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采用动电位极化和丝束电极技术测量了纯铝在2mol/L NaCl和2mol/L NaCl+0.8mol/L Na2SO4溶液中的极化曲线、缝隙内外的自腐蚀电位和电化学阻抗分布,研究了SO4^2-对铝缝隙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溶液中,缝隙内的铝为阳极、缝隙外为阴极;随浸泡时间增加,腐蚀不均匀性增加。加入Na2SO4后,减小了缝隙内外腐蚀电位差,显著降低了铝的腐蚀速度。Na2SO4是中性溶液中铝的吸附型缓蚀剂,延缓了缝隙腐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四种不同仿古铸铁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全浸试验和动电位极化方法比较了四种不同的仿古铸铁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仿古灰口铸铁的腐蚀速率较仿古白口铸铁高;两种灰口铸铁中,低硫试样较高硫试样的腐蚀速率高,耐腐蚀性能差;两种白口铸铁中,低硫含量的试样与高硫含量的腐蚀速率和耐腐蚀性能均接近;X射线衍射仪分析表明四种铸铁的腐蚀产物均含有纤铁矿、磁铁矿和针铁矿,其中疏松不稳定的纤铁矿含量最多,并未发现海水打捞铁器中常见的腐蚀产物-四方纤铁矿.  相似文献   

3.
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等电化学测量技术,研究了Q235钢表面原位生长的γ-FeOOH膜在0.25mol/LNa2S04+10^-4mol/LNaCI、0.25mol/LNa2SO4+10^-3mol/LNaCl、0.25mol/LNa2SO4+10^-2mol/LNaCl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及在不同浓度的Cl^-水溶液中γ-FeOOH膜对Q235钢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Cl^-1含量较低时,γ-FeOOH膜的存在明显地促进了Q235钢的阴极反应,该膜对基材无保护作用;随Cl^-浓度的增加,阴极电流密度大幅减小,当Cl^-1浓度达到10^-2mol/L时,γ-FeOOH膜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基材的腐蚀,此时γ-FeOOH膜表现出对对基材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模拟闭塞电池恒电流实验研究了304不锈钢在0.5mol/L NaCl(pH=7)溶液中及在该溶液中添加不同浓度十二烷基硫酸钠(C12H25SO4Na)后局部腐蚀闭塞区内化学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对内试件通入阳极电流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闭塞区内的pH值下降,C12H25SO4^-离子基本上不影响闭塞区溶液pH值的变化,C12H25SO4^-离子与Cl^-离子向闭塞区内竞争迁移。当在主体溶液中添加0.01mol/L C12H25SO4Na时,C12H25SO4^-离子能有效地阻止Cl^-离子向闭塞区的迁移,闭塞区内Cl^-离子增浓倍数降低。闭塞区内C12H25SO4^-浓度随主体溶液中C12H25SO4^-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对含一定浓度C12H25SO4^-的主体溶液,C12H25SO4^-离子向闭塞区的迁移量随时间处长而增大,而迁移速率则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为阴极型缓蚀剂,添加一定浓度后能有效抑制孔蚀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三体腐蚀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低铬白口铸铁在含Cu^2+离子的浆料介质中的腐蚀磨损特性,并对腐蚀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浆料介质中Cu^2+离子浓度的增加,低铬白口铸铁腐蚀磨损耐磨性降低,当Cu^2+浓度超过0.012mol/L后,耐磨性有所增加。低铬白口铸铁在Cu^2+离子的浆料介质中的磨损机制以显微切削、犁沟和腐蚀剥落为主,但在不含Cu^2+离子的浆料介质中,则以显微切削和犁沟为主,兼有少量剥落。因此,浆料介质中的Cu^2+离子参与了低铬白口铸铁的腐蚀磨损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除O_2的0.1 mol/L NaHCO_3,0.1 mol/L NaHCO_3+0.1 mol/L Na_2SO_4以及0.1 mol/L NaHCO_3+0.1 mol/L NaCl溶液中,用恒电位法在低碳钢电极表面制备腐蚀产物,并原位监测低碳钢的开路电位,用SEM观察腐蚀形貌,用XRD确定腐蚀产物的相组成.结果表明.在0.1 mol/L NaHCO_3溶液中,低碳钢的开路电位最终处于再钝化区间,其表面未观察到明显的腐蚀现象;在0.1 mol/L NaHCO_3+0.1 mol/L Na_2SO4溶液中,低碳钢的开路电位最终处于再活化区间,其表面发生均匀腐蚀;在0.1 mol/L NaHCO_3+0.1 mol/L NaCl溶液中,低碳钢的开路电位最终亦处于再活化区间,而其表面却发生局部腐蚀,XRD结果表明,低碳钢表面的腐蚀产物主要为Fe_3O_4和α-FeOOH.  相似文献   

7.
铝表面聚苯胺的电化学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华  宋航 《表面技术》2016,45(4):46-52
目的 提高铝在含氯离子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方法 在含有0.4 mol/L苯胺的1 mol/L硫酸中,采用恒电位法和循环伏安法在铝表面电化学合成聚苯胺,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聚苯胺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研究聚苯胺在0.6 mol/L NaCl、0.6 mol/L HCl、0.3 mol/L H2 SO4和0.3 mol/L H2 SO4+0.6 mol/L NaCl几种腐蚀介质中对铝的防护性能.结果 红外光谱表明,合成的是硫酸掺杂态聚苯胺.紫外-可见光谱表明,不同电化学方法 合成的聚苯胺吸收峰位置相近.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恒电位法制备的聚苯胺为纳米短棒状结构,而循环伏安法制备的聚苯胺呈现出颗粒状结构.聚苯胺涂层铝在各种腐蚀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都比铝正移,在0.3 mol/L H2 SO4中,恒电位法和循环伏安法制备的试样自腐蚀电位分别提高了769、894 mV.相比于恒电位法,循环伏安法制备的聚苯胺涂层具有更好的防腐蚀性能,在0.3 mol/L H2 SO4+0.6 mol/L NaCl中的保护效率高达91.69%,在0.6 mol/L HCl和0.6 mol/L NaCl溶液中的保护效率分别为80.40%和6.54%.结论 聚苯胺涂层在酸性溶液中比在中性溶液中具有更明显的腐蚀防护效果,在0.3 mol/L H2 SO4+0.6 mol/L NaCl强腐蚀性溶液中能对铝基体起到良好的防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模拟闭塞电池恒电流法和恒电位法研究在碱性溶液中阴极极化对模拟铸铁文物局部腐蚀闭塞区内溶液化学和电化学状态的影响以及电化学脱氯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试样进行恒电流或恒电位阴极极化,闭塞区内溶液的pH值随着阴极极化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氯离子向闭塞区外迁移,迁移率随阴极极化时间的延长而增高。由于Cl^-的迁出及外部OH^-的迁入,闭塞区内的腐蚀受到抑制。阴极极化能加速闭塞区内Cl^-的迁出,比铸铁文物通常采用的碱性溶液浸泡脱氯法更为有效,是一种快速的电化学脱氯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动电位极化和丝束电极技术测量了纯铝在2mol/L NaCl和2mol/L NaCl+0.8mol/L Na2SO4溶液中的极化曲线、缝隙内外的自腐蚀电位和电化学阻抗分布,研究了SO2-4对铝缝隙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溶液中,缝隙内的铝为阳极、缝隙外为阴极;随浸泡时间增加,腐蚀不均匀性增加.加入Na2SO4后,减小了缝隙内外腐蚀电位差,显著降低了铝的腐蚀速度.Na2SO4是中性溶液中铝的吸附型缓蚀剂,延缓了缝隙腐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309不锈钢纳米涂层在酸性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动电位极化、恒电位极化及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 309 不锈钢及其溅射纳米涂层在 0.25 mol/L Na2SO4 0.05 mol/L H2SO4 和 0.5 mol/L Nacl 0.05 mol/L H2SO4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 0.25 mol/L Na2SO4 0.05 mol/L H2SO4 溶液中,纳米涂层和不锈钢形成的钝化膜的抗腐蚀能力差别较小;而在 0.5 mol/L NaCl 0.05mol/L H2SO4 溶液中,纳米涂层的耐点蚀性能有了很大提高,这是由于纳米化使涂层表面形成的钝化膜更加致密、更加稳定;同时,通过容抗测量研究了纳米涂层和不锈钢钝化膜的电子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腐蚀机制.  相似文献   

11.
合金铸铁和铸造不锈钢在海水中耐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了21种合金铸铁、铸造不锈钢在海水中的暴露试验结果:高Ni铸铁在海水中有较好的耐蚀性;Cr-Sb-Cu铸铁在海水中的耐蚀性好于灰口铸铁;添加Ni、Ni-Cr、Ni-Cr-Mo、Ni-Cr-Cu、Cu-Sn-Re或Cu-Cr的低合金铸铁在海水中的耐蚀性比灰口铸铁没有提高;加入Ni、Ni-Cr、Ni-Cr-Mo或Ni-Cr-Cu的低合金铸铁在潮汐区的耐蚀性与灰口铸铁相同;高Cr、Mo铸造不锈钢在海水中有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2.
何佳  何瑞强 《现代铸铁》2011,31(5):30-32
采用中频感应电炉熔炼和合成铸铁工艺生产HT200和HT250牌号灰铸铁,并对其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进行了统计。与传统灰铸铁生产工艺相比,合成铸铁工艺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改善灰铸铁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乌日根  董俊慧  朱霞 《铸造》2006,55(12):1235-1238
采用动态失重法测定铜镍合金铸铁在高温浓碱液中的腐蚀速度,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显微组织和表面腐蚀形貌,利用能谱仪分析表面微区成分。结果表明,微观基体上富集的铜和镍有利于提高铜镍合金铸铁的耐蚀性,在高温浓碱液中的动态腐蚀条件下,铜含量为4.5%的D3试样耐碱蚀性较好。当铜含量超过一定值时,铜镍合金铸铁中析出游离铜相,这些新相成为活性阴极相,降低铸铁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4.
制动盘用高碳当量灰铸铁的铌合金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微合金元素铌对剁车盘用亚共晶和过共晶两种高碳当量灰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10%左右的Nb,可以细化高碳当量灰铸铁中片状石墨;材料的硬度、楔压强度随之提高,且抗热裂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含H2S的强酸性溶液中Cl^—对铁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化学动电位扫描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H2S的H2SO4溶液中Cl^-对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H2S的0.5mol/LH2SO4溶液中,Cl^-1能同时抑制铁腐蚀的阴,阳极反应,且Cl^-的抑制作用存在浓度极值现象,极值点为1moo/L;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就美国标准ASTMA-247与GB7216-1987对铸铁的石墨形态分级作了详细介绍。美国材料与实验学会ASTMA-247中将铸铁中可能出现的石墨形态分成7类,其中对灰铸铁的石墨形状分为5种,从A型到E型,而GB7216—1987把灰铸铁的石墨形状分为6种,即A型到F型。同时将石墨片长又分成8级。  相似文献   

17.
高强度D型石墨铸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综述了灰铸铁中产生D型石墨的原因,D型石墨对灰铸铁性能的影响以及D型石墨灰铸铁的应用。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深过冷,在灰铸铁中加入提高过冷度的合金元素(钛,铝,锑,碲,稀土元素等)或者二者的结合都会促进生成D型石墨;D型石墨灰铸铁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抗氧化性,抗生长性,抗热疲劳性和耐磨性;D型石墨灰铸铁已经广泛用于生产玻璃模具,压缩机缸体,压缩机曲轴等铸件。笔者还介绍了采用钒钛生铁生产的D型石墨合金铸铁凸轮轴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不锈钢在含SO2-4稀HCl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应用电化学测量技术研究了1Cr18Ni9Ti和316L在含硫 酸盐(SO2-4)的稀HCl介质中的腐蚀行为。极化曲线测量结果表明,SO2-4 能显著抑制1Cr18Ni9Ti的点蚀,而对316L的腐蚀有加速作用并降低其钝化性能。电化学阻抗 谱测量结果表明,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的保护性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