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胆总管下端结石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胆总管下端不同类型结石的CT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手术或临床治疗证实的胆总管下端结石的CT资料.结果CT能较准确地显示胆总管下端结石的密度、形态、位置等,诊断正确率为87.2%,并依结石形态、密度的不同分为高密度结石、泥沙样结石、软组织密度结石、混合密度结石.结论螺旋CT是目前诊断胆总管下端结石非损伤性检查中最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CP在胆总管下段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或ERCP证实的65例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的MRCP及超声资料,并将MRCP与超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5例中,MRCP清晰显示胆总管62例,对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95%,超声为7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CP对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是胆总管下段结石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磊 《西南军医》2017,(5):421-424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对胆总管结石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由本院放射科两名副主任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回顾性分析我院53例经手术或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证实胆总管结石的CT影像资料.结果 经过手术后病理确诊37例,ERCP确诊10例,正确率达88.67%(47/53);CT平扫横截面和增强后横截面的敏感性为81.3%和88.9%;CT平扫横截面和增强之后横截面特异性为78.1%和89.4%;4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高密度结石23例、点片状高密度阴影泥沙样结石14例、软组织样密度结石3例、低密度结石5例、混合密度结石2例;胆总管直径分布范围依次为6~11 mm 15例 、>11 mm 29例、>20 mm 3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能够较精准的呈现胆总管结石的密度、形状、位置,对结石密度进行较精准的分型,可为临床诊断治疗胆总管结石提供依据,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赵辉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2):168-169
目的:总结胆总管探查术后行胆总管Ⅰ期缝合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我院自2008-01~2009-12行胆总管探查术后Ⅰ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27例患者资料。结果:27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访8个月无胆漏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胆总管在严格掌握手术指证的前提下,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螺旋CT扫描对阴性胆总管结石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胆石症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病,是梗阻性黄疸的最常见原因。国内尸检报告胆石发生率为7%。螺旋CT扫描对胆总管阳性结石的确诊率为100%,是最有效和最敏感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对阴性胆总管结石的敏感性及诊断准确率不高。笔者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2例阴性胆总管结石的CT征象,旨在提高CT扫描对阴性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性。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分析我院自1998-07~2004-02经手术证实的阴性胆总管结石12例,其中男6例,女6例,年龄53~76岁。主要临床表现:9例有黄疸,8例出现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痛,发热4例,恶心、呕吐2例,1例食欲不振。病程6d~6月…  相似文献   

6.
薄层轴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对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薄层轴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对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临床可疑胆总管下段结石97例,均行上腹部常规MRI、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检查,同时对感兴趣区行薄层扫描.比较增加薄层扫描前后对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符合率.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ERCP证实.结果 常规扫描诊断符合率为76.29%,增加薄层扫描后符合率为94.8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P<0.05).结论 薄层扫描可提高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符合率,有助于小结石、小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肝左外叶切除并胆道探查与开放手术治疗肝左外叶胆管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5年6月-2019年6月行肝左外叶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共50例患者,根据其手术形式将其分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组(A组)与开腹手术组(B组)各25例.统计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记录两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同时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经B超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先行ERCP检查,再行内镜下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结果:98例中ERCP准确诊断胆总管结石96例,怀疑胆总管结石1例,未发现异常1例,其确诊率为97.9%,96例EST后采取网篮取石、球囊取石和机械碎石网篮取石成功,1例失败.结论:ERCP对胆总管结石诊断价值较高.EST是一种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1991-09~1996-09间共行腹腔镜手术3750例。其中19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及切开取石,效果良好。现将我们的一些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例,女15例,年龄32~65岁,平均45.3岁。术前诊断:胆总管结石15例;胆总管扩张原因待查4例;术前有黄  相似文献   

10.
MSCT对胆总管下段阴性结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胆总管下段阴性结石方面的应用及意义。方法31例胆总管下段阴性结石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全部患者的胆总管下段阴性结石均经ERCP、EST或手术证实。结果CT平扫与增强扫描清晰显示胆总管下段阴性结石的部位、形态、大小和受累胆管的形态与扩长程度,以及胆总管结石伴发的炎症性改变。多层螺旋CT诊断胆总管下端阴性结石定位准确率达100%,定性准确率达87%。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在诊断胆总管下段阴性结石方面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4-06~1998-12期间共进行胆总管切开探查术254例,其中34例不按常规放置T型管引流而行胆管壁的一期缝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4例病人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26~68岁(平均46岁),其中胆总管结石26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8例,均择期行手术治疗,8例结石性胆囊炎病人因术中见胆总管扩张明显,管壁增厚而行胆总管切开探查,34例病人均同时切除胆囊。术中取净结石后,探查胆总管内无残余结  相似文献   

12.
<正> 近3年我院共行213例胆囊结石手术,术中发现术前漏诊的胆总管结石7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31~68岁。术前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和B超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其中合并急性胆囊炎2例,慢性胆囊炎5例,术前均未发现胆总管结石。术中发现胆总管直径0.5~1.2 cm,胆总管结石大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上腹部常规磁共振成像(MRI)结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与薄层T2WI-STIR序列结合MRCP对胆总管泥沙样结石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58例经临床手术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证实的胆总管泥沙样结石患者均经上腹部常规MRI、MRCP及薄层T2WI-STIR序列扫描。随后,对常规MRI+MRCP与薄层T2WI-STIR序列+MRCP探测胆总管泥沙样结石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与手术或ERCP所见相对照,常规MRI+MRCP在58例胆总管泥沙样结石患者中检出33例,符合率为56.9%;而薄层T2WI-STIR序列+MRCP检出胆总管泥沙样结石44例,符合率为75.9%。两种方法对胆总管泥沙样结石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MRI+MRCP比较,薄层T2WI-STIR序列+MRCP对胆总管泥沙样结石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虽然超声是诊断胆道结石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肠道内气体的干扰,影响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观察,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CT机的临床应用,克服了超声显象的不足,对胆总管结石有较高的诊断率。有文献报道认为其可能是检查胆总管结石的最敏感的非损伤方法。本文报告经CT检查、手术证实的4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重点讨论其CT征象和诊断、鉴别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4 2例临床怀疑有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先行ERCP检查 ,再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结果 本组 14 2例 ,ERCP准确诊断胆总管结石 12 8例 ,怀疑结石 3例 ,其余 6例未发现异常 ,漏诊 5例 ,其诊断结石的准确率为 90 .1% ( 12 8/14 2 )。EST取石成功 12 9例 ,失败 4例 ,成功率为 96.9%。采用取石网篮、取石球囊和机械碎石网篮取石。结论 ERCP对胆总管结石有较高的诊断价值。EST是一种诊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永佩 《西南军医》2007,9(4):119-119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LC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均由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确诊,其中通过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出结石5例,再次手术取石1例。结论通过应用ERCP和EST,不仅提高了LC术后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水平,尤其为胆总管残留结石找到了微创、有效、安全的治疗途径,并为相关的护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例胃切除毕Ⅱ式手术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复发,经十二指肠镜取石失败的患者行经皮肝穿刺扩张胆管,用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后将结石推入十二指肠的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结果 3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术后放置内外引流管,1周内再次造影未见胆管残余结石影.结论 经皮肝穿刺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对不宜手术且内镜取石失败的胆管结石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1扫描对胆总管结石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我院1998年7月-2004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总管结石60例,包括高密度结石50例,软组织密度结石8例,低密度结石2例。将CT表现与手术、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统计学处理。结果:胆总管结石以女性较多见,病程较长?52例显示“新月征”或“靶征”,分别有30例和28例伴有胆囊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肝内胆管和胆总管轻,中度扩张分别为40例和53例,40例肝内胆管呈竹节状扩张,42例肝内、外胆管扩张不成比例。结论螺旋CT,扫描判断胆总管结石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MR胰胆管成像(MRCP)联合经腹超声检查对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扩张并结石的应用。方法 选取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扩张并结石患者80例,均行MRCP和经腹超声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经腹超声诊断胆总管扩张并结石准确率;比较MRCP诊断胆总管扩张并结石准确率;比较MRCP联合经腹超声诊断胆总管扩张并结石准确率。结果 80例经腹部超声检查发现结石41例,诊断准确率51.25%。经MRCP检查发现结石60例,诊断准确率75.00%。经MRCP联合经腹超声检查发现结石72例,诊断准确率90.00%。MRCP联合经腹超声检查诊断胆总管扩张并结石准确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与经MRCP检查(P<0.05);经MRCP检查胆总管扩张并结石准确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MRCP联合经腹超声检查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MRCP检查与经腹超声。结论 MRCP联合经腹超声检查对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扩张并结石的诊断价值良好,可提高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超声、多层螺旋CT(MSCT)、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疑诊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选取同时行B超、MSCT及MRCP的94例患者,以ERCP相关治疗或手术为诊断胆总管结石的"金标准"进行统计分析。选取术前行MRCP检查,并经ERCP检查及治疗证实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共65例,按结石大小分组统计比较MRCP、ERCP的诊断率。结果 B超、MSCT、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度分别为63.3%、74.7%、87.3%,特异度分别为53.3%、80.0%、86.7%,准确度分别为61.7%、75.5%、87.2%;2检验显示准确度由高到低分别为MRCP、MSCT、B超。分析不同大小的结石:MRCP独立诊断时三组结石准确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直径0.5cm及以下的微小结石显示不佳(P<0.05);ERCP独立诊断时三组准确度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各组结石分别同时用MRCP与ERCP诊断,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准确度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超和MSCT诊断胆总管结石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作为胆总管结石首选的筛查方法,尤其是急诊患者;MRCP安全、无创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诊断性ERCP;ERCP对胆总管结石的诊疗方面具有较大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