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我国化纤工业从1980年起获得高速发展,产量由1980年的45万吨t至1997年的366万t。涤纶是化纤中的最大类,1996年的产量为210.5万t,其中长丝136.89万吨。化纤工业的发展为纺织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1997年化纤占纺织用原料的52%,这不仅解决了12亿人口中国的粮棉争地问题,而且满足了人们衣着质量、花色品种的需求,为国民经济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化纤工业仍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主要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化纤工业发展迅速,居世界第一,2003年化纤产能已超过1300万t,产量1181万t;2004年分别达到1500万t和1424万t。我国化纤品种齐全,有石油化工原料配套基地,在化纤设备制造方面也具有了一定的能力和水平,有力地支持了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2/3的纺织原料:  相似文献   

3.
化纤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它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能和其它纤维混纺或是单独使用等等的优点。尤其是发展化纤可以不占用农田和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的发展化纤生产。化纤年总产量已达一千多万吨。並在发展产量的同时积极的发展化纤新品种和后加工应用。我国在解放前几乎没有什么化纤工业,到现在已能年产几十万吨,在化纤种类方面亦已基本齐全。  相似文献   

4.
化纤油剂发展现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坚刚 《现代纺织技术》2010,18(2):26-26,43
我国化纤工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全国化纤产品中,涤纶产品占到总产量的80%以上,其它如锦纶、丙纶、腈纶、氨纶和粘胶等产量不到20%;中国的化纤产量已占到世界产量的50%以上.由于化学纤维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不仅化纤纺织品和服装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化纤也广泛用于工业及其它领域.我国化纤产量10年来以14.9%的复合增长率稳步增长,1999年产量是6.0×106t,而2008年已达2.415×107t,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5.
随着化纤工业突飞猛进地发展,已促使传统的纺织原料的结构发生了根本而迅速地变化。世界先进地区和国家,在纺织原料结构中,化纤用量要占到65~70%。我国纺织工业较发达的省市也已占到40%以上。因此要发展纺织工业,必须相应大力发展化纤已成为当今纺织行业的一件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刊首语     
化学纤维的发明及化纤工业的发展,是近一百多年来对纺织工业起最大影响的事件,目前我国化纤产量已经超过14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位于世界第一,可以说是化纤生产的大国。但是,我国还不是化纤生产的强国,特别是代表化纤高科技水平的高性能纤维,如高强、高模量和耐高温纤维,主要依赖进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的发展,对高性能纤维的需求量愈来愈大。而国际上这类纤维的价格上却不断上涨,一到关键时刻还会以战略物资的名义予以封锁。上海是我国化纤的起源地之一,在我国化纤工业起步阶段,起过良好的带队作用,拥有较好的工业基…  相似文献   

7.
《新纺织》2000,(11):11-13
1999年世界纺织纤维总产量4670万吨,化学纤维为2680万吨,年增长率2%,合成纤维为2387万吨,占纺织纤维总量的51.1%。我国1999年化纤生产总量为600.41万吨,同比去年增长17.6%,其中合成纤维产量548.75万吨,已连续三年雄居世界第一位,化纤工业的迅速发展,为纺织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的我国化纤工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中国化纤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化纤和纺织工业的发展坚持了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外贸扩大是化纤工业发展的基础 ,化纤在纺织原料中的需求越来越大。指出中国加入WTO后将更加对外开放 ,世纪之交的我国化纤工业成就重大 ,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9.
我国化纤机械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化学纤维工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人造纤维、合成纤维以及多种特种纤维的品种基本都有,产量也由1970年的10多万t增加到1985年的100万t,21世纪的第一年产量达到828万t,2001年我国化纤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24%。我国的化纤机械工业为化纤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而可靠的技术装备,对我国化纤工业的发展可以说“功不可殁”。  相似文献   

10.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化纤工业正在迅速发展,到一九八○年,仅维纶纤维的生产能力将超过目前世界各国产量的总和,成为世界上生产维纶纤维最多的一个国家.如何用好这样大量的维纶纤维,已是摆在我们纺织工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迎接化纤工业的大发展,更好地使用好大量化学纤维,轻工业部曾于一九七二年在大连,一九七三年在无锡,连续两次召开化纤纺织品生产技术经验座谈会,讨论了  相似文献   

11.
12.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食品安全的风险永远存在。历经10余年的努力,目前我国对食品安全的治理已经从大规模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链安全建设,进入到更精细的法规、标准体系的梳理及源头治理层面。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食品安全都是关乎我国民生领域的重中之重,早在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就提出了要用“四个最严”来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及最严肃的问责。2015年10月,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有力推动了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的提升。此后几年,国务院又陆续出台了多项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政策法规。在政策的大力支持和行业的积极推动下,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加强,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墨画的晕染效果往往令艺术家醉心,“墨色”“墨分五色”皆讲黑白效果中灰调变化和水与宣纸接触产生充沛的肌理层次。总的说来,丝网版画的肌理效果分为“薄”和“重”两种。“重”,令人想起油画粗重的笔痕和颜料厚厚堆积的重量感。复制和模仿是丝网版画的属性,在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去模拟水墨的效果和油画的效果很容易实现,但是完全的底片印制图像又太雷同印刷制品,作为版画艺术,它本身的“手工感”就被消解了,这是艺术家们所避讳的。因此,如何让画面呈现“薄…‘厚”穿插的效果,是每个艺术家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玉文化”和“观赏石文化”是从“石文化”中分化出来的两个分支,虽然玉和观赏石都是自然界的石头,但人类在对它们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他们外在形貌和内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加上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原因,使得玉和观赏石形成了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化体系。为此本文将从文化渊源、审美趋向、内含的宗教情结以及对人性修养的意义等四个侧面对它们展开比较,希望借此来更深入地认识这两种文化的特色和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16.
<正> 香槟酒是法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特殊地理环境的结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主要喜庆场合用酒。香槟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声誉,法国的原产地命名管理制度实在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自19世纪末,香槟酒的生产商为了让其产品实现应有的价值和有别于其他产品,于是把厂家创始人的名字标识在酒瓶的瓶贴上,这种习惯一直流传至今;但在葡萄酒的世界中,更具有独特价值的是原产地命名,因为这是稀有和特殊地理环境、文化和智慧的象征,是法国葡萄酒享誉全球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法国葡萄酒与欧洲古老大陆其他葡萄酒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珠宝借文化得以立市。中国珠宝市场“文化战”从未告别硝烟堪浓的战况,以大品类宣传而言,似乎也从来没有脱离过两大阵营:或以传统珠宝文化大行其道,或奉行“拿来主义”,照搬国外珠宝文化。以珠宝业近年勃发的态势来看,现有的珠宝文化宣传路径能帮助企业以低成本的运营,在短期内迅速提升了珠宝产品应蕴涵的高附加值,确属行之有效的宣传捷径。但这种“借古人”或“借外人”的手法若持续使用,不免导致中国市场超就处于不存在真正意义上地创新任何一种珠宝文化概念的尴尬境地,而珠宝的持久生命力恰恰应源于此。 此刻,我们正在面对“文化孤立”,如何摆脱?“水平营销”,决定出路!  相似文献   

18.
两件玉人是一个亲戚的京郊偶然得到的,几日后我与两位著名鉴定家小聚,顺便给他们看看,本来想让他俩开开眼,结果被俩人一致叫"假".  相似文献   

19.
Under the European chemicals legislation, REACH, industrial chemicals that are imported or manufactured at more than 10 t/yr need to be evaluated with respect to their persistence (P), bioaccumulation potential (B), and toxicity (T). This assessment has to be conducted for several 10,000 of chemicals but, at the same time, empirical data on degradability, bioaccumulation potential and toxicity of industrial chemicals are still scarce. Therefore, the identification of PBT chemicals among all chemicals on the market remains a challenge. We present a PBT screening of approximately 95,000 chemicals based on a comparison of estimated P, B, and T properties of each chemical with the P, B, and T thresholds defined under REACH. We also apply this screening procedure to a set of 2576 high production volume chemicals and a set of 2781 chemicals from the EU's former list of "new chemicals" (ELINCS). In the set of 95,000 chemicals, the fraction of potential PBT chemicals is around 3%, but in the ELINCS chemicals it reaches 5%. We identify the most common structural elements among the potential PBT chemicals. Analysis of the P, B, and T data for all chemicals considered here shows that the uncertainty in persistence data contributes most to the uncertainty in the number of potential PBT chemicals.  相似文献   

20.
“河套王”系列酒与“江淮派”、“川派”酒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苏鲁豫皖派、川派和北方派浓香型代表白酒的主要色谱骨架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个地域的浓香型白酒,其香味成分含量与比值各有差异.不同的含量及其量比关系,使得3个地域的浓香型白酒在风格上各有特点.苏鲁豫皖白酒突出香气优雅飘逸、绵甜柔和、醇和协调、爽净;川派浓香型白酒窖香浓郁、绵甜甘洌、丰满醇厚、香味协调、余味悠长;北方河套王酒窖香幽雅、绵甜爽净、香味谐调、酒体丰满、后味长、风格独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