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自组网中基于定位信息的多径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移动自组网中,网络节点的移动性和拓扑结构的易变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节点不相交多路径路由算法(GNDMR).该算法利用网格中节点的地理信息,选择稳定的节点不相交多路径路由,有效减少了路由发现泛洪的频率和网络开销,并对该算法基于相似性因子进行了优化(GNDMR-OP),同时通过选择与最短路径相似的不相交路径的优化方法,在增加路径可靠性的同时也减少了分组传输的端到端时延.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采用的节点不相交路由有着良好的可靠性,GNDMR和GNDIVIR-OP的性能超过了单路径路由协议(AODV)和节点不相交多路径路由协议(NDMR).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割多路径路由协议,提出一种移动Ad Hoc网络的多路径路由协议。SMR是一种将数据分割开来使用多条路径发送的路由协议,中国剩余定理的使用,使得该协议不在是仅仅简单的数据分割,而是通过算法将原有数据映射为多个更简单的数据进行多路径传输,然后在目的节点重组,这样不仅使得数据发送能耗减少,而且系统中的有效带宽大大提高。使用网络仿真软件NS-2比较得出:CRT-SMR路由协议能够有效地降低丢包率,提高系统有效带宽和分组投递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Ad Hoc路由协议在动态高速环境下路由效率较低的现状,基于多路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动态多路径Ad Hoc路由协议(D-AOMDV).该路由协议是对传统Ad Hoc路由协议的多路径扩展,通过计算多条开环、节点或链路不相交路径,充分利用已有的有效路由信息,达到提高路由效率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动态高速环境下,该...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路径路由难以有效抵御恶意节点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层的安全攻击,将多路径路由与节点可信度评价进行有效结合,以节点的转发数据包成功率和包重传率作为直接信任指标,邻居节点对评价节点的信任作为间接信任指标,提出一种基于可信节点的安全多路径路由协议.为降低网络开销,只对簇头节点进行可信度评价,并利用节点信任值衡量下一跳节点的可靠性,计算能达到期望安全性要求的多路径数目,进行信任多路径路由的建立.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有效地均衡路由能耗,延长网络生存周期,保障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安全.  相似文献   

5.
基于蚁群算法的自适应ad hoc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ad hoc网络中建立和维护路由,提出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自适应ad hoc路由协议.该路由协议按需广播蚂蚁,建立了到目的结点的一条路径,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连续发送蚂蚁维护现有路径和探索新的路径,从而动态建立到目的结点的多路径路由,能较好适应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仿真实验表明,该路由协议在平均分组端到端的延迟和分组投递率等性能上比AODV和W_AntNet协议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网络流量均衡和网络性能优化,借鉴多路径路由算法分流传输的思想,在单路径快照聚合路由(SIR)算法基础上提出了多路径快照聚合路由(SIMR)算法.针对基于卫星网络的空间信息快速回传的场景,分析星座的可见性,在机会网络仿真环境ONE中进行仿真实验,对比延迟可容忍卫星网络路由算法(CGR)、基于多协议标签技术(MPLS)的SWP算法和SIR算法,统计分析成功交付率、节点存储占用率、链路利用率等6项指标.结果表明:SIMR算法能更有效地实现流量均衡,从而实现信息快速回传.  相似文献   

7.
由于大多数已有的路由协议都没有考虑路由和节点的信誉度以及环境的不确定性问题,选择路由的唯一数是最小路径长度.由于MANET网络移动性、有限的电池能源和不可信任环境,导致单一参数约束的路由对MNET环境不是很有效,选择基于多参数的路由又是一个NP-Hard问题.针对该网络的特点给出了基于模糊逻辑遗传算法的多参数路由选择算法,3个参数包括路径长度、路径能源生存期和路由的信誉度.该算法考虑了MANE网络的不确定性,根据环境不同自适应选择若干路由组合,然后采用多路径进行数据传输.仿真实验表明文中给的路由协议在包传输率、端到端延迟和路由重新发现频率等方面优于DSR协议.该研究使多参数路由选择难解问得到了一个较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运用蚁群系统解决移动自组织网的路由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按需路由算法,该算法具有多路径、正反馈、自适应等特点,通过状态转移规则指导路由选择,不仅可利用历史信息选择最优路由,还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随机搜索.ns2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动态场景中,算法在分组递送率、平均跳数和路由开销等方面均表现了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对于Ad hoc网络,多路径路由协议能够均衡负载,延长整个网络的生存时间.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均衡的n分多路径路由算法,通过引入路径延迟因子、节点能量因子、评价因子,综合路由跳数、节点的剩余能量、路径拥塞度等因素来选择有效的多条路径转发数据.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能使网络中各节点能量均衡消耗,最大化网络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低功耗有损网络路由协议(RPL)能耗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能量有效的RPL多路径数据流分配算法.建立了一种更加符合实际的节点能量消耗模型,提出一种能量离散程度度量标准,以有效判定节点的能量均衡程度.基于该度量,提出一种快速求解算法,以获得数据的最优分发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RPL多路径数据流分配算法均衡了节点的能量消耗,提高了路由的可靠性,延长了网络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在对Ad Hoc网络单路径DSR路由协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路径路由协议MDSR.多路径路由能够提供载荷平衡、容错能力,以及较高的总带宽.应用NS2仿真平台对DSR和MDSR路由协议进行仿真,通过对协议性能指标的比较和分析,得出MDSR协议在路由寻找次数、分组投递率、平均端到端时延和路由开销上优于DSR协议.  相似文献   

12.
创建节点互斥的多径路由是提高网络能效性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可极大地节省网络资源.提出了一种节点互斥多径路由算法,将所有网络节点按距离汇聚节点s的跳数分层,由s节点启动路由发现流程,将路由消息逐层泛洪到每一个节点,最终为每一个源节点建立起通往s的多条节点互斥路径.在理论上证明了节点互斥多径路由算法的无环和互斥特性,同时也保证了整个网络流量和能量分布的均衡.最后将其嵌入定向扩散协议中,通过仿真进一步验证了其可靠性和能量效率较单路径定向扩散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对Ad Hoc的2种多路径DSR路由协议模型进行了数学分析和Matlab仿真,得出路由寻找周期与主路由跳数、备份路由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对比了多路径路由与单路径路由以及两种协议模型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可用频谱资源的日益稀缺和无线业务量的剧增,认知无线自组网相关的研究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路由问题是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频谱机会具有动态性,认知无线网的路由问题要将功率控制、路径选择和信道分配联合起来,实现跨层优化设计.文中提出一种多尺度认知路由协议,根据用户的业务类型和服务质量需求进行尺度选择,并结合频谱机会为认知用户提供适用的解决方案.通过网络拓扑模型指出多径路由问题,并分别结合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和网络层的分析提出了多尺度优化模型.实验表明,该路由方法在端到端时延、吞吐量和数据投递率等参数上,都能够一定程度地改进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将网络协议栈的跨层优化设计思想应用于多媒体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一种基于视频编码峰值信噪比最优的跨层多径路由协议.在跨层多径路由模型中,以最大化应用层的多描述编码(MDC)峰值信噪比作为优化目标,通过物理层的丢包率测量和MDC层的信道容量估计联合确定网络层的多径路由属性,MDC的每个描述被映射到多条链路独立的路径上分别传输,最终在Sink节点进行汇聚.对随机生成的网络拓扑求取最小跳数节点的独立两路径路由和跨层多径路由,将Foreman视频分割成2个描述编码视频沿不同路由进行传输,仿真结果验证了跨层多径路由能够降低丢包率和提高平均PSNR.跨层多径路由协议能够提高MDC视频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了Ad hoc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模糊逻辑定义设备安全级别的方法;将设备安全级别用在Ad hoc路由发现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设备安全级别的分布式Ad hoc路由协议——基于模糊逻辑的安全级路由协议(FLSL),分析表明这种协议具有适用于Ad hoc网络安全性能有限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自私网络中带宽与路由的联合分配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激励自私网络中的中间节点参与业务的转发,实现带宽和路由的联合分配,首先利用拍卖理论分析了自私网络中节点的理性行为,并将带宽与路由联合分配建模为拍卖模型. 然后进行机制设计,并对其最优性和策略一致性进行理论分析. 最后针对此模型提出了2种带宽与路由联合分配方案,一个较复杂,基于凸优化的分配方案;另一个计算速度较快,基于最小代价路径(LCP)的分配方案. 理论分析证明,本文机制解决了节点如何参与合作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机制能有效促进节点参与合作.  相似文献   

18.
一个基于相关节点的Ad hoc QoS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Ad hoc路由协议AODV及其相关改进协议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节点的多路径负载均衡QoS单播路由协议kn-AODV.该协议利用Ad hoc网络的路由相关性,并结合TDMA带宽计算方法选取关节点,在关节点上实现网络流量的汇聚与分流.实验表明,该协议满足了一定的QoS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网络流量负载均衡.与原协议AODV相比,分组成功抵达率最大可提高14%,路由负载比最大可减小13%.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环境下,移动自组网路由的服务质量(QoS路由)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路由维护问题.节点移动时常导致路由中断;另一个问题是随着客户的增加,网络中的通信量也增加,这一变化时常导致单径QoS路由发生拥塞.提出一个多径自适应动态资源预留路由协议(MDRSVP)解决这两个问题.它采用一种多径并、串行兼有的路由结构解决路由维护和动态通信量问题.首先,对于路由丢失,MDRSVP能够启用串行路由接替主路由,继续传输数据,弥补因路由失效带来的传输中断;其次,MDRSVP降低每条并行路由使用带宽,并使所有并行路由带宽总和等于应用要求的带宽,从而降低拥塞发生概率,提高其他路径的使用率.当路径带宽满足不了QoS要求时,MDRSVP通过计算路由节点的上游瓶颈带宽和下游节点带宽分配数据流,以此自适应路由通信量的变化.仿真试验表明,MDRSVP算法能够提高QoS路由容错性,降低拥塞,提高网络可升级性.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Ad hoc网络中的ARAN协议存在合谋和重放两种攻击.为了克服ARAN协议中的上述缺陷,给出了一个改进协议eARAN.改进协议在原有协议的基础上,在路由请求数据包中添加了发送该数据包的所有中间节点的身份,即路由路径,而目的节点要对最终得到的完整的路由路径进行签名,并将其作为路由响应数据包的一部分发回给发起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