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燃气 city gas;town gas指符合规范的燃气质量要求,供给居民生活、商业(公共建筑)和工业企业生产作 燃料用的公用性质的燃气。城镇燃气一般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城镇燃气工程 city gas englneering城镇燃气的生产、输配和有关应用的工程。天然气 natural gas  相似文献   

2.
正1前言北京市燃气集团是国内大型的城镇燃气供应企业,截至2012年底,天然气用户达到469万户,其中居民用户约为465万户,天然气管网总长度达14 000余km,供应区域覆盖北京各城区和大部分郊区县。随着供应面积的不断扩大、服务用户的不断增多,相应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证用户的安全,成为政府和企业都关心的问题。本文以北京市历年的巡检数据为依据,通过分析居民用户户内燃气系统各组成部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目前行业内的相关安全技术及产品,给出了保证居民用户户内燃气安全的技术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上游全面实行能量计量计价的背景下,城镇燃气领域由体积计量计价向能量计量计价转变是必然趋势,然而城镇燃气企业现有终端计量设备和计价模式难以直接实现能量计量计价。在一段时间内,城镇燃气企业与终端用户的能量测定方法将是本地能量测定法与可变赋值法并存。对大型用户的能量测定采用本地能量测定法。筛选部分符合条件的中型用户,对计量装置进行改造,作为实施本地能量测定法的试点。对于小型用户,特别是居民用户,采取可变赋值法。  相似文献   

4.
阐述城镇燃气用户异常数据的分析方法(对比法、绘图法、指标法、分类法、聚类法),分析各方法的特点,提出城镇燃气数据采集管理及应用流程。  相似文献   

5.
<正>1 前言作为克拉玛依"十二五"期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天然气入户工程,于2010年启动,历时3年,于2013年基本完成,实现了市区及外滩区的全面气化。据统计,目前我市居民天然气用户已达到10.3万户,工商业用户近千户。随着我市城镇燃气的快速发展,燃气行业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燃气安全使用已成为头号难题。经过近几年的管理实践,我们发现老百姓及用气施工单位法律法规意识淡薄,缺乏燃气安全使用的基本常识,致使燃气设施被破坏情况时  相似文献   

6.
法曙光  井帅  秦业美 《煤气与热力》2023,(10):V0033-V0038
通过对北京市天然气居民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对居民用户用气习惯、用户需求、户内安全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用户具备基本的安全用气常识,居民用户对燃气设施的使用寿命不太了解。18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受访者用气习惯相对较差,18到60岁的受访者用气习惯差别不明显。应多关注少年和独居老人,多宣传安全用气常识,开展校园安全用气宣传教育。影响居民用户装修或日常使用的燃气设施有燃气支管、燃气阀门、燃气表和燃气立管,目前燃气管道的选材或敷设位置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应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基础上,研究满足居民用户需求的户内燃气管道布置工艺。居民用户对使用新型燃具、使用智慧厨房设施、购买燃气设施保险的意愿较高,燃气公司应多创造智能设备体验的机会,如建设样板间或者展厅。同时在开发新型燃具、制定燃气设施保险中,充分考虑适用人群和消费成本。  相似文献   

7.
张涛 《上海煤气》2006,(1):17-18,46
在城市规划方案里,市政燃气配套规划中的用气量计算是制定燃气管网输配计划和燃气系统发展规划的基础。文章说明了精确的用气量计算对于燃气系统经济性、安全性及可靠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阐述了居民用户经验年用气量和居民用户实际开户率对居民高峰小时计算流量的影响;探讨了居民高峰小时计算流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1燃气消费的对象和特点城市管道燃气的主要消费对象是居民和各类工业、商业用户,后者简称公福用户。不同城市的燃气消费特点不同。表1是深圳市近四年来的管道燃气消耗量。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深圳市管道燃气消费有两大特点:一是居民用户的用气量与公福用户的用气量基本持平,二是居民用户的月平均用气量较低。这与整个城市的总体消费水平有关。由于深圳市居民生活水准较高,居民在外消费较多,因此居民用户的日常燃气消费主要是沐浴,燃气消耗量较低,且历年的用气量都比较稳定,维持在5.0m3/月。相对来说,公福用户受经济形势和市场状况影响较大,由…  相似文献   

9.
董忠 《城市燃气》2022,563(1):46-49
本文结合合肥市目前采暖情况,详细阐述了合肥市夏热冬冷地区天然气供应情况;详细分析了冬季采暖的热负荷需求和供应需求;总结了居民用户分散采暖的特点;同时针对燃气经营企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为今后城镇燃气采暖设计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市燃气》2005,(1):4-5
随着城乡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燃气事业快速发展,由于燃气具有易燃、易爆特性,今年以来,一些地方相继发生燃气事故,燃气用户事故也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燃气安全隐患大量存在,为切实加强城镇燃气用户安全工作,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铮 《城市燃气》2008,(5):12-17
一、前言 城镇燃气是现代城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家能源战略中重点建设和发展的领域,是关系人民生活质量、城镇自然环境的重要市政公用事业;同时,城镇燃气也是城镇的生命线,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城镇燃气事业的发展,为优化城镇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分析城镇燃气用户工程室内燃气管道暗设方式分类和应用特点,以现行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 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2020年版)》为基础,提出室内燃气管道采用暗封、开槽暗埋、预埋等暗设方式敷设时的管材选用建议,按照用户类型、压力级制、敷设场所等条件提出暗设方案建议,提出采用各种暗设方式时管道敷设的技术要求,以及暗设管道的焊缝检验要求,为正在编制的《城镇燃气用户工程设计规范》相关内容的细化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就燃气用户的多发事故及保障城镇燃气工程安全进行探讨。其次,就燃气管道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加强燃气管道的安全管理进行论述。最后,为了保证燃气工程的安全,必须从燃气工程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管理等方面加强燃气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4.
<正>户内一直是燃气事故的多发、易发区域,户内燃气事故具有危害大、损失大和影响大的特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燃气的普及,户内存在各种安全风险,室内燃气事故不断发生。而居民用户的户内安全不仅关系到燃气企业的安全运行,更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下面结合合肥燃气集团管线公司实际,浅谈居民户内安全风险分析和对策。1户内燃气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1.1事故原因数据统计从表1数据来看,近3年共发生燃气户内安全爆燃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公安厅,直辖市建委(市政管委)、公安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公安局:随着城乡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燃气事业快速发展。由于燃气具有易燃、易爆特性,今年以来,一些地方相继发生燃气事故.燃气用户事故也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燃气安全隐患大量存在,为切实加强城镇燃气用户安全工作,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对3种居民用户燃气计量方式(IC卡智能燃气表、机械燃气表户外集中挂表、远程抄表)进行性能、经济性比较,探讨了适合贵州省居民用户的燃气计量方式。  相似文献   

17.
由内蒙古晔路盛燃气工程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轻烃燃气发生装置及输配系统”日前通过建设部评审,正式列为二000年建设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该装置是以油田、汽田、炼田厂副产品——液态轻烃作为原料,不加任何添加剂、助剂,利用纯物理方法,把液态轻烃转化为新型混合燃气,经输配管道为住宅小区提供炊事、洗浴、取暖的小区燃气供应设备。轻烃燃气发生装置主要适用于住宅小区,亦可用于公用事业单位及小型工业企业,它的主要特点是投资小、占地少、建设周期短,操作维护简便,综合效益显著,适用原料范围广,地域适应性强,不需要与大市政燃气管道并网,价格低于其他燃气。为居民用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安全、经济、卫生、方便、可靠的清洁燃料,也为政府与城镇管理部门开辟了一条科学合理规范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燃气事业。专家们对此项专利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国家环保总局、中国农村能  相似文献   

18.
正国内城镇燃气用户管道(户外、户内管道)大部分采用碳钢材质的无缝钢管或镀锌钢管,经多年实际应用,暴露出管道耐腐蚀性能差、腐蚀穿孔逐年增加,管道后期维护和更换耗费的成本巨大,燃气管道系统安全风险得不到有效管控等问题。为延长燃气管道的使用寿命,减少后期维护费用,降低安全风险,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决定会同相关企业和部门开展城镇燃气用户管道新材料、新技术应用项目课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不同规模和不同安检模式的中小型燃气公司对居民用户的入户安检工作现状、安检质量评价现状以及户内燃气安全隐患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就提高居民用户户内燃气安全管理水平以及保障居民安全用气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许物王 《城市公用事业》2011,25(4):22-25,55
该文从城镇燃气用户类型、用户设施、用户安全事故等安全隐患分析方面入手,提出隐患分析方法和安全检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