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猫抓病误诊7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院2001-01~2005-01猫抓病(CSD)误诊7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4例,年龄2~60岁。家中均饲养有猫,2例有明确被猫抓伤史。病史10d~2个月.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2~5cm.其中颌下3例.颏下2例.胸锁乳突肌前缘2例.1例表现为双侧颈淋巴结肿大.伴发热4例.T37.4~39.5℃.白细胞升高3例。1例入院前按淋巴结核治疗2周效果差;1例怀疑恶性淋巴瘤未治;1例按呼吸道感染、EB病毒感染治疗无效;余4例为初诊患者。  相似文献   

2.
淋巴瘤误诊为结核病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将我科2000-01~2005-12淋巴瘤误诊为结核病9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5例,女4例,年龄11-68(平均39)岁。临床表现为乏力、盗汗6例,发热5例,颈、锁骨上等浅表淋巴结肿大4例,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1例,肝肿大1例,咳嗽、咳痰4例,皮肤瘙痒2例,腹痛1例。PPD阴性7例,一般阳性2例,嗜酸粒细胞增多3例,乳酸脱氢酶增高5例。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2000-02~2005-11经高频彩超检查的82例颈部肿大淋巴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65例,女31例,年龄11~65岁。经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检出肿大淋巴结152个,转移组82个,其原发性肿瘤甲状腺癌36例,乳腺癌8例,淋巴瘤5例,鼻咽癌5例,白血病1例。非转移性淋巴结70个,包括颈淋巴结炎15例,反应性增生12例。  相似文献   

4.
成人腺样体肥大误诊1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1995-01~2005-03成人腺样体肥大误诊为鼻咽肿瘤15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0例,女5例,年龄17~38(平均26.5)岁。病程1个月~1a。主要症状:鼻塞、鼻咽部异物感8例,间歇鼻涕带血4例,耳闷听力下降2例,颈部肿块(淋巴结肿大)1例。初诊(外院)时误诊为鼻咽癌9例,鼻咽恶性淋巴瘤2例,鼻咽纤维血管瘤4例,  相似文献   

5.
对我院1990~2005年淋巴结活检误诊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1例,年龄12~58岁。颈部淋巴结肿大3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2例,颌下淋巴结肿大1例。肿大淋巴结大小为1~3cm。伴有不规则发热、血沉快3例。  相似文献   

6.
颈部淋巴结肿大18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淋巴结是接受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具有过滤,增殖,免疫作用。作者对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本院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188例,男112例,女76例,男女之比为1.5:1,年龄5个月~86岁。肿大淋巴结位于浅筋膜或皮下,与皮肤无粘连,可活动或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分界清,质硬无压痛。  相似文献   

7.
腹腔淋巴结结核比较少见,临床上易误诊为淋巴瘤或其它肿瘤,我院1990年5月~1996年2月共收治8例经病理证实的误诊病人,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5例;年龄30岁~48岁,平均36.7岁。8例均否认有结核病史,3例有结核接触史;有低热病史4例。病程8月~3年,平均互.5年,其中有2例曾行抗结核治疗有效,但未坚持用药,临床症状反复后,在外院经CT检查诊为恶性淋巴瘤,并给予化疗,为明确淋巴瘤分期拟行剖腹探查收入我院。2例有上膀俪病史,无发热,CT检查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收入院。2例因腹部肿块在外院行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8.
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显像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我院2001年1月~2002年9月期间,超声诊断为颈部淋巴结结核55例,最后确诊45例颈部淋巴结结核,6例为颈部急性淋巴结炎,2例为淋巴瘤,1例为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为颈部脂肪瘤。使用Medison-60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0~7.5MHz。采用直接扫查法。结果:45例临床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患,超声检查肿大淋巴结数目大于两个,多位于胸锁乳突肌周围,淋巴结之间有粘连、融合现象。根据声像图的不同表现分为三型:干酪脓肿型,增殖结节型,混合型。结论:超声声像图中的三型表现基本与病理分型中的化脓性结核、增殖型结核、混合型结核相符。急性淋巴结炎,肿大淋巴结数目为1~2个,位于颌下淋巴结群,无粘连、融合现象。颈部淋巴瘤的超声表现似增殖结节型结核,可有粘连,应结合病史,必要时取病理活检。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肿大淋巴结内回声不均,有部分液化,但无钙化,淋巴结形态呈圆形。  相似文献   

9.
【病例】女,67岁。因右侧颌下颈部无痛性包块来我院。查体:右侧下颌角下、胸锁乳突肌前缘部可触及约0.8cm×1.0cm的包块,质中等,无触痛,活动度尚可。包块周围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患者有低热,盗汗,乏力等。B超示:实性肿物伴液化;红细胞沉降率24mm/h;  相似文献   

10.
对我科1998-06~2004-06不典型川崎病30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月龄~8岁。<3岁23例,3~5岁5例(其中2例为复发),>5岁2例。入院病程1~14d。其诊断标准符合1984年MCLS研究会标准。本组均有发热且持续5d以上。恢复期指(趾)膜状脱皮13例;眼结膜充血20例;多形性红色充血性皮疹21例;口唇皲裂.杨梅舌24例;手、足肿胀或掌指红斑19例;颈淋巴结肿大9例;烦躁、哭闹不安12例;卡疤红12例;抽搐2例;咳嗽、咯痰4例;腹泻、呕吐5例;阴囊肿痛2例;肛周潮红5例。  相似文献   

11.
对我院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误诊2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19例,男女之比为1:9.5,年龄23~71(平均45)岁。40~59岁占14例。无意中发现甲状腺肿大13例,咽部不适9例,有消瘦、心悸和乏力3例,有家族史4例。甲状腺左叶肿大4例,右叶肿大9例,双叶肿大6例,峡部肿大2例,合并颈部淋巴结肿大3例。B超探查21例,发现弥漫性肿大9例,单结节3例,多结节9例。甲状腺核索扫描16例,发现冷结节11个,温结节1个,热结节2个。  相似文献   

12.
鼻咽癌临床多见,但常被误诊。我院1988~1998年有12例鼻咽癌误诊,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16~72岁。1.2误诊病情及临床表现误诊为颈淋巴结结核1例,双侧颈部无痛性肿物进行性增大2年,肿物均约12cm×9cm×8cm,质硬、不活动;误诊为颈淋巴结炎5例,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以一侧为重,疼痛,经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颈部淋巴结肿大固定,出现鼻阻塞,听力下降;误诊为渗出性中耳炎4例,一侧听力下降,电测听内传导性耳聋,多次行鼓室穿刺术,抽出淡黄色稀薄液体0.5~0.…  相似文献   

13.
刘建明  刘贤安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2):2348-2349
[目的]探讨原发性颈淋巴结核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本院35例原发性颈淋巴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35例患者经给予细针穿刺针吸活检,有9例确诊,给予抗结核治疗1年;26例患者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确诊,术后抗结核治疗半年.[结果]35例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未见颈淋巴结复发.[结论]原发性颈淋巴结结核确诊首选细针穿刺活检;诊断不明者行肿块切除病理确诊.确诊者均需抗结核治疗.手术对原发性颈淋巴结核有明确诊断、治疗及缩短抗结核药物应用时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92-02~2002—12我院手术治疗脊椎骨结核1287例,胸椎696例,腰椎563例。合并截瘫230例,占17.9%。现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截瘫病例中颈椎5例,腰椎7例,胸椎218例(上段27例,中段86例。下段105例)。年龄3~68岁,其中21~50岁123例。遵循原天津骨科医院按运动、感觉、反射从轻到重程度分级的截瘫指数,一至六级病例分别为2,40,34,37,31,86。五、六级为重症瘫痪117例(50.9%)。截瘫症状出现到手术时间:1个月内68例,1~2个月63例,2~3个月39例,3个月以上60例,其中2a8个月和4a6个月各1例。  相似文献   

15.
病例女,32岁,因"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7年余"入院。7年前发现右侧颈部多个肿大淋巴结,7年来肿块体积无明显增大,无发热,无体重下降。查体双侧颈部、右侧腹股沟均可触及大小约1cm×1cm~1.5cm×1.5cm淋巴结.移动度尚可,质稍硬.无触痛.光滑.部分融合成凼、、彩色多普勒: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大约43mm×12mm×38mm,以右侧多见。行“右颈邮淋巴结切除活检术”,取出3个肿大淋巴结送病理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6.
易恒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493-2494
现将我院成功救治的无反应性结核病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男,54岁。因发热、咳嗽4个月,浅表淋巴结肿大1个月入院。患者自述于4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发热、咳嗽、多汗,在当地医院诊断支气管炎,反复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7.
1病例资料男,32岁。3个月前因发热半月余,曾以流行性出血热收住院。查体:体温37.8℃~39.7℃,左侧颈部、锁骨上、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质硬,触痛(+)。骨髓穿刺为感染性骨髓象。腹股沟淋巴结活检为慢性炎症,左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活检未见瘤细胞。考...  相似文献   

18.
颌面颈部淋巴结核误诊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 984~ 1 999年收治的颌面颈部淋巴结结核 1 8例 ,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7例 ,女 1 1例。年龄最小 8岁 ,最大 50岁。其中以2 0~ 30岁为多 ,占 77.78%。发病部位以上颈部最多 ,其次为颌下区、颏下区、腮腺区。病程最短 1 0 d,最长 4a。本组误诊为慢性淋巴结炎 9例 ,混合瘤 3例 ,腮裂囊肿 2例 ,恶性淋巴瘤 2例 ,颈部转移癌 1例 ,皮样囊肿 1例。通过手术切除肿块或活检病理切片确诊 1 2例。通过脓液 ,穿刺液培养找到抗酸杆菌确诊 3例。诊断性抗痨治疗有效 3例。本组均经手术摘除及抗痨治疗而痊愈。2 讨论2 .1 面颈区是结…  相似文献   

19.
纵隔淋巴结结核23例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以促进对该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方法抽取我院2003—2004年确诊的纵隔淋巴结结核病例23例,男10例,女13例,平均年龄34.3岁。均经抗结核治疗随访证实,随访1年以上,以病变淋巴结显著缩小或钙化为准。结果其中2R区发现肿大淋巴结17例,4R区15例,7区14例,累及2个以上分区20例。淋巴结边缘清晰14例;淋巴结边缘不清9例,有7例淋巴结融合;病变淋巴结密度均匀7例,淋巴结中心略低密度8例,病变中心或边缘有钙化10例,病变内既有脂肪密度又有钙化4例,其增强扫描呈薄壁环型强化11例,厚壁环型强化10例。结论分析本组纵隔淋巴结核之CT表现,本病好发于中青年,以气管周围特别是右侧和气管隆突下组及右侧肺门区多见,肿大淋巴结边缘清或不清,可有融合,其密度可不均匀,中心可有略低密度干酪坏死灶,有钙化及脂肪密度者高度提示结核性淋巴肿的可能。淋巴结突破包膜或破溃时可引起纵隔炎。结核性淋巴结有其较特征性环型强化,可与其他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20.
对以逍遥热、心功能改变为突出表现的腹腔淋巴结结核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女,15岁。于2005—02底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无寒战,体温最高达40.5℃,无盗汗,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等症状。曾在当地医院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症状无改善。2005—04上旬起偶感心慌、胸闷。病程中无皮疹,无关节疼痛,体重增加2kg。于200504—26入我院,查体:咽红,扁桃体Ⅰ~Ⅱ度肿大,未见脓性分泌物,全身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HR120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传导音,肝脾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