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伟平  黄春  颜志婷  王文华 《癌症进展》2023,(10):1078-1081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卡铂+多西他赛治疗卵巢癌和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90例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卡铂+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贝伐珠单抗联合卡铂+多西他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计算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25、TGF-β1、TSGF、HE4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CA125、TGF-β1、TSGF、HE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和CD4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2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33),两组均给予化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生活质量[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34.6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2.12%(P<0.05),疾病控制率为87.7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和CD4+/CD8+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D3+、CD4+  相似文献   

3.
李金燕  吕伯乐  吕姗  方学辉 《癌症进展》2021,19(18):1896-1899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晚期肺癌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TP)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但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1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TP化疗治疗晚期肺癌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抑制疾病进展,同时控制化疗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提升临床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陈俐  姜芳燕  李萍梅  郑慧 《癌症进展》2023,(24):2772-2775
目的 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铂类化疗同步放疗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1,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同步放疗)和观察组(n=39,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铂类化疗同步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肝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BUA)、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EA、SCCA、CA125、CA19-9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EA、SCCA、CA125、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cr、BUN、BUA、AST、ALT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9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两组患者均予以阶段式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水平及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对HER-2阳性胃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9)和治疗组(n=49)。对照组接受SOX方案,治疗组接受SOX方案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作为主要研究终点。次要终点为Karnofsky(KPS)功能状态评分、1年生存率、毒副反应发生率,采用Semi-Bio特异性细胞检测法检测CD3+、CD4+、CD8+细胞含量,并计算CD4+/CD8+,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糖类抗原(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及癌胚抗原(CEA)。结果 2个周期后,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91.8%,显著高于对照组65.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CD3+、CD4+、CD4+/CD8+比值及KP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在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Ⅲb~Ⅳ期NSCLC患者13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61例、研究组71例。对照组采用安罗替尼+紫杉醇方案化疗,研究组采用信迪利单抗+安罗替尼方案化疗,统计比较2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水平、黏附分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1(sVCAM-1)]含量、免疫指标(CD4+、CD4+/CD8+)、生存质量(FACT-L)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ORR为66.20%、DCR为85.92%,高于对照组的49.18%、65.57%(P<0.05);治疗3个周期后研究组血清CEA、CA125水平及sICAM-1、sVCAM-1含量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3个周期后研究组CD4+、CD4+/CD8+及FA...  相似文献   

8.
杨艳莉  刘红梅  余静丽 《癌症进展》2023,(3):301-304+308
目的 探讨信迪利单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45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n=71)和观察组(n=74),对照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信迪利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肿瘤标志物[血清铁蛋白(S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癌胚抗原(CEA)]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9.73%,与对照组患者的22.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为63.5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4+水平、CD4+/CD8+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贝伐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FOLFIRI组和FOLFIRI+贝伐单抗组。FOLFIRI组采用CPT-11(180 mg/m2)+甲酰四氢叶酸(200 mg/m2)+5-Fu(1 000 mg/m2)。FOLFIRI+贝伐单抗组采用贝伐单抗(每2周5 mg/kg)+FOLFIRI方案;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至病情进展或毒性不能耐受。结果4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FOLFIRI组和FOLFIRI+贝伐单抗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5%(5/20)和60%(12/20)(χ2=5.013,P=0.025),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DFS)分别为5.1和10.1月(χ2=9.703,P=0.002)。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48%和70%,中位生存时间(OS)分别为11.0月和18.0月,总生存期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2,P=0.016)。两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迟发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FOLFIRI+贝伐单抗组增加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高血压、出血、蛋白尿和心脏毒性,但患者可以耐受。结论FOLFIRI方案化疗联用贝伐单抗提高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并延长了DFS及OS,不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化疗治疗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化疗方案不同将收治的87例卵巢癌患者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实验组患者给予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化疗,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紫杉醇联合洛铂化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以及3年生存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骨髓抑制反应,采取对症治疗后缓解,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化疗治疗卵巢癌临床疗效显著,3年远期生存率较环磷酰胺、紫杉醇联合洛铂化疗方案的更高,但紫杉醇用药时需要注意预防过敏。  相似文献   

11.
岳光成  魏旭东  杨天宇 《癌症进展》2023,(24):2715-2719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90例COPD合并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顺铂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多西他赛+顺铂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生活质量[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72.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同TNM分期患者CD3+、CD4+水平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C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人附睾蛋白4(HE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和10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SIL-2R、HE4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特征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血清SIL-2R、HE4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IL-2R、HE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D3+、CD4+水平及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分期为Ⅲ~Ⅳ期、中/低分化、有腹腔积液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血清SIL-2R、HE4水平分别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高分化、无腹腔积液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有腹腔积液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D3+、CD4+水平分别低于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无腹腔积液的患者,CD8+水平分别高于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无腹腔积液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血清SIL-2R、HE4水平与CD3+、CD4+、CD4+/CD8+均呈负相关(P﹤0.05),与CD8+呈正相关(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SIL-2R、HE4水平均较高,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及CD4+/CD8+均较低,SIL-2R、HE4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独化疗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100例,单独化疗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联合用药组加用康莱特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免疫功能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CD3+、CD4+、CD4+/CD8+及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单独化疗组,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水平均明显低于单独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用药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单独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可有效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马朝峰  高丹  李茜 《癌症进展》2023,(8):887-890+899
目的 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CR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18例转移性CRC患者分为对照组(n=58)和联合组(n=60),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XELOX方案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XELOX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50(CA50)]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76.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EA、CA19-9、CA125、CA50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联合组患者的CEA、CA19-9、CA125、CA5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CD3+、CD4+水平...  相似文献   

15.
谢睿  陈景平  高慧 《癌症进展》2023,(23):2650-2653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72例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80.5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食少纳呆、脘腹疼痛、神疲乏力、恶心呕吐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EA、CA19-9、AF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和CD4+/CD8+均高于对...  相似文献   

16.
王高波  杨洋  王佳  孙兴伟 《癌症进展》2023,(19):2128-2131
目的 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FOLFIRI)方案对结肠癌患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将84例结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给予FOLFIRI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8、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不良反应及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IL-4、IL-8、CRP、TNF-α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IL-4、IL-8、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和CD4+/CD8+均高于本组治疗前,CD8+水...  相似文献   

17.
赵鹏  刘冬  刘红岗  杨光  康艳霞 《癌症进展》2023,(5):521-523+527
目的 探讨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根据术后化疗方法的不同将10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指标[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免疫功能指标(CD4+、CD8+水平及CD4+/CD8+)、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化疗后,两组患者的MTL、GAS水平均低于本组化疗前,观察组患者的MTL、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的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本组化疗前,CD8+水平均低于本组化疗前,观察组患者的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贝伐珠单抗与阿帕替尼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复发性宫颈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贝伐珠单抗组和阿帕替尼组,各23例.在紫杉醇+顺铂的化疗方案上,分别予以贝伐珠单抗和阿帕替尼治疗.对比2种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贝伐珠单抗组与阿帕替尼组的总有效率(69.57%vs 82.61%)无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19.
谢甲贝  杨帆  付琳  韩双印  李修岭  李健  张昊 《癌症进展》2021,19(18):1913-1916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8例转移性结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35,FOLFOX化疗方案)和观察组(n=43,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44.19%(19/43)、76.74%(33/43),均高于对照组的22.86%(8/35)、51.43%(18/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中功能领域各项评分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结肠癌患者近期疗效好,显著改善患者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约2/3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经标准治疗后最终会复发。标准治疗后使用靶向药物维持治疗可延长无铂间隔,降低出现继发性铂耐药的风险,增加后续治疗时铂类药物的选择,提高患者下次含铂化疗的应答率,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率。继VEGF抑制剂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被推荐用于上皮性卵巢癌维持治疗后,多项维持治疗研究成果已公布,维持治疗的方案根据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BRCA)状态和初治是否使用贝伐珠单抗进行了更新:BRCA 1/2 突变的患者 ,初始治疗中如果使用贝伐珠单抗 ,维持治疗可以用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奥拉帕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或者奥拉帕尼单药或者尼拉帕尼单药,而对于初始治疗时未使用贝伐珠单抗的患者,推荐使用奥拉帕尼或者尼拉帕尼维持;无BRCA突变的患者,在初始治疗中如果使用贝伐珠单抗,推荐用奥拉帕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或单药贝伐珠单抗,初始治疗中未使用过贝伐珠单抗的患者推荐使用尼拉帕尼维持。PD-1/PD-L1抑制剂的多项临床研究也正在开展。本文主要对微血管生成抑制剂、PARP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