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是个难题。我们根据免疫学原理,用旧结核菌素及卡介苗作抗原与病人脑脊液(CSF)中的特异性抗体进行乳胶凝集反应(LPA),近年我们共检测CSF210例,现将其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检测脑脊液(CSF)标本阿拉伯糖甘露糖脂-IgG(lAM-IgM)指标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应用价值。方法:42例结脑患的CSF为实验组标本,32份非结脑患的CSF为对照组标本,应用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检测CSF标本LAM-IgG。结果:32例对照组未检出LAM-IgG阳性结果。42例的结脑组LAM-Ig阳性结果22(52.4%)例。结论:检测CSF标本LAM-IgG指标对诊断与鉴别诊断结脑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Tf、Ig在脑脊液中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为鉴别诊断及更切实的判定病情和估计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脑脊液中Tf、Ig。结果  (1 )三组急性期脑脊液中Tf、Ig含量均高于恢复期。 (2 )结脑组Tf、IgG增高明显 ,化脑组IgM增高明显。病脑组变化最小。 (3)恢复期脑脊液中Tf、I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 ,结脑中Tf、IgG、IgM高于对照组 ,化脑和病脑组IgM均高于对照组 ,Tf、IgG均无差异 ,各组IgA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4)病脑急性期Tf与IgG呈正相关 ,恢复期与IgA呈正相关 ;化脑组急性期Tf与IgM、IgG呈正相关 ,恢复期与IgM呈正相关 ;结脑急性期Tf与IgA、IgM均呈正相关 ,恢复期与IgG呈正相关。结论  (1 )Tf与IgG是诊断结脑的良好指标 ,IgM是诊断化脑的良好指标 ,当脑脊液中IgM >30mg L时 ,可基本除外病脑 ,当脑脊液中IgM <60mg L时 ,化脑的可能性较小。 (2 )Tf与Ig一样 ,可作为判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血脑屏障及脑损伤与恢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53例CNS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CSF)PCT,20例非感染性疾病作为对照。结果化脑组血清PCT阳性率(100%)明显高于病脑组(8.0%)、结脑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脑组脑脊液PCT阳性率76.9%,病脑组及结脑组阳性率均为0;化脑组血清PCT与脑脊液PCT之间的直线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且呈正向变化关系。血清PCT检测诊断化脑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达到100%(以PCT≥2.0ng/ml为阈值),脑脊液PCT检测以上各值分别为76.9%、100%、100%、95.2%(以PCT≥0.5ng/ml为阈值)。结论血清及脑脊液PCT检测可作为化脑鉴别于病脑及结脑的一项灵敏指标,可用于辅助指导儿童CNS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5.
脑脊液检查对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的常规检查尚不能令人满意。某些结脑病人的脑脊液改变不典型,可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集菌涂片一步法检测脑脊液标本抗酸杆菌(AFB)实验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患为检测对象,采集脑脊液为检测标本,其中结脑组115份、对照组50份。对同一份脑脊液标本平行进行改良罗氏法培养结核杆菌、常规沉渣涂片法检测AFB、集菌涂片一步法检测AFB。应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种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差别。结果 结脑组的各实验阳性率分别为培养结核杆菌4.3%、常规方法检测AFB13.996、集菌涂片一步法检测AFB64.3%。对照组无阳性发现。结论 在实验诊断结脑方面,集菌涂片一步法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100%),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64.3%),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和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的临床特点,为鉴别这两种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2例结脑和30例隐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结果隐脑患者HIV感染率、恶心呕吐发生率、视物模糊发生率均高于结脑。与结脑比较,隐脑患者脑压力升高更显著,脑脊液糖下降更明显,并且当脑脊液蛋白在401~1000mg/L、脑脊液白细胞数50×10~6/L时,隐脑更为常见。相反,与隐脑比较,当脑脊液蛋白 2000mg/L、脑脊液白细胞数在(50~500)×10~6/L时,结脑更为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可以结合临床表现、合并症、脑压力、脑脊液检查等来鉴别结脑和隐脑。  相似文献   

8.
王秋梅  董雅坤  李欣  刘宁 《河北医药》2008,30(3):299-300
目的探讨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联合试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结脑)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我院近7年来收治的老年结脑10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检测脑脊液常规、生化,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利用酶比色法测定脑脊液ADA活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DNA。结果联合上述2项指标老年结脑的早期确诊率试验组(38.5%)明显高于对照组(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期确诊率试验组(67.3%)亦明显高于对照组(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脑脊液中ADA活性检测及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DNA测定可明显提高老年结脑早中期确诊率。  相似文献   

9.
我院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结脑)40例测定了脑脊液谷丙转氨酶(GPT)共99例次。通过对不同疒期GPT变化的初步观察,发现与结脑临床有一定关系,并认为对诊断治疗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乳胶凝集法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PBP-2a乳胶凝集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试验方法。方法 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苯唑西林盐琼脂筛选平皿法和PBP-2a乳胶凝集法对临床分离的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MRSA的检测。结果 用苯唑西林盐琼脂筛选平皿法检出MRSA 24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6株,用PBP-2a乳胶凝集法检测的结果与前法完全相同。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100% 。结论 PBP-2a乳胶凝集法是一种快速、简便、准确检测MRSA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 (化脑 )误诊为病毒性脑炎 (病脑 )的原因和防范对策。方法 :对 2 3例患者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 :小儿化脑误诊为病脑的误诊率为 13.2 2 % ,主要原因是早期脑脊液无改变和缺乏对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结论 :对可疑化脑者在用有效抗生素情况下 ,12 h~ 2 4h后复查脑脊液 ,并常规行脑脊液涂片、培养和血 C反应蛋白、白细胞凝集等检查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2.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多伴有活动性肺结核和/或身体其他部位结核病,结合症状、体征及其他资料,诊断较易。但有的病儿,特别是学龄儿童,可不伴脑外结核,临床表现和脑脊液变化不够典型,则易误诊。对此,我们有较深的体会和教训。一、结脑误诊为化脑:以下病例由于脑脊液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硫酸粘多糖片断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系及血清硫酸粘多糖片断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美国Polylabs的LTA乳胶凝集法试剂检测NSCLC26例、非NSCLC恶性肿瘤50例、非肿瘤80例患者和正常人对照108例血清硫酸粘多糖片断;观察12例LTA阳性NSCLC病例治疗前后血清硫酸粘多糖片断变化情况。结果NSCLC组、非NSCLC恶性肿瘤组、非肿瘤组、正常人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88.46%、14.00%、10.00%、7.41%;LTA乳胶凝集试剂检测硫酸粘多糖片断对NSCLC的灵敏度为88.46 %,特异性为90.33%;各对照组之间对LTA乳胶凝集试剂检测结果的特异性差别无显著性意义(x2=0.035,P>0.05);NSCLC组与各对照组之间对LTA乳胶凝集试剂检测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12例LTA阳性NSCLC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硫酸粘多糖片断的变化与对NSCLC的治疗疗效有关(x2=0.89,P>0.05)。 结论 LTA法检测血清硫酸粘多糖片断用于筛查高危人群中NSCLC患者,对NSCLC临床诊断及观察疗效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临床上对各类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国内外先后有人报道了测定脑脊液溶菌酶活性有助于细菌性和非细菌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为此对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结脑)、化脓性脑膜炎(化脑)、和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病脑)以及正常对照组共计106例的脑脊液溶菌  相似文献   

15.
<正>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肺外结核中的重症结核病,预后差,早期诊治十分重要。典型的结脑症状体征缺乏或轻微,或只表现为少见的特殊症状,脑脊液改变不典型。不典型表现的结脑在诊断时常容易误诊而误治。不经治疗的结脑,6w以上一律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脑脊液标本检测方法资料,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方法回顾性总结近4年(2001年9月至2005年6月)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一般资料、诊断检测方法及治疗情况。结果共15例患者,有基础疾病者8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艾滋病(HIV/AIDS)2例,肾病综合征2例,不明原因发热1例,其他6例;有明确鸽子接触史者3例;墨汁染色首次找到隐球菌者7例(7/15),非首次(第2或3次)找到隐球菌者2例(2/15),脑脊液找到隐球菌者6例(6/9)(该病例资料9例送检细胞学),乳胶凝集试验抗原阳性15例(15/15);脑脊液隐球菌培养阳性1例(1/15)。治愈2例,好转7例,死亡或自动出院6例。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率明显增高,与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及HIV/AIDS增多有关,通过比较分析CM脑脊液标本检测方法,笔者认为脑脊液细胞学、乳胶凝集实验是快捷便利的早期诊断方法,可先于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因子(RF)是针对人或动物分子IgGFc片段的特异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它可以和自体、异体或异种的天然或变性的IgG结合,有IgM、IgG、IgA、IgE、IgD型RF.对其检测常规用乳胶凝集(LFT)等凝集试验,主要测19SIgM-RF,目前仍被广泛应用,尤在基层医院.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可定量测定不同类的RF,较常规凝集法敏感.近年来采用速率比浊法其敏感度可与之媲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前白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所收治的50例颅内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化脓性脑膜炎15例,病毒性脑炎22例,结核性脑膜炎13例,另外取同期神经系统症状(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住院的2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急性期与恢复期脑脊液中PA的含量。结果化脑组与结脑组急性期前白蛋白含量明显下降,而在恢复期随着病情的好转前白蛋白逐渐恢复正常,病脑组及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脑脊液中前白蛋白的测定对化脑、结脑与病毒性脑炎患儿的鉴别诊断及对观察化脑、结脑疗效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春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159-160
目的探讨乳胶凝集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同一组12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乳胶凝集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的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26例,实验组:检测出类风湿因子阳性123例,检出率97.62%。对照组:检测出类风湿因子阳性96例,检出率69.84%。免疫散射比浊法检出率明显优于乳胶凝集法,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结论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相关性良好,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结果诊断价值较高,检测方便,敏感度优于乳胶凝集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在西藏,各种结核病发病率仍然较高,结核性脑膜炎(结脑)也不例外.本文收集我科近五年收治的结脑26例作临床分析.临床资料一、病例来源:20例由门(急)诊直接收入我科,6例分别由内科(3名)、儿科(2名)、外科(1名)转入.二、确诊与疗效判定:主要依据起病方式、病程、症状、体征及脑省液常规而作出诊断;少数加做脑脊液网膜试验、涂片找抗酸杆菌;发现其它部位结核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结脑诊断.疗效判定主要依据临床(临床治愈、临床好转).因本病住院周期长,我科结核床位又急需周转、故未将脑脊液复常作为出院依据.一性别 年龄上与病程 36例全系藏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