分,t=6.5,P〈0.01],ICU滞留率也明显升高(70.6%与8.1%,x。=45.6,P〈0.01)。腹腔感染是导致严重胃肠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2.259—1336.797,P=0.014)。两组之间ICU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腹部外科疾病是胃肠功能障碍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痰热清联合氟康唑对慢性阻塞性肺痰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部真茵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痰热清联合氟康唑治疗;对照组则单纯用氟康唑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与氟康唑联用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茵感染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998至2010年间111例喉部分切除术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评估喉部分切除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与其影响因子的相关程度,影响因子包括年龄,性别,慢性肺疾病,吸烟状态,肿瘤大小,肿瘤分期,术前放疗,手术范围,手术重建方法,肺功能检查.[结果]36例患者(32.4%)发生肺部并发症,与年龄(P=0.002)、慢性肺疾病(P=0.005)、吸烟状态(P=0.02)有显著相关性; 手术方式中环状软骨舌骨吻合术(P=0.008),同侧杓状软骨切除术(P=0.03),亦有相关性.多变量分析显示肺部并发症与年龄(60~69岁之间比值比[OR]为3.8,95%置信区间[CI]为1.2~11.7; 70 ~ 79岁之间OR为7.1; 95% CI为1.3~37.6)和环状软骨舌骨吻合术术式(OR,4.4; 95% CI,1.1~18.1)具有显着相关性.[结论]60岁以上年龄和环状软骨舌骨吻合术术式是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成人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特点,更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5例GBS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分成激素治疗组、免疫球蛋白治疗组、联合应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治疗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病临床表现复杂。激素治疗组轻型治愈率50.0%,中型治愈率25.0%,重型治愈率10.0%,极重型治愈率0。免疫球蛋白治疗组轻型治愈率100%,中型治愈率44.4%,重型治愈率36.4%,极重型治愈率22.2%。联合应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组轻型治愈率100%,中型治愈率62.5%,重型治愈率62.5%,极重型治愈率42.9%。2例患者死于呼吸机麻痹及重症肺部感染,2例患者死于心脏骤停。结论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电生理及脑脊液检查对诊断有特殊意义。激素对于轻、中型患者治疗有一定疗效,免疫球蛋白尤其适用于重及极重型患者。激素与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疗效优于单用。GBS大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易患因素、病原学检查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联合应用是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给予患者综合治疗、合理用药是控制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及时诊断和抗真菌治疗是预防医源性感染,提高其治愈率,降低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氟康唑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痰热清联合氟康唑治疗;对照组则单纯用氟康唑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与氟康唑联用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我院重症监护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未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入院治疗情况、转归情况等。结果重症监护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血常规和肺部X线光片的改变。主要的致病菌是白色念珠菌。患者的年龄、ICU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期应用激素比例和白蛋白水平是高危因素。结论重症监护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有患者的年龄、ICU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期应用激素比例和白蛋白水平,在治疗过程中,要避免各种危险因素,以降低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某院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和风险因素.方法 选择某院2010-2011年在重症监护室(ICU)治疗超过48 h的患者,观察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对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34例ICU治疗患者(住院总天数7 394 d)中,有225例发生感染,其中113例(26.0%)得到确诊.1 000个患者住院日中医院感染的发生次数为56.8次,感染率为51.8%.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炎症(40.9%)、血液(30.2%)、泌尿系统(23.6%)和手术部位(5.3%),主要微生物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2.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2.2%)、不动杆菌属(11.9%).医院感染和未感染患者的住院天数的中位数分别为13 d[四分位数间距(IQR),20d]和2 d(IQR,2 d)(P <0.01).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机械通气[比值比(OR):16.35;95%可信区间(CI):8.26 ~ 32.34;P<0.0I]、昏迷(OR:15.04;95% CI:3.41 ~66.33;P<0.01)、创伤(0R:10.27;95% CI:2.34~45.01;P<0.01)、鼻胃管(0R:2.94;95% CI:1.47~5.90;P<0.01)、气管切开术(0R:5.77;95% CI:1.10~ 30.20;P<0.05)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在10~19分(0R:10.80;95% CI:1.10~ 106.01;P<0.05)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率随危险因素数量增加而升高(P<0.01).感染患者的病死率要高于未感染患者(60.9%比22.1%,P<0.01).结论 损伤性治疗是引起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老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病原学特征与治疗对策,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300例临床资料,统计与比较其未发生肺部感染患者(非感染组)和肺部感染患者(感染组)相关因素以及感染组患者病原学特征变化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2组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了与P<0.05单因素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300例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的72例,其肺部感染率为24.00%;72例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标本中检测出病原菌8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6株(占70.00%)、革兰阳性菌16株(占20.00%)和真菌8株(占10.00%);患者伴有基础疾病、意识障碍、吞咽障碍以及有侵入性操作、长期吸烟史、住院时间≥4周与老年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具有相关性,也是导致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临床应高度重视其基础疾病、意识障碍和吞咽障碍以及具有吸烟史及住院时间较长患者的病情变化,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的治疗,并根据其感染病原菌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并探讨防治对策.方法 对51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及其中106例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脑卒中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组肺部感染发生率29.7%,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组肺部感染发生率25.6%,合并意识障碍组肺部感染发生率52.6%,实施侵入性诊疗操作组肺部感染发生率71.3%,分别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肺部感染组死亡率26.6%,明显高于非感染组(7 .8%).肺部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占73.9%.结论 脑卒中合并与多种因素有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钠血症对颅脑损伤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80例颅脑损伤危重症患者进行生化检查,以血钠≥150mmol/L(高钠血症)分组,高钠血症组67例,非高钠血症组51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动态评估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Ⅱ分值(APACHEII)。结果颅脑损伤危重症患者最易发生高钠血症的多为多发伤、并多伴发败血症、糖尿病和重症肺炎。最常见的诱因:脱水剂治疗、高热、饮食、补液量不足、补钠过多、下丘脑受损。高钠血症患者的病死率与非高钠血症患者病死率比为6.5:1。当血钠在150~159mmol/L、APACHEⅡ(25±5)分病死率为34%;当血钠≥160mmol/L、APACHEⅡ(49±7)分病死率为95%。结论高钠血症对颅脑损伤危重症患者预后有很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血钠绝对值和血钠上升速度。绝大多数高钠血症的诱因是医源性所致。  相似文献   

15.
李娟  张志坚  田黎  彭礼波 《安徽医药》2021,25(2):276-279
目的 探讨非创伤脓毒症幸存康复病人急性应激障碍(ASD)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非创伤脓毒症幸存康复病人512例,使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对病人进行ASD评定,同时记录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分析非创伤脓毒症病人ASD的危险因素.结果 根据SASRQ评估,符合DSM-Ⅳ诊断标准,本组病人中81例合并ASD,发生率为15.82%.ASD组病人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6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15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损伤(AKI)、有创机械通气、血液净化、住ICU、院内感染、阿片类镇痛药及苯二氮?类镇静剂使用病人均高于非ASD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2.543、101.388、61.172、57.539、107.416、21.429、67.314、16.394、33.638、64.72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 ≥15分(OR=5.432,95%CI:1.033~25.497)、SOFA评分 ≥6分(OR=7.479,95%CI:1.345~31.451)、有创机械通气(OR=19.173,95%CI6.302~51.183)、住ICU(OR=16.545,95%CI:2.739~41.258)是非创伤脓毒症病人AS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PACHEⅡ评分 ≥15分、SOFA评分 ≥6分、有创机械通气及入住ICU是非创伤性脓毒症病人急性应激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与对策。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心血管病住院并发肺部感染患者204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心血管病住院无肺部感染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心血管病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组患者年龄≥6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病史、心力衰竭、卧床单因素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相关因素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5岁、COPD病史、心力衰竭、卧床属于心力衰竭者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5岁、COPD、心力衰竭、卧床能使心力衰竭患者引发肺部感染,属于独立危险因素,需予以对应预防措施防止肺部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 RHR)对中老年女性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baPWV )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在2006年—2007年参加健康体检的101510例开滦集团职工中随机分层抽取585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baPWV检查,符合入选标准的(年龄≥40岁、既往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者)、资料完整为5153例,其中女性2043例纳入统计分析。依据2010至2011年度体检时RHR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RHR<64次/min,64次/min≤RHR<70次/min,70次/min≤RHR<77次/min、RHR≥77次/min共4组,分别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RHR对 baPWV 的影响。结果2043例女性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2±10)岁,平均baPWV 为1488˙.9 cm/s;4组平均 baPWV 分别为1405、1440、1492和1637 cm/s;baPWV≥1400 cm/s的检出率分别为40.2%、40.5%、53.1%和64.1%。影响baPWV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年龄、性别等因素后,与RHR第一分位组比较,第二、第三和第四分位组baPWV≥1400 cm/s的风险均增加,其OR值分别为1.48(95%CI 1.05~2.08)、2.44(95%CI 1.71~3.48)和2.41(95%CI 1.67~3.48)。结论 RHR是中老年女性baPWV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沐舒坦)注射液在治疗慢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的I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04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组(I组)(n=44)和常规治疗对照组(M组)m=42)。比较盐酸氨溴索联合抗感染、对症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与单用抗感染、对症等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胸片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3%,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咳嗽、咳痰、气促、肺部哕音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盐酸氨溴索有明显副作用。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抗感染、止咳、对症治疗慢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预后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82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APACHEⅡ分值,观察不同APACHEⅡ分值患者的插管率和病死率。结果:APACHEⅡ〈10分组插管率为8.33%,病死率为8.33%;10~19分组插管率为15.63%,病死率为25.00%;20~29分组插管率为33.33%,病死率为44.44%;≥30分组插管率为60.00%,病死率为70.00%,4组插管率和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PACHEⅡ评分可以用来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陈亚平 《海峡药学》2012,24(3):107-108
目的 探讨抗菌药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方法 将9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抗菌药静脉滴注,同时加用康妇消炎栓;对照组仅使用抗生素.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64.3%,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治愈率为45.2%,总有效率为76.2%,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未治愈者用康妇消炎栓进行维持期治疗.结论 抗菌药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显著提高盆腔炎治疗效果,用康妇消炎栓维持期治疗后可以大大增加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