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活性炭-Fenton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颗粒活性炭为催化剂,建立活性炭-Fenton催化氧化体系,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有效处理,分别考察了反应时间、pH、活性炭用量、硫酸亚铁用量和H2O2用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30 min、pH为3、活性炭用量20 g/L、硫酸亚铁用量0.02 mol/L和H2O2用量2 mL/L的条件下,可使废水的COD从3 000 mg/L降至1 552.2 mg/L, COD去除率达到48.26%.  相似文献   

2.
亚硝酸型生物脱氮在MBR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立志 《科技资讯》2009,(10):152-152
垃圾渗滤液作为一种恶劣的污水,以其氨氮和COD浓度高而著称,如何高效处理垃圾渗滤液正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方向。本文即通过在MBR中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考察其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载Fe2+颗粒活性炭(GAC)作为催化剂,采用微波增效Fenton试剂氧化工艺处理老龄垃圾渗滤液;以COD和NH3 -N的去除率为指标,分析了Fe2+负载量、GAC用量、微波处理时间、微波处理功率、H2O2用量以及处理液pH值对垃圾渗滤液Fenton氧化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进行微观分析及动力学探讨.结果表明:微波可以增强Fenton氧化效果,并促进渗滤液中胶体的絮凝,其中COD主要通过催化氧化作用去除,而NH3-N主要通过絮凝、吸附作用去除;当Fe2+的负载量为33.32 mg/g、GAC用量为10g/L、微波处理功率为720W、微波处理时间为30 min、30%H2O2的用量为0.10 mol/L、溶液初始pH=3时COD和NH3-N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93.01%和85.76%;处理后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特征峰消失或大幅减弱,处理效果较好.文中还根据实验结果初步建立了微波增效Fenton试剂氧化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甘露  许琳科  张永明 《江西科学》2021,39(4):626-631
分别采用单独臭氧(O3)、单独超声(US)和臭氧与超声耦合(O3&US)的方法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降解,考察垃圾渗滤液浓度、酸碱环境、电导率、阴阳离子对方法O3&US降解垃圾渗滤液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方法O3&US对垃圾渗滤液的降解能力高于方法O3和方法US.随垃圾渗滤液浓度的增大,方法O3&US的降解效果呈现趋势是先增强后降低.在垃圾渗滤液初始COD为300 mg/L时,方法O3&US降解效果最优,其COD、氨氮、总氮去除率分别是46.8%、38.8%、44.3%.碱性条件能提高方法O3&US降解能力,酸性条件则会起抑制作用.垃圾渗滤液电导率提高,方法O3&US对垃圾渗滤液降解能力降低.阴离子HCO3-和CO2-3会抑制方法O3&US中羟基自由基的生产,降低降解能力,且CO2-3的抑制作用大于HCO3-的.  相似文献   

5.
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以活性炭作催化剂、H2 O2 作氧化剂。结果表明 ,在H2 O2 /COD0 =1 .5 ,活性炭 /H2 O2 =0 .6,pH值为 2的条件下反应可以在 1 80min内结束 ,其中COD及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 82 .8%和 85 .5 % ,臭味消失 ,比Fenton试剂法处理渗滤液效果要好 ,并对氧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针对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较差、处理效果不理想的现实,采用单一和多种高级氧化技术复合的方法对黄石市西塞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进行了预处理.结果发现,尽管单一微波法去除COD不理想,但处理后垃圾渗滤液的生物降解性得到了一定提高;复合方法中以光照-Fenton-微波法预处理效果最佳,在pH=3,FeSO4·7H2O固体的投加量为0.4%,光照并曝气1h,在微波炉中以900W辐照6min,H2O2/FeSO4·7H2O固体的质量比为3的条件下,光照-Fenton-微波法对COD的去除率高达61.8%,预处理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Fenton及Photo-Fenton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Fenton高级氧化方法对宜昌市黄家湾垃圾处理厂的垃圾渗滤液进行了氧化降解处理,考察了Fe2 、H2O2的用量和pH等因素对垃圾渗滤液COD去除率的影响,研究了引入可见光的情况下加入C2O4-2与Fe2 的比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在pH=3.0,H2O2的量为2.0×10-2mol/L,Fe2 的量为2.3×10-3mol/L的条件下,可使垃圾渗透液的COD去除率达70.0%,在加入一定量的草酸根离子(C2O4-2/Fe2 为0.67)的可见光协助下和引入紫外光都能够极大地提高Fenton试剂对垃圾渗滤液的氧化降解的效果,并比较了在不同条件及光源下Photo-Fenton对此垃圾渗滤液的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8.
活性炭—H2O2催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以活性炭作催化剂、H2O2作氧化剂。结果表明,在H2O2/COD0=1.5,活性炭/H2O2=0.6,pH值为2的条件下反应可以在180min内结束,其中COD及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2.8%和85.5%,臭味消失,比Fenton试剂法处理渗滤液效果要好,并对氧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微电解-Fenton氧化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C微电解和Fe/C微电解-Fenton氧化联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研究了废水初始pH、药剂投加量、药剂投加比例和反应时间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获得Fe/C微电解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工艺条件:初始pH =3、m(Fe)/m(C)为4、ρ(Fe/C)为0.6 g/L、反应时间为60 min,处理后COD降至5 960 mg/L,COD去除率达51.8%.Fe/C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工艺条件:在Fe/C微电解最佳条件下,H2O2投加量为11 mL/L,反应时间为100 min,出水COD为4480 mg/L,COD总去除率为63.8%.垃圾渗滤液中的腐殖酸类有机质经过Fe/C微电解或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后变成小分子产物,与Fe/C微电解相比,Fenton氧化对腐殖酸等大分子有机质有更强的氧化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0.
Fe/C微电解-Fenton法预处理提高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Fe/C微电解-Fenton法对老龄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提高其可生化性.通过调整初始pH,Fe-C投加量,铁碳质量比,H_2O_2投加量及反应时间考察其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效果,同时对Fe/C微电解,Fenton以及Fe/C微电解-Fenton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Fe/C微电解-Fenton法预处理表现出最好的处理性能,其最佳处理条件为:初始pH 3,Fe-C投加量52g/L,Fe/C 3,H_2O_2投加量12mL/L,接触反应1h后,COD去除率达到75%.此外,渗滤液的BOD5/COD也从0.075提高到0.250.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Cu/r-Al2O3单组分催化剂和Ni-Zn/r-Al2O3双组分催化剂两种催化氧化体系.通过对废水pH、反应时间、ClO2投加量、催化剂投加量、初始浓度等工艺条件的考察,确定Ni-Zn/r-Al2O3催化氧化处理氨基C酸染料中间体模拟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初始pH,ClO2投加量10 mL,催化剂投加量3.0 g,反应20 min.在该条件下,COD和浓度去除率分别为65.2%和86.5%,为该工艺处理氨基C酸工业废水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新型的、无需添加氧化剂处理结晶紫废水的方法.通过共沉淀晶化法制备微波催化剂MgFe_2O_4-Fe_2O_3,在微波辐照下降解结晶紫废水,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微波功率、辐照时间对结晶紫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去除率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微波功率的增大、微波辐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微波功率为800 W,辐照时间5min,催化剂用量1g/L时,处理200mg/L的结晶紫废水,去除率可达99.3%.本文还对微波催化氧化机理进行了探究,通过添加不同氧化基团清除剂的实验发现,氧化基团清除剂的添加降低了结晶紫的去除率,并提出了该反应的微观机理:微波催化剂吸收电磁波发生光电效应,产生电子和空穴对,与水等作用产生·OH,·OH再氧化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相似文献   

13.
为了考察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工艺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效果,采用臭氧单独氧化、O3/H2O2、O3/CeO2及O3/AC技术,考察其对水中UV254、COD的去除效果,同时分析了H2O2投加量对O3/H2O2氧化造纸废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具有很好的脱色及氧化水中UV254的效果;在本试验条件下,原水经过臭氧氧化10 min便可以完全褪去,UV254去除率最高可达58%左右;在O3/H2O2深度处理过程中,增加H2O2投加量只是略微提高了UV254去除率,但COD去除率反而降低.所以,在臭氧氧化某些造纸废水时,并不需要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单独臭氧氧化便可以达到较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该文详述了用内电解- 催化氧化- 氧化塘法治理染料废水的过程。结果表明,经过该法处理后,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和色度的去除率都在95 % 以上。排放水的COD 值小于200 mg/L,色度小于8 ,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文中讨论了该体系的最佳处理条件:搅拌曝气的时间为30 min 左右,H2O2 的加入量是每100 mL 废水约0-5 mL,催化剂的量是每100 mL约0-5 g,pH 值约为3 。  相似文献   

15.
炼油焦化废水中主要的恶臭物质为硫化物,本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湿式氧化催化剂Fe2O3-CeO2-TiO2/γ-Al2O3,并在室温常压下对模拟焦化废水进行了催化氧化脱臭处理。研究表明,适宜组成的Fe2O3-CeO2-TiO2/γ-Al2O3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室温常压湿式催化氧化去除废水中硫化物的能力,Fe2O3、CeO2和TiO2等组分的适宜组成分别为3.5 wt%、1.6wt%和8.3 wt%。在废水pH为9~10、催化剂用量3 wt%、空气流量0.6 L.min-1/100 mL废水、反应时间90 min条件下,模拟焦化废水的硫化物转化率可达90%以上。废水的臭气强度可下降一级。  相似文献   

16.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了CuOn–La2O3/γ-Al2O3催化剂。探讨了ClO2浓度、微波辐照功率及辐照时间、催化剂用量、体系pH值、体系温度及不同工艺对活性黄染料废水去除效能的影响。结果证实了微波强化ClO2催化氧化法的高效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微波强化ClO2催化氧化法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活性艳黄染料,缩短反应时间,减少催化剂用量,拓宽pH值使用范围。对于200mg/L的染料废水,其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辐照功率400W,辐照时间1.5min,催化剂CuOn–La2O3/γ-Al2O3加入量70g/L,ClO2浓度80mg/L,体系pH值为7,在此工艺条件下,脱色率达92.24%。对比不同处理工艺,微波强化ClO2催化氧化法能够显著地提高水中活性艳黄染料的去除效果,为染料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了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对食品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投加粉末活性炭以考察其对整个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粉末活性炭的兼氧/好氧与膜生物反应器组合(A/O MBR)对食品废水表现出良好的净化效果,化学需氧量(COD)的平均去除率为96%,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91%,对浊度的去除率基本达到100%.试验证明,投加粉末活性炭的A/O MBR,在去除NH3-N和COD方面均优于没有投加粉末活性炭的情况,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膜污染.  相似文献   

18.
膨润土吸附-微波催化氧化处理番茄酱生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膨润土吸附-微波催化氧化技术处理番茄酱生产废水,考察了膨润土添加量、H2O2用量、辐射时间以及微波功率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微波催化氧化的条件是:微波功率650 W、辐射时间13 min、H2O2用量0.21 mL、膨润土用量1.1 g/L.在此条件下对废水进行处理,处理时间由2 h缩短为13 min,废水的COD和TOC去除率分别为84.8 %和80.1 %.  相似文献   

19.
 针对工业染料废水处理难的问题,采用微波催化氧化降解(MCOD)方法,不添加氧化剂处理结晶紫模拟废水。首先用浸渍法制备CuO/AC 催化剂,采用X 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催化剂样品进行表征。考查CuO 担载量及催化剂用量、微波功率、微波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液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结晶紫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400 W 条件下,使用0.6 g CuO 担载量为质量分数0.8%的微波催化剂CuO/AC,处理100 mL 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 的结晶紫模拟废水6 min,降解率可达99.48%,相应有机碳去除率为94.01%。通过添加不同氧化基团清除剂的实验发现,反应过程中产生了羟基自由基(·OH)。这种微波催化氧化降解(MCOD)新方法可高效处理结晶紫模拟废水。  相似文献   

20.
印染废水主要含有染料等难降解的有机物,由于其色度和有机物浓度高,对环境污染较大,因此在排放前需进行降解脱色处理。催化氧化法是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有效的方法,通过共沉淀法制取Cu-Al2O3催化剂,并运用非均相催化氧化法,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在微波条件下评价Cu-Al2O3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用量、H2O2浓度、微波强度以及溶液pH值4个反应条件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实验前后亚甲基蓝的吸光度,最后用脱出率表征降解指标。通过实验结果对比,并从节约药品考虑,优化出最佳实验条件为,催化剂用量0.2g;H2O2浓度为0.4%;微波功率为中低火(150W);溶液pH〈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