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关意鹏 《锻压技术》2015,40(1):90-93,98
通过对汽车顶盖零件特点分析,介绍了顶盖的冲压工艺,设计了顶盖天窗侧整形模。根据生产需要,在第四工序的天窗翻边部位设计三组侧整形斜楔,侧整形凸模、凹模均要设在下模,模具可以成形出有天窗和无天窗的汽车顶盖这两种制件。重点介绍了顶盖天窗侧整形模中的两种双动斜楔结构的应用,在顶盖天窗左边位置采用两组对向的电车斜楔,布置在下模中部区域附近,由两个驱动块分开驱动,模具调整方便,结构稳定性好;在天窗前后侧位置采用复动斜楔,模具结构紧凑,节省了模具空间。通过本模具中对双动斜楔的灵活运用表明,模具结构稳定可靠,方便了制造与调试,节约了成本,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带大型旋转斜楔在顶盖外板侧整形模具中的应用与研究,通过在顶盖外板侧整形模具上采用大型旋转斜楔解决顶盖与前风窗玻璃搭接区域负角整形,实现凸模滑块放取件与侧整形状态切换,有效缩短了模具长宽方向上的工作行程,同时实现了弧形边侧整形过程料流可控,达到零件面差精度和外观质量要求。实际生产表明,该结构可有效解决整形起皱、回弹问题,有效降低模具尺寸,节约工装开发成本,缩短调试周期。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梅花孔箔材坯料的微型半球形滤网零件,提出了起皱拉深和缩径整形相结合的优化成形方法。通过Dynaform软件模拟了成形过程,并依次在起皱拉深模具和缩径整形模具上成形出滤网零件,其实际成形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经过缩径整形,滤网口部尺寸减小,半球形部分增大,使成形质量提高。通过数值模拟讨论了凹模口形状、坯料网孔对成形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圆弧凹模口形状和坯料面积比为0.7时,成形后滤网零件减薄率最低,成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某轿车天窗顶盖为例,列举了零件在成形过程中产生的表面凸条、尾部凹陷和顶面波浪3个缺陷,分析了每个缺陷产生的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法,通过增加侧整形活动凸模垫片、提高压料芯研合率、调节拉深工艺补充面圆角以及控制尾部侧整形流料阻力等方式加以解决,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车型顶盖天窗与非天窗切换无有效防错导致模具受损的问题,在剖析顶盖天窗与非天窗切换模具结构原理的基础上,借鉴零件成形到位检测的思路,分别在修边、正翻边、侧整形工序中的顶盖天窗整形驱动垫块两侧加装感应器,利用感应器检测的信号作为压力机下行的判定条件,并更改压力机整线控制PLC程序,实现压力机的启停或自动报警停线。生产试验表明,该改进方案可有效建立成形天窗与非天窗切换防错机制,规避人工确认不到位造成模具受损的风险,为汽车覆盖件冲模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春雨  郑薇 《锻压技术》2016,(8):110-114
介绍了一种带切换机构的开花斜楔在汽车顶盖翻边模具中的应用,通过对顶盖的冲压工艺及模具结构的分析,采用一种气动切换机构和开花式的斜楔机构,实现了有天窗和无天窗两种状态顶盖的翻边工艺在同一副模具上进行,阐述了顶盖翻边开花斜楔及切换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设计的结构具有降低模具工装开发成本、节省冲压车间占用面积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特点,经过实物生产验证,生产的有天窗及无天窗顶盖的总精度均达到了94%,满足了轿车对外板件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汽车外覆盖件顶盖外板是比较关键的车身外覆盖件零件之一,目前市场上全景天窗在轿车和SUV车型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顶盖外板天窗处整形面品缺陷一直是困扰汽车厂家的一个难题。顶盖天窗处常见产品结构形式及工艺思路顶盖天窗处常见产品结构形式有侧壁包边、侧壁弧焊、侧壁点焊三种方式,见图1、图2、图3。  相似文献   

8.
汽车顶盖天窗成形快换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用  祝云  王晨  曹旭军  周澜 《模具工业》2011,37(1):33-35
通过对汽车顶盖零件特点分析,设计了顶盖天窗成形快换模,根据生产需要,模具可成形有天窗的汽车顶盖和无天窗的汽车顶盖2种制件,着重介绍了模具快换结构的工作过程与设计制造要点。该快换结构功能可靠,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可为类似零件的模具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汽车覆盖件的冲压工艺方案分析,介绍了一种带气动切换机构的汽车顶盖外板的冲压工艺方案,以及汽车顶盖的翻边整形模结构设计;实现了有天窗型顶盖和无天窗型顶盖外板的翻边整形工艺可以在同一副模具上进行生产的目的;重点讲述了顶盖翻边整形模结构、切换机构及工作原理。实际生产表明,该结构可降低模具开发成本,缩短模具切换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方锥形件一般通过拉深整形工艺成形,整形压力大,凹模变形也较大,成形零件的精度不容易控制;根据整形凹模的结构特点和它在整形工艺中的受力状态,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凹模在整形压力下的变形进行计算,分析凹模变形对成形零件精度的影响,并就凹模的设计与加工精度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汽车侧围外板不同位置的翻边特点采用不同的斜楔机构成形,为解决侧翻边存在负角成形和取件问题,提出了3种新型斜楔机构,并介绍了侧围外板的冲压成形工艺和3种斜楔机构在侧围外板翻边模中的实际应用,可提高零件成形质量,降低模具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2.
对天窗顶盖成形工艺进行分析,通过调整双动斜楔结构在一道工序内同时完成顶盖天窗4条边的侧翻边,减少模具数量,节省了模具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侧驱动压料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模设计中侧整形与侧翻边的侧压料过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侧驱动压料机构。与传统的侧压料机构相比,这种机构将固定在斜楔滑动块上的侧压芯安装在通过斜楔上滑块约束的主压芯上,优化了模具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将此机构运用在某车型侧围的侧整形部位,生产实践证明,机构切实可行,为其他侧压料的模具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大型覆盖件汽车顶盖的冲压工艺,重点阐述了顶盖双动斜楔整形模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优化汽车全景天窗回弹量及成形尺寸一致性的冲压工艺方法,分析了为实现该工艺方法所采用的同工序旋转斜楔侧翻边和带料直翻边的模具结构,对提高汽车车顶零件开发效率、减少汽车车顶零件回弹和缩短模具制造周期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模具工业》2021,47(5)
研究了2个不同厚度组成接触元件的制件在模具内的组装方法和成形原理,并设计了级进模,对于成形弹片的关键工序,模具内设计了先将弹片推开微小角度,再用斜楔侧推的成形方案,使弹片完成初步成形,再多次使用斜楔机构完成弹片的最终成形;对于成形端子的关键工序,在卸料板上设计了带芯轴的整形机构,保证端子成形稳定。实际生产证明,成形工艺可行,成形的制件尺寸稳定,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带孔深锥形管件的成形特点进行了工艺分析,确定了成形方案,设计了锥形管挤压模和冲孔模。在冲孔模中选用了带有楔角的斜楔机构来实现侧冲,并利用冲裁凹模自身的锥形面实现了锥形管的定位。模具在生产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异形触点元件模内铆接与触点整形的级进模结构及压铆浮升机构的工作原理,并分析2种触点异形部位成形方案的结果,通过对触点送铆导轨间隙及预铆、精铆和整形工序的凹模进行优化设计,解决了触点头部形状成形难的问题,为类似零件的级进模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陶智  杜华 《模具工业》2022,48(1):34-36
介绍了某轿车行李箱外板的翻边侧整形模设计过程,行李箱外板的侧法兰翻边上存在凹包,其翻边方向和凹包成形方向不同,常规需要2道工序分别完成翻边和凹包成形。该模具突破了传统的设计结构,在翻边机构中设置了凹包成形机构,将2个不同方向的成形复合到1道工序中,减少了模具数量,降低了冲压成本和工装成本。  相似文献   

20.
《模具工业》2016,(5):32-34
分析了顶盖底孔和法向孔成形工艺,根据零件特点确定模具的总体结构,设计零件型面和底孔成形模、法向孔成形机构。模具实现了顶盖底孔和法向孔的一次成形,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零件成形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