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催化裂化沉降器VQS系统内三维气体速度分布的改进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用智能型5孔探针对催化裂化沉降器内多臂式(A型)旋流快分系统封闭罩内的气体流场进行了测试,在此基础上,对旋流快分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在旋流头上插入了一个筒状物(B型),并对其进行了流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B型的旋流头结构消除了旋流头喷出口的短路流,因而更有利于提高分离效率,但在筒状物的底部附近呈短路流现象,是下一步继续改进结构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催化裂化提升管出口新型旋流式快分利用气固沿旋流头切向喷出时形成的强旋流实现快速的气固高效分离。在一套φ300mm×2000 mm的引风式装置上进行试验,采用智能型五孔探针测试仪和差压计分别对不带分流筒的上行式提升管旋流头、带分流筒的上行式提升管旋流头和下行式提升管旋流头在封闭罩中的流场和压力降进行了测试。在分析不同的旋流式快分结构对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基础上,提出了结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水下焊枪微型排水罩的优化设计过程,建立了三维立体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排水罩内的流场进行模拟,主要分析了排水罩进气口位置、数量和进气角度3个因素对流场的影响。通过多种结构型式的流场模拟,得出水下焊枪微型排水罩宜采用双向进气口、进气口水平向下倾角在30°~50°之间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旋流式快速分离系统的气体流场分析和性能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智能型5孔探针对旋流式快速分离(快分)系统的气体流场进行了测试。在此基础上,从气固两相流的基本理论出发,对旋流式快分的气固分离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建立了快分性能的分区理论计算模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紧凑式旋流快分系统气相流场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RSM湍流模型对紧凑式旋流快分系统(CVQS)内气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考察A、B型二级旋流头的流场分布。模拟结果表明: 含尘气流通过B型旋流头后,获得更大的切向速度,有利于细颗粒分离;同时B型旋流头喷出口处,颗粒下行速度较大,旋涡较少,可有效改善"短路流"与颗粒返混现象。因此,推荐采用B型旋流头作为CVQS快分系统二级旋流头的基础型式。  相似文献   

6.
《石油机械》2017,(3):85-89
数值模拟是研究深水管柱式气液旋流分离器分离性能的有效方法,其中湍流模型选取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研究比较了Euler模型、Mixture模型及RSM模型3种不同的湍流模型对深水管柱式旋流分离器内流场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对比了3种湍流模型的切向速度与轴向速度场分布,发现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出分离器内两相流的运动规律。将模拟结果同试验测量的油气分离效率以及进、出口处压降进行对比。结果表明:Euler模型和Mixture模型在压降、分离效率方面与试验测量结果相比存在一定误差,而RSM模型模拟的流场更接近于试验测量结果。进行管柱式气液旋流分离器流场数值模拟分析时,采用RSM模型模拟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7.
对旋流式天然气脱水装置内部流场和液滴的运动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在不同流动区域气体压力场、速度场分布的变化规律以及液滴随机性运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喷嘴为燃烧器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及雾化方式与燃烧效果和噪音产生有很大关系。采用雷诺应力模型和欧拉双流体模型对一种装有油气双旋流雾化喷嘴的海上平台测试燃烧器的三维射流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获得了喷嘴内、外部的详细流场信息,为揭示该喷嘴流动机理、有效预测其雾化特性从而提高原油燃烧效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天然气的净化处理备受关注。旋流分离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净化处理装置,其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处理量大、经济效益好,成为气一液两相分离研究的新课题和新热点。文中用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旋流分离器内部流场和液滴的运动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模拟过程中,采用k-epsilon(2cqn)方程来模拟气相旋流流动。模拟结果表明,旋流分离器内部流场呈旋转分布,分为内、外两个流场,在不同流动区域,气体压力场、速度场分布成规则变化;液滴的运动较为复杂,带有随机性;总体运动轨迹的形状与气相流场的分布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0.
采用贝塞尔函数解形式模拟了经过套这旋流扶正器的泥浆和水泥浆的旋流衰减速度场,并进行了以泥浆为介质的全尺寸环空旋流衰减速度场超声波测试,分析了套管旋充汉扶正器后的速度场衰减机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测试曲线趋于一致。在此基础地旋流注水泥的工程设计计算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相位多普勒分析仪研究了4种不同排气管直径的旋风分离器气相非轴对称旋转流场。结果表明,实验测得的切向速度、轴向速度、湍流度分布与旋风分离器典型流场分布特点一致;随着排气管直径的减小,旋转中心与旋风分离器几何结构中心之间的偏心距也明显减小,其内部流场分布的非轴对称性减弱,有利于提高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并降低因涡核摆动造成的摩擦阻力。说明合理地设置排气管直径是抑制单入口旋风分离器非轴对称旋转流动、提高旋风分离器性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相位多普勒分析仪研究了不同入口旋风分离器气相非轴对称流场。首先采用圆管层流实验验证测量系统的准确性,然后考察不同入口结构下直筒型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场的分布特点。实验测得的切向、轴向速度、湍流度分布与旋风分离器典型流场分布特点一致。对比3种入口结构旋风分离器测量结果发现,随着入口结构轴对称性逐渐增加,其内部流场分布的非轴对称性明显减小,旋转中心与旋风分离器几何结构中心之间的偏心距也明显减小,有利于提高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并降低因涡核摆动造成的摩擦阻力。合理地布置入口结构是抑制单入口旋风分离器非轴对称旋转流动,提高旋风分离器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对旋流快速分离器流场和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应用于催化裂化装置的新型高效旋流快速分离器(旋流快分),并提出了由两级串联的该旋流快分器组成的新型紧凑式催化裂化沉降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降低设备投资,而且可以显著缩短油气在沉降器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有效地减缓油气在沉降器内的结焦反应,改善产品的分布。在大型的冷模实验装置上系统考察了该新型紧凑式沉降系统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稳定,调节灵活,在设计点附近总分离效率可达到99.99%,系统总压降在10kPa以内,基本可以满足工业装置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催化裂化提升管出口紧凑式旋流快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旋流快分系统(VQS)在重油催化裂化工业装置中的成功应用与推广,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重油催化裂化双提升管装置的紧凑式旋流快分系统(CVQS)。该系统由两级高效旋流快分器串联组成,第二级高效旋流快分器取代顶旋;采用紧凑式旋流快分系统不仅可以降低设备投资,而且可以显著缩短油气在沉降器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有助于解决沉降器内油气的滞留、返混和装置结焦等问题。在研究新型高效隔流筒和旋流头的基础上,考察了CVQS系统两种串联方案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两级高效旋流快分器优化匹配后,系统的总分离效率大大提高,可更好地实现气、固两相的快速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15.
The riser reactor is the key unit in the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FCC) process. As the FCC feedstocks become heavier, the product mixture of oil, gas and catalysts must be separated immediately at the outlet of the riser to avoid excessive coking. The quick separation system is the core equipment in the FCC uni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has developed many kinds of separ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fender-stripping cyclone and circulating-stripping cyclone systems, which can increase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pressure drop remarkably. For the inner riser system, a vortex quick separation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It contains a vortex quick separator and an isolated shell. In order to reduce the separation time, a new type of separator called the short residence time separator system was developed. It can further reduce the separation time to less than 1 s. In this paper,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principles,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these different kinds of separation systems are reviewed. A system that can simultaneously realize quick oil gas separation, quick oil gas extraction and quick pre-stripping of catalysts at the end of the riser is the trend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6.
自然旋风长为旋涡尾端到排气管下口截面的轴向距离。旋涡尾端是复杂的湍流动力学现象,对旋风分离器内颗粒返混、壁面磨损、料腿结垢和堵塞有重要影响。目前,学者们将自然旋风长的影响因素主要归结为筒体直径、入口面积和排气管直径3个方面,忽略了其他结构参数及操作参数的影响,故经验公式的准确性及适用性较差。笔者对旋风分离器内部能量传递过程进行分析,阐述旋涡尾端的存在机理,并实例说明自然旋风长经验公式的局限性与不足,总结了筒体的高/径比、锥体尺寸等几何参数,以及入口速度、入口浓度等操作参数对自然旋风长的影响,以期为旋风分离器高度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斜切双进口旋风分离器,并用RSM模型对该分离器的三维流场和分离效率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斜切双进口型式旋风分离器很好地改善了单进口直切式旋风分离器流场的不对称性,减小了内部的局部涡流;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其切向速度、轴向速度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倾斜角度为12○ 时轴向速度达到峰值,倾斜角度为10○ 时切向速度达到峰值,压降也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但最大值也远远小于单进口型式,径向速度变化不明显;斜切式双进口旋风分离器可以有效提高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其最佳倾斜角度为10○。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分析旋流分离技术基础理论的机理,采用CFD技术的雷诺应力湍流模型,对旋流器内部流场关键特征参数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验证其正确性,与相关报道的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在此基础上采用统计平均法对关键区域参数数据进行统计平均处理,相关数据和分布曲线表明,流场可划分为组合涡运动(包括强制涡、准自由涡)及边界层两大区域,得出其相应的运动特性,并量化出每个区域对应的半径位置;分析同时得出重要结论:组合涡运动指数(n)在流场中不是原有理论认为的一个常数,而是分两段与其沿半径具体位置(r)相关的函数,并根据数据线性回归给出定量经验公式。通过与原有理论计算及相关报道的对比分析,验证了上述经验公式的正确性,进一步完善了原有的流场基础理论,对指导旋流器的设计计算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