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城市公共生活是城市特色的重要表现形式,承载城市公共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特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以物质空间设计为载体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城市设计维度问题,从建筑外部空间的优化设计和建筑内部空间的开放性设计两方面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城市公共空间创造。  相似文献   

2.
中联假日广场是集商住、办公、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建筑。对中联假日广场的设计构思进行了理性分析和总结,结合时代背景、社会需求、从建筑设计构思、空间、光影、构造、消防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建筑综合体的建筑创作观念,力求达到建筑与城市相互促进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富臣 《华中建筑》2000,18(4):93-94,96
该文从城市广场与城市空间的基本关系入手,探讨了在城市空间系统中,城市广场和空间构成特点及其对城市空间系统的影响,并从城市广场的空间特性和文化内涵两方面剖析了城市广场的内在结构特征,旨在建立全面的城市广场设计概念。  相似文献   

4.
张卫  何成 《南方建筑》2006,7(8):153-155
基地是建筑设计构思的基础平台,缺少对基地的解读和剖析,任何人都很难做出一个合适的建筑,基地分析是建筑设计乃至城市设计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从空间的角度分析城市基地的价值,在城市空间和建筑设计两个层面上研讨基地空间,希望以此能引起更多设计者对基地空间的关注,设计出更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连市庄河青少年宫的设计过程,分析了建筑的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建筑的统一性与特殊性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连市庄河青少年宫的设计过程,分析了建筑的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建筑的统一性与特殊性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纪念性建筑的建设日渐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先锋,文章从城市设计的思维出发,剖析了国内纪念性建筑设计丧失"城市性"的缘由,并从选址、形式、功能、空间四个层面上对城市思维下的纪念性建筑设计策略进行探讨,为相关的纪念性建筑实践提供了理论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黎颖 《南方建筑》2005,(6):19-21
文章从城市广场设计的两个特点:建筑性空间构成和风格化审美倾向出发,结合实例探讨广场城市设计的空间构成原则和艺术追求方向。  相似文献   

9.
顾原 《新建筑》1993,(4):33-36
建筑设计必须与城市设计结合起来,建筑师必须先从城市大环境入手,分析建筑在城市景观空间中的作用和地位,确定其布局、高度及体型、使建筑与环境的组合达到最佳。本文分析一具体设计在具体环境中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大连市庄河青少年宫的设计过程,分析了建筑的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建筑的统一性与特殊性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赵健彬  刘翔未 《山西建筑》2007,33(17):23-24
从界面的角度简要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内部空间秩序、外部空间形象、建筑环境,以提供空间设计柔性发展的思路,为当今可持续的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殡葬建筑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持续发展的今天,殡葬事业同样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改革深化。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逐渐提高,早期殡仪馆的殡葬服务方式已渐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要求,这与人们所重视的生死观是不相称的。本文试图从殡仪馆空间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从空间位置的选择、空间结构的划分、空间形态的塑造以及精神空间的营造四个方面入手,探讨现代殡仪馆设计中建筑与使用者、场地、环境、功能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处理方式,以期为殡仪馆的空间设计提供一点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现代大空间公共建筑与传统文化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军  张健  玄峰 《建筑师》2006,(4):5-7
通过分析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大空间公共建筑设计实例,从表达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造型、空间及材料三方面入手,剖析其表达手法,提取其中对我国目前大规模的大空间公共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因素,以期对设计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祁涛 《城市建筑》2005,(12):22-25
本文通过对郑州世界客属文化中心方案的介绍,探讨了传统空间及文化如何融入新的都市空间,以及在城市高强度的开发建设中如何实现由建筑单体向城市设计的尺度转换,组织复合化的建筑空间群,发挥由此而产生的空间能量,更好地实现建筑的空间、文化以及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15.
建筑入口是建筑内外空间的连接、过渡部分,它影响到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判断,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文从空间入手,研究建筑入口空间与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探讨由局部到整体,局部服从整体的“整体化”的设计方法。对更好地处理建筑整体形态与入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刘琰  修学华 《江苏建筑》2011,(1):35-36,44
建筑的生态设计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的和谐统一,利用自然或人工手法创造出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文章以宁宿徐高速公路八仙台服务区的设计为例,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建筑空间的生态设计手法.总结出建筑空间生态设计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模式,必然成为未来服务区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光旭  李雅静 《山西建筑》2005,31(14):15-16
阐述了街道与广场是城市空间最明确的两种基本元素,也是城市生活的主要场所,从综合的观念出发,介绍了在设计城市街道空间和广场空间时,为体现“以人为本”而应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老年人居住建筑的空间种类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对比国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设计方法.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出发进行设计从而推动老年人居住建筑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休闲空间的规划设计已有多年的历史,但从旅游、园林、建筑的角度对休闲空间进行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本文主要探讨了休闲空间营造的若干问题,首先从图底理论、联系理论、场所理论的角度构思了休闲空间营造的设想;之后指出休闲空间营造的核心理念——场所精神,并对其影响因素作了详细的分析;接着从物质性空间与非物质性空间出发,深入解剖休闲空间营造的具体内容;最后对休闲空间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廊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手法,在各类建筑中均有出现。由于其具有易于组织交通、形成交流场所的特点,因此廊在校园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从概念出发。对廊在校园建筑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总结出廊在校园建筑中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