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酶谱和脑电图、心电图改变,评价其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已确诊的96例HFMD住院患儿,检测激酸激酶(CK)、激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 H)、谷草转氨酶(AST)、肌钙蛋白Ⅰ(TnI);同时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脑电图分析。对心肌酶异常及心电图,脑电图异常的例数进行统计。结果HFMD组CK、CKMB、LD H、AST、TPI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FMD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部分HFMD患儿可存在心肌损害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对手足口病患儿应及时进行心肌酶谱和脑电图、心电图的观察,以便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敏肌钙蛋白Ⅰ(hs-CTnI)在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塞诊断的应用和推广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诊断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医院体检正常的8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两组研究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研究者hs-CTnI及心肌酶谱差异性,并比较hs-CTnI与心肌酶谱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hs-CTnI及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脱氢酶(AS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s-CTnI诊断AMI灵敏度及准确性均显著高于CK、LDH、AST、CK-MB(P0.05)。结论 hs-CTnI对于AM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心肌酶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江云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6):1026-1027
目的:分析外周血cTnI联合心肌酶谱检测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研究组)患者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6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心肌酶四项[包括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的水平,并分析cTnI、心肌酶谱四项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研究组血清cTnI、LDH、AST、CK、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TnI联合心肌酶谱四项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单一cTnI、心肌酶谱检测(P<0.05).结论:心肌酶谱与cTnI联合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敏感性、特异性更高,可有效降低漏诊和误诊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不同时期心肌酶,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50例肺炎类分为病毒组(15例),细菌组(20例),其它组(15例),对3组肺炎患儿和正常对照组(20例)健康新生儿进行病原学和AST、LDH、LDH1、CK、CK-MB检测。结果①50例新生儿肺炎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为70%,以病毒和细菌感染为主。②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细菌组和其它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DH1、CK、CK-MB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病毒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DH1、CK、CK-MB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毒组与细菌组和其它组比较,CK、CK-MB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时部分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检测心肌酶,尤其是CK-MB能早期诊断心肌受损的发生,从而可以早期治疗,以预防心肌炎及心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热毒宁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及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患儿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患儿热毒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血清炎性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2、-6、-8(IL-2、6、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C反应蛋白(CRP),以及心肌酶指标,包括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肌酸激酶(CK)的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P<0.05).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IL-2、TNF-α及CRP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而IL-6、IL-8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LDH、AST、CK-MB及CK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LDH、CK-MB及CK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AST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阿奇霉素单独用药,热毒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患儿的血清炎性因子和心肌酶水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曹东华 《医学信息》2019,(23):173-174
目的 分析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肌酸激酶(CK)]、血浆脑钠肽(BNP)、肌红蛋白(MYO)及肌钙蛋白(cTnⅠ)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梗(AMI)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82例,将其分为非AMI组(42例)和AMI组(40例)。检测并观察两组心肌酶谱、BNP、MYO及cTnⅠ水平,计算各指标单项及联合诊断AMI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AMI组心肌酶谱、MYO、BNP、cTnⅠ水平均高于非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酶谱+MYO+BNP+cTnⅠ诊断AMI的敏感度(97.50%)高于各单项指标(72.50%、70.00%、80.00%、77.50%),诊断特异度(92.86%)高于MYO(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酶谱、cTnⅠ、MYO、BNP联合检测有助于提升AMI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诊断及尽早开展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心肌酶谱、免疫球蛋白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检测在病毒性脑炎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病毒性脑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脑炎组和重度脑炎组.另选取同时期我院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血清心肌酶谱、免疫球蛋白及NSE指标水平,分析心肌酶谱、免疫球蛋白及NSE与病毒性脑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结果:三组研究对象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差异明显,重度脑炎组各指标高于其他两组,轻度脑炎组各项指标略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研究对象血清免疫球蛋白G(lgG)、免疫球蛋白A(lgA)、免疫球蛋白M(lgM)及NSE水平差异明显,重度脑炎组lgG低于其他两组,lgA、lgM及NSE水平高于其他两种,轻度脑炎组lgA、lgM及NS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病毒性脑炎病情严重程度除了与lgG呈负相关外,与CK、CK-MB、AST、LDH、lgA、lgM、NSE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心肌酶谱、免疫球蛋白及NSE联合检测可用于评估病毒性脑炎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患者心肌酶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1年8月住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112例,其中重症组32例,轻症组80例,对照组为体检正常小儿68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肺炎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活性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症组及重症组治疗前AST、LDH、CK、CK-MB水平均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重症组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治疗后,重症组及轻症组心肌酶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且与对照组接近(P>0.05)。结论:小儿肺炎患者病情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显,针对性治疗可使其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肌酶在新生儿窒息后引起的缺氧性心肌损伤中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新生儿科86例窒息新生儿,按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重度窒息两组,于24h内及治疗七天后抽血检测天冬氨酸氨基移换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并选择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新生儿轻、重度窒息组血清AST、LDH、CK、CK-MB、HBDH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重度窒息组又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窒息早期即有心肌酶活性升高,升高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呈正相关;心肌酶谱检测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提示心肌损害的早期、灵敏的重要指标,临床上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心肌酶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心肌酶的变化,检测了20例原发性甲减患者、27例甲亢患者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空腹血清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HBDH)、FT3、FT4、TSH、总胆固醇(Tch)。结果显示,原发性甲减患者AST、CK、CK-MB、LDH、HBDH及Tc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分别〈0.01、0.01、0.01、0.01、0.05、0.01);TSH和FT4与心肌酶、Tch均无相关性;FT3与CK、CK-MB负相关(r=-0.53,-0.47,P均〈0.05),与Tch呈负相关(r=-0.504,P〈0.05);甲亢患者血清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血清FT4与CK-MB呈显著正相关(r=0.462,P〈0.01)。结论:原发性甲减患者和甲亢患者常伴心肌酶升高,其中甲减者FT3水平与CK、CK-MB、Tch升高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1.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心肌损害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病人心肌酶及心电图变化规律。方法对64例AOPP病人心肌酶(AST、LDH、α-HBDH、CK、CK—MB)和心电图进行连续监测,并观察病人心脏功能改变。结果AOPP病人心肌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与中毒程度呈正相关;心肌酶随病情改善呈恢复趋势;AOPP病人的心电图也有异常改变,且与中毒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心肌酶水平和心电图改变对AOPP病人的治疗和预后具有指导作用,心肌酶极度升高和心电图极度异常者,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轮状病毒腹泻患者心肌酶的变化情况,分析该项检测在轮状病毒腹泻伴心肌损害患儿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95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A组)及90例健康体检儿童(B组)实施心肌酶的检测及心电图的监测,了解轮状病毒腹泻伴心肌酶损害患儿的心肌酶变化情况。结果A组患儿心肌酶异常率88.42%,B组体检儿童心肌酶异常率2.22%,组间比对,A组患儿明显较高(<0.05);在各项心肌酶指标上比对,A组患儿均明显高于B组体检儿童(<0.05);心电图监测显示,A组患儿心电图异常率为48.42%,B组体检儿童心电图异常率1.11%,组间比对,A组患儿明显较高(<0.05)。结论心肌酶检测对于诊断轮状病毒腹泻伴心肌损害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判断患儿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中的检验价值。方法回顾诊治160例烧伤患者资料,按照烧伤严重程度分为3组:1组轻度烧伤65例,2组中度烧伤53例,3组重度及特重烧伤42例。另选择同期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6例为对照组。对比4组心肌酶谱5项(CK、CK-MB、LDH、AST、ALT)水平及阳性率。结果研究3组心肌酶谱5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组心肌酶谱水平最高,2组次之,1组最低,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3组肌酶谱阳性率最高,2组次之,1组最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中具有重要检验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肺炎支原体肺炎与细菌性肺炎患儿心肌酶变化比较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心肌酶值的变化,与普通细菌性肺炎患儿心肌酶值变化水平进行比较,探讨其对心肌损害的影响程度,为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普通细菌感染及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各100名,进行急性期血清心肌酶值测定,与100名正常体检儿童进行对比并进行相互比较。结果肺炎急性期MP感染组与非MP感染组AST、LDH、CK—MB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MP感染组心肌酶升高程度明显高于非支原体感染组,AST、LDH、CK—MB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细菌性肺炎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损害,其中MP感染患儿血清心肌酶水平明显高于非MP感染患儿,提示MP肺炎患儿有明显心肌损害且心肌损害程度要重于非MP肺炎患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就诊的172例上呼吸道感染致热性惊厥患儿为惊厥组,同期10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肌酶谱变化。并将惊厥组分为四个亚组,单纯性热性惊厥(Simple febrile seizures,SFS),抽搐时间5min的59例为甲组,5-15 min的44例为乙组;复杂性热性惊厥(Complex febrile seizures,CFS)患儿选取24小时抽搐2次以上,每次抽搐时间均5min的37例为丙组,至少有1次抽搐时间5min的32例为丁组。比较抽搐时间及抽搐次数对心肌酶谱的影响。结果:惊厥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yocardium brain,CK-MB)、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actate dehydrogenase isozyme,LDH1)均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抽搐时间长、次数多的患儿心肌酶谱明显升高(P0.05)。结论:FS可有心肌损伤。患儿抽搐次数越多、持续时间越长,心肌损伤越严重。治疗FS同时应注意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01/2009-12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胸腺肽联合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胸腺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40例中,总有效率97.5%;对照组40例中,总有效率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的心肌酶谱CK-MB、LDH、cTnI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的CK-MB、LDH、cTnI分别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较对照组较明显改善(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疗效好,临床症状消失快,降低心肌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乳酸脱氢酶(LDH)等心肌酶,联合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和超敏肌钙蛋白I(TnI-Ultra)等心肌损伤相关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AMI患者150例,病发后6h内采集静脉血,检测患者心肌酶谱(CK、CK-MB、HCY和LDH)及IMA和TnI-Ultra等生化指标.同期选取100例非AMI患者血液样本作为对照组.结果 150例AMI患者血清CK、CK-MB、LDH(U/L)和HCY(μmol/L)水平分别为:688.5±68.7、86.4±9.2、364.7±55.2和34.5±9.4.与对照组相比,CK和CK-MB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LDH和HCY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MA(65.5±11.7 U/L)和TnI-Ultra(10.6±3.5μg/L)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K、CK-MB、HCY和LDH等心肌酶指标在AMI患者中有较高的阳性率,但某些非AMI类疾病也可能导致以上指标异常升高;IMA和TnI-Ultra等心肌损伤相关蛋白对AMI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心肌酶联合心肌损伤相关蛋白检测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对降低AMI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彭兰  万芳  陈孝进  邹志宝  袁君君  黄维红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1):68-68,70,I0002
目的:建立三峡库区兴山段健康儿童心肌酶谱参考区间。方法:采用速率法对入园或入学体检的1053名1~6岁健康儿童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建立参考区间。结果:兴山段儿童心肌酶谱参考值为: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8.00±5.00U/L、肌酸激酶(CK)145.52±44.50U/L、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30.00±21.50U/L、乳酸脱氢酶(LDH)231.50±32.00U/L、a-羟丁酸脱氢酶(a-HBDH)210.00±30.50U/L。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健康儿童心肌酶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儿童心肌酶谱参考区间的建立为本地区儿童心肌病等的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不同精神科疾病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情况,探讨心肌酶变化在不同精神科疾病患者诊断治疗方面的意义.方法:通过随机抽取既往1年住我院某病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躁狂发作、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抑郁发作患者病历,对其入院次日清晨心肌酶检测结果,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以及患者的心电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躁狂发作及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心肌酶及心率有不同程度升高,并与抑郁发作和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酶的增高对于精神疾病诊断有一定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56例肺炎并心衰患儿及30例一般肺炎患儿进行心肌酶测定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现:肺炎并心衰患儿心肌酶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一般肺炎患儿,经统计学检验,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肺炎并心衰患儿心电图V5导联ST段下降25例,T波低平或倒置11例,同一般肺炎患儿心电图比较,两组间亦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提示肺炎并心衰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