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明星 《出版史料》2010,(1):105-107
中国出版业要走出去,走向世界,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今年本刊新辟“走向世界”栏目,主要介绍中国书刊在海外传播及如何传播的状况,希望读者对中国出版业走出去及其如何走出去等诸问题多加关注。  相似文献   

2.
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加速了中国出版业走向世界。但从宏观上看,版权输出、“走出去”项目,特别是进入欧美图书市场的项目,与引进英美版权相比,差距仍然非常之大。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3.
姚永春  马清燕 《出版科学》2010,18(5):52-56,51
通过文献研究法,系统总结走出去战略实施后出版学界关于中国出版业国际化发展的研究成果。从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内涵和必要性,以及走出去战略视域下中国出版业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方式、策略四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指出走出去战略视域下出版业国际化发展研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任琦 《新闻实践》2013,(3):72-77
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传媒走出去,并不是始自今日。然而2012年1月9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出台总署2012年“一号文件”一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并在《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专门订立了“走出去”的子规划;与此同时,相关的扶持配套政策也大力推出。这一系列举措透露出“走出去”在新闻出版业诸多议题中的重要地位,“走出去”已成为今天国内传媒业普遍关注的话题。个中缘由在于,只有在中国成为世界格局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的背景下,作为软实力的异质文化才有可能成为输入国普通百姓的关注点;也只有在与世界越来越频繁的交往互动中,中国形象的塑造,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中国故事的讲述才能成为非常迫切的现实需求。故而,中国“传媒走出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传播中华文化,这不仅是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世界经济文化交往互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通过以往“走出去”的探索,中国出版业在“走出去”的道路上,除了要面对有如文化差异等大的方面的困难和挑战外,需要面对的一此具体问题和挑战也不容忽视。诸如: 其一、钱与“钱”之间何区别。中国出版业要“走出上”,自然少不了要有资金支持,而且很可能要首先想到资金、做资金预算。然而,就资金而言,换算成货币资金,不同国家、地区所用的货币与其他货币换算,其间的  相似文献   

6.
许春慧 《出版广角》2016,(10):61-63
新疆出版业是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新闻出版工作对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疆出版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握“一带一路”历史机遇,积极推进出版“走出去”,寻求发展新疆特色出版业的各项举措,振兴新疆出版业。  相似文献   

7.
刘玲武 《出版科学》2010,18(4):111-112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日益增强,为了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了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战略方针。“走出去”出版战略重点强调的是出版内容的“走出去”,即通过大力开展图书版权贸易,带动中国文化创新,推动发展,促进“走出去”。  相似文献   

8.
回眸2012年的中国出版业,可圈可点之处颇多,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无疑是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今年年初,新闻出版总署颁布2012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旨在加快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步伐,提升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作为新闻出版业重头戏的学术出版应该如何落实与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年末的答案是令人满意的。8月底举行的第1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当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与国际著名的爱思维尔出版集团正式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与大变革时期,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包含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硬实力比拼,而且愈加体现在以文化形态、价值观输出为主要表征的软实力竞争。中国出版业亟须通过走出去战略壮大自身的实力以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通过对"十二五"上半期中国出版业的现状及走出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出版业需要在本土化建设、跨文化传播能力及自身内在发展动力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0.
香苗 《出版参考》2006,(3S):4-4
《出版参考》:中国出版“走出去”是近年来总署一直推行的发展战略,请您谈谈出版“走出去”对中国出版界的意义如何? 张福海:“走出去”战略是中央的既定方针,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介绍中华优秀的文化,增强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推动中国出版业的结构调整,培育外向型和有国际竞争力的出版企业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2000—2020年我国国家层面颁布的有关出版业“走出去”的43项政策文本从外部结构特征和内部语义特征两个维度量化分析,归纳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政策措施具有衔接度较弱、目标规划过溢、效力层级低的特征以及政策工具利用呈现重环境型、供给型,轻需求型的不平衡状态。文章建议出版业“走出去”做好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对不同国别进行文化产品的精准投放。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把“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把“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开创的五个新局面之一,把“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要求之一.作为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新闻出版业需要创新我们的话语体系,打造“中国文化,国际表达”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进一步加深对走出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钟声 《大观周刊》2012,(14):1-1
今年的英国伦敦书展首次迎来中国作为主宾国。这是中国出版业不懈努力“走出去”的结果.也表明英语国家中的最大书展对中国当代作家和中国出版市场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为了向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战略目标迈进,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图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在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国内一些实力较强的出版企业开始积极走出去,通过新建、并购等方式创建了一系列海外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出版业在"走出去"的道路上经历了较为漫长的探索,积累了经验,在探索中成长,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当然,就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现状看,可以肯定地说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实施和中国代表团在第57届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的巨大成功,标志着中国出版“走出去”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出版业正在以崭新的姿态登上世界出版舞台。世界正在认识中国,中国的出版业也正在加速走向世界。但是也应当看到,同世界上出版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出版业“走出去”的规模还不够大,品种还不够多,效益还不够明显,出版贸易逆差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这同年出书近22万种(其中新书13万种)、市场可供图书40多万种的出版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一、中国出版“走出去”面临的现实问题中国出版“走出去…  相似文献   

17.
曾艳 《出版视野》2005,(2):20-21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近年来出版业呈现出了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具有全球眼光,面向世界,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图书市场的搏奕中不断增强竞争力,正在成为中国出版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陈丽  潘文年 《出版广角》2021,(21):52-55
美、英、日、法、德等出版业发达国家凭借政府政策、财政支持和行业协会等诸多优势,实现了出版业的快速国际化,通过税收政策支持对外出口、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不同部门共担职能、发挥协会作用等措施鼓励本国出版业积极"走出去",对我国出版业"走出去"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9.
毫无疑问,2000年将是中国出版业的电子商务年。依托行业,走专业的路子,将是我国今年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的明显走向。 在政府指导和业界的自觉努力下,2000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对电子商务进行了初步尝试,从而拉响了中国出版业向电子商务进军的号角。人民时空图书平台(http://www.peoplespace.net)将会紧紧依托出版界,积极参与这一进程。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出版业向电子商务──这一全新的营销模式转型,还有许多具体地、艰苦地工作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地去努力。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人民时空的经营…  相似文献   

20.
8月30日,由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参考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十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活动在新闻出版总署举行了颁奖典礼.回顾一个历经十年的公益性评奖活动的发展历程,分析参评图书和获奖图书的情况,我国出版业“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脉络以及最新发展趋势清晰可见.可以说,十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实力逐渐增强,“走出去”的愿望更加迫切,脚步更加坚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