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在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腮腺肿瘤患者50例,对其CT平扫图像和增强图像进行回顾性对照.对肿瘤的形态、分布、边缘、密度、强化程度、囊变坏死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同时与最终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50例腮腺肿瘤患者共有55个病灶,包括15个恶性肿瘤和40个良性肿瘤.在肿瘤边缘、形态、囊变坏死、密度以及淋巴结肿大方面,良恶性肿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强化程度以及发生部位方面,良恶性肿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可对腮腺良恶性肿瘤进行有效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新技术对骨骼系统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45例骨骼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试验组,另外选取42例骨骼系统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均予以MRI动态增强新技术检查,比较两组在影像学上的差异性。结果良性骨骼系统肿瘤不强化比率、强化不均匀率、均匀强化率、骨骼系统肿瘤动态增强强化SI-Time曲线上升率、缓慢上升型率及平坦型率和恶性骨骼系统肿瘤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MRI动态增强能反映出骨骼系统肿瘤组织的血管化程度和血流灌注情况,可鉴别良恶性骨骼系统肿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消化道间质瘤的MSCT表现,提高对良、恶性消化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消化道间质瘤的MSCT表现,记录肿瘤平扫和增强后的相关数据。结果 50例患者中肿瘤直径1.8cm~22.47cm之间。其中肿瘤直径大于5cm的患者有7例,直径5cm~10cm的患者有12例,肿瘤直径小于5cm的患者有31例。肿瘤向腔内生长的有34例,占68.00%;肿瘤向腔内生长的有16例,占32.00%。20例密度均匀;30例密度不均匀。良性肿瘤中1例伴有囊变,增强扫描后肿瘤边缘强化较明显;低度恶性肿瘤中有13例增强扫描后肿瘤边缘明显强化;恶性肿瘤中3例增强扫描后肿瘤边缘明显强化。结论肿瘤发生的部位、肿块大小、形态、密度、轮廓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等MSCT表现对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和肿瘤预后的评估提高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SCT用于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以及分析MSCT检查对于腮腺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典型征象。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经过治疗的80例术后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病患,收集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患者MSCT扫描的影像特点,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SCT诊断腮腺肿瘤良、恶性的正确率为92.50%,其中诊断正确率最高的为多形性腺瘤,其次是腺淋巴瘤,对腺样囊腺癌的诊断正确率最低,而MSCT对腮腺良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更高。黏液表皮样癌:边界不清、轮廓不规则肿块;进行增强后可见不均匀轻度、中度的强化,与周围脂肪的间隙消失。腺样囊腺癌:可侵犯深、浅两叶,相邻的动脉可被包裹、破坏,可侵犯皮下组织,周围淋巴结肿大。多形性腺瘤:可见边界连续、界限分明的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后可见肿块均匀或环形强化。腺淋巴瘤:稍高密度圆形肿块,常呈囊实性,处于腮腺的后下极;增强后实性组织及包膜轻中度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结论 MSCT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上可对MSCT征象进行全面分析,结合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特征对腮腺肿瘤进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和分析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超声图像表现的差异,以利于较准确地对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超声图像及病理资料.结果: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在超声图像的许多方面可有不同的表现.结论: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在超声图像上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超声诊断医师应通过仔细的观察,对其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以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口腔颌面部721例肿瘤病理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及其构成比、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方法:对1994~2003年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的并经过病理确诊的721例肿瘤和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1例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中良性肿瘤43.6%,恶性肿瘤37.7%,瘤样病变18.7%,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比为1.15:1.在良性肿瘤患者中,年龄最大81岁,最小9个月,平均年龄40岁;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年龄最大89岁,最小6岁,平均年龄53岁.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中性别分布男72.8%,女27.2%;在良性肿瘤中男女性别分布相近.在病理分型上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混合瘤,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鳞癌.结论:我院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发病年龄和常见病理类型与国内外报道相同,但良、恶性肿瘤比例与国内其他省份的统计存在差异,特别在恶性肿瘤中男女比例较大(2.7:1).  相似文献   

7.
彩超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超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超分别检查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患者27例、28例,运用统计学方法观察检查结果以及病理检查的符合率及血流情况.结果:彩超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正确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肿瘤血流信号分布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肿瘤最大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准确的确定发病部位,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CT及MR图像特征在鉴别眼眶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2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79例眼眶肿瘤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眼眶肿瘤的良恶性与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边界?位置?累及象限数量?骨质破坏?T1及T2信号?T1及T2信号均匀性?强化方式及CT值之间的相关性,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9例眼眶肿瘤包括良性肿瘤49例及恶性肿瘤3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形态?肿瘤边界?肿瘤位置?骨质破坏及T2信号与眼眶肿瘤良恶性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破坏及T2加权呈等信号是判断眼眶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结论:眼眶CT及MR可以清晰地显示眼眶肿瘤?若眼眶肿瘤合并骨质破坏或T2加权呈等信号,则恶性可能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睢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腮腺肿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CT平扫与增强扫描,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检查对腮腺肿瘤的诊断效能(检出率、漏诊率、误诊率),比较良恶性腮腺肿瘤的CT征象。结果:CT结果显示,40例患者中,良性肿瘤23例,恶性肿瘤6例,检出率为72.8%(29/40),误诊率为5.0%(2/40),漏诊率为22.5%(9/40);CT与病理检查对不同类型腮腺肿瘤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腮腺肿瘤部位以浅叶为主,形态较为规则,且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多数未出现钙化,囊变分级以1~2级为主,平扫和加强CT值较低;恶性肿瘤部位以深叶为主,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晰,多数出现钙化,囊变分级以3~4级为主,平扫和加强CT值较高。良恶性腮腺肿瘤的CT征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检出率较高,误诊率较低,能够清晰显示肿瘤部位、形态、边界、密度及强化程度等信息,但存在一定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肝脏良恶性肿瘤在超声造影各期相的灌注特点,评价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对36例常规超声检查中发现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肝脏良恶性肿瘤病变增强的动态时相变化如下:1.恶性肿瘤患者病灶增强开始时间、减退时间均早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2.肝脏良恶性肿瘤造影后3个时相增强方式有所不同;3.肝脏恶性肿瘤表现为快进快出,良性肿瘤表现为慢进慢出.结论 超声造影能够准确地反映病灶的血流灌注情况,揭示不同肿瘤的增强特征,有助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在胆囊癌的诊断与鉴别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7年6月~2012年6月浙江省衢州柯城区人民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47例胆囊癌患者临床资料,对经病理证实的患者进行CT多期增强扫描,分析CT增强表现.结果 在47例胆囊癌中,有43例显示出较中心区域更快的边缘强化,而胆囊息肉的患者未表现出上述强化方式;经过分析后,良、恶性肿瘤边缘-中心强化速度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7,P<0.05),最大强化速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8,P>0.05).47例胆囊癌增强扫描表现为:①增厚型15例,增强后可见强化均匀.②结节型21例,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结节持续强化.③肿块型7例,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以周边强化更为明显,其中动脉期较其他各期表现更明显.④混合型4例,增强后病灶中心轻度强化,边缘中度以上强化.结论 CT动态增强扫描具有良好的分辨率,明显的肿瘤影像特征,对胆囊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涎腺肿瘤发病情况、构成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佳木斯大学口腔医学院1996~2006年间收治的469例涎腺肿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良恶性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是40.2岁和48.7岁,良恶性的男女之比分别是0.7∶1和1.3∶1.腮腺、腭部的小涎腺分别列为涎腺肿瘤原发部位前2位;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与腺样囊性癌、粘液表皮样癌分别列为良、恶性肿瘤前二位.结论 涎腺肿瘤发病有增加的趋势;男性患者的构成比恶性肿瘤高于良性;女性患者构成比有增加趋势;腮腺和腭部的小涎腺分别是大、小涎腺肿瘤的高发部位;多形性腺瘤和腺样囊性癌是最常见的涎腺良、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腭部肿瘤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腭部肿瘤的CT表现,包括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及强化特点等,其中良性肿瘤7例,恶性肿瘤11例,均行MPR技术作冠状面、矢状面重组,多方位、多窗位观察分析病变。结果 7例腭部良性肿瘤表现为卵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轻中度均匀强化,边界清楚,3例伴有邻近骨质压迫吸收;11例腭部恶性肿瘤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不均匀强化,边界不清,6例伴有邻近骨质不规则破坏、邻近结构受侵,5例伴有颈淋巴结转移。结论多层螺旋CT能立体显示病变,对腭部肿瘤作出准确定位诊断、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以及恶性肿瘤侵犯范围的判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腮腺良恶性肿瘤的CT影像学表现,总结CT在是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经病理证实为腮腺原发性良性肿瘤的51例患者及45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CT影像学特征,96例患者均作CT平扫与增强扫描,影像学资料完整,并作统计学处理,分析CT在鉴别良恶性腮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96例患者,良性肿瘤51例,病灶共59个,恶性肿瘤45例,共计45个病灶;良性肿瘤患者部位、形态、密度、边界、囊变、淋巴结肿大及强化程度与恶性肿瘤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多呈浸润性生长表现,增强扫描后,有显著强化特点,有非规则坏死囊变表现,可见颈部淋巴结肿大,反之则多认定为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对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05例卵巢肿瘤的实质成分行MRI动态增强扫描,评价标准包括强化均匀度、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共2型)、第一分钟强化率、强化峰值时间等。所有病例经手术切除后,对MRI-ROI区作病理切片,区分病变的良恶性。试用动态增强扫描特征来预测病理良恶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8例良性肿瘤:45例均匀强化,13例不均匀强化。47例恶性肿瘤:8例均匀强化,39例环形或不均匀强化。Ⅰ型曲线其51例,恶性肿瘤47例,良性肿瘤6例;Ⅱ型曲线共54例,恶性肿瘤2例,良性肿瘤52例。良、恶性肿瘤第一分钟强化率分别为(74.32±28.88)%和(152.22±22.56)%,到达峰值时间分别为(172.83±70.29)s和(71.48±13.15)s。良恶性肿瘤在曲线类型、第一分钟强化率和强化峰值时间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卵巢肿瘤病理微血管计数良性23例为18.6±6.78及恶性20例为23.91±9.23,良恶性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MR有助于良恶性卵巢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ADC值在女性盆腔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研究价值的观察和比较.方法 选择62例盆腔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MRI扫描检查,将结果 数据进行统计,对良、恶性肿瘤患者的ADC值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的ADC均值(0.89±0.24)明显低于良性肿瘤患者的ADC均值(1.79±0.3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可以为盆腔良、恶性肿瘤患者提供鉴别诊断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声脉冲辐射技术(ARFI)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及ARFI对5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检查,术后对比病理结果,比较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各种声像学表现特征.结果 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ARFI表现各有特点,且差异有特异性(P<0.01),ARFI技术对甲状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优于传统常规超声技术.结论 ARFI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斜坡肿瘤的MRI表现特征,探讨MRI诊断斜坡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斜坡肿瘤的MRI表现。结果斜坡肿瘤的MRI表现包括病变部位的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肿块内钙化,残留骨棘及周围结构关系等。良性肿瘤病灶轻度膨胀或无膨胀,边界锐利,信号均匀,增强后呈较均匀强化。恶性肿瘤边界多不清晰,内部信号欠均匀,多数增强后强化明显但不均匀。结论 MRI可清楚地显示斜坡肿瘤的部位、范围、骨质破坏方式、以及与周围组织关系,根据病灶不同的MRI表现,可较准确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并有可能在术前对多数斜坡肿瘤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60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肿瘤性质进行判断。以病理结果为依据,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准确性进行评价分析,并总结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声像图特征。结果:本组患者中,病理结果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15例,良性肿瘤患者45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出恶性肿瘤14例,良性肿瘤46例,病理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超声声像图表现出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周边存在显著血流信号、内部回声错杂等,并且存在皮肤浸润征象。良性肿瘤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肿块呈现椭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晰,表面光滑,可观察到明显包膜,内部存在明显低回声,回声均匀。结论:乳腺肿瘤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诊断、鉴别的准确性高,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对腮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23例炎症,18例肿瘤)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腮腺炎及腮腺肿瘤的CT征象.结果:炎症多为双侧性(17例),肿瘤单侧多见(18例),弥漫性炎症密度均匀,恶性肿瘤密度不均匀;边缘清楚者30例,边缘模糊者11例,增强后炎症轻度均匀强化,混合瘤中度以上均匀强化,恶性肿瘤不均匀强化并伴有邻近组织的侵犯和骨质破坏.结论:CT检查能够对大多数的腮腺炎症及肿瘤作出正确的诊断并能准确定位,病灶边界模糊不清是诊断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征象,但对于良性肿瘤和炎性病变的鉴别有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