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大幅增加,海外投资风险也随之加大,对风险的评估和预防日益重要。国际投资协定及其框架下的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ISDS)已经逐渐成为保护投资者海外资产的主要工具之一。本文通过回顾ISDS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并且利用ISDS仲裁案件数据库,研究了影响ISDS案件发生的因素。本文发现,中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分布于ISDS案件高发的行业和地区,面临的海外投资风险较大。回归分析表明,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越低、人均国民收入越低以及政治环境越差,就越容易发生ISDS案件。  相似文献   

2.
通过全面分析我国石油工业19922011年海外投资的历程发现,近二十年来我国石油工业的境外投资经历了初期摸索、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张三个阶段,海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区域逐渐扩展,涉及57个经济体。但我国石油工业海外投资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对外投资管理重审批、缺监管,海外投资没有战略规划、缺少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受到非经营性因素的困扰,海外运营管理存在投资方式不灵活、企业内部运营机制不能支持国际化进程等问题。因此,应完善我国石油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体制,制定石油工业海外投资中长期战略规划,从外交、经贸合作和经济预测三个方面降低投资风险,理顺石油企业国际化运营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比较有特征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认知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6年).在改革开放之初,海外直接投资萌芽的10年里,海外投资主体主要集中于那些经济实力强大的国有企业,且这些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活动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及国家战略决策的需求,在这个阶段,我们更多的在学习如何进行海外投资.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贸发会议在《1995世界投资报告》中指出:国际直接投资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企业竞争力提高的源泉,一个国家和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大小与对外投资规模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外投资得到不断地发展,据外经贸部统计,截止到1996年6月底我国各类企业经批准在海外投资开办的项目总数已达4933个,中方对外投资额累计达55.4亿美元,海外企业的总资产已近200亿美元。这此海外企业遍布世界134个国家和地IX,涉及许多行业。但是,由于我国政府和企业过去一直把跨国经营的重点放在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陆海外投资始于1979年底,但发展速度却很快,据商务部统计,截止2003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累计7470家,投资金额114亿美元,目的地多达167个国家和地区(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中国累计对外投资金额近350亿美元,约相当于韩国的对外投资规模)。  相似文献   

6.
梁静波 《经济纵横》2012,(11):6-8,108
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不尽合理,结构失衡严重,不利于产业升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选择的重点是加大资源获取型行业投资,获取稳定的资源供给;发挥比较优势,加大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加快现代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提升对外直接投资服务业层次。  相似文献   

7.
基于文献视角的海外对华投资和中国对外投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地理》2021,41(5):122-133
现阶段,中国双向海外投资发展进入新时期——中国不再只是全球主要的海外投资目的国(IFDI),还成为了全球重要的对外投资来源国(OFDI)。在此背景之下,文章分别从投资动因,空间分布格局以及投资与区域发展等三个研究主题对现有中国双向海外投资的研究进行综述,并着重对比分析三个研究主题下两类不同海外投资——海外对华投资和中国对外投资研究关注点和实证发现的异同。文章主要发现如下:(1)中国对外投资动因不仅具有主流海外投资(海外对华投资)的一般性还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具体体现在中国对外投资并不完全是在优势建立后的海外扩张,更多情况下是获取关键资源以提升国内竞争优势和实现政治战略意图为目的的重要手段。(2)两类海外投资的时空格局都经历了由高度集聚逐渐趋向均衡的过程,但是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却有所差异。相比而言,劳动力等传统区位因子对海外对华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更大,而在中国对外投资区位选择过程中不仅传统区位因子,关系因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3)两类海外投资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机制不同,但都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而空间异质性的来源为中国各区域发展基础的差异以及海外投资目的国(来源国)间的国别差异。最后,文章在综述现有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未来中国双向海外投资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杨轩  李洪亚 《生产力研究》2024,(2):150-155+161
基于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匹配地级市层面数字金融指数、国泰安海外直接投资数据库,测算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从总体上以及三个分维度均能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增长;数字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这一渠道影响投资规模的增长;相较于国有企业、中西部地区而言,非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数字金融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外投资的现状与面临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敦鹏 《经济研究导刊》2011,(33):176-178,183
实施海外投资是中国当前守护金融资产价值,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选择。然而,当前中国海外投资在投资规模、投资方式、行业分布、投资目的地选择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相应引发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在正确认识现存问题基础上进行全面、科学的风险评估,是中国企业深化海外投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日本对外投资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寻求海外资源,解决国内资源危机;日本海外投资积极应用了比较优势原理;日本对外投资规避了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在日元升值彘件下,大量投资于海外不动产,银行采用了低利率的策略,对外投资的全球化和多样化,有力地规避了投资风险.但日本的对外投资也存在着失误,主要是:大量的资金流入美国,增加了投资风险;大量资本流向海外,导致了日本产业空洞化的产生.对于当前中国的"走出去"战略而言,海外投资要注重品牌和技术;鼓励企业走向海外,转移贸易冲突;资源开发产业应该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重点;中国跨国公司在发展对外投资、跨国经营上要充分尊重当地文化.融合当地社会环境以及积极参与东道国的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11.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rationales and practices for three types of manufacturing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DI) into Africa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Africa’s industrialization and China’s OFDI on manufacturing. African economies have achieved impressive growth in the new century, but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in this vast continent is still constrained by lagg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weak manufacturing sector. While China’s econom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rowth and poverty reduction, it witnessed hikes of factor price such as wage, land and exchange rate at varying degrees in the recent decade, imposing pressure on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gainst the background, the new trend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OFDI provides new opportunities for Africa to solve structural problems of weak manufacturing.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on China–Africa industrial capacity cooperation are brief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我国FDI和O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国内外有关国际直接投资渠道的技术溢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测算了1994—2008年我国以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反映的外国R&D资本存量,并建立了R&D溢出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内R&D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且国内R&D资本的作用更大;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微弱的阻碍作用。因此,在政策层面上应继续加大国内R&D支出,加强外商直接投资,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以推动我国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企业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关系研究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利用2003—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地区企业生产率与其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地区企业生产率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并存在显著的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市场的不断开放,美国在华公司在经营战略上也有了新的调整和变化,这些变化集中体现出以下的六大趋势:投资区域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展;投资范围由一级城市向二级城市延伸;跨国并购成为主要进入方式;投资方式由合资向独资转变;制造业仍是投资热点,服务业投资加强;高科技产业转移加快,研发力度加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围绕外商直接投资(FDI)与产业结构变动展开,重点放在1992—2007年期间。首先回顾了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建设申的作用,并验证了国际投资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接着系统分析了在外资产业结构和地区产业分布非均衡发展的情况下,分别分析了外资在第一、二、三产业的特点和变动趋势、产业内部特徵,外资产业变动与中国三次产业变动的关联性。最後分析了物资进入中国的地区分布差异,外商投资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特徵,以及外资产业与中国产业结构在不同地区变动的关联性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非正规部门快速发展在缓解中国就业压力、满足低端需求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大影响。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数据,分析非正规部门灰色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正规部门灰色竞争显著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倾向和研发投入强度;灰色竞争与企业产品创新活动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未发现与企业流程创新活动有显著关系;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活动受非正规部门灰色竞争的影响相对较弱。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为了应对非正规部门的灰色竞争,制造业企业应不断强化研发投入,通过模仿创新和微创新的方式加速产品更新升级,以区分于非正规部门的产品。  相似文献   

17.
Over the last fifteen years, China rapidly expanded its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DI) through remarkable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go global” policy. Chinese firms explored investment avenues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and emerging countries. As a result, China became the third largest contributor of OFDI. We examine the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OFDI in 67 countries during the period lasting from 2006 to 2015 using the feasible generalized least square method. We find that the size of the economy, market opportunities, cost advantages due to low wage structure, ease of doing business, country risk, and geographical proximity are the prominent factors leading to changes in Chinese OFDI in developing and emerging economies. We find that China’s investments in different developing and emerging countries are driven by a different set of factors and the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OFDI vary in low and high per capita income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8.
李磊  邓颖 《产经评论》2020,11(2):126-143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化,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增长迅速。企业全球配置生产会面临比国内生产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为提高投资效率,企业需从多方面获取对外直接投资的知识,包括从邻居企业获取信息和经验等。从理论机制上分析邻居效应产生的原因,包括知识溢出、竞争效应、信号传递、产业链带动等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2002-2013年期间详细的中国工业企业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邻居效应及其产生机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确实存在邻居效应,即邻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会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地,在省份范围内的邻居效应影响较弱;在行业内部以及细分投资市场的邻居效应影响较强。因此,应利用邻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信息和经验,发挥企业之间的学习效应,提高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陈立敏 《技术经济》2008,27(9):60-66
行业选择和地点选择分别是跨国公司进入战略的主要论题,但现有研究缺少对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的分析。本文以中国FDI的“引进来”部分(IFDI)和“走出去”部分(OFDI)为倒,分析中国作为东道国引进外资时和其作为母国对外投资时在行业选择上的差异;并考虑地点选择因素,研究“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行业选择上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在中国投资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行业选择上是否存在区别。通过跟踪200家外商来华投资企业和40家中国对外投资企业(118个项目)的投资产业、母国和东道国信息,运用描述统计和卡方检验得出实证结论:外商来华投资和中国对外投资在行业选择和地点选择上都存在差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华投资行业的技术含量有显著不同,即跨国公司的行业选择与地点选择存在相关性;但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受资源寻求动机的强烈影响,其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时在行业选择上没有体现出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从历史与实证的角度 ,以中国改革开放 2 0年的实践为案例 ,用计量分析的方法测算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的方向及程度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