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观察 5 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口服氯沙坦2 4周后左室形态结构和左室功能变化。结果治疗 8周后血压下降明显 ,治疗 2 4周后超声心动图显示室间隔、左室后壁肥厚明显减退 ,左室质量指数下降 ,总有效率达 85 .0 %。结论氯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具有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郭辉 《中国厂矿医学》2006,19(4):299-300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降压作用和对左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EH患者,其中有LVH者20例。口服氯沙坦50~100mg/d,为期半年。观察血压、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测血脂、血糖和肝肾功能,并作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实验方法。结果EH患者经氯沙坦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下降(P<0·01),其中LVH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重量均明显下降(P<0·05),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重量指数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氯沙坦治疗EH安全、有效,并可逆转LVH。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氯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及改善舒张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者 6 4例 ,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 ,分别给予氯沙坦 2 5~ 10 0mg d ,依那普利 10~ 2 0mg d ,若达不到有效水平 ,加用双氢克尿噻 12 .5~ 5 0mg d ,观察 3个月 ,超声心动图测量治疗前后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指标。结果 氯沙坦与依那普利均能有效安全地降低血压 ,并能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 ,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氯沙坦与依那普利在降低血压、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等方面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者56例,口服氯沙坦50mg,每日1次,治疗4个月。结果氯沙坦降压总有效率为90%,在降压的同时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左心室重量指数及A/E明显减少(P<001)。结论氯沙坦可有效逆转左室肥厚,改善舒张功能,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择43例经超声心动诊断为左室肥厚的II、III期高血压患者,给予非洛地平5~15 mg/d共治疗24周,治疗后重复做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后血压平均下降(12.7±7.6)mm Hg/(9.0±4.6)mm Hg(P<0.001),左室后壁及室间隔厚度明显降低(P<0.001),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A明显改善(P<0.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非洛地平有明显控制血压、改善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及其对左室舒张功能、QT离散度的远期影响。方法氯沙坦治疗36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并单纯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相关参数,描记12导联心电图,计算QT间期离散度(QTd)。结果氯沙坦能显著减轻左室舒张期后壁厚度、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重量(LVM)和左室重量指数,晚期充盈峰速度(A波)、A/E比率和E波减速时间明显降低(P<0.05),缩短QTd。结论氯沙坦能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并可显著改善其左室舒张功能,缩短QTd。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左室肥厚(LVH)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寻找能逆转左室肥厚的有效药物。方法:将经超声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56例,应用辛伐他汀、厄贝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结果:56例患者治疗18个月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舒张末期左室腔内径、左室重量指数均显著减小,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a)、Ea/舒张晚期运动峰速度(Aa)显著增大(P<0.05),且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能有效的降压;逆转左室肥厚和协同保护心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氯沙坦降低血压、逆转左室肥厚的临床价值。方法服用氯沙坦前后分别测量血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厚度、重量和E/A比值。结果服药后血压、左室厚度和重量显著降低(P<0.01),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1)。结论氯沙坦能在降低血压的同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方法 :将 6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3 1例、氯沙坦治疗组 3 1例 ,并于AMI后 2周、2 4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测定左室心肌重量、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 ,了解氯沙坦对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结果 :AMI后 2 4周时氯沙坦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均明显降低。AMI后 2 4周时氯沙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 (P <0 0 1) ,左室峰射血率时间显著下降 (P <0 0 5 ) ,同时左室高峰充盈率明显升高 (P <0 0 1) ,左室高峰充盈率时间显著下降 (P <0 0 1)。结论 :氯沙坦能明显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厚和左室重塑 ,改善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 (EH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左室肥厚患者 5 1例 ,给予缬沙坦 80mg d或 160mg d ,服药 6个月监测血压并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行自身对照。结果 EH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降低P <0 .0 1,左心室舒张末径 (LVDD)及左室重量 (LVM )明显下降P<0 .0 5。室间隔厚度 (IVST)、左室后壁厚度 (LVPWT)、左室重量指数 (LVMI)显著下降P <0 .0 1。结论 缬沙坦有确切的降压效果 ,并可改变EH的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氯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逆转左室肥厚的疗效。方法 84例高血压左室肥厚(LVH)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给予氯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单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血压、室间隔厚度(L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束期内径(LVDd)、E、A、E/A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 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组问比较治疗组LVST、PWT、LVMI、LVDd及E/A优于对照组。结论 氯沙坦联合依那普利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更有效地逆转LVH,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氯沙坦联合吲达帕胺对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12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氯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和单一氯沙坦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压(SBP、DBP)、心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Ⅳ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LVM)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SBP、DBP、ⅣSTd、LVPWTd、LVMI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联合组ⅣSTd、LVPWTd和LVMI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与单独使用氯沙坦相比,氯沙坦和吲达帕胺联合治疗能很好地控制高血压并LVH患者的血压,同时逆转LVH.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氯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平均治疗观察20周后左室肥厚及血尿酸(UA)、血肌酐(Cr)的变化.结果:氯沙坦与氨氯地平均明显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厚度.而氯沙坦组对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的改善明显优于氨氯地平组.二组比较氯沙坦明显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UA浓度.结论:氯沙坦可延缓和逆转心肌肥厚,改善肾功能.氯沙坦组明显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UA浓度,对Cr浓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能延缓或逆转高血压病的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52例,给予缬沙坦80mg,每日一次,总疗程3个月。超声心动图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和舒张功能情况。结果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及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明显减轻。结论缬沙坦能有效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5.
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逆转向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68例高血压LVH患者给予口服氯沙坦(50-100)mg/d、部分病例加用氢氯噻嗪12.5-25mg/d)共20周。观测治疗前后心率(HR)、坐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超声心动图左室内径(LAD)、舒张末期室内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速度比(E/A)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 氯沙坦治疗20周后,患者SBp,DBp明显下降(P<0.0001);IVST、PWT、LAD、LVMI明显减小(P<0.001);LVDd有增大趋势,但差异不明显(P>0.05);心率及LVEF、LVFS无明显变化(P>0.05),而E/A明显上升(P<0.01)。结论(1)氯沙坦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LVH患者的血压、逆转LVH;(2)氯沙坦可以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但对心率及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3)氯沙坦副作用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与开搏通联用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 4 8例原发高血压患者经每天口服非洛地平 2 .5mg~ 5mg ,开搏通 12 .5mg ,用药 12个月后 ,采用单盲同源样本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左室结构及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 :用药后收缩压 (SBP)和舒张压 (DBP)显著降低 (P <0 .0 1) ,心率 (HR)无明显改变 (P >0 .0 5 )。左室重量指数 (LVMI)室间隔厚度 (IVST)及左室后壁厚度 (PWT)明显改善 (P <0 .0 1) ,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 (P <0 .0 1) ,左室内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非洛地平与开搏通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 ,长期应用能有效稳定地降血压 ,改善左室结构 ,同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52例,给予缬沙坦80mg,每日一次,总疗程3个月。超声心动图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和舒张功能情况。结果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及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明显减轻。结论缬沙坦能有效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8.
李挺   《热带医学杂志》2008,8(5):482-485
目的 评估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安全性与逆转高血压心肌肥厚和改善心功能的疗效.方法 以氨氯地平为对照药物,在老年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进行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结果 缬沙坦组患者治疗4周总有效率为60.8%(45/74),降压幅度15.6/10.9 mmHg;治疗24周后总有效率为78.4%(54/74),降压幅度21.1/17.9 mmHg.缬沙坦组治疗24周后在逆转高血压心肌肥厚中取得满意的疗效,能显著逆转左室肥厚(LVH),左室后壁厚度(PWT),室间隔厚度(IVST),降低左室重量指数(LVMI),且缬沙坦组能有效地改善心功能,经治疗后患者的心脏每分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流速的比值(E/A)、E峰减速度(Ede)均不同程度得到改善;缬沙坦组患者血尿酸、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不良反应率为8.1%,主要是面红、头昏及心悸.心率、血生化、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缬沙坦降压疗效好,且能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心功能,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老年性轻、中度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氟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门诊或病区36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口服拜新同30~60mg/d 来适可40mg/d,观察血压、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重量指数以及不良反应,疗程24周。结果24周末,左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均明显下降,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氟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苯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120例高血压患者口服苯那普利平均12周后左室结构和功能改变。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分别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有关心血管参数。结果治疗后降压效果显著(p<0.01),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明显下降(p<0.01),A峰速度明显下降,E峰速度及E/A比值明显增高(p<0.01)。结论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可安全有效降压,并同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