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正近期,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申报的"国家环境保护准噶尔荒漠绿洲交错区科学观测研究站"顺利通过了由国家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的"首批国家环境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专家论证和现场考察。拟申报的"国家环境保护准噶尔荒漠绿洲交错区科学观测研究站"(原"准噶尔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建于1984年,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属典型的荒漠绿洲交错  相似文献   

2.
早在"七·五"期间,原国家环保总局批准新疆环科院在准噶尔盆地乌鲁木齐以北沙漠边缘建立了准噶尔荒漠生态定位研究站。该站自1985年春开始展开野外观测科研工作,后因经费问题于1995年停止了这项工  相似文献   

3.
张红 《四川环境》2022,(1):126-135
水资源匮乏成为当前世界改善沙漠生态环境面临的凸出问题之一,合理利用企业尾水成为缓解甚至实现改善沙漠环境的一种尝试。研究以群克消纳地沙漠尾水处理工程为例,提出一种针对尾水沙漠综合利用的新型技术模式。通过研究分析尾水对周边水域、土壤以及绿地植物、脊椎动物、水体生物的影响,结合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沙漠尾水综合利用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群克消纳地尾水沙漠综合利用的规范化技术新型技术工程有利于周边生态环境变好,对动植物、水体、土壤等没有不良影响;水域边上植被盖度增加,对周边活动沙丘固定起到初步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周边动植物提供栖息场所以及生长发育的环境基础;区域生态环境恢复良好,形成了与区域自然水体类似的生态系统结构,群克消纳地尾水处理工程形成的稳定的生态系统表明,在沙漠中采用无害、生态性的尾水处理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新疆环科院准噶尔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编纂的《乌鲁木齐河流域野生动植物图谱》,由中国环境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中国环科院院长工程院院士孟伟为该书作序。准噶尔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是以特定区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长期生态环境要素动态观测,研究生态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本书介绍了乌鲁木齐河流域(1号冰川-大西沟水库-乌拉泊水库-青格达湖-准噶尔生态环境观测  相似文献   

5.
植被对荒漠绿洲交错带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系统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LI-6400XT光合系统对准噶尔荒漠绿洲交错带的7种早春短命植物和7种典型荒漠灌木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与水分利用效率(WUE)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观测的14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差异较大,其中7种早春植物平均光合速率为29.6μmol CO_2/m~2·s;7种荒漠典型灌木的为11.2μmol CO_2/m~2·s;短命植物和荒漠灌木的Gs与Pn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1和-0.69,Tr与Gs之间的响应趋势都存在正相关系;在适合的水分条件下,7种命植物的Pn要显著高于7种荒漠灌木的,表现出更高的光合潜能。  相似文献   

6.
新疆环保研究所荒漠生态定位研究站(以下简称定位站)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南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3团九、十连之间地理坐标为北纬44°30′20″东径87°31′2″面积约为3平方公里。生态农业的研究是定位站工作内容之一,1984年筹备建站至今,已初具研究规模。现有初级实验田3亩,次级实验田5亩,农业生产田35亩。土质大部分为粘土,另有少部分沙土和碱土。有养鱼实验池一个,使用面积2.3亩,深平均1.2米,容量1839.8方。有机井一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地面风系与沙漠区域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面风系受环流和地形的约制,它具有定常系统的分布,在干旱和沙漠地区,对近地面层吹蚀起着很大作用;(一)形成局地地貌、沙丘形态。(二)是风沙危害动力,即形成沙暴、扬沙、浮尘、沙丘移动、堆积。(三)是干旱化、沙漠化根源,为此,阐述地面风系对沙漠、绿洲区的影响,对防治沙漠化具有战略意义。本文讨论:(一)区域风系分布和对沙漠环境影响。(二)风系季节变化对沙漠影响。(三)风系持续性对干旱环境和沙漠化评估和预测,为沙化治理和预防、沙化发展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的差异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的两片大沙漠,均处于温带气候带内。前者座落于新疆南部的暖温带亚带内,以干燥、裸露、流动性强、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为特征;后者位于新疆北部的中温带亚带内,气候相对稍湿润、植被较发育,固定半固定的沙漠生态系统是其最显著的景观特点。生态环境的不同,必然反映出植物区系和植被的若干差异。因而,对两片沙漠自然资源的利用原则、生态环境的治理途径和保护措施等方面也应有所区异。  相似文献   

9.
浅论沙湾县荒漠生态区荒漠植被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沙湾县是以农业生产力支柱产业的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半干旱荒漠内陆区域,区域内荒漠植物被较脆弱,随着经济与人口的快速增长及农、林、牧业的大发展、如何保护县域内荒漠生态区荒漠植被,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这种资源、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一、新疆沙漠化危害的严重性新疆是我国沙漠面积最大的省区,沙漠而积42.1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沙漠面积的60%,占新疆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境内有10片沙漠,其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流动性沙漠,面积33.7万多平方公里,流动沙丘占了85%。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面积4.88万平方公里。第三大沙漠是罗布泊东南、阿尔金山麓的库鲁克塔克流动沙漠,面积2.2万多平方公里,以独特的羽毛状沙丘和金字塔沙丘为其主要特征。其它都是小沙漠。此外新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新疆环科院准噶尔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分别被环境保护部、教育部及自治区科协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及"2016-2020年度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环境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及环境保护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共同创造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准噶尔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以全国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实践基地"为平台,完善环境科普教育基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全国中小学生环境教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新疆平原区荒漠和绿洲两种生态系统的分析,特别是对天然绿洲生态系统中人工绿洲水资源利用方式及过程的分析,尝试性提出生态需水量在流域规划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定位、不同生态系统的保护方式和基本生态水量的确定方式,并简述了新疆奎屯河流域以生态退水作为恢复流域生态水量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
梭梭林是新疆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维护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起主导作用,它改变了荒漠下垫面的物理性状,对太阳辐射能、空气动能及水分循环产生良好的调节作用。既增加下垫面粗糙度,降低低层空间风速,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和水分循环性状,又能生产一定数量的生物产量,为荒漠中绿洲的巩固与稳定及促进其农牧业生产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干旱区人工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号耗散结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用耗散结构理论对干旱区生态系统进行了剖析,并结合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建立开发人工绿洲生态系统,实施持续发展战略是干旱区生态系统由荒漠走向耗散结构生态系统的必由之路。最后,通过对一个已开发成功的荒漠农场的系统分析,进一步为理论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干旱区人工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与耗散结构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干旱区生态系统进行了剖析,并结合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建立开发人工绿洲生态系统,实施持续发展战略是干旱区生态系统由荒漠走向耗散结构生态经济系统的必由之路。最后,通过对一个已开发成功的荒漠农场的系统分析,进一步为理论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6.
长期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里仍有多种植物分布,并为动物提供了栖息生存的条件,这反映了荒漠特殊的生物多样性特点。这已被近年来有关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专项考察中的许多调查研究所证实。笔者结合国家“八五”攻关项目研究工作,为掌握修筑沙漠石油公路沿线的自然条件,探索实施沙漠石油公路生物防沙治沙的科学依据,先后多次对轮台以南、由塔里木河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由国家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总工办主任曹东带队的新疆环境保护五年规划调研组专家一行莅临准噶尔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准噶尔站)就新疆生态环境观测能力现状、野外观测研究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研。自治区环保厅总工程师温玉彪、规划财务处处长沈志、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邱劲松、乌鲁木齐市环保局党组书记李新生、兵团环保局生态处副处长杨静兰等陪同调研。新疆环科院院长贾尔恒·阿哈提对准噶尔站建站的背景、必要性、重要性、主要观测研究内容、准噶尔站发展定  相似文献   

18.
沙漠生态系统与水分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沙漠生态系统特征讨论它的限制因素是水分的分布特征,从而引导出沙漠区域内丘地、谷地、洼地植被的分布格局,是依赖降水和地下水的分布而形成,同时在塔克拉玛干腹地塔中--进行降水随高度变化的实测资料,来证实这一论点,介绍了降水量在地形条件下,产生降水的动力因素--垂直速度两种计算方法,并作了塔中实际观测与假设数据的实际例证和题解方法,最后,介绍沙漠区域水分分布的降水变率方法判据。阐述了有关沙漠地下水的稳  相似文献   

19.
1 新疆荒漠植被的保护荒漠植被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新、老绿洲外围,是“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巩固和扩大绿洲发挥着重要的屏障作用。新疆荒漠植被资源贫乏。北疆以“梭梭荒漠”为主,准噶尔盆地梭梭荒漠的植物区系组成为184种,隶属116属29科。南疆的荒漠植被以分布在塔里木河(包括各支流)流域的胡杨、红柳为主。塔里木河中游荒漠植被的植物组成约68种,隶属25科。在新疆的荒漠植被中,能构成森林的主要有胡  相似文献   

20.
对荒漠旅游资源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总结了荒漠景观观光、荒漠文化遗产考古开发、荒漠探险开发、小众荒漠生态旅游开发、荒漠度假体验开发、沙漠体育公园开发、荒漠主题城市开发等7种模式,有益于荒漠旅游的开发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