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内经》“阴虚生内热”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如何理解《内经》中的“阴虚生内热”,它的真实涵义何在?本文拟就此问题,浅谈如下,以供同道参考。一、《内经》“阴虚生内热”的涵义“阴虚生内热”出自《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原文是:”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对此,张志聪曾释云:“此言阴虚生内热者,因中土之受伤也。夫饮食劳倦则伤  相似文献   

2.
“阴火”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的论点,渊源于《素问》“阴虚生内热”之理。如《脾胃论》云:“阴虚生内热奈何?……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相似文献   

3.
阴火辨治 ,传统上多以滋阴降火为主 ,以脾胃论治者很少。但纵观临床 ,因脾胃气阴两虚而致者为数不少。即便以肝肾阴虚为主者 ,在疾病的不同阶段 ,往往也兼有中焦不足的情况 ,临证时 ,应仔细详察。今从病机理论、治则方药及临床等方面对“阴火”从脾胃论治作一概述。1 病机理论阴火从脾胃论治 ,源于《素问·调经论篇》中“阴虚生内热”的论述。帝曰 :“阴虚生内热奈何 ?”歧伯曰 :“有所劳倦 ,形气衰少 ,谷气不盛 ,上焦不行 ,下脘不通 ,胃气热 ,热气薰于胸中 ,故内热。”本条所说的阴虚内热并非一般所说的肝肾阴血不足而生的内热。而是由于…  相似文献   

4.
阴火是东垣脾胃学说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常见的内伤症候之一。对其产生机制历代争论较多,见解不一,笔者试就气机升降与阴火的关系陈述管见,以求正于同道。东垣对《内经》颇有研究,大凡立论必本经旨,对阴火的阐述也不例外。《素问·调经论》有云:病“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①并接着指出:“阴虚生内热”是因“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①明医王履曾释此经义为:“上焦不行者,清阳不升也;下脘不通者,浊阴不降也。…  相似文献   

5.
《素问·调经论》:“阴虚生内热奈何?歧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素问·至真要大论》论其治则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等等,为“甘温除热”治疗理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但是,倘若涉及“甘温除热”具体治法的首创者,人们一般认为是北金医学大家李  相似文献   

6.
脾胃学说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地位极其重要。笔者遵循《内经》与李东垣学说,临证时从“内伤脾胃百病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着眼,治疗据“善治病者,惟在治脾”,“治脾以调五脏”,在临床上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内经》有关论述为基础,对李东垣氏“甘温除热”理论的发端、“阴虚生内热”的本旨、“甘温除热”与“阴火上冲”的关系及其机理等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对于“甘温除热”法的临床运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阴虚则内热”,语出《素问·调经论》。后世对阴虚不能制阳、阳则相对偏胜而浮越的发热,多引“阴虚则内热”来解释,这与《内经》的原意是有出入的。“阴虚则内热”的本义与发展《素问·调经论》曰:“阴虚则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意思是说,阴虚之所以内热,是因为劳役过度,致使形体和胃气衰弱,食欲减退,中气不足,上焦下脘都不通畅,胃气郁遏而生热,热气上熏胸中,故出现一系列的内热证候。这种热,当采取《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一、生化学说之由来《素问·天元纪大论》里关于“形气相感”,“万物化生”学说,笔者认为确有科学价值,值得探索。《五常政大论》说:“气始而生化,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等,阐述生命发生、发展的道理,《六微旨大论》进一步说  相似文献   

10.
李东垣“阴火”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元医学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学本《内》、《难》,并通过临证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著作《脾胃论》,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并首倡“阴火论”,认为喜怒过度,饮食失常,寒温不适,劳倦所伤,内伤脾胃,中气不足,均可导致阴虚生内热,即是“阴火”的涵义。文中对“阴火”的概念,“阴火”形成的机理,“阴火”的证候特点,“阴火”的诊断和治疗等,均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之“内热法”始见于《灵枢·寿夭刚柔》。文中介绍了运用“内热法”治疗寒痹证。笔者在继承古训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用于治疗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中取得了满意疗效, 介绍如下。 1 内热法之渊源《灵枢·寿天刚柔》篇中黄帝、伯高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完整叙述  相似文献   

12.
肾阳虚衰可致阴寒内盛,肾阴亏虚又可致内热之证。此二证多发于年老体衰者,或大病久病之后,系肾中精气受损,阴阳失其平秘所致。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说:“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以及张介宾云:“水火得其正则为精为气,水火失其和则为热为寒。”临证应辨清虚实真假,立方遣药又当灵活变通。笔者就肾虚寒热的辨治体会,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脾胃学说与妇科学的联系脾胃学说倡始于李东垣《脾胃论》的著作,使后世医学家和妇科专业者对脾胃的重视,而取得了丰富的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并得到不断地发展。如东垣学生王好古主张“温养脾肾”,罗天益有“脾胃人之所以为本也”之说。及至陈自明著《妇人良方》中指出:“但助胃壮气,则荣血生而经自行”的论述。《景岳全书·妇人规》阐明了“经血为水谷之精气”、“凡其源源而来生化于脾”的论证;《傅青主女科》多宗“补脾胃之气”以治妇科疾病;《济阴纲目》引证“论脾胃生血”与月经的重要性;唐容川  相似文献   

14.
本病属于中医之“砂淋”、“石淋”、“血淋”的范围。祖国医学对尿路结石病的病理有很深的认识,《中藏经》早有论述,认为结石是“由肾气弱,邪热渐强”。《病源》有“肾虚而膀胱热”。《医学会元》有“精竭火动”的论述,认为上述内因以致肾虚而热所致,进而引起气化失常,“瘀滞气血,湿热交炽,日久而结聚成砂石”。《医学衷中参西录》有“石淋之证,因三焦气化瘀滞,或又劳心劳力过度,或房劳过度,膀胱暗生内热。内热与瘀滞煎熬,久而结成砂石。阻塞溺道,疼楚异常。其结之小者,可用药化之,若大如桃、杏核以上者,不易化矣”。  相似文献   

1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指出“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意为秋天感受湿邪、郁而未发,至冬外感可致咳嗽,这是因新感触动伏邪而发病。秋季感受湿邪后,当时并未发病,以致体内湿郁化热,至冬季因外感风寒邪气触发而发病,表现为外寒内热的病证特点。麻杏石甘汤为仲景《伤寒论》之名方,原治太阳病发汗未愈、风寒入里化热所致汗出而喘者。方中,麻黄辛温宣肺,配石膏苦寒泻火,佐以杏仁降肺气,炙甘草益气和中。药虽四味,但配伍严谨,用以治疗外寒内热的咳喘病证,屡获良效。因“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可表现为外寒内热的病证特点,而麻杏石甘汤治疗外寒内热的咳喘病证疗效显著,故二者有密切的  相似文献   

16.
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师从张元素,在其师脏腑学说启示下,阐发《内经》“土者生万物”理论,提出“人以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等学说,后世称为“补土派”。李东垣对男科疾病的诊疗独具特色,代表著作《脾胃论》中有“丹田有热”可引起阴冷、阴汗等男科病的记载。《兰室秘藏?卷下?阴痿阴汗门》专篇论治男科相关疾病。本文对李东垣笔下“丹田有热”及其相关男科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7.
补中益气汤之甘温除热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温除热是指用甘温之剂治疗内伤发热的治法。由名医李东垣最早创立,受《素问·调经论篇》“阴虚生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等启发,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他在《脾胃论》中首次提出,补中益气汤为其代表方剂。指出:①脾胃为元气之本;②脾胃为精气升降出入之枢纽。揭示了内伤脾胃的病因病机,提出了内伤发热的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对虚热一证的认识和探讨,在《内经》中就有了记载.如《素问·调经论》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素问·逆调论》说:"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岐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素问·调经论》说:"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这里所说的内热、烦热均为虚热.这几节经文也钧出了虚热证的大概内容.后世医家继续有所阐发:张仲景创制小建中汤,治疗"虚劳里急,……手足烦热,咽干口燥"之证(《金匮·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李东垣主张用甘温药治疗内伤发热,后世称为"甘温除大热";朱丹溪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阴不足则内热生,主张滋阴泻火清热;吴鞠通《温病条辨·下焦篇》探讨了温热后期传化为虚热的规律;此外,尚有许多著作,如绮石的《理虚元鉴》,龚居中的《红炉点雪》,吴  相似文献   

19.
析《内经》消瘅的病因与证治湖南中医学院(410007)熊继柏【关键词】《内经》消瘅病因证治消瘅,泛指五脏柔弱、内热消灼的病证。《内经》亦称之为“消”,或称“消渴”、“或称“风消”。杨上善《太素·卷第十五》注:“瘅,热也,内热消瘦,故曰消瘅。”张介宾《...  相似文献   

20.
马文全 《河南中医》2004,24(3):58-59
中医脾胃学说起源于《内经》和《难经》,至金元时代的李东垣,他在《内经》“人以胃气为本”,“得谷者昌,失谷者亡”及“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等理论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并撰有《脾胃论》一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